第四十五章 拉丁基督教的發展
關燈
小
中
大
再翻越阿爾卑斯山抵達意大利北部,然後打道回府,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最後,薩拉森人從南方向羅馬帝國的殘存勢力發起了進攻。
那時,他們已經掌控了大部分的制海權,來自黑海的俄羅斯諾曼人和西部的諾曼人是他們在海上的唯一勁敵。
雖然當時羅馬帝國被這些強悍且極具侵略性的民族包圍着,身處未知的破壞力和無法預估的危險之中,但是查理曼和他之後的野心家們仍然打着神聖羅馬帝國的旗号,上演了一出複興西羅馬帝國的鬧劇,不過最後卻無功而返。
從查理曼時代開始,西歐的政治生活一直沉浸于這種複興帝國的想法之中;而東部的羅馬帝國希臘化部分也開始走向衰敗,勢力急劇減弱,領土範圍隻剩下沒落的商貿城市君士坦丁堡和它周圍的幾英裡土地。
在查理曼去世後的千年歲月中,歐洲大陸在政治上一直保持着傳統原樣,整個社會萬馬齊喑、一片死寂。
查理曼的名字在歐洲曆史上家喻戶曉,但是他的個性卻模糊不清。
雖然他既不會讀也不會寫,但是十分尊重學問。
他喜歡在吃飯時聽别人大聲朗讀,而且特别喜歡讨論與神學有關的問題。
每年冬季,查理曼都會在埃克斯·拉·夏貝爾(今德國亞琛)或美因茲的行宮中召見一批學者,與他們進行交談,并從中獲得教益。
到了夏季,他則會與西班牙的薩拉森人、斯拉夫人、馬紮爾人、撒克遜人以及其他未開化的日耳曼部落開戰。
不過,我們不太确定查理曼想在羅慕路斯·奧古斯都之後成為羅馬皇帝的念頭是何時産生的,或許是在他占領意大利北部之前,又或許是在接受羅馬教皇利奧三世的建議之後,畢竟利奧三世急于把拉丁教廷從君士坦丁堡中獨立出來。
當時,關于是否由教皇為皇帝加冕一事,教皇與準皇帝之間展開了一場非比尋常的較量。
公元800年的聖誕節,教皇出乎衆人所料,在聖彼得大教堂為前來祭拜的查理曼舉行了加冕儀式。
當時他拿出來一頂皇冠,戴在查理曼的頭上,并向衆人揮手緻意,祝賀查理曼成為恺撒和奧古斯都(1),人群中即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但是,查理曼對這種加冕方式感到十分不滿意,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
于是,他便給他的兒子下了一道密令,絕對不能再讓教皇插手皇帝加冕一事,一定要親自把皇冠戴在頭上。
因此,在帝國複興伊始,我們就看到了教皇與皇帝為了争奪優先權而長期進行鬥争。
但是,被稱為&ldquo虔誠者&rdquo的路易卻無視他父親查理曼的遺訓,完全聽命于教皇。
&ldquo虔誠者&rdquo路易死後,查理曼帝國即告分裂,法語系法蘭克人與德語系法蘭克人之間的分歧進一步擴大。
之後,奧托登上了皇位,他是撒克遜人&ldquo捕鳥者&rdquo亨利一世的兒子。
公元919年,在德意志王侯與主教的大會上,亨利一世被選立為德意志國王。
公元962年,奧托前往羅馬城,被加冕為羅馬皇帝。
11世紀初期,撒克遜王朝覆滅,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德意志統治者。
自從查理曼的加洛林王朝滅亡之後,西部講各種法語方言的封建王侯與貴族就不再臣服于德意志皇帝,英格蘭也完全從羅馬帝國的疆域中脫離出來。
此外,諾曼底公爵、法蘭西國王以及一些封建諸侯也擺脫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公元987年,法蘭西王國從加洛林王朝中脫離出來,由雨果·卡佩接管政權,卡佩王朝一直延續到公元18世紀。
雨果·卡佩時代,法蘭西王國的領土僅限于巴黎及其周圍一小片地方。
公元1066年,由哈羅德·哈爾拉德率領的挪威諾曼人以及由諾曼底公爵統率的拉丁諾曼人幾乎同時向英格蘭發起了進攻。
英格蘭國王哈羅德在斯坦福橋戰役中擊敗了挪威諾曼人,卻在黑斯廷斯一戰中被拉丁諾曼人打敗。
英格蘭在被諾曼人征服後,便與斯堪的納維亞人、俄羅斯人以及日耳曼人斷絕了往來,之後與法蘭西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但也與之發生了各種沖突。
在接下來的4個世紀裡,英格蘭卷入了法蘭西封建諸侯的鬥争之中,在法蘭西戰場上損耗了大量國力。
*** (1) 恺撒和奧古斯都是羅馬早期的統治者,在此意指羅馬皇帝。
最後,薩拉森人從南方向羅馬帝國的殘存勢力發起了進攻。
那時,他們已經掌控了大部分的制海權,來自黑海的俄羅斯諾曼人和西部的諾曼人是他們在海上的唯一勁敵。
雖然當時羅馬帝國被這些強悍且極具侵略性的民族包圍着,身處未知的破壞力和無法預估的危險之中,但是查理曼和他之後的野心家們仍然打着神聖羅馬帝國的旗号,上演了一出複興西羅馬帝國的鬧劇,不過最後卻無功而返。
從查理曼時代開始,西歐的政治生活一直沉浸于這種複興帝國的想法之中;而東部的羅馬帝國希臘化部分也開始走向衰敗,勢力急劇減弱,領土範圍隻剩下沒落的商貿城市君士坦丁堡和它周圍的幾英裡土地。
在查理曼去世後的千年歲月中,歐洲大陸在政治上一直保持着傳統原樣,整個社會萬馬齊喑、一片死寂。
查理曼的名字在歐洲曆史上家喻戶曉,但是他的個性卻模糊不清。
雖然他既不會讀也不會寫,但是十分尊重學問。
他喜歡在吃飯時聽别人大聲朗讀,而且特别喜歡讨論與神學有關的問題。
每年冬季,查理曼都會在埃克斯·拉·夏貝爾(今德國亞琛)或美因茲的行宮中召見一批學者,與他們進行交談,并從中獲得教益。
到了夏季,他則會與西班牙的薩拉森人、斯拉夫人、馬紮爾人、撒克遜人以及其他未開化的日耳曼部落開戰。
不過,我們不太确定查理曼想在羅慕路斯·奧古斯都之後成為羅馬皇帝的念頭是何時産生的,或許是在他占領意大利北部之前,又或許是在接受羅馬教皇利奧三世的建議之後,畢竟利奧三世急于把拉丁教廷從君士坦丁堡中獨立出來。
當時,關于是否由教皇為皇帝加冕一事,教皇與準皇帝之間展開了一場非比尋常的較量。
公元800年的聖誕節,教皇出乎衆人所料,在聖彼得大教堂為前來祭拜的查理曼舉行了加冕儀式。
當時他拿出來一頂皇冠,戴在查理曼的頭上,并向衆人揮手緻意,祝賀查理曼成為恺撒和奧古斯都(1),人群中即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但是,查理曼對這種加冕方式感到十分不滿意,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
于是,他便給他的兒子下了一道密令,絕對不能再讓教皇插手皇帝加冕一事,一定要親自把皇冠戴在頭上。
因此,在帝國複興伊始,我們就看到了教皇與皇帝為了争奪優先權而長期進行鬥争。
但是,被稱為&ldquo虔誠者&rdquo的路易卻無視他父親查理曼的遺訓,完全聽命于教皇。
&ldquo虔誠者&rdquo路易死後,查理曼帝國即告分裂,法語系法蘭克人與德語系法蘭克人之間的分歧進一步擴大。
之後,奧托登上了皇位,他是撒克遜人&ldquo捕鳥者&rdquo亨利一世的兒子。
公元919年,在德意志王侯與主教的大會上,亨利一世被選立為德意志國王。
公元962年,奧托前往羅馬城,被加冕為羅馬皇帝。
11世紀初期,撒克遜王朝覆滅,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德意志統治者。
自從查理曼的加洛林王朝滅亡之後,西部講各種法語方言的封建王侯與貴族就不再臣服于德意志皇帝,英格蘭也完全從羅馬帝國的疆域中脫離出來。
此外,諾曼底公爵、法蘭西國王以及一些封建諸侯也擺脫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公元987年,法蘭西王國從加洛林王朝中脫離出來,由雨果·卡佩接管政權,卡佩王朝一直延續到公元18世紀。
雨果·卡佩時代,法蘭西王國的領土僅限于巴黎及其周圍一小片地方。
公元1066年,由哈羅德·哈爾拉德率領的挪威諾曼人以及由諾曼底公爵統率的拉丁諾曼人幾乎同時向英格蘭發起了進攻。
英格蘭國王哈羅德在斯坦福橋戰役中擊敗了挪威諾曼人,卻在黑斯廷斯一戰中被拉丁諾曼人打敗。
英格蘭在被諾曼人征服後,便與斯堪的納維亞人、俄羅斯人以及日耳曼人斷絕了往來,之後與法蘭西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但也與之發生了各種沖突。
在接下來的4個世紀裡,英格蘭卷入了法蘭西封建諸侯的鬥争之中,在法蘭西戰場上損耗了大量國力。
*** (1) 恺撒和奧古斯都是羅馬早期的統治者,在此意指羅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