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關燈
小
中
大
諸如羅斯福夫人參觀某未婚媽媽診所後寫了一部《我的時代》之類&mdash&mdash即可成功,但開頭一連三次的碰壁扼殺了他所有的勇氣和希望。
他的錢也花光了,隻好去香蕉船上打工,這至少可以讓他離開紐約。
他擔心多蒂姑媽已經報警,在紐約四處找尋他,雖然他在波士頓什麼壞事也沒做,隻是和其他幾百萬年輕人一樣,想闖出一番事業來。
他思忖,自己最大的問題在于做事沒恒心。
比如當年那份百貨公司會計的工作,如果一直堅持做下去,也許能熬出頭。
可是他卻對百貨公司内部緩慢的升遷之路感到灰心喪氣而放棄了。
自己做事缺乏恒心這一點,他覺得多蒂姑媽多少要負些責任。
在他小時候,做那些超出年齡範圍之外的事情時,多蒂姑媽從不給他任何誇贊。
十三歲那年,他幹一份送報紙的活。
由于表現出色,報社授予他一枚銀質獎章,表彰他的&ldquo禮節、服務、可靠&rdquo。
現在回頭看看那時的自己,簡直像在看另一個人,瘦得皮包骨,一天到晚抽着鼻子,像是感冒永遠不好的樣子。
可即便這樣,他還是赢得了報社的&ldquo禮節、服務、可靠&rdquo銀質獎章。
可是多蒂姑媽就是讨厭他感冒,她拿着手絹替他揩鼻子,差點沒把他的鼻子擰下來。
湯姆在躺椅上回憶起這個細節,身體還是忍不住痛苦地扭動了一下。
不過他扭動的動作很優雅,像是要把褲子的褶皺展平。
他至今還記得八歲時立下的誓言,一定要從多蒂姑媽家逃出去。
當時他設想過出逃時的暴烈場面&mdash&mdash多蒂姑媽滿屋子抓他,而他掄起拳頭砸向她,把她推到地上,掐她的脖子,最後用力把她衣服上那枚大大的胸針拽了下來,狠狠地紮到她喉嚨裡,紮上百萬次才解恨。
十七歲那年,他逃離多蒂姑媽家,但是被送了回來。
二十歲時,他再次逃離,這次成功了。
現在想想,那時的他多麼幼稚,對世道人心所知甚少,此前的日子像是都花在憎恨多蒂姑媽和從她家逃脫這件事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用來學習或成長。
他記得到紐約的第一個月,他丢掉那份倉庫工作時的心情。
這份工作他幹了不到兩個星期,因為他不夠強壯,無法一天連續八個小時搬成箱的橘子。
但當時他已經竭盡全力在做這份工作,所以最後被解雇時,他義憤難平。
他記得自己從那時就看透了,滿世界都是西蒙·萊格裡這樣的人,而你要想不挨餓,就得成為一頭牲口,像黑猩猩那樣強壯的牲口,受這些人驅遣在倉庫幹苦力。
他記得失業後沒多久,他就從熟食店偷了一根面包,回家後狼吞虎咽地吃掉了,邊吃心裡邊想,這根面包是這個世界欠他的,而且不止于此。
&ldquo雷普利先生?&rdquo前幾天曾在休息室沙發上和他比鄰而坐、一起喝下午茶的一位英國婦人正俯身和他打招呼。
&ldquo你願意去遊戲室和我們打橋牌嗎?我們十五分鐘後正式開始。
&rdquo 湯姆禮貌地從躺椅上起身。
&ldquo承蒙邀請,十分感謝。
不過我想在艙外待一會兒。
而且我橋牌打得不好。
&rdquo &ldquo噢,我們也不會玩。
那好吧,等下次再說。
&rdquo她朝湯姆笑笑,離開了。
湯姆又坐回躺椅上,将帽子拉下,蓋住眼睛,兩手交疊在腰間。
他知道,自己這副落落寡合的派頭,在其他乘客中引起了一些非議。
每天晚上,餐後舞會上那些瘋瘋傻傻的姑娘們眼巴巴地盯着他,咯咯地笑着,想和他跳舞。
但他從不和她們中的任何一個跳。
他想,周圍人一定在心裡思忖:他真的是美國人!?應該是,可從舉止上看真不像,對吧?美國人一般都愛鬧,可他卻嚴肅得要命。
他看上去最多不過二十三歲。
他一定在想什麼重要的事。
沒錯,他是在想重要的事。
這件事就是湯姆·雷普利的現在和未來。
*** (1) 19世紀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代表作《湯姆叔叔的小屋》裡的殘暴奴隸監工。
他的錢也花光了,隻好去香蕉船上打工,這至少可以讓他離開紐約。
他擔心多蒂姑媽已經報警,在紐約四處找尋他,雖然他在波士頓什麼壞事也沒做,隻是和其他幾百萬年輕人一樣,想闖出一番事業來。
他思忖,自己最大的問題在于做事沒恒心。
比如當年那份百貨公司會計的工作,如果一直堅持做下去,也許能熬出頭。
可是他卻對百貨公司内部緩慢的升遷之路感到灰心喪氣而放棄了。
自己做事缺乏恒心這一點,他覺得多蒂姑媽多少要負些責任。
在他小時候,做那些超出年齡範圍之外的事情時,多蒂姑媽從不給他任何誇贊。
十三歲那年,他幹一份送報紙的活。
由于表現出色,報社授予他一枚銀質獎章,表彰他的&ldquo禮節、服務、可靠&rdquo。
現在回頭看看那時的自己,簡直像在看另一個人,瘦得皮包骨,一天到晚抽着鼻子,像是感冒永遠不好的樣子。
可即便這樣,他還是赢得了報社的&ldquo禮節、服務、可靠&rdquo銀質獎章。
可是多蒂姑媽就是讨厭他感冒,她拿着手絹替他揩鼻子,差點沒把他的鼻子擰下來。
湯姆在躺椅上回憶起這個細節,身體還是忍不住痛苦地扭動了一下。
不過他扭動的動作很優雅,像是要把褲子的褶皺展平。
他至今還記得八歲時立下的誓言,一定要從多蒂姑媽家逃出去。
當時他設想過出逃時的暴烈場面&mdash&mdash多蒂姑媽滿屋子抓他,而他掄起拳頭砸向她,把她推到地上,掐她的脖子,最後用力把她衣服上那枚大大的胸針拽了下來,狠狠地紮到她喉嚨裡,紮上百萬次才解恨。
十七歲那年,他逃離多蒂姑媽家,但是被送了回來。
二十歲時,他再次逃離,這次成功了。
現在想想,那時的他多麼幼稚,對世道人心所知甚少,此前的日子像是都花在憎恨多蒂姑媽和從她家逃脫這件事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用來學習或成長。
他記得到紐約的第一個月,他丢掉那份倉庫工作時的心情。
這份工作他幹了不到兩個星期,因為他不夠強壯,無法一天連續八個小時搬成箱的橘子。
但當時他已經竭盡全力在做這份工作,所以最後被解雇時,他義憤難平。
他記得自己從那時就看透了,滿世界都是西蒙·萊格裡這樣的人,而你要想不挨餓,就得成為一頭牲口,像黑猩猩那樣強壯的牲口,受這些人驅遣在倉庫幹苦力。
他記得失業後沒多久,他就從熟食店偷了一根面包,回家後狼吞虎咽地吃掉了,邊吃心裡邊想,這根面包是這個世界欠他的,而且不止于此。
&ldquo雷普利先生?&rdquo前幾天曾在休息室沙發上和他比鄰而坐、一起喝下午茶的一位英國婦人正俯身和他打招呼。
&ldquo你願意去遊戲室和我們打橋牌嗎?我們十五分鐘後正式開始。
&rdquo 湯姆禮貌地從躺椅上起身。
&ldquo承蒙邀請,十分感謝。
不過我想在艙外待一會兒。
而且我橋牌打得不好。
&rdquo &ldquo噢,我們也不會玩。
那好吧,等下次再說。
&rdquo她朝湯姆笑笑,離開了。
湯姆又坐回躺椅上,将帽子拉下,蓋住眼睛,兩手交疊在腰間。
他知道,自己這副落落寡合的派頭,在其他乘客中引起了一些非議。
每天晚上,餐後舞會上那些瘋瘋傻傻的姑娘們眼巴巴地盯着他,咯咯地笑着,想和他跳舞。
但他從不和她們中的任何一個跳。
他想,周圍人一定在心裡思忖:他真的是美國人!?應該是,可從舉止上看真不像,對吧?美國人一般都愛鬧,可他卻嚴肅得要命。
他看上去最多不過二十三歲。
他一定在想什麼重要的事。
沒錯,他是在想重要的事。
這件事就是湯姆·雷普利的現在和未來。
*** (1) 19世紀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代表作《湯姆叔叔的小屋》裡的殘暴奴隸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