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早期羅馬帝國的生活

關燈
果一個奴隸殺死了主人,這個主人家中所有的奴隸都會被釘在十字架上。

    在希臘的某些地區,尤其是雅典,奴隸的命運盡管也讓人歎息,但從來沒有像在羅馬一樣痛苦。

    對于奴隸而言,那些突破軍團防線的野蠻入侵者非但不是敵人,反而還是他們的救世主。

     在當時的羅馬,奴隸制已經出現在各行各業。

    隻要是奴隸可以完成的工作,就會有他們的身影。

    開鑿礦山、冶煉金屬、劃船、築路和修建大型建築,無一不是由奴隸完成的。

    一切家務也由奴隸包攬。

    在城市和鄉村地區,貧窮自由民則需要親自完成家中事務,當然他們也會為他人工作以掙取工資。

    他們在勞作中往往會充當工匠或監工,屬于新的有償工人階級,與奴隸階級形成了競争關系。

    至于這些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我們并不十分清楚,可能這一比例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期會有所不同。

    就奴隸制而言,其本身也存在許多具體的形式,有的奴隸主晚上會把奴隸拴起來,工作時再用鞭子把奴隸趕到農場或采石場去;有的奴隸主會采取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式,允許奴隸自由耕種或從事手工業,甚至允許他們像自由民那樣娶妻生子,但奴隸必須向主人繳納一定的費用。

     此外,在羅馬有的奴隸會随身攜帶武器。

    公元前264年,也就是第一次布匿戰争剛剛開始時,羅馬再度興起一項運動&mdash&mdash伊特魯裡亞人讓奴隸們互相厮殺、殊死搏鬥。

    這項運動很快便在羅馬流行開來。

    不久之後,每個羅馬富人都擁有一批自己的角鬥士。

    這些角鬥士雖然有時在競技場上作戰,但他們真正的任務是充當富人的保镖。

    當時,有的奴隸還受過教育。

    在共和國後期,羅馬征服了希臘、北非和小亞細亞這些文明高度發達的城市,帶回了許多受過教育的俘虜作為奴隸。

    這些奴隸往往會成為羅馬富人家中孩子的家庭教師,一些希臘的奴隸還會充任圖書管理員、秘書或門客。

    對于這些富人而言,養一個詩人就如同養了一隻會表演的狗。

    近代文學批評主義的傳統就是從這種奴隸制的氛圍中逐漸發展而來的。

    除此之外,有的人還從奴隸制度中嗅到了商機,他們先買回一些聰明伶俐的童奴,教授他們各項技能之後再出售。

    這些童奴會被訓練成書籍抄寫員、珠寶工匠或其他技藝人。

     然而,從富人階層推動下的對外擴張期到瘟疫肆虐導緻帝國最終瓦解的這400多年間,奴隸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公元前2世紀,戰俘人數衆多,羅馬人對奴隸粗魯、殘暴。

    奴隸沒有任何權利,他們幾乎承受過所有能想到的暴行。

    但是,到了公元1世紀,羅馬人對奴隸的态度有了明顯的改變。

    一方面是由于俘虜人數變少,奴隸的價格随之上漲;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奴隸主開始意識到,給予奴隸的尊重越多,他們從奴隸那裡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多,内心也不再感到不安。

    除此之外,社會的道德水平和人們的正義感也在不斷提高。

    希臘人較高的道德素養壓制了羅馬人的殘暴行為。

    随着此類暴行被限制,奴隸主不再把自己的奴隸賣到鬥獸場和野獸決鬥;奴隸也被賦予了财産權,可以擁有所謂的&ldquo私産”奴隸可以獲得工資作為激勵;特定形式的奴隸婚姻也被認可。

    當時,在一些農業地區,其農業模式不再适宜群體勞作,或者僅在某些農忙季節才會采用群體勞作。

    于是,奴隸逐漸演變成了農奴,他們隻需向主人繳納一部分農産品,或者隻需在特定的季節為主人工作。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在公元1世紀和2世紀,這個以拉丁語和希臘語為主要語言的羅馬帝國在本質上是一個奴隸制國家,而隻有極少數人能擁有自尊和自由時,我們就不難把握它衰敗和崩潰的線索。

    當時,人們缺少所謂的家庭生活,缺少節制的生活方式,同時還缺乏思辨和學術研究的熱情,學校非常少,自由意志和自由思想在這片土地上更是無迹可尋。

    如今,盡管羅馬給後人留下了寬敞的街道、瓊樓玉宇的廢墟以及為人所驚歎的法律和權力傳統,但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這些輝煌之下掩蓋的是受挫的意志、蒙昧的頭腦以及變形和扭曲的欲望。

    而那些少數統治者,他們盡管坐擁廣袤的領土,四處征戰,關押并強迫奴隸勞動,但他們的内心卻無不充斥着不安和悲傷。

    隻有自由的思想和歡樂的心靈才能産生藝術、文學、科學和哲學,但在羅馬的氛圍中這些成就逐漸消失了。

    那時,整個羅馬社會抄襲和模仿成風,随處可見墨守成規的藝術工匠和迂腐、盲從的奴隸學者。

    小城雅典雖然僅輝煌了100年的時間,但是它在這期間所創造的大膽而高尚的思想,是榮耀了400年之久的羅馬帝國所無法媲美的。

    雅典在羅馬統治下逐漸走向衰敗;亞曆山大的科學成果被埋沒。

    在這一時期,人類的精神日漸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