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稿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章
一八二五年發表第一章時所附序言:
這是一部大概不會完成的長篇詩作的開頭。
《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幾篇或曰幾章已經寫成。
這些在良好環境中寫成的章節帶有《魯斯蘭和柳德米拉》作者最初作品所特有的歡快色調的痕迹。
第一章是一篇完整的作品。
其中描寫了一八一九年末一個彼得堡青年的社交生活,它有點像憂郁的拜倫所寫的戲谑作品《别波》。
有見識的批評家自然會發現作品結構上的不足之處。
每個人在讀了它的第一章之後都可以随意評判整部小說的結構。
人們将指摘那個與高加索俘虜相似的主人公的非詩性格,也會指摘某些像最新哀歌那樣令人難以忍受的詩節&mdash&mdash在這些哀歌裡,&ldquo憂傷的感情吞沒了一切&rdquo。
但也請允許我們提請讀者注意某些諷刺作家筆下難以看到的優點:這裡沒有備受侮辱的人物,并且在戲谑地描寫風習時嚴格地保持體面。
手稿中無最後一句,寫的是下列一段文字: 出版者的身份不允許我們對這部新作作出褒貶。
我們的意見可能顯得偏頗。
但請允許我們提請最尊敬的公衆和雜志撰稿人先生們注意一個在諷刺作家筆下尚未有過的新優點:在戲谑地描寫風習時嚴格保持體面。
尤維納利斯、卡圖盧斯、佩特羅尼烏斯、伏爾泰和拜倫對讀者和女性不夠尊重是屢見不鮮的。
據說,我們的女士們已開始閱讀俄文書刊。
我們鬥膽向她們推薦這部作品,在這裡她們可以在閱讀諷刺作品的愉快中,透過這層薄薄的外衣,看到對現實的忠實而有趣的觀察。
另一個給我們作者的真誠溫厚帶來不小聲譽的、幾乎同樣重要的優點是,作品中完全沒有備受侮辱的人物。
不能把這一點完全歸功于我們書刊檢查機關嚴父般的戒心,他們是社會風尚和國家安甯的維護者,如此關懷備至地保護着公民,使其免受善意诽謗和輕率嘲笑的攻擊。
第八節 第一版這一節有一段注釋: 有一種見解,認為奧維德被放逐到今阿克爾曼的地方,這是毫無根據的。
在哀歌集《黑海書簡》中他明确稱多瑙河口的托米城為居留地。
伏爾泰認為,奧維德暗中傾心于奧古斯都大帝的女兒尤麗是他被放逐的原因,這種見解同樣不正确。
奧維德當時已年近半百,而淫蕩的尤麗十年前已被多疑的父親放逐。
學者們的另一些猜測也僅僅是猜測而已。
詩人遵守他的諾言,秘密已随同他逝去: 至于我的另一個罪孽,我隻有沉默。
作者注 第九節 謄清的手稿: 心中的火焰早就炙烤着我們。
真是使人迷醉的欺诳, 教會我們愛的并不是天性, 而是史達爾和夏多勃裡昂。
我們渴求盡早了解人生, 我們想從小說中了解它的本性, 我們已透徹了解它的含意, 然而一點也沒嘗到其中的歡愉。
我們預先宣告過天性的呼聲, 隻是把幸福白白地送走,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後, 才消退了年輕人熾熱的熱情。
奧涅金有過親身的體驗, 因而對女人都一眼看穿。
第十三節和第十四節 草稿: 他多麼善于吸引溫順寡婦 笃信上帝的虔誠目光, 紅着臉和她聊天,談吐 既平常又叫人意亂心慌。
他也善于用純真少年的熱情、 永不變心的忠誠愛情&mdash&mdash 這種愛情世界上還沒有&mdash&mdash 和涉世不深的天真把她引誘。
他多麼善于和任何一位女士 談論柏拉圖主義的佳話, 和傻姐兒一起玩玩布娃娃, 并且突然用一首打油詩 讓她手足無措,羞慚滿面, 終于扯下端莊的冠冕。
* 女仆的機靈寵兒,谷倉衛士, 長須的公貓就是這樣 從暖炕上悄悄地捕捉耗子, 它伸伸懶腰,慢慢走向前方, 稍稍眯起眼,悄悄接近它, 弓起身子,擺動着尾巴, 狡猾的利爪伺機而動, 出其不意撲向那可憐蟲。
貪婪的狼飽受饑餓的煎熬, 也是這樣走出荒涼的樹林, 圍着沒有經驗的畜群, 在疏忽大意的狗群旁尋找, 牲畜睡着了,這殘暴的賊 便突然叼起羊羔,竄進密林内。
第二十四節 在這一節之後有如下幾行: 在我們那個時候,在全歐洲 教養有數的人士中間, 把指甲精細入微地整修 并不認為是一種負擔。
如今&mdash&mdash宮廷内侍和軍人, 詩人和激進的自由黨人, 還有嗓音悅耳的外交官 都準備········· ············ 第二十六節 第一版這一節有一段注釋: 我們的作家極少查閱《俄國科學院大詞典》,這未免可惜。
它将成為葉卡捷琳娜的關懷和羅蒙諾索夫的後繼者&mdash&mdash祖國語言嚴格而忠實維護者們的教育工作的永恒紀念。
卡拉姆辛在演講中說道: &ldquo俄國科學院以這部著作來紀念它存在的最初時刻。
這是一部極重要的語言著作,它是作家們所必需的,也是任何一個想明白地表達思想、想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人所必需的。
俄國曾以一些奇迹使細心的外國人感到驚奇,科學院出版的這部完備的詞典就屬于這種奇迹:我們無疑是幸運的,在各方面,我們的命運體現為一種不平常的速度,我們的成熟不需經過幾個世紀,而隻需幾十年。
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已經産生過許多偉大的作家并以此聞名,可它們還沒有一部詞典:我們有過一些宗教和神學的著作,有過一些詩人、作家,但隻有一個真正的經典作家(羅蒙諾索夫),可我們已經提出一套語言體系,它可以和佛羅倫薩與巴黎科學院的種種傑作媲美。
偉大的葉卡捷琳娜&hellip&hellip即使是在亞曆山大一世最繁榮昌盛的時代,我們當中有誰提起她的名字不懷着深深的愛戴與感激之情呢?&hellip&hellip葉卡捷琳娜像愛惜自己的名譽一樣愛惜俄國的榮譽,她也愛惜勝利的榮譽和理性的和平的榮譽,她以贊賞的态度接受了科學院辛勤勞動的可喜成果,她善于用這種态度鼓勵一切值得稱贊的事情,她的贊賞将成為你們,尊貴的先生們,難以忘懷的、極其珍貴的回憶。
&rdquo 作者注 第五十節 第一版這一節有下列一段注釋: 作者的母親原籍非洲。
他的外曾祖父阿勃拉姆·彼得羅維奇·漢尼拔八歲時被劫離非洲大陸,運送到君士坦丁堡。
俄國公使解救了他,把他獻給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在維爾納為他施了洗。
事後漢尼拔的哥哥先是來到君士坦丁堡,繼則親臨彼得堡,意欲将他贖回。
但彼得大帝不同意歸還他的教子。
直到年事已高的晚年漢尼拔還記得非洲,記得父親的奢侈生活和十九個兄弟,他是其中最小的。
他記得兄弟們被反綁雙手送到父親跟前,隻有他一個人未被綁去,并在父親邸宅的噴泉下遊水。
他也記得他所親近的姐姐拉甘在他乘船離去時還遊着水遠遠地跟在船後。
十八歲時漢尼拔被沙皇派往法國,在攝政王麾下服務。
他回俄國時頭部已受過傷,軍銜是法國中尉。
從此他便寸步不離地在皇帝身邊供職。
安娜在位時漢尼拔作為庇隆的仇人在冠冕堂皇的借口下被遣往西伯利亞。
荒無人迹和氣候的嚴酷使他感到厭煩,他便自作主張回到彼得堡,去找他的朋友米尼赫。
米尼赫大為吃驚,勸他立刻躲藏起來。
漢尼拔遠遠地躲在自己的領地上,安娜在位時他一直住在那裡,人們還以為他仍在西伯利亞供職。
伊麗莎白登基後對他恩寵倍加。
阿·彼·漢尼拔卒于葉卡捷琳娜在位時期,當時他已被解除重要職務,官銜陸軍大将,終年九十二歲。
他的兒子伊·阿·漢尼拔中将無可争辯地屬于葉卡捷琳娜時代最優秀的人物之一(卒于一八〇〇年)。
在俄國,對卓越人物是很容易淡忘的,由于曆史記載的缺乏,漢尼拔奇特的一生僅僅是根據家族的傳說才被了解到的。
我們希望将來能有他的完整傳記出版。
作者注 第二章 第九節 這一節下面謄清的手稿: 一〇 他不歌唱罪惡的消閑解悶, 不歌唱卑劣下賤的喀耳刻, 他不屑于用高貴的詩琴 去污辱社會的風尚道德; 他隻崇尚真正的歡暢, 決不頌揚情欲的羅網, 像那些貪得無厭的魂靈, 沉溺于不知羞恥的風情。
他們走上了誤人的迷途, 為追求情欲而可憐地淪喪, 在靈魂的苦悶中還念念不忘 當年燈紅酒綠的享福, 并在害人的歌唱中向世界 瘋狂地宣揚昔日的罪孽。
一一 頌揚盲目享樂的歌手, 你們用生動的哀歌一一 向我們講述當年享樂的感受, 這樣做完全是徒勞無益; 年輕姑娘暗地裡癡迷 甜蜜的詩琴彈出的樂曲, 頻頻向你們暗送秋波, 遲遲不敢開口,同樣沒結果, 輕佻的年輕人在酒醉之餘 戴着花冠,在酒宴之上 回憶那些美豔的詩章, 或對羞答答的女郎輕聲耳語, 大膽向她們念這些詩句, 這些也同樣徒勞無益。
一二 不幸的人們啊,自己判斷, 你們幹的是些什麼勾當; 你們用無聊的聲音和字眼 散播着惡習,教人們放蕩。
将來在帕拉斯的法庭面前, 你們不會享有獎賞和花環, 我知道,半是眼淚半微笑, 你們認為這些最重要。
你們是為女人的虛榮而生, 人們的議論你們全不理睬, 我可憐你們&hellip&hellip你們很可愛, 驕傲的連斯基可不像你們, 每個做母親的都會樂意 叫自己的女兒去讀他的詩。
在草稿中最後一節有一個注釋: 母親吩咐女兒去讀它。
皮隆 這行詩已家喻戶曉。
我們發現,皮隆的作品(除了他的《梅特羅馬尼》)隻有那些即使暗示一下也不能不有損體面的詩作才是好的。
和上述幾節詩連在一起的還有一節詩,隻保留在草稿中: 但是這位善良的青年 正準備去建立豐功偉績, 他秉性嚴峻,志存高遠, 不會再去寫那些荒唐詩; 但這位正派人已疲憊不堪, 謊言使他戴上了鎖鍊, 這最後一夜在牢房當中, 燃着一盞昏黃的小燈, 就在這凄清的死寂時刻, 他也不對你的詩稿瞧一眼, 他不用那隻純潔的手在牆邊 塗寫你那自由的詩歌, 作為無聲而苦澀的祝福, 獻給一位未來的囚徒。
第十四節 謄清的手稿中這一節的結尾是: 可笑的是作出自我犧牲。
對于一個十六歲的青年, 情緒激動尚可以容忍, 誰情緒激動定是個詩人, 要不就是想表演一番, 讓輕信的公衆欣賞他的技藝。
可我們算什麼?&hellip&hellip我的上帝! 這一節下面是: 不過葉甫蓋尼比較厚道, 他隻不過是不喜愛世人, 他也不認為有什麼必要 去随便左右社會輿論, 他不會叫朋友去當坐探, 雖然他認為法律、行善、 對祖國的愛,還有權利&mdash&mdash 不過是一些相對的詞語。
他懂得什麼叫做必要性, 自己的安甯即使是一瞬, 他也不讓給任何一個人, 但是他尊重别人的決定, 尊重追求名譽的勝景, 也尊重天才和内心的真誠。
第十六節 下面的草稿: 他們從重要的話題談起, 談話常常涉及俄國人, 有時對詩人也加以評議。
對我們一些剛完成的作品, 葉甫蓋尼常常加以評判, 這些作品都值得稱贊, 弗拉基米爾&hellip&hellip仔細聽取, 垂下了眼睑,歎了一口氣。
第十七節 第四至十四行謄清的手稿原為: 奧涅金談起這種事情, 就像談朋友的背信棄義, 他們早就長眠在墳墓裡, 在世上他們已蹤迹全無。
但從他嘴裡有時也發出 一種不由自主的聲音, 一聲令人驚奇的長歎, 連斯基覺得,這是一種表現, 表達了他難以平息的苦悶, 千真萬确,這的确是愛情, 要掩飾它實在是徒勞無功。
在這份手稿上,下面還有三節詩: 在他飽受煎熬的心頭, 哪一種感情不曾沸騰? 它們平息下來才有多久? 可是等着瞧,它們會蘇醒。
誰要是體驗過這種波瀾、 激情、甜蜜、在迷醉中飄飄然, 卻能丢下它,他就有福氣; 更幸福的是,未曾為他入迷, 用分手來擺脫熱烈的情網, 用惡語咒罵來平息仇怨, 和朋友與妻子一起打呵欠, 不為忌妒的痛苦而斷腸。
至于我,這種熾熱的情感 也曾在我的胸中掀起波瀾。
* 賭博狂!無論是自由的恩寵, 無論是福玻斯、聲名和酒宴, 在那些已往的年代都不能 讓我擺脫對紙牌的迷戀; 我心事重重,從黑夜到白日, 總是準備在這些年月裡 祈求命運許給我的祝願: 傑克是不是出現在左邊? 已經響過彌撒的鐘聲, 對着一副副撕破的紙牌, 困頓的莊家已瞌睡起來, 而我,眉頭緊鎖,精力旺盛, 臉色煞白,滿懷希望,眼睛緊閉, 把賭注押上第三張愛司。
* 如今我這與世無争的隐士 已不相信難得出現的幻想, 即使可怕的赢牌出現時 未蔔輸赢,我也不把寶押上; 我把記賬的粉筆放在一邊, &ldquo且慢&rdquo,這個緻命的字眼 也完全不挂在我的嘴上, 就連韻律也要搜盡枯腸。
你想做些什麼?在我們中間, 這一切我都已經厭棄, 過幾天,朋友們,我想試試 寫幾首沒有韻律的詩篇, 雖然,&ldquo這要下十六倍的賭注&rdquo, 但對我會有很大的好處。
第二十一節 最初的謄清稿末了幾行是: 因此弗拉基米爾總是 把奧麗加看成心愛的女伴; 清早不見她便情思綿綿, 和可愛的奧麗加不在一起, 他便跑遍芊綿的草坪 和花叢,去尋找她的芳影。
第二十二節 謄清稿下面還有兩節: 那姑娘是誰,他無須憑借 什麼伎倆就能吸引她的視線, 每個白天和每個黑夜 他都把心頭的思念向她奉獻? 她是貧窮鄰居的小乖女, 未見過京城有害的遊戲, 她出落得如花似玉而純真, 在她那慈愛的爹娘心目中 她俏麗得如鈴蘭花一般; 它深藏在芊綿茂盛的草叢裡, 連蝴蝶和蜜蜂也不曾注意, 這小花沒等到露水曬幹, 也許有一把緻命的鐮刀, 輕輕一揮就會把它割掉。
* 無論是任性的法國女
《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幾篇或曰幾章已經寫成。
這些在良好環境中寫成的章節帶有《魯斯蘭和柳德米拉》作者最初作品所特有的歡快色調的痕迹。
第一章是一篇完整的作品。
其中描寫了一八一九年末一個彼得堡青年的社交生活,它有點像憂郁的拜倫所寫的戲谑作品《别波》。
有見識的批評家自然會發現作品結構上的不足之處。
每個人在讀了它的第一章之後都可以随意評判整部小說的結構。
人們将指摘那個與高加索俘虜相似的主人公的非詩性格,也會指摘某些像最新哀歌那樣令人難以忍受的詩節&mdash&mdash在這些哀歌裡,&ldquo憂傷的感情吞沒了一切&rdquo。
但也請允許我們提請讀者注意某些諷刺作家筆下難以看到的優點:這裡沒有備受侮辱的人物,并且在戲谑地描寫風習時嚴格地保持體面。
手稿中無最後一句,寫的是下列一段文字: 出版者的身份不允許我們對這部新作作出褒貶。
我們的意見可能顯得偏頗。
但請允許我們提請最尊敬的公衆和雜志撰稿人先生們注意一個在諷刺作家筆下尚未有過的新優點:在戲谑地描寫風習時嚴格保持體面。
尤維納利斯、卡圖盧斯、佩特羅尼烏斯、伏爾泰和拜倫對讀者和女性不夠尊重是屢見不鮮的。
據說,我們的女士們已開始閱讀俄文書刊。
我們鬥膽向她們推薦這部作品,在這裡她們可以在閱讀諷刺作品的愉快中,透過這層薄薄的外衣,看到對現實的忠實而有趣的觀察。
另一個給我們作者的真誠溫厚帶來不小聲譽的、幾乎同樣重要的優點是,作品中完全沒有備受侮辱的人物。
不能把這一點完全歸功于我們書刊檢查機關嚴父般的戒心,他們是社會風尚和國家安甯的維護者,如此關懷備至地保護着公民,使其免受善意诽謗和輕率嘲笑的攻擊。
第八節 第一版這一節有一段注釋: 有一種見解,認為奧維德被放逐到今阿克爾曼的地方,這是毫無根據的。
在哀歌集《黑海書簡》中他明确稱多瑙河口的托米城為居留地。
伏爾泰認為,奧維德暗中傾心于奧古斯都大帝的女兒尤麗是他被放逐的原因,這種見解同樣不正确。
奧維德當時已年近半百,而淫蕩的尤麗十年前已被多疑的父親放逐。
學者們的另一些猜測也僅僅是猜測而已。
詩人遵守他的諾言,秘密已随同他逝去: 至于我的另一個罪孽,我隻有沉默。
作者注 第九節 謄清的手稿: 心中的火焰早就炙烤着我們。
真是使人迷醉的欺诳, 教會我們愛的并不是天性, 而是史達爾和夏多勃裡昂。
我們渴求盡早了解人生, 我們想從小說中了解它的本性, 我們已透徹了解它的含意, 然而一點也沒嘗到其中的歡愉。
我們預先宣告過天性的呼聲, 隻是把幸福白白地送走,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後, 才消退了年輕人熾熱的熱情。
奧涅金有過親身的體驗, 因而對女人都一眼看穿。
第十三節和第十四節 草稿: 他多麼善于吸引溫順寡婦 笃信上帝的虔誠目光, 紅着臉和她聊天,談吐 既平常又叫人意亂心慌。
他也善于用純真少年的熱情、 永不變心的忠誠愛情&mdash&mdash 這種愛情世界上還沒有&mdash&mdash 和涉世不深的天真把她引誘。
他多麼善于和任何一位女士 談論柏拉圖主義的佳話, 和傻姐兒一起玩玩布娃娃, 并且突然用一首打油詩 讓她手足無措,羞慚滿面, 終于扯下端莊的冠冕。
* 女仆的機靈寵兒,谷倉衛士, 長須的公貓就是這樣 從暖炕上悄悄地捕捉耗子, 它伸伸懶腰,慢慢走向前方, 稍稍眯起眼,悄悄接近它, 弓起身子,擺動着尾巴, 狡猾的利爪伺機而動, 出其不意撲向那可憐蟲。
貪婪的狼飽受饑餓的煎熬, 也是這樣走出荒涼的樹林, 圍着沒有經驗的畜群, 在疏忽大意的狗群旁尋找, 牲畜睡着了,這殘暴的賊 便突然叼起羊羔,竄進密林内。
第二十四節 在這一節之後有如下幾行: 在我們那個時候,在全歐洲 教養有數的人士中間, 把指甲精細入微地整修 并不認為是一種負擔。
如今&mdash&mdash宮廷内侍和軍人, 詩人和激進的自由黨人, 還有嗓音悅耳的外交官 都準備········· ············ 第二十六節 第一版這一節有一段注釋: 我們的作家極少查閱《俄國科學院大詞典》,這未免可惜。
它将成為葉卡捷琳娜的關懷和羅蒙諾索夫的後繼者&mdash&mdash祖國語言嚴格而忠實維護者們的教育工作的永恒紀念。
卡拉姆辛在演講中說道: &ldquo俄國科學院以這部著作來紀念它存在的最初時刻。
這是一部極重要的語言著作,它是作家們所必需的,也是任何一個想明白地表達思想、想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人所必需的。
俄國曾以一些奇迹使細心的外國人感到驚奇,科學院出版的這部完備的詞典就屬于這種奇迹:我們無疑是幸運的,在各方面,我們的命運體現為一種不平常的速度,我們的成熟不需經過幾個世紀,而隻需幾十年。
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已經産生過許多偉大的作家并以此聞名,可它們還沒有一部詞典:我們有過一些宗教和神學的著作,有過一些詩人、作家,但隻有一個真正的經典作家(羅蒙諾索夫),可我們已經提出一套語言體系,它可以和佛羅倫薩與巴黎科學院的種種傑作媲美。
偉大的葉卡捷琳娜&hellip&hellip即使是在亞曆山大一世最繁榮昌盛的時代,我們當中有誰提起她的名字不懷着深深的愛戴與感激之情呢?&hellip&hellip葉卡捷琳娜像愛惜自己的名譽一樣愛惜俄國的榮譽,她也愛惜勝利的榮譽和理性的和平的榮譽,她以贊賞的态度接受了科學院辛勤勞動的可喜成果,她善于用這種态度鼓勵一切值得稱贊的事情,她的贊賞将成為你們,尊貴的先生們,難以忘懷的、極其珍貴的回憶。
&rdquo 作者注 第五十節 第一版這一節有下列一段注釋: 作者的母親原籍非洲。
他的外曾祖父阿勃拉姆·彼得羅維奇·漢尼拔八歲時被劫離非洲大陸,運送到君士坦丁堡。
俄國公使解救了他,把他獻給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在維爾納為他施了洗。
事後漢尼拔的哥哥先是來到君士坦丁堡,繼則親臨彼得堡,意欲将他贖回。
但彼得大帝不同意歸還他的教子。
直到年事已高的晚年漢尼拔還記得非洲,記得父親的奢侈生活和十九個兄弟,他是其中最小的。
他記得兄弟們被反綁雙手送到父親跟前,隻有他一個人未被綁去,并在父親邸宅的噴泉下遊水。
他也記得他所親近的姐姐拉甘在他乘船離去時還遊着水遠遠地跟在船後。
十八歲時漢尼拔被沙皇派往法國,在攝政王麾下服務。
他回俄國時頭部已受過傷,軍銜是法國中尉。
從此他便寸步不離地在皇帝身邊供職。
安娜在位時漢尼拔作為庇隆的仇人在冠冕堂皇的借口下被遣往西伯利亞。
荒無人迹和氣候的嚴酷使他感到厭煩,他便自作主張回到彼得堡,去找他的朋友米尼赫。
米尼赫大為吃驚,勸他立刻躲藏起來。
漢尼拔遠遠地躲在自己的領地上,安娜在位時他一直住在那裡,人們還以為他仍在西伯利亞供職。
伊麗莎白登基後對他恩寵倍加。
阿·彼·漢尼拔卒于葉卡捷琳娜在位時期,當時他已被解除重要職務,官銜陸軍大将,終年九十二歲。
他的兒子伊·阿·漢尼拔中将無可争辯地屬于葉卡捷琳娜時代最優秀的人物之一(卒于一八〇〇年)。
在俄國,對卓越人物是很容易淡忘的,由于曆史記載的缺乏,漢尼拔奇特的一生僅僅是根據家族的傳說才被了解到的。
我們希望将來能有他的完整傳記出版。
作者注 第二章 第九節 這一節下面謄清的手稿: 一〇 他不歌唱罪惡的消閑解悶, 不歌唱卑劣下賤的喀耳刻, 他不屑于用高貴的詩琴 去污辱社會的風尚道德; 他隻崇尚真正的歡暢, 決不頌揚情欲的羅網, 像那些貪得無厭的魂靈, 沉溺于不知羞恥的風情。
他們走上了誤人的迷途, 為追求情欲而可憐地淪喪, 在靈魂的苦悶中還念念不忘 當年燈紅酒綠的享福, 并在害人的歌唱中向世界 瘋狂地宣揚昔日的罪孽。
一一 頌揚盲目享樂的歌手, 你們用生動的哀歌一一 向我們講述當年享樂的感受, 這樣做完全是徒勞無益; 年輕姑娘暗地裡癡迷 甜蜜的詩琴彈出的樂曲, 頻頻向你們暗送秋波, 遲遲不敢開口,同樣沒結果, 輕佻的年輕人在酒醉之餘 戴着花冠,在酒宴之上 回憶那些美豔的詩章, 或對羞答答的女郎輕聲耳語, 大膽向她們念這些詩句, 這些也同樣徒勞無益。
一二 不幸的人們啊,自己判斷, 你們幹的是些什麼勾當; 你們用無聊的聲音和字眼 散播着惡習,教人們放蕩。
将來在帕拉斯的法庭面前, 你們不會享有獎賞和花環, 我知道,半是眼淚半微笑, 你們認為這些最重要。
你們是為女人的虛榮而生, 人們的議論你們全不理睬, 我可憐你們&hellip&hellip你們很可愛, 驕傲的連斯基可不像你們, 每個做母親的都會樂意 叫自己的女兒去讀他的詩。
在草稿中最後一節有一個注釋: 母親吩咐女兒去讀它。
皮隆 這行詩已家喻戶曉。
我們發現,皮隆的作品(除了他的《梅特羅馬尼》)隻有那些即使暗示一下也不能不有損體面的詩作才是好的。
和上述幾節詩連在一起的還有一節詩,隻保留在草稿中: 但是這位善良的青年 正準備去建立豐功偉績, 他秉性嚴峻,志存高遠, 不會再去寫那些荒唐詩; 但這位正派人已疲憊不堪, 謊言使他戴上了鎖鍊, 這最後一夜在牢房當中, 燃着一盞昏黃的小燈, 就在這凄清的死寂時刻, 他也不對你的詩稿瞧一眼, 他不用那隻純潔的手在牆邊 塗寫你那自由的詩歌, 作為無聲而苦澀的祝福, 獻給一位未來的囚徒。
第十四節 謄清的手稿中這一節的結尾是: 可笑的是作出自我犧牲。
對于一個十六歲的青年, 情緒激動尚可以容忍, 誰情緒激動定是個詩人, 要不就是想表演一番, 讓輕信的公衆欣賞他的技藝。
可我們算什麼?&hellip&hellip我的上帝! 這一節下面是: 不過葉甫蓋尼比較厚道, 他隻不過是不喜愛世人, 他也不認為有什麼必要 去随便左右社會輿論, 他不會叫朋友去當坐探, 雖然他認為法律、行善、 對祖國的愛,還有權利&mdash&mdash 不過是一些相對的詞語。
他懂得什麼叫做必要性, 自己的安甯即使是一瞬, 他也不讓給任何一個人, 但是他尊重别人的決定, 尊重追求名譽的勝景, 也尊重天才和内心的真誠。
第十六節 下面的草稿: 他們從重要的話題談起, 談話常常涉及俄國人, 有時對詩人也加以評議。
對我們一些剛完成的作品, 葉甫蓋尼常常加以評判, 這些作品都值得稱贊, 弗拉基米爾&hellip&hellip仔細聽取, 垂下了眼睑,歎了一口氣。
第十七節 第四至十四行謄清的手稿原為: 奧涅金談起這種事情, 就像談朋友的背信棄義, 他們早就長眠在墳墓裡, 在世上他們已蹤迹全無。
但從他嘴裡有時也發出 一種不由自主的聲音, 一聲令人驚奇的長歎, 連斯基覺得,這是一種表現, 表達了他難以平息的苦悶, 千真萬确,這的确是愛情, 要掩飾它實在是徒勞無功。
在這份手稿上,下面還有三節詩: 在他飽受煎熬的心頭, 哪一種感情不曾沸騰? 它們平息下來才有多久? 可是等着瞧,它們會蘇醒。
誰要是體驗過這種波瀾、 激情、甜蜜、在迷醉中飄飄然, 卻能丢下它,他就有福氣; 更幸福的是,未曾為他入迷, 用分手來擺脫熱烈的情網, 用惡語咒罵來平息仇怨, 和朋友與妻子一起打呵欠, 不為忌妒的痛苦而斷腸。
至于我,這種熾熱的情感 也曾在我的胸中掀起波瀾。
* 賭博狂!無論是自由的恩寵, 無論是福玻斯、聲名和酒宴, 在那些已往的年代都不能 讓我擺脫對紙牌的迷戀; 我心事重重,從黑夜到白日, 總是準備在這些年月裡 祈求命運許給我的祝願: 傑克是不是出現在左邊? 已經響過彌撒的鐘聲, 對着一副副撕破的紙牌, 困頓的莊家已瞌睡起來, 而我,眉頭緊鎖,精力旺盛, 臉色煞白,滿懷希望,眼睛緊閉, 把賭注押上第三張愛司。
* 如今我這與世無争的隐士 已不相信難得出現的幻想, 即使可怕的赢牌出現時 未蔔輸赢,我也不把寶押上; 我把記賬的粉筆放在一邊, &ldquo且慢&rdquo,這個緻命的字眼 也完全不挂在我的嘴上, 就連韻律也要搜盡枯腸。
你想做些什麼?在我們中間, 這一切我都已經厭棄, 過幾天,朋友們,我想試試 寫幾首沒有韻律的詩篇, 雖然,&ldquo這要下十六倍的賭注&rdquo, 但對我會有很大的好處。
第二十一節 最初的謄清稿末了幾行是: 因此弗拉基米爾總是 把奧麗加看成心愛的女伴; 清早不見她便情思綿綿, 和可愛的奧麗加不在一起, 他便跑遍芊綿的草坪 和花叢,去尋找她的芳影。
第二十二節 謄清稿下面還有兩節: 那姑娘是誰,他無須憑借 什麼伎倆就能吸引她的視線, 每個白天和每個黑夜 他都把心頭的思念向她奉獻? 她是貧窮鄰居的小乖女, 未見過京城有害的遊戲, 她出落得如花似玉而純真, 在她那慈愛的爹娘心目中 她俏麗得如鈴蘭花一般; 它深藏在芊綿茂盛的草叢裡, 連蝴蝶和蜜蜂也不曾注意, 這小花沒等到露水曬幹, 也許有一把緻命的鐮刀, 輕輕一揮就會把它割掉。
* 無論是任性的法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