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蒙古族的崛起和金國的滅亡
關燈
小
中
大
蒙古族的來曆
從唐代開始,史書中才首次記載蒙古族,《舊唐書》《新唐書》中均有記載。
《舊唐書》稱之為&ldquo蒙兀室韋&rdquo,《新唐書》稱之為&ldquo蒙瓦&rdquo。
在唐代,&ldquo室韋&rdquo被認為是一個大種族,位于契丹的北面,&ldquo蒙兀室韋&rdquo隻是室韋的一支。
在近代即清朝以後的民族劃分中,室韋屬于索倫族。
而&ldquo蒙古&rdquo一詞在《遼史》中作&ldquo盟古&rdquo,在《金史》中作&ldquo盟骨&rdquo,在《契丹事迹》(逸書,宋朝的書)中作&ldquo朦古&rdquo,在宋書《松漠紀聞》中作&ldquo盲骨子&rdquo,在《契丹國志》中作&ldquo蒙古裡&rdquo,皆指同一民族。
至于蒙古族的活動範圍,《舊唐書》認為在望建河,《新唐書》認為在寶建河,均在今黑龍江地區,大體是黑龍江南岸一帶。
蒙古族的起源傳說,與其他民族有相似之處,所以很難判斷這些傳說的真實性。
起源傳說主要有三種:一是&ldquo鍛冶鋪&rdquo傳說,類似突厥的起源傳說,許多蒙古傳說總體上來自突厥傳說;二是&ldquo動物元祖&rdquo傳說,講的是在蒙古有公狼和母鹿交配,生下了蒙古人的祖先,這多半也是來自突厥的民族起源說;三是&ldquo感生帝&rdquo的傳說,即一個女人沒有丈夫卻生了兒子,成了蒙古人的祖先。
這個傳說廣泛流行于中國、朝鮮、日本等東亞各國,蒙古的民族起源傳說也來源于此。
根據蒙古的宗譜,據說從成吉思汗開始至九代前的祖宗孛端察兒,都是這樣出生的(參見《讀史叢錄》中的《蒙古開國之傳說》)。
蒙古族的曆史上曾先後出過幾個大首領。
合不勒罕是被鄰國金國承認的第一位大首領,比成吉思汗早三代。
金熙宗時期,合不勒罕來到金國朝廷,在酒宴上揪掉了熙宗的胡子,惹上了麻煩。
熙宗是金國第三代皇帝,深受中原禮儀文化影響,雖對不守禮法的合不勒罕非常生氣,但仍願意予以諒解。
不過,大臣們不同意,非要殺掉合不勒罕不可,合不勒罕情知不妙,便倉皇逃走了。
這一逃,金國方面自是不肯罷休,派使者快馬加鞭去追合不勒罕回來,合不勒罕不但沒回來反而殺了使者。
金國更加憤怒,出兵征讨,結果遭到大敗。
繼承合不勒罕之位的是俺巴孩,與合不勒罕是同族。
俺巴孩遭到金國人的暗害,蒙金關系比過去更加緊張。
俺巴孩死後,合不勒罕的兒子忽圖剌繼位。
忽圖剌向金國宣戰,金軍統帥是著名的兀術。
此事發生于南宋高宗紹興初年。
據說,蒙古的後人追尊忽圖剌為太祖明元皇帝。
不過,這裡明顯有後世中國人的虛構,很難說忽圖剌自己是否知情。
成吉思汗統一諸部 成吉思汗是忽圖剌的弟弟也速該之子。
也速該也稱&ldquo把阿兔兒&rdquo,意為&ldquo勇士&rdquo,沒有可汗的武力和統治力,所以既非汗也非可汗。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十三歲時,父親也速該為他和翁吉剌特的姑娘訂了婚。
在父子一起去翁吉剌特的歸途中,路過塔塔兒(鞑靼)部,也速該被塔塔兒部毒死。
由于當時蒙古盛行搶婚,鐵木真就是也速該從塔塔兒部劫走的女子所生,因此塔塔兒部對也速該抱有奪妻之恨。
此時的蒙古族非常弱小,缺乏能當可汗、統一各部的英雄,且苦于金國的&ldquo三年一減丁&rdquo政策,生計艱難。
成吉思汗自小就在這樣水深火熱的環境下成長。
那時,即使同族之間也不團結,鐵木真還常被他們欺負。
鐵木真的父親死後,除少數人外,原部衆都被同族首領奪走。
雖然鐵木真的母親很勇敢,親自出面召集原來的部民,但怎樣都無法挽回日趨明顯的頹勢。
鐵木真與翁吉剌特的姑娘成婚後,常常被塔塔兒部掠奪,連妻子也被擄走嫁給了塔塔兒部的男人。
不過被搶劫之後,鐵木真很幸運地遇到了援助者:一個是叫劄木合的勇士,他是鐵木真的朋友,有着衆多部
《舊唐書》稱之為&ldquo蒙兀室韋&rdquo,《新唐書》稱之為&ldquo蒙瓦&rdquo。
在唐代,&ldquo室韋&rdquo被認為是一個大種族,位于契丹的北面,&ldquo蒙兀室韋&rdquo隻是室韋的一支。
在近代即清朝以後的民族劃分中,室韋屬于索倫族。
而&ldquo蒙古&rdquo一詞在《遼史》中作&ldquo盟古&rdquo,在《金史》中作&ldquo盟骨&rdquo,在《契丹事迹》(逸書,宋朝的書)中作&ldquo朦古&rdquo,在宋書《松漠紀聞》中作&ldquo盲骨子&rdquo,在《契丹國志》中作&ldquo蒙古裡&rdquo,皆指同一民族。
至于蒙古族的活動範圍,《舊唐書》認為在望建河,《新唐書》認為在寶建河,均在今黑龍江地區,大體是黑龍江南岸一帶。
蒙古族的起源傳說,與其他民族有相似之處,所以很難判斷這些傳說的真實性。
起源傳說主要有三種:一是&ldquo鍛冶鋪&rdquo傳說,類似突厥的起源傳說,許多蒙古傳說總體上來自突厥傳說;二是&ldquo動物元祖&rdquo傳說,講的是在蒙古有公狼和母鹿交配,生下了蒙古人的祖先,這多半也是來自突厥的民族起源說;三是&ldquo感生帝&rdquo的傳說,即一個女人沒有丈夫卻生了兒子,成了蒙古人的祖先。
這個傳說廣泛流行于中國、朝鮮、日本等東亞各國,蒙古的民族起源傳說也來源于此。
根據蒙古的宗譜,據說從成吉思汗開始至九代前的祖宗孛端察兒,都是這樣出生的(參見《讀史叢錄》中的《蒙古開國之傳說》)。
蒙古族的曆史上曾先後出過幾個大首領。
合不勒罕是被鄰國金國承認的第一位大首領,比成吉思汗早三代。
金熙宗時期,合不勒罕來到金國朝廷,在酒宴上揪掉了熙宗的胡子,惹上了麻煩。
熙宗是金國第三代皇帝,深受中原禮儀文化影響,雖對不守禮法的合不勒罕非常生氣,但仍願意予以諒解。
不過,大臣們不同意,非要殺掉合不勒罕不可,合不勒罕情知不妙,便倉皇逃走了。
這一逃,金國方面自是不肯罷休,派使者快馬加鞭去追合不勒罕回來,合不勒罕不但沒回來反而殺了使者。
金國更加憤怒,出兵征讨,結果遭到大敗。
繼承合不勒罕之位的是俺巴孩,與合不勒罕是同族。
俺巴孩遭到金國人的暗害,蒙金關系比過去更加緊張。
俺巴孩死後,合不勒罕的兒子忽圖剌繼位。
忽圖剌向金國宣戰,金軍統帥是著名的兀術。
此事發生于南宋高宗紹興初年。
據說,蒙古的後人追尊忽圖剌為太祖明元皇帝。
不過,這裡明顯有後世中國人的虛構,很難說忽圖剌自己是否知情。
成吉思汗統一諸部 成吉思汗是忽圖剌的弟弟也速該之子。
也速該也稱&ldquo把阿兔兒&rdquo,意為&ldquo勇士&rdquo,沒有可汗的武力和統治力,所以既非汗也非可汗。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十三歲時,父親也速該為他和翁吉剌特的姑娘訂了婚。
在父子一起去翁吉剌特的歸途中,路過塔塔兒(鞑靼)部,也速該被塔塔兒部毒死。
由于當時蒙古盛行搶婚,鐵木真就是也速該從塔塔兒部劫走的女子所生,因此塔塔兒部對也速該抱有奪妻之恨。
此時的蒙古族非常弱小,缺乏能當可汗、統一各部的英雄,且苦于金國的&ldquo三年一減丁&rdquo政策,生計艱難。
成吉思汗自小就在這樣水深火熱的環境下成長。
那時,即使同族之間也不團結,鐵木真還常被他們欺負。
鐵木真的父親死後,除少數人外,原部衆都被同族首領奪走。
雖然鐵木真的母親很勇敢,親自出面召集原來的部民,但怎樣都無法挽回日趨明顯的頹勢。
鐵木真與翁吉剌特的姑娘成婚後,常常被塔塔兒部掠奪,連妻子也被擄走嫁給了塔塔兒部的男人。
不過被搶劫之後,鐵木真很幸運地遇到了援助者:一個是叫劄木合的勇士,他是鐵木真的朋友,有着衆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