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巴比倫帝國和波斯帝國
關燈
小
中
大
料。
巴比倫王朝的最後一位迦勒底君王那波尼德斯更是熱衷于文學,他曾經資助過一批研究人員對古物進行考究。
當研究人員考證出薩爾貢一世具體的登基時間後,他便下令刻碑字以作紀念。
但是,在他執政時期,巴比倫王朝出現了分裂的迹象,為了加強集權統治,他命人把各地的神靈請到巴比倫地區,建立廟宇統一供奉。
後來,羅馬人也效仿了這種做法,而且收效甚好。
但在巴比倫,那波尼德斯的這種做法卻引起了祭司們的不滿,他們信奉巴比倫的主神貝爾·馬爾杜克,而且手中握有強權。
于是,祭司們開始密謀推翻那波尼德斯的統治,四處尋找可以取代那波尼德斯的人,最後他們找到了統治鄰國米底的君王波斯人居魯士,希望他可以逼迫那波尼德斯退位。
居魯士因打敗了小亞細亞的富裕古國呂底亞的國王克羅伊斯而名聲大噪。
公元前538年,居魯士率兵攻打巴比倫,僅在城牆外與巴比倫士兵打了一仗,便有人為他們打開了城門,他的軍隊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攻下了巴比倫。
《聖經》上有一段這樣的記載:那波尼德斯之子伯沙撒當時正在擺設宴席,突然出現了一隻手用火在宴客廳的牆上寫了幾個神秘的詞語:&ldquo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
&rdquo伯沙撒不知其中含義,便召來了預言家但以理進行解讀,他說:&ldquo上帝已經算出你的王國氣數已盡,你的王國在神的公義天平上已無足輕重,你的王國将分裂,歸于米底人和波斯人。
&rdquo(2)信奉貝爾·馬爾杜克的祭司們看見牆上的文字,就知道是個把戲。
當天夜裡伯沙撒就被殺害,那波尼德斯也被囚禁。
由于這次占領并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因此人們對貝爾·馬爾杜克的祭祀照常進行。
就這樣,巴比倫和米底兩大帝國實現了統一。
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後來征服過埃及,卻因發瘋失智死于非命,随後即位的是居魯士的寵臣米底人大流士一世,他是希斯塔斯普之子。
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波斯帝國是古代文明舞台上最早出現的雅利安帝國,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帝國之一。
它的領土包括小亞細亞全境、叙利亞、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還包括埃及、高加索和裡海地區、米底、波斯,領土範圍一直延伸到印度河。
當時,由于已經出現了馬匹、騎士、戰車和修建的道路,所以大流士一世完全有能力去管理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
驢、牛和沙漠中的駱駝是當時最快捷的運輸方式。
波斯帝國的統治者為了管理他們的新帝國,特别修建了許多道路幹線,還安排驿馬運送帝國的信使和獲得帝國許可的旅行者。
此外,波斯帝國已開始使用鑄币,這大大促進了貿易與交流。
但是,波斯帝國的首都不再是巴比倫。
從長遠來看,那些謀反的祭司并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巴比倫雖然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但已逐漸走向衰落。
波斯波利斯、蘇薩和埃克巴塔納成為波斯帝國的大都市,其中蘇薩還是波斯帝國的首都。
而尼尼微城已被人們遺忘,淪為一片廢墟。
*** (1) 下埃及是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mdash&mdash譯者注 (2) 節選自《聖經·但以理書》第五章第25&mdash28節。
巴比倫王朝的最後一位迦勒底君王那波尼德斯更是熱衷于文學,他曾經資助過一批研究人員對古物進行考究。
當研究人員考證出薩爾貢一世具體的登基時間後,他便下令刻碑字以作紀念。
但是,在他執政時期,巴比倫王朝出現了分裂的迹象,為了加強集權統治,他命人把各地的神靈請到巴比倫地區,建立廟宇統一供奉。
後來,羅馬人也效仿了這種做法,而且收效甚好。
但在巴比倫,那波尼德斯的這種做法卻引起了祭司們的不滿,他們信奉巴比倫的主神貝爾·馬爾杜克,而且手中握有強權。
于是,祭司們開始密謀推翻那波尼德斯的統治,四處尋找可以取代那波尼德斯的人,最後他們找到了統治鄰國米底的君王波斯人居魯士,希望他可以逼迫那波尼德斯退位。
居魯士因打敗了小亞細亞的富裕古國呂底亞的國王克羅伊斯而名聲大噪。
公元前538年,居魯士率兵攻打巴比倫,僅在城牆外與巴比倫士兵打了一仗,便有人為他們打開了城門,他的軍隊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攻下了巴比倫。
《聖經》上有一段這樣的記載:那波尼德斯之子伯沙撒當時正在擺設宴席,突然出現了一隻手用火在宴客廳的牆上寫了幾個神秘的詞語:&ldquo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
&rdquo伯沙撒不知其中含義,便召來了預言家但以理進行解讀,他說:&ldquo上帝已經算出你的王國氣數已盡,你的王國在神的公義天平上已無足輕重,你的王國将分裂,歸于米底人和波斯人。
&rdquo(2)信奉貝爾·馬爾杜克的祭司們看見牆上的文字,就知道是個把戲。
當天夜裡伯沙撒就被殺害,那波尼德斯也被囚禁。
由于這次占領并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因此人們對貝爾·馬爾杜克的祭祀照常進行。
就這樣,巴比倫和米底兩大帝國實現了統一。
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後來征服過埃及,卻因發瘋失智死于非命,随後即位的是居魯士的寵臣米底人大流士一世,他是希斯塔斯普之子。
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波斯帝國是古代文明舞台上最早出現的雅利安帝國,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帝國之一。
它的領土包括小亞細亞全境、叙利亞、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還包括埃及、高加索和裡海地區、米底、波斯,領土範圍一直延伸到印度河。
當時,由于已經出現了馬匹、騎士、戰車和修建的道路,所以大流士一世完全有能力去管理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
驢、牛和沙漠中的駱駝是當時最快捷的運輸方式。
波斯帝國的統治者為了管理他們的新帝國,特别修建了許多道路幹線,還安排驿馬運送帝國的信使和獲得帝國許可的旅行者。
此外,波斯帝國已開始使用鑄币,這大大促進了貿易與交流。
但是,波斯帝國的首都不再是巴比倫。
從長遠來看,那些謀反的祭司并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巴比倫雖然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但已逐漸走向衰落。
波斯波利斯、蘇薩和埃克巴塔納成為波斯帝國的大都市,其中蘇薩還是波斯帝國的首都。
而尼尼微城已被人們遺忘,淪為一片廢墟。
*** (1) 下埃及是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mdash&mdash譯者注 (2) 節選自《聖經·但以理書》第五章第25&mdash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