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改變行動路線
關燈
小
中
大
力減輕了。
兩廣的地方軍隊确信共産黨軍隊不會進入他們的地盤,便掉頭回去了。
湘軍似乎隻是在紅軍的後衛虛張聲勢地騷擾一番而已。
隻有薛嶽率領的國民黨嫡系軍隊繼續與紅軍齊頭并進,但他們也避免與紅軍交戰。
一天夜裡,在五嶺苗族縣城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約午夜時分,周恩來的警衛員魏國祿被一陣&ldquo救火!&rdquo,的呼叫聲驚醒了。
他聽見火焰發出嘩嘩剝剝的聲響,急忙從床上跳下來,發現周恩來的住房着火了。
他幫助周思來離開熊熊燃燒的房屋。
這時,街上已擠滿了人。
其他領導人也來了,其中有國家安全局局長鄧發。
看來很可能是有人縱火。
有三人被抓起來并就地槍決。
但在紅軍宿營的苗族城鎮和村莊,每夜都發生神秘的火災。
這場大火究竟是不是國民黨特務放的,始終沒有弄清楚。
雙方都利用火災作文章,各方都指責是對方幹的。
代替敵人槍炮威脅的是湘黔高原的天然障礙:險峻的山巒,危險的河流。
還有部隊的極度疲勞,食物的醫乏和少數民族的敵對情緒。
紅軍電台截獲内情報表明,如果紅軍部隊揮戈北上去同賀龍和肖克的部隊會合,就要一路同二十萬或者更多的國民黨軍隊作戰,其中十萬人已在湖南等候。
雖然沒有全面清查過人數,紅軍知道自己的部隊已經減少到三萬人左右,這是很危險的。
包括非戰鬥人員,總數也超不過三萬五千人。
對這些問題,當時沒有時間進行有組織的讨論。
但是當部隊到了位于貴州邊界上的通道縣城時,召開了一次倉促的非正式會議,主要的軍政首腦人物都出席了。
人們通常說通道會議是十二月十一日舉行的。
根據周恩來夫人的回憶,會議是在城外附近農村某處一家農民的廂房裡舉行的,當時這家農民正在舉行婚禮。
李德說,這次會議是領導軍隊的黨的機構&mdash&mdash軍事委員會的緊急會議。
兩年多以前,毛澤東曾被軍委撤職,而現在,他又被請回來參加會議,并且立即起了主導作用。
讨論的問題是,紅軍是否應該繼續按既定的路線向北前進與賀龍會合。
關于通道會議,沒有文字記載&mdash&mdash或者說,至今尚未發現文字記載。
紅軍長征的文字記載在行軍途中很多都已失落,為減輕負擔,他們不得不把寶貴的文件和器材燒毀或投入江河之中。
正因為如此,盡管事情是在半個世紀以前發生的,參加者的回憶卻變得越來越珍貴。
長征期間擔任紅軍政治部秘書處主任的徐夢秋,是一位上層社會學者的兒子。
長征結束到延安毛澤東就指示他寫一部長征的曆史。
一九三六年徐夢秋告訴海倫·斯諾,他已收集了七百份文件,其他幾乎全部丢失了。
一九三八年他在上海發表了第一集有關長征的個人記載。
他在過雪山時沒有受傷,但到達陝西後,雙腿凍傷,不得不截肢。
他于一九三八年去蘇聯治病,回國後漸漸與共産黨疏遠。
一九四五年後,他投入國民黨的懷抱。
一九四九年,他在南京被解放軍俘獲後,在獄中死去。
由于缺乏文字記載,政治形勢多變以及對中共政治和軍事人物的态度不斷變化,至今還難以弄清長征中許多具體事實的細節。
盡管關于通道會議連一片紙也沒留下(人們隻是在最近幾年才慢慢知道舉行過這麼一次會議),它作出的決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毛澤東參加了那次會議,這是他自一九三二年以來第一次在軍事委員會上發言。
他建議紅軍放棄與賀龍會師的打算,改變路線,不向湘西北挺進,而揮師向西,而後向北,進入貴州。
他認為到貴州情況要好得多,因為黔軍力量較弱,類似在廣西走廊遭受兩面夾擊的可能性極小,所以在貴州有可能獲得喘息的時間,以便整頓被打散的部隊,研究今後的行動計劃。
而如果繼續按原定路線前進,就會遇上蔣介石部署來截擊的強大部隊。
會上幾乎沒有什麼争論。
朱德和其他軍事指揮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議。
其餘的周恩來、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
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後,博古也表示贊成。
長期以來紅軍領導人在一個問題上取得一緻意見,這還是第一次,更不用說是對毛澤東的建議了。
不過,毛澤東向他們指出,采取别的辦法幾乎肯定會
兩廣的地方軍隊确信共産黨軍隊不會進入他們的地盤,便掉頭回去了。
湘軍似乎隻是在紅軍的後衛虛張聲勢地騷擾一番而已。
隻有薛嶽率領的國民黨嫡系軍隊繼續與紅軍齊頭并進,但他們也避免與紅軍交戰。
一天夜裡,在五嶺苗族縣城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約午夜時分,周恩來的警衛員魏國祿被一陣&ldquo救火!&rdquo,的呼叫聲驚醒了。
他聽見火焰發出嘩嘩剝剝的聲響,急忙從床上跳下來,發現周恩來的住房着火了。
他幫助周思來離開熊熊燃燒的房屋。
這時,街上已擠滿了人。
其他領導人也來了,其中有國家安全局局長鄧發。
看來很可能是有人縱火。
有三人被抓起來并就地槍決。
但在紅軍宿營的苗族城鎮和村莊,每夜都發生神秘的火災。
這場大火究竟是不是國民黨特務放的,始終沒有弄清楚。
雙方都利用火災作文章,各方都指責是對方幹的。
代替敵人槍炮威脅的是湘黔高原的天然障礙:險峻的山巒,危險的河流。
還有部隊的極度疲勞,食物的醫乏和少數民族的敵對情緒。
紅軍電台截獲内情報表明,如果紅軍部隊揮戈北上去同賀龍和肖克的部隊會合,就要一路同二十萬或者更多的國民黨軍隊作戰,其中十萬人已在湖南等候。
雖然沒有全面清查過人數,紅軍知道自己的部隊已經減少到三萬人左右,這是很危險的。
包括非戰鬥人員,總數也超不過三萬五千人。
對這些問題,當時沒有時間進行有組織的讨論。
但是當部隊到了位于貴州邊界上的通道縣城時,召開了一次倉促的非正式會議,主要的軍政首腦人物都出席了。
人們通常說通道會議是十二月十一日舉行的。
根據周恩來夫人的回憶,會議是在城外附近農村某處一家農民的廂房裡舉行的,當時這家農民正在舉行婚禮。
李德說,這次會議是領導軍隊的黨的機構&mdash&mdash軍事委員會的緊急會議。
兩年多以前,毛澤東曾被軍委撤職,而現在,他又被請回來參加會議,并且立即起了主導作用。
讨論的問題是,紅軍是否應該繼續按既定的路線向北前進與賀龍會合。
關于通道會議,沒有文字記載&mdash&mdash或者說,至今尚未發現文字記載。
紅軍長征的文字記載在行軍途中很多都已失落,為減輕負擔,他們不得不把寶貴的文件和器材燒毀或投入江河之中。
正因為如此,盡管事情是在半個世紀以前發生的,參加者的回憶卻變得越來越珍貴。
長征期間擔任紅軍政治部秘書處主任的徐夢秋,是一位上層社會學者的兒子。
長征結束到延安毛澤東就指示他寫一部長征的曆史。
一九三六年徐夢秋告訴海倫·斯諾,他已收集了七百份文件,其他幾乎全部丢失了。
一九三八年他在上海發表了第一集有關長征的個人記載。
他在過雪山時沒有受傷,但到達陝西後,雙腿凍傷,不得不截肢。
他于一九三八年去蘇聯治病,回國後漸漸與共産黨疏遠。
一九四五年後,他投入國民黨的懷抱。
一九四九年,他在南京被解放軍俘獲後,在獄中死去。
由于缺乏文字記載,政治形勢多變以及對中共政治和軍事人物的态度不斷變化,至今還難以弄清長征中許多具體事實的細節。
盡管關于通道會議連一片紙也沒留下(人們隻是在最近幾年才慢慢知道舉行過這麼一次會議),它作出的決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毛澤東參加了那次會議,這是他自一九三二年以來第一次在軍事委員會上發言。
他建議紅軍放棄與賀龍會師的打算,改變路線,不向湘西北挺進,而揮師向西,而後向北,進入貴州。
他認為到貴州情況要好得多,因為黔軍力量較弱,類似在廣西走廊遭受兩面夾擊的可能性極小,所以在貴州有可能獲得喘息的時間,以便整頓被打散的部隊,研究今後的行動計劃。
而如果繼續按原定路線前進,就會遇上蔣介石部署來截擊的強大部隊。
會上幾乎沒有什麼争論。
朱德和其他軍事指揮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議。
其餘的周恩來、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
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後,博古也表示贊成。
長期以來紅軍領導人在一個問題上取得一緻意見,這還是第一次,更不用說是對毛澤東的建議了。
不過,毛澤東向他們指出,采取别的辦法幾乎肯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