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清朝興衰的關鍵

關燈
此法帶來了興隆,同樣也帶來了衰頹。

    曆代優待滿洲臣仆的做法,導緻其内部逐漸腐敗崩壞。

    日本德川氏三代家光,處于極盛時期,已經開始接濟麾下之窮乏。

    相較而言,清朝八旗的世祿制度比德川時代更刻薄,更加不合理。

    是以,清朝入關後不久,财政即告急也不足為奇。

    清朝八旗原本為山野騎射的夷人,在遵禮守紀方面無法與日本三河武士相比,他們多有侵害良民的不法行為。

    以下羅列諸事,足可見當時逐漸窮乏及法度紊亂的情況。

     順治五年(1648年),禁王府商人及旗員家人往外省貿易。

    初,禁東來之人,借賣參為名,擾害地方,猶許于南京、濟甯、臨清貿易,至是并禁止,止令在京市易,違者重罪。

     順治十年,赈八旗貧人。

    滿、蒙二佐領,布六十匹、棉六百斤、米百石,漢軍半之。

    旋每赈增至三百石(一佐領統率三百人)。

    順治十二年,發内帑銀赈八旗窮兵。

    順治十四年同。

     順治十七年,内大臣伯索尼奏:商民捆載至京者,滿洲大臣家人出城迎截強買,商人畏縮不前。

    又以諸大臣私占邊外商人采木山場,請并禁之。

     康熙三年(1664年),八旗莊田災,赈米粟二百餘萬斛。

    康熙十年同。

     康熙五年谕:内外奸棍,妄稱顯要名色,于各處貿易,霸占船隻關津,着嚴拿送部。

     康熙十八年,廷臣遵旨議定:包衣下人,王公大臣家人,領資本霸占關津生理,倚勢欺人者,立斬。

     康熙三十年,償還八旗兵丁債務,以後許以官銀借貸,特派大臣管理。

    至六十一年,猶有王公家人争買草炭、居積牟利之禁。

    王慶雲曰:蓋旗人不善謀生,又悍仆豪奴,袤民驵儈,導緻縱暴以為利,故屢煩朝廷之禁約。

     雍正五年,谕管理旗務王大臣曰:&ldquo從來先帝轸念兵士戰功,為其償還債務,發帑金五百四十餘萬兩,一家平均賜給數百兩。

    然不聞置有何等産業,一二年間,蕩然無餘。

    其後先帝又賜六百五十餘萬兩,亦如前次,立即用盡。

    朕即位以來,八旗兵丁每回賜給三十五六萬,已有數次。

    不待數日,又悉妄用,此庫銀非百姓之膏脂乎?彼等将來若不改惡習,雖加以恩惠,終于無益。

    &rdquo乾隆元年(1736年),谕曰:&ldquo朕因旗兵寒苦者多,借給庫銀營運,自應仰體朕心,撙節以為久遠之計。

    乃聞領銀到手,不知愛惜,而市肆将綢緞衣物增長價值,以巧取之。

    乃令各該管官曉谕。

    是年借給官俸兵饷一年,至次年又借給兵饷半年;而帑銀未領,錢物之價已騰。

    以禦史明德奏,複嚴行曉谕。

    &rdquo 此年又谕曰:&ldquo八旗從前風俗,最為近古。

    迨承平日久,生齒日繁,漸及侈糜。

    如服官外省,奉差收稅,即恣意花銷,虧帑犯法,親戚朋侪牽連困頓,而兵丁閑散,惟知鮮衣美食,蕩費成風,旗人貧乏,率由于此。

    朕自即位以來,轸念伊等生計艱難,優恤備至,其虧空錢糧,令部奏免,入官墳茔地畝,已令歸還。

    畢退之世職,亦查明請旨。

    無非欲令其各個家給人足,返樸還淳而已,惟不可頻邀曠典。

    旗人等宜深思猛省,自為室家之謀。

    如冀朝廷格外之賞,以供揮霍,濟其窮困,焉有是理乎?&rdquo 至于清的宗室,禮、鄭、豫、睿、肅各位親王及克勤郡王等,在創業之初,全都親身穿着戎裝,馳騁于各大戰事之間,傾力擁護王室。

    像禮烈親王,他身為長兄,因為沒有太祖的遺訓,讓賢于太宗,擁戴太宗,此舉頗為明人驚歎。

    再比如睿王,他在入關之時,成就了周公輔弼成王之功,甚至于可能他成就此功績較之周公更為艱難。

    此後王族中也多出才藝之人,實為曆朝所罕見(如怡賢、莊格兩位親王輔佐的功勞,成親王的書法,禮親王的學問,都是可以流傳後世的)。

    再後來,宗室等日趨傲慢,最終成為王室禍患。

    比如現在,端郡王與無賴勾結,大發國難财。

    根據禮親王《嘯亭雜錄》的記載,可知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雜錄》中曰: 近日宗室蕃衍,入仕者少,飽食終日,毫無所事。

    又食指繁多,每患貧窭,好為不法之事,累見于奏牍。

    蓋宗室習俗倨傲,不惟漢士大夫不肯親昵,即滿洲親戚,稍知貴重者,亦不肯甘為之下。

    惟市井小人,日加谄媚,奉為事主,宗室樂與之狎,一朝失足,遽難回步。

    每有淫佚幹上之事,有司以其天潢,故為屈法,市井之良善者又多畏其威勢,不敢與抗,适足以長其兇焰,其俗日漸卑惡也。

     康熙時,曾令親王、郡王典兵,到了乾隆、嘉慶時期,宗胄已經無人專門從事征讨。

    據魏源所說:自嘉慶以後,造成财政歲入、歲出之差額的重大原因是增加了宗室的俸祿。

    順治年初,跟随入關的宗室為兩千餘人;道光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