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通論》綱目

關燈
帝王及内治 一關于清朝史的著述 《聖武記》三種《湘軍志》《湘軍記》 《東華錄》二種 豐富的史料(滿文老檔三朝實錄方略聖訓國史列傳谕折彙存)《三朝實錄采要》及《事略》 《清朝全史》《清朝衰亡論》《支那論》 以上有實物展閱 二曆代帝王及攝政王、訓政太後 太祖高皇帝天命 太宗文皇帝天聰崇德世祖章皇帝順治 聖祖仁皇帝康熙 世宗憲皇帝雍正 高宗純皇帝乾隆 仁宗睿皇帝嘉慶 宣宗成皇帝道光 以上可參照筆迹、肖像文宗顯皇帝鹹豐 穆宗毅皇帝同治 德宗景皇帝光緒 以上可參照肖像 宣統皇帝 參照筆迹 攝政睿親王參照《鞑靼物語》 攝政醇親王 西太後 以上參照英文《西太後治下的中國》及照片 1.入關前的二帝 2.入關時的攝政王 3.退位時的攝政王及人臣攝政 4.訓政的先例西太後時代的中興 三清朝帝王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1.教育的完善上書房的讀書不立皇太子的制度 2.各帝的文化活動 A.世祖的中國文化愛好遺诏 B.聖祖的機略愛好西洋文物規模之大 C.世宗的禅機文字獄朱批谕旨猜疑之主 D.高宗的多藝矛盾的方針滿人複興的企圖對于漢文藝的誇耀蒙回諸語的研究 E.各代禦制集的浩瀚潛邸的全集欽定書之多 F.與明代帝王的比較 參照《萬古愁曲》《世祖實錄》 《康熙幾暇格物編》 谕定禅書 《大義覺迷錄》 朝服 違禁書目及其實例禦制集潛邸集《盛京賦》東巡詩等《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武英殿聚珍版書《明太祖文集》明寫邸鈔殘本 3.節儉康熙帝的上谕 4.寡鮮失德處置内寵、宦官的嚴肅 四清朝政治的特色 1.滿漢二重的政治(參照會典、滿文奏議、文書) 2.注重聲名(不顧實惠)實行免稅(參照版畫《下江南》) 3.理想的獨裁制度軍機處的創設(參照《樞垣記略》) 4.對學者的優待徐乾學編纂《一統志》博學鴻詞科(參照《鶴征錄》《詞科掌錄》) 5.其弊端(參照《江楚會奏變法三折》、對策等) 五晚清的政治 1.漢人的自奮(上)川湖陝的民亂 2.漢人的自奮(下)太平天國之亂 參照英文《太平賊》《李秀成供狀》《滿清紀事》 曾、胡、左、李、彭諸人的筆迹名賢手劄 曾公手書日記石印 3.南北洋大臣委任的外交參照《李文忠全集》 4.宗室政治與退位 六附論清代的宗室 1.宗室與覺羅 2.宗室的貢舉及其文事 3.短處善惡兩方面的代表性人物、祭酒盛昱 異族統一與外交、貿易 一入關以前滿蒙漢的三族統一(附朝鮮) 參照三田渡碑崇谟閣文書《同文彙考》通文館書籍版木 二綏撫西藏 參照奉天的四體文碑《喇嘛說》碑 翻譯藏經 《同文韻統》 三征服準噶爾、回部 參照《欽定蒙古回部王公表傳》 滿蒙漢《理藩院則例》 《秦邊紀略·噶爾丹傳》 《西域同文志》 《清文鑒》 《滿蒙清文鑒》 《三合切音清文鑒》 《四體清文鑒》 《五體清文鑒》 《欽定蒙文彙書》 漢回合璧及中國人寫《古蘭經》乾隆帝贈班禅畫 四之上滿語的效果與歐譯的關系 參照《滿文老檔》 滿譯經書、小說、佛經 翟理思《漢滿書籍文書目錄》 四之下滿語的效果日本的滿語研究 參照物徂徕《滿文考》日本版滿文《千字文》庫頁島楊忠貞文書 最上德内《度量衡說統》 近藤重藏《邊要分界圖考》高橋景保的研究遺書長崎鄭氏碑文寫本 五苗族、台灣、琉球及東南亞華僑 參照《皇清職貢圖》《苗蠻圖》 藍鼎元《東征集》姚瑩《東槎紀略》黃叔璥《台海使槎錄》等台灣山内地圖 《中山傳信錄》《琉球國志略》《華夷通語》 新建鄭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