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國的崛起與宋朝的南遷

關燈
契丹的盛衰及其佛教文化 遼聖宗在位四十九年,統治時期與宋真宗、宋仁宗同時,這也是遼國最為鼎盛的時代。

    遼國全盛時建有五京,即在中央都城之外另建有四樓(四個行宮,契丹語叫&ldquo捺缽&rdquo)。

    遼聖宗時,高麗發生内亂,契丹派兵征伐。

    遼軍的征伐最後因中了高麗将軍姜邯贊的計謀而失敗;同時,遼國西征回鹘也沒有取得勝利。

    聖宗之後的興宗時期,遼内部出現了矛盾,遼國日益衰落,所以征伐西夏失敗。

    興宗之後,道宗即位。

    道宗在位時間長達四十六年,遼國進入了承平時期,并與宋朝和平相處,互不相擾。

    此時,契丹獎勵文化建設,儒教和佛教均很興盛。

    道宗時期還完成了中國佛教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即刻成了&ldquo房山石經&rdquo。

    &ldquo房山石經&rdquo自隋初始刻,中經多次續刻,至道宗朝終于全部刻完,總共一萬塊有餘。

    石經刻成後,還将一部分贈予了高麗。

    當時,高麗也處于佛教盛行之時,著名的義天僧統大覺國師即高麗王之子,來到中國研究天台、華嚴、淨土三宗的宗旨。

    此時正值宋元祐年間,他還曾與蘇東坡有過交往。

    他從遼國得到了藏經,又從日本得到了佛書,于是便開始撰寫《藏經續集》。

    不過,原版本已經很難見到,日本保留有後來的重刻本。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遼、宋乃至周邊各國都屬于承平時期,特别是遼國,因為長時間與宋的和睦,其野蠻氣質也逐漸消失殆盡,戰鬥力随之下降。

    所以,到了下一代天祚帝時,遼國便被新崛起的女真一族消滅了。

     金國的興起 金國興起的地方,是今哈爾濱附近的阿什哈。

    其種族為女真人,是中國東北的土著民族。

    古時中國東北的種族中還有高句麗人和渤海人。

    契丹攻滅渤海國後曾想向中原發展,遼太祖便把以渤海的故國(今天的甯古塔地區)為中心的中國東北北部交由其子人皇王管理,名之為東丹國。

    但是人皇王與其母及弟關系惡化後逃到了當時的後唐,歸順了後唐。

    當時,對于土地遼闊且不易管理的中國東北,契丹人的管理辦法是将中國東北北部及其他遠處的女真人遷至契丹都城附近,讓其建設新的城池,但新建的城依然可以沿用過去女真人居住地的名稱。

    《遼史·地理志》對于這一時期中國東北地名的記載是相當混亂的,想據此了解中國東北古代地理非常困難,也是很不明智的辦法。

    《遼史·地理志》在記載這一時期曆史時,也隻是會寫&ldquo何縣原由渤海國何縣縣民所建,于何時遷至此地,與契丹、渤海人雜居&hellip&hellip&rdquo,但不會記錄此雜居的地方。

    由此也可見,當時對于地方的記錄是比較錯亂的。

    不過,通過《遼史·地理志》可以得知當時契丹統治中國東北的概況。

     在此情形下,女真人便都廢棄了原來的土地,遼國也放棄對其管理。

    當然,女真人并沒有完全遷至遼國附近。

    在遼國兩百多年的曆史中,女真人仍然在遼國統治不到的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遼晚期,女真大緻分為三股:熟女真、生女真以及中間非熟非生的部分。

    當時,由于遼興宗名為&ldquo宗真&rdquo,忌用&ldquo真&rdquo字,女真便改名&ldquo女直&rdquo,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了明代。

    熟女真住在遼東岫岩一帶,即自遼陽至朝鮮的這條線上。

    當時,遼國還在此設置五個節度使以加強對該部的管理。

    這個部落又叫&ldquo曷蘇館&rdquo,即&ldquo防禦城牆&rdquo的意思。

    遼國将熟女真放在女真通往契丹的最大入口處,大概也是為了防禦其他兩支女真部。

    再往裡走,鴨綠江沿岸便是非生非熟女真。

    至于被稱為生女真的各部,在今吉林省松花江沿岸附近。

     金國的先祖來自生女真。

    生女真傳說其祖先源于高麗,最初住在間島一帶,後代遷到哈爾濱附近的阿什哈(滿語正确的說法是&ldquo阿勒楚喀&rdquo,《金史》認為此名源自按出虎水)。

    根據《金史·世紀》記載,此時由按出虎水經間島至北朝鮮已經統一,但事實上存在諸多部落,分分合合,并未形成一個統一國家。

    從這時開始,這個民族極其勇猛,素稱&ldquo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rdquo。

    因此可知當時沒有把各部落統一起來。

    為了籠絡女真人,契丹采取既不放棄治理,又不嚴格統治的策略,給部落酋長授予虛銜。

    在生女真部落中有年齡相近的兄弟兩人先後作為&ldquo野蠻人&rdquo的酋長,建立起堅強有力的組織,成為家族的核心。

    這對兄弟酋長中,弟弟叫盈歌(《金史》稱盈歌,中國人的記載稱揚割,高麗人稱延蓋),被契丹封為節度使,當地人稱他為&ldquo揚割太師&rdquo。

    盈歌死後,由兄長之子承襲官位。

    最先承襲的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哥哥,之後才輪到在兄弟中能力最強的阿骨打繼位。

    當時,從哈爾濱附近經間島到今朝鮮鹹鏡道一帶,幾乎成了女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