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羅馬帝國的宗教發展

關燈
希臘人征服埃及後,亞曆山大城成為埃及宗教生活乃至整個希臘世界宗教生活的中心。

    托勒密一世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宏大的寺院塞拉皮雍,并在這裡供奉着許多&ldquo三位一體&rdquo的神,如塞拉皮斯(這是奧西裡斯&mdash阿庇斯的新名字)、伊希斯和荷魯斯。

    他們不被視為三位獨立的神,而是一個神的三個位格。

    後來,塞拉皮斯逐漸與希臘神話中的宙斯、羅馬神話中的朱庇特以及波斯的太陽神同化。

    這種崇拜跟随希臘影響力不斷擴展,甚至傳播到印度北部和中國西部。

    當時,普通民衆的生活毫無希望且十分痛苦,他們渴望永生不滅,來世得到補償與慰藉。

    塞拉皮斯則被稱為&ldquo靈魂的救贖者&rdquo,當時有一首贊美詩寫道:&ldquo死後,我們仍被他眷顧着。

    &rdquo此外,伊希斯也吸引了許多信徒。

    她被人們尊為天後,并供奉于廟宇之中,廟宇中的雕像正是她懷抱着荷魯斯的樣子。

    人們在她的雕像前點燃蠟燭,向她獻上還願的祭品;還有祭司削發禁欲,畢生供奉在她的祭壇左右。

     随着羅馬帝國的崛起,這一日益強盛的宗派在西歐世界流行起來。

    塞拉皮斯和伊希斯的廟宇、祭司的誦經和永生的希望,這些信仰連同羅馬的旗幟一起傳到了蘇格蘭和荷蘭。

    但是,塞拉皮斯&mdash伊希斯宗教有許多競争對手,其中最著名的是密特拉教。

    密特拉教起源于波斯,是一種主要崇拜密特拉神的神秘宗教,通常以神牛祭祀,不過這個宗教現在已被人們遺忘得差不多了。

    這一宗教似乎比塞拉皮斯&mdash伊希斯的信仰更原始,整個信仰體系更為簡單。

    要講述這個傳統,我們要回到日石文化的血祭儀式。

    密特拉寺廟中的屠牛神像形象地向人們展示了他們的宗教儀式,祭祀典禮開始時,密特拉教徒會在祭祀的聖牛腹部劃開一道口子,讓鮮血從中流出。

    密特拉教徒認為這種鮮血将會誕生新的生命,因此他們會用聖牛的鮮血來進行洗禮。

    教徒初入教時,他會站在屠殺聖牛的架子之下,這樣血液便可以淋到他身上。

     與羅馬帝國早期要求奴隸和平民效忠的其他宗教一樣,這兩種宗教都屬于個人宗教,都追求個人救贖和永生。

    但是,更古老的宗教卻更側重于社會層面而非個人層面。

    古老的宗教認為城邦的神最為優先,其次才是個人的。

    他們認為祭祀是一種公共事務而非私人行為,祭祀的目的也是滿足集體性的實際需要。

    但是,希臘人和羅馬人相繼把宗教活動從政治中剝離出來。

    後來,在埃及傳統的指導下,宗教轉而開始關注個人。

     這些提倡永生的關注個人的新興宗教,從舊的國家宗教中奪走了信徒全部的心血和情感。

    然而,它們卻并沒有真正取代舊的宗教。

    在早期羅馬皇帝的統治下,一般的城市都會有許多供奉不同神靈的寺廟,要麼是供奉羅馬的主神朱庇特,要麼是供奉羅馬皇帝的廟宇,因為當時羅馬皇帝已經從埃及法老那裡學到了可能成為神的方法。

    這些廟宇主要用于進行肅穆而莊重的政治祭祀,人們到那裡去獻祭、燒香,以表明自己的忠誠。

    但如果人們有煩心事,則會去天後伊希斯的殿堂尋求建議和救贖。

    當然,那個時候的人們還會敬奉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神靈。

    比如,塞維利亞人長期以來都崇拜迦太基的維納斯女神;而在洞穴或地下神廟中,肯定存在着由軍團和奴隸供奉的密特拉祭壇;或許還有猶太教堂,猶太人聚集在那裡閱讀《聖經》,贊頌他們信仰但在世間不可見的正義之神。

    有時,猶太人會因為不遵循國教而引發政治上的麻煩。

    他們認為上帝不能容忍自己的信徒崇拜其他神靈,因此拒絕參加對羅馬皇帝的祭祀,甚至拒絕向羅馬旗幟緻敬。

     早在佛教誕生之前,東方就已經出現了苦行僧。

    他們棄絕了大部分的生活樂趣,放棄婚姻和财産,轉而尋求精神力量,并嘗試在禁欲、苦行和孤獨中逃脫世界的壓力及痛苦。

    佛陀本人雖然反對過度禁欲,但他的許多弟子卻過着嚴格的僧侶生活。

    一些鮮為人知的希臘小教派也有類似的苦行修煉,有些甚至會自殘。

    公元前1世紀,猶太王國和亞曆山大港的猶太社群也出現了禁欲主義的行為。

    一些宗教團體抛棄了世俗,陷入了苦行和神秘的沉思之中,愛色尼派就是其一。

    在整個公元1世紀和2世紀,幾乎全世界都在通過尋求痛苦來實現&ldquo救贖&rdquo。

    人們不再認可既定秩序,也不再相信神父、聖殿以及法律和習俗。

    生活在一個充斥着奴隸制、暴力、暴行、恐懼、焦慮、揮霍、炫耀和人人放縱無度的年代,人們的内心滋生了自我厭惡和精神上的不安全感,使得他們為尋求内心的和平而摒棄世俗,選擇自願受苦。

    正因如此,塞拉皮斯神廟裡擠滿了痛哭流涕的悔恨者,善男信女也來到了幽暗的密特拉教山洞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