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耶稣與基督教

關燈
在羅馬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恺撒統治時期,基督教的耶稣在猶太出生了。

    之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宗教在羅馬興起,并逐漸發展成為整個羅馬帝國的國教。

     總的來說,為了方便後面的講述,我們應該先将曆史和神學區分開來。

    基督教世界中,有很大一部分信徒都相信耶稣是由猶太人的普世之神轉化而來的。

    但從曆史學家的角度看,這種解釋既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全盤否認。

    客觀來說,耶稣是曆史中出現的活生生的人物,那麼曆史學家必須把他作為一個人來研究。

     衆所周知,耶稣最初是以先知的身份出現在猶太人中,那時正是提比略·恺撒的統治時期。

    他以先前猶太先知所用的方式向人們宣講布道。

    耶稣當時30歲左右,對于他開始講道之前的生活,我們一無所知。

     四部福音書是我們了解耶稣生平及傳教經曆唯一現成的途徑。

    從這四部福音書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勾勒出一個非常清晰的關于耶稣的人物形象。

    看過福音書的人們通常都會說:&ldquo這分明是一個真人,不可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

    &rdquo 但是,正如釋迦牟尼佛的形象被後世那種盤坐的佛像所替代一樣,人們現如今所認為的耶稣瘦弱的外表和頑強的性格,實際上是由現代基督教藝術中對耶稣的一種普遍且背離實際的崇敬所導緻的誤解。

    在曆史上,耶稣其實隻是一個身無分文的教師,終日遊蕩在塵土飛揚的猶太大地上,靠他人救濟的食物為生。

    然而在後世為他所畫的畫像中,耶稣卻永遠都是一副衣服潔淨、頭發齊整、皮膚光亮、身材挺直的形象,他在空中飄浮行走,周圍的一切事物都靜止不動。

    光是這一點就讓許多人無法相信他是真實存在的,人們無法從後世因為盲目崇拜而對他進行的美化中分辨出關于他的故事的真僞。

     如果去掉這些對耶稣附加的美化,我們會發現他其實就是一個非常認真、充滿熱情的人,雖然容易發怒,但善于傳教樸素而深刻的新教義,即上帝普愛世人,天國終将到來。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他是一個具有強烈個人魅力的人。

    他吸引了一批追随者,讓他們獲得愛和勇氣,那些身體羸弱的病患因為他的出現深受鼓舞而被治愈。

    然而,他自己本身應該也比較虛弱,因為他在被釘在十字架上後很快就死去了。

    據說,他依據慣例背負十字架前往行刑地點,不料在途中暈倒。

    他花了3年的時間在猶太地區四處遊曆傳教,然後來到耶路撒冷,卻被指控試圖在猶太地區建立一個異端王國。

    他因此受到審判,并與兩名小偷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

    但在這兩個小偷氣絕身亡之前,耶稣便早早地結束痛苦,離開了這個世界。

     關于&ldquo天國&rdquo的學說是耶稣倡導的主要教義,是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教義之一,它觸動并改變了人類的思想。

    但是,那個時代的人們還無法完全領會它的意義,剛了解到這種教義極大地動搖了人類的傳統習俗和固有制度,便因深感惶恐而氣餒、退縮。

    當然,這也不足為奇。

    正如耶稣所宣講的那樣,天國的教義是一種無所畏懼且永不妥協的精神,它要求苦苦掙紮的人類徹底改變和淨化自己的生活,徹底淨化自己的身體與靈魂。

    讀者若想更加全面地了解耶稣的教義,可以去閱讀福音書,本書在此隻探讨它對傳統思想的影響。

     猶太人相信他們的上帝是全世界唯一的上帝,是正義的上帝,但他們認為耶稣也懂得世俗的交易之道。

    猶太先知亞伯拉罕就曾與上帝達成了一項對猶太人來說很好的交易,就是承諾讓猶太人成為世界的主導。

    當耶稣否認了這個對猶太民族而言尤為珍貴的諾言時,他們感到十分沮喪和憤怒。

    耶稣教導人們說,上帝絕不與他人做交易,天國裡沒有特殊的人選,也不存在偏愛。

    上帝是所有生命的慈愛之父,像太陽一樣對世界上每個地方散播同樣的愛。

    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這位神聖父親心愛的兒子,即便是罪人也如此。

    在撒瑪利亞人的寓言中,耶稣對那些隻贊美本族人民而貶低其他種族或宗族的人嗤之以鼻。

    而在勞動者的寓言中,他抛棄了猶太人頑固的主張,不認為人們能對上帝提特殊的要求。

    他教導說,所有上了天國的人,上帝都會一視同仁;上帝的恩典是無限的,所以他平等地對待所有人。

    此外,耶稣借用了&ldquo按才受托&rdquo和&ldquo寡婦的小錢&rdquo這兩則寓言(1),呼籲人們盡力行善。

    天國沒有特權,沒有退還,更沒有借口。

     但是,耶稣不僅抨擊猶太人狂熱的民族主義,還試圖用上帝之愛包圍狹隘和有限的家族情感。

    在他眼中,整個天國都将成為所有信徒的大家庭。

    《聖經》上記錄: 耶稣對衆人說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

    有人告訴他:&ldquo看哪,你母親和你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