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蒙古族的崛起和金國的滅亡

關燈
攻勢而膽怯,父子兩代都頑強抵抗成吉思汗。

    哲别和速不台是成吉思汗麾下負責西征的兩位主将,參加西征的還有成吉思汗的兒子。

    成吉思汗在成為可汗後的十五年時間裡,攜征服乃蠻部之餘威占領了中亞北部,攻占不花剌,随後入侵花剌子模。

    雖然阿剌哀丁之子劄剌勒哀丁戰鬥勇猛,屢破蒙古軍,但最後還是敗在成吉思汗手下,逃到了印度。

    劄剌勒哀丁突圍的戰鬥無比壯烈,成吉思汗也被他的英雄氣概感染,想予以生俘,命令禁止放箭,一路追到印度河邊。

    劄剌勒哀丁從河邊懸崖上縱馬一躍而下,渡河而去。

    傳說,成吉思汗見此,回顧諸子說:&ldquo這樣的英雄,值得你們年輕人效仿。

    &rdquo 征服中亞以後,哲别和速不台率軍繼續西進,從撒馬爾罕到巴格達,又打敗欽察(今俄羅斯地區),繼續進攻馬劄爾(今匈牙利地區)的廣大地域,直到與日耳曼聯軍兵戎相見。

    成吉思汗在中亞以撒馬爾罕為中心,指揮了這次西征。

     出人意料地成功完成西征後,成吉思汗開始策劃進攻金國。

    他計劃從今甘肅、陝西一帶出兵進攻汴京,但在兩省交界的隴山山脈中的六盤山準備避過暑期等待調兵時,暴病而亡。

    此時為金哀宗時代,南宋理宗初期。

    傳說,成吉思汗死前留下了進攻金國計劃的遺言。

    為抗擊蒙古入侵,金國軍隊集結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的潼關。

    據傳,成吉思汗在遺言中說:&ldquo潼關地區一面傍山,一面臨河,是易守難攻的要沖。

    其南面是南宋領土。

    倘若借道南宋,迂回攻向汴京,金國迫于情勢可能會撤回潼關守軍,此時必能趁亂攻下汴京。

    &rdquo這個遺言是否屬實不能确定,但後來蒙古軍确實這樣作戰,這件事攸關蒙古、南宋和金國的國運。

     分封諸王和忽裡勒台 成吉思汗把他一生占領的廣闊土地一分為三,成立三個大國:第一,長子術赤分得欽察地區,建立金帳汗國;第二,次子察合台獲得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的中亞地區,建立察合台汗國;第三,三子窩闊台得到中國境内的中亞的伊犁、新疆地區,建立窩闊台汗國。

    末子拖雷統治蒙古故地。

    這四人都是成吉思汗的第一任可敦&mdash&mdash翁吉剌特的姑娘所生。

    根據蒙古過去的繼承習俗,長子、次子、三子成年結婚後要住到女方的蒙古包,幼子與母親掌握餘下的财産。

    由女人管理蒙古包中的财産,最後幼子掌握所有權。

    按照這種繼承習慣,拖雷掌握了成吉思汗的主要軍隊和财産。

    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和斡赤斤(意為末子)分到了中國東北地區。

    蒙古的根據地在外蒙古的和林,拖雷在此建立了拖雷汗國。

    以此為中心,東邊的中國東北是其左手國,西邊至術赤領地的邊境,是其右手國。

     上述隻是繼承習慣問題,而統治全蒙古的可汗需要各方共同商議确定。

    當然,成吉思汗的遺言受到大家重視,但最終需要忽裡勒台決定。

    忽裡勒台是蒙古人的國會。

    在忽裡勒台大會上,皇族、功臣選舉三子窩闊台為新可汗。

    在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中,長子術赤因為出生問題不清楚與次子察合台有隙。

    當年,塔塔兒部搶走了成吉思汗的妻子,将已有身孕的她嫁給了别的男人,直到回歸時,她生下術赤。

    盡管成吉思汗承認術赤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一直保護術赤,盡量消除其他兒子的質疑,但術赤在兄弟中依然沒有威信,其他兄弟仍不相信他是成吉思汗的兒子。

    此外,末子拖雷雖無戰功,卻與窩闊台關系非常好,次子察合台也與窩闊台相處融洽,所以,窩闊台以其溫厚無争得到各方的信任,被推舉為可汗。

     金國的滅亡 金國在窩闊台即位六年後滅亡。

    窩闊台基本是按所謂成吉思汗遺言中的方案,借道南宋打敗金國的。

    雖然南宋中途曾經變卦,蒙古軍隊仍然突破南宋防線包圍了汴京。

    蒙古與南宋結盟,南宋派出名将孟珙,聯合滅金。

    金哀宗逃出了汴京,但最終仍死于蒙古圍困中,其弟義宗繼位幾天後也殒命。

    這是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之事。

    此後,蒙古、金國、南宋的三國關系就變成蒙古與南宋兩國的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