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氣的變化
關燈
小
中
大
在曹操去世十餘年後,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時,董昭的上疏(《魏志》卷十四《董昭傳》)中提到末流的弊病:&ldquo凡有天下者,莫不貴尚敦樸忠信之士,深疾虛僞不真之人者,以其毀教亂治,敗俗傷化也。
&rdquo曹操的政治的目的,當然是排斥那些僞善之徒,但是當今的年輕人不以學問為本,而專以交遊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遊利為先。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結成黨派,常常互相吹捧或是攻讦。
這種種行為,完全背離了曹操當初要改造當時士大夫的做法。
在《三國志》卷二十八《諸葛誕傳》中就記載了魏明帝時期,諸葛誕、夏侯玄、鄧飏等人互相浮華虛譽、結黨營私之事。
總而言之,根據律法對社會進行整治,其目的在于恢複東漢的、僞君子出現之前的質樸的社會風氣,然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與東漢時期虛僞地互相吹捧的現象相類的傾向。
三國時期權謀家輩出,《三國志》卷十中列舉的荀攸、賈诩等人還是不錯的;但是卷十四中列舉的程昱、郭嘉、董昭以下諸人,是&ldquo明智計之士&rdquo,他們見利忘義,是不可信賴的人(《十七史商榷》卷四十)。
這是一種弊害。
尚流蕩之風 除此之外,當時還有一種弊害,就是流蕩,即不崇尚品行的風氣。
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十四中認為,建安七子開創了後世文人浮華輕薄的風氣,他們目無中國傳統禮儀,書中列舉了這樣的事例:曹丕和建安七子是一夥的。
在他還是太子時,曾設宴招待這夥文人。
在觥籌交錯、酒宴正酣之際,曹丕請上了自己的夫人,即美人甄宓向衆人問候。
當時,在座者均俯身低眉,不敢直視。
隻有劉桢滿不在乎地緊盯甄氏(《魏志》卷二十一《王粲傳》注)。
另外,魏文帝在宴請吳質、曹休等人時,也請了郭皇後出面行禮問候,魏文帝更是直接請二人直視皇後面容(同上)。
天子如此破壞禮法實屬罕見。
還有,當時的陳留太守夏侯惇,任命一個名叫衛臻的做會計官。
夏侯惇請出了自己的夫人來招待衛臻。
衛臻認為夏侯惇的做法是一種奇怪的末世風俗,因而當場被夏侯惇捆綁起來(《魏志》卷二十二《衛臻傳》)。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時的風氣是打破常規的。
在這種風氣中,破壞現有禮法的有一夥人。
前文中已經講到晉代傅玄評論曹操的那段話,後面還有一句針對魏文帝的評論&mdash&mdash&ldquo魏文帝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rdquo。
即東漢末年崇尚苦節的風氣漸漸被打破,不再裁抑虛名之人、崇尚名節。
這種打破并非要回到從前的質樸,而是演變成了崇尚流蕩。
清談之風 下面到了正始時期。
在魏國,是明帝的繼任者齊王芳在位。
這一時期隻有短短九年時間。
這一時期開創了一種對後世頗具影響的風氣,即所謂魏晉清談之風。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ldquo正始&rdquo引用《晉書·儒林傳》的序文:&ldquo擯阙裡之典經,習正始之餘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
&rdquo書中還說:&ldquo講明六藝,鄭(玄)、王(肅)為集漢之終,演說老莊,王(弼)、何(晏)為開晉之始。
&rdquo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認真研究經書方面,鄭玄、王肅(王肅是反對鄭玄的,他采用的是賈逵、馬融的學說。
但是鄭玄和王肅在全力以赴研究經書這一點上面是一緻的)是集漢代思想的大成者,而王弼、何晏研究老莊,始開晉代學術。
也就是說,正始時期是王弼、何晏出現的時期。
&rdquo曹操的政治的目的,當然是排斥那些僞善之徒,但是當今的年輕人不以學問為本,而專以交遊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遊利為先。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結成黨派,常常互相吹捧或是攻讦。
這種種行為,完全背離了曹操當初要改造當時士大夫的做法。
在《三國志》卷二十八《諸葛誕傳》中就記載了魏明帝時期,諸葛誕、夏侯玄、鄧飏等人互相浮華虛譽、結黨營私之事。
總而言之,根據律法對社會進行整治,其目的在于恢複東漢的、僞君子出現之前的質樸的社會風氣,然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與東漢時期虛僞地互相吹捧的現象相類的傾向。
三國時期權謀家輩出,《三國志》卷十中列舉的荀攸、賈诩等人還是不錯的;但是卷十四中列舉的程昱、郭嘉、董昭以下諸人,是&ldquo明智計之士&rdquo,他們見利忘義,是不可信賴的人(《十七史商榷》卷四十)。
這是一種弊害。
尚流蕩之風 除此之外,當時還有一種弊害,就是流蕩,即不崇尚品行的風氣。
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十四中認為,建安七子開創了後世文人浮華輕薄的風氣,他們目無中國傳統禮儀,書中列舉了這樣的事例:曹丕和建安七子是一夥的。
在他還是太子時,曾設宴招待這夥文人。
在觥籌交錯、酒宴正酣之際,曹丕請上了自己的夫人,即美人甄宓向衆人問候。
當時,在座者均俯身低眉,不敢直視。
隻有劉桢滿不在乎地緊盯甄氏(《魏志》卷二十一《王粲傳》注)。
另外,魏文帝在宴請吳質、曹休等人時,也請了郭皇後出面行禮問候,魏文帝更是直接請二人直視皇後面容(同上)。
天子如此破壞禮法實屬罕見。
還有,當時的陳留太守夏侯惇,任命一個名叫衛臻的做會計官。
夏侯惇請出了自己的夫人來招待衛臻。
衛臻認為夏侯惇的做法是一種奇怪的末世風俗,因而當場被夏侯惇捆綁起來(《魏志》卷二十二《衛臻傳》)。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時的風氣是打破常規的。
在這種風氣中,破壞現有禮法的有一夥人。
前文中已經講到晉代傅玄評論曹操的那段話,後面還有一句針對魏文帝的評論&mdash&mdash&ldquo魏文帝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rdquo。
即東漢末年崇尚苦節的風氣漸漸被打破,不再裁抑虛名之人、崇尚名節。
這種打破并非要回到從前的質樸,而是演變成了崇尚流蕩。
清談之風 下面到了正始時期。
在魏國,是明帝的繼任者齊王芳在位。
這一時期隻有短短九年時間。
這一時期開創了一種對後世頗具影響的風氣,即所謂魏晉清談之風。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ldquo正始&rdquo引用《晉書·儒林傳》的序文:&ldquo擯阙裡之典經,習正始之餘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
&rdquo書中還說:&ldquo講明六藝,鄭(玄)、王(肅)為集漢之終,演說老莊,王(弼)、何(晏)為開晉之始。
&rdquo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認真研究經書方面,鄭玄、王肅(王肅是反對鄭玄的,他采用的是賈逵、馬融的學說。
但是鄭玄和王肅在全力以赴研究經書這一點上面是一緻的)是集漢代思想的大成者,而王弼、何晏研究老莊,始開晉代學術。
也就是說,正始時期是王弼、何晏出現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