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黨争的激化和新法的弊端

關燈
本上違背了王安石變法的目的。

    在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ldquo其父報仇殺人,其子殺人行劫。

    &rdquo說的是如果父輩為報仇殺了人,後輩也會模仿其殺人行徑,隻不過目的在于搶劫。

    王安石與呂惠卿、章惇的關系就是這樣。

    到蔡京之時,官府收入已經非常可觀。

    為取悅天子,蔡京與宦官童貫為伍,專行蠹财害民之事。

    他們時常勸說徽宗該及時享樂,縱容他的各種奢靡之舉。

    蔡京提出所謂&ldquo豐亨豫大&rdquo之說,意思是要得到幸福就要實行寬松的政治,要想過上富足的生活,就不可過度節儉。

    熙甯變法以來的政策,已使朝廷擁有了超過五千萬貫的财政盈餘。

    但僅此遠遠不夠,為了長期的奢侈生活,蔡京又琢磨出了新辦法進一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其中一條便是&ldquo鹽鈔法&rdquo。

    鹽是必要的日常消費品,自古販鹽在中國就是暴利行業。

    &ldquo鹽鈔法&rdquo是鹽商憑鈔運銷食鹽的制度,規定由政府發行鹽鈔,令商人付現領券,商人持券至鹽産地交驗,領鹽運銷。

    但是,蔡京卻采用頻繁更換鈔券的方法讓鹽商屢屢購買新鈔來增加額外收入,有時鹽商甚至要在途中換鈔三次才能買到鹽。

    并且在買鈔時不能一次性全款支付,須先付定金,但換鈔後,此定金一概不退。

    因此,許多富商大賈都因&ldquo鹽鈔法&rdquo的實行而破産。

    同時,在錢币政策上,宋徽宗時期大鑄可作十文錢的錢币,比普通錢币更大,算作十文錢,但實際上分量不足,因而多出的分量便成了官府的額外收入。

    中國過去一般是在财政拮據等情形下才鑄造大錢,而且往往會給财政帶來惡果。

    徽宗時,财政并不緊張,卻如此盤剝,還編造了一些理由,甚至是不能明說的陰謀。

    長期以來,宋朝便一直送歲币給遼和西夏,這筆錢也被遼和西夏用于鑄造兵器,反而對宋朝造成威脅。

    後來,為了防止這類現象,宋朝開始在銅錢内加大鉛和錫的比重,使錢币不能鑄造兵器。

    結果是,因為錢的質量不達标,導緻物價上漲,經濟紊亂。

    錢币政策上,北宋還發行過一種紙币&mdash&mdash&ldquo交子&rdquo。

    由于紙币易被仿制,民間很快出現僞鈔,制造僞鈔者受到進行嚴懲,許多人因此落入了犯罪的泥沼。

    除了交子制度,蔡京還推行過一種危害很大的兌換券&mdash&mdash&ldquo錢引&rdquo。

    不過,蔡京還有點良心,沒有在福建推行錢引,因為那裡畢竟是他老家。

    以前,宋朝曾實行&ldquo常平倉&rdquo制度,即預先準備購進谷物的資金,在民間谷物低價時官府買進,高價時賣出。

    當時王安石在實行此制度時考慮了加利息的辦法,以利息錢設置常平倉。

    但是,到了蔡京時期,這筆資金的餘額全部變為了官府額外收入。

    地方官吏用這筆收入來讨好中央朝廷,原來的常平倉制度也就面目全非了。

    總之,蔡京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不惜破壞過往的好制度。

     花石綱 大體來說,宋朝官吏收入豐厚,官僚隊伍也比其他時代更龐大。

    這是由于此時民間經濟發達,财政狀況良好,朝廷滋生起奢靡風氣。

    真宗時天下承平,國庫也由此充裕起來,在封禅的喧嚣中,天下花費無度;仁宗時期民間持續富裕,但貧富兩極分化,朝廷财政拮據;神宗時期由于王安石新法的實行,财政又再次好轉起來,官僚隊伍因新政施行而大為擴張。

    司馬光廢止新法,意圖恢複真宗時代的朝廷局面,就要裁汰冗官,減少官吏俸祿和财政收入,但是膨脹起來的财政很難削減。

    因為變法中增加的官吏大部分是富有知識的中産階層,在新政中收入增長,支持王安石的變法。

    雖然新法廢立無常,但逐漸被推廣,最後作為既成事實被接受。

    新法帶來的負面後果是,朝廷産生了隻要壓榨人民就能獲得收入的觀念,因而無所不用其極。

    新法的負面影響也在持續發酵,尤其是像蔡京這類善于斂财的官員鼓勵徽宗過度揮霍。

    宋徽宗愛好藝術,喜歡收藏各類藝術品,想盡辦法滿足自己的文化享受。

    為此,宋徽宗曾大興&ldquo花石綱&rdquo,派人到各處搜尋珍奇,運往朝廷。

    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就立即派人以黃紙封之,稱為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ldquo大不恭&rdquo之罪,甚至搬走大件物品時不惜毀家壞屋。

    為此,稀世珍奇在當時被視作不祥之物,要在朝廷發現前盡量毀掉。

    倘若被發現,運輸費用也要由這家人負擔,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鬧得傾家蕩産,甚至賣兒賣女,到處逃難。

    搜刮全國各地的花石進宮之後,宋徽宗便開始營造充滿奇木異石的園林。

    後來,還陸續建造了藏有珍奇異獸的動物園。

    宋代畫作中多有異獸題材,大概是因為在城内居住的民戶也能聽到皇宮中的鳥獸之聲。

    有的人聽到後,就暗中詛咒:不用多久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