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巴比倫帝國和波斯帝國

關燈
前面我們已經講述過亞述帝國是如何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和謀權篡位者薩爾貢二世的統治之下成為一個軍事強國的。

    薩爾貢其實并不是這位篡位者的本名,他是為了迎合被征服的巴比倫人才改用了這個名字,他認為這個名字可以讓巴比倫人想起2000年前創建了阿卡德帝國的薩爾貢一世。

    盡管當時的巴比倫是一座被征服了的城市,但是比亞述人本身的城邦尼尼微城更具優勢,人口也更多。

    基于此,亞述人十分尊重巴比倫的神靈貝爾·馬爾杜克,對巴比倫的商人和祭司也很友好。

    在公元前8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征服者對被占領地區進行掠奪與殺戮的野蠻時代已經過去,他們改用懷柔政策,力圖赢得被征服者的認同。

    這一政策使得新亞述帝國在薩爾貢二世去世之後仍然存在了一個半世紀。

    之後,亞述的巴尼帕爾(也就是薩達那帕拉)占領了下埃及(1),這點我們在之前已經講過。

     後來,亞述帝國迅速由強盛走向衰落,不複繁華。

    最終,埃及人在法老普薩美提克一世的帶領之下驅逐了入侵者。

    那時亞述人正忙于與鄰國交戰,無暇應對其他。

    在尼科二世時期,亞述人又開始謀劃攻占叙利亞。

    之後,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東南部的閃米特人分支迦勒底人以及來自東北部的雅利安米底人和波斯人聯合起來入侵尼尼微城,最終在公元前606年攻占了亞述帝國。

    這一年剛好是人類有可供考證的紀年表開始的時間。

     入侵者瓜分了亞述人的領地,掠奪了他們的财物。

    其後,米底人在基亞克薩雷斯的領導下,在亞述的北部建立起了米底帝國,并把首都設在埃克巴坦那,尼尼微城也在其領土範圍内。

    米底帝國向東可延伸至印度邊境,在其南面則是新建立的迦勒底王朝,也就是第二巴比倫王朝,其版圖呈新月形。

    在尼布甲尼撒大帝的統治之下,迦勒底王朝的财力和國力達到了鼎盛,這是巴比倫王朝最輝煌的時期,也是最後的輝煌時期。

    曾有一段時間,米底帝國和迦勒底王朝和平共處、交往融洽,尼布甲尼撒大帝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基亞克薩雷斯。

     與此同時,尼科二世正在出征叙利亞,他不費吹灰之力便攻占了這個國家。

    公元前608年,尼科二世在美吉多戰役中擊敗了猶大王約西亞,并将他殺死。

    我們會在之後的章節中詳細講述猶大王國的曆史。

    之後,尼科二世繼續率兵前往幼發拉底河,這次他攻打的目标是日漸繁盛的巴比倫,而不是逐漸衰落的亞述。

    尼科二世的軍隊遭到了迦勒底人的頑強抵抗,最終被擊退逃回埃及,巴比倫借機把領土疆界擴展到埃及邊界。

     從公元前606年到公元前539年,第二巴比倫王朝繁榮發展,但它的繁榮并不牢固,而是建立在與北面強盛的米底帝國保持和平關系的基礎之上。

    在這67年間,這座古城的生活水平和學術都得到了蓬勃發展。

     即便巴比倫處于數代亞述君王的統治之下,但它一直是重要的學術傳播中心,尤其在薩達那帕拉統治時期。

    薩達那帕拉雖然是亞述人,卻深受巴比倫文化的影響。

    他建造了圖書館,館内儲藏的并不是一般的紙質書籍,而是自蘇美爾時期流傳下來的美索不達米亞的黏土書籍。

    後來,人們挖掘出了他收藏的書籍,可以說,這些書籍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曆史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