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影子
關燈
小
中
大
娃是一位懷有男性事業心的女人,辦事果斷,有戰鬥精神,性格桀骜不馴。
她在生活和創作中都一往直前、貪婪地和幾乎是兇猛地追求完整性和明确性,并在這一追求中走得很遠,超越了衆人。
除了已知的為數不多的作品以外,她還寫了大量的不為我國讀者所知的作品,一些氣勢磅礴的鴻篇巨著,有的是用俄羅斯民間故事的風格寫成的,有的是用衆所周知的曆史傳說和神話的主題寫成的。
它們的發表對祖國的詩歌來說将是一樁大喜事和一個大發現,并馬上就會用這件遲到的一次性禮物使祖國的詩歌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
我認為,茨維塔耶娃将會得到最徹底的重新評價和最高的好評。
我們是朋友。
我保存過她寫給我的近一百封回信。
盡管像我早已說過的那樣,損失與遺失在我一生中曾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還是無法想到這些細心保存的珍貴書信總有一天會以某種方式丢失的。
正是過分認真的保管工作毀掉了這些書信。
戰争期間,我經常要去看望疏散到外地的家屬。
斯克裡亞賓博物館有一位工作人員對茨維塔耶娃崇拜得五體投地,她是我的好朋友,建議我把這些信連同我雙親的信和高爾基與羅曼·羅蘭的幾封信一起交給她保管。
她把這些書信都鎖在博物館的保險櫃裡,卻把茨維塔耶娃的信一直留在自己身邊,因為她要手不釋卷地保管它們,并且不相信防火保險櫃的櫃壁的牢度。
她全年住在郊外,每天晚上都随身帶着一隻裝有這些書信的手提箱回自己家過夜,第二天早晨再帶着它進城上班。
那一年冬天,她下班回自己家的别墅時已經是筋疲力盡了。
離開車站後,走到半路上,在樹林裡,她忽然想起自己把那隻裝有書信的手提箱忘在電氣火車車廂裡了。
茨維塔耶娃的信就這樣離她而去,不見了。
四 自《安全保護證》一書發表後,已經過去了數十年,在這段時間裡我多次想到,如果該書再版的話,我一定補寫一章談談高加索和兩位格魯吉亞詩人。
光陰已流逝,補寫别的内容确無必要。
缺少的這一章是唯一的空白。
現在我就把它寫出來。
大約在一九三○年前後的一個冬天,在莫斯科,詩人帕奧洛·亞什維裡和他的夫人來看望我。
亞什維裡是社交界的一位紅人,有教養,善言談,歐洲人派頭,美男子。
不久以後,我的家和友人家裡都出了事,這些事錯綜複雜、變化多端,使當事人在精神上感到很痛苦。
我和我那個後來成為我的第二任妻子的女伴一度曾無處安身。
亞什維裡便在他的梯弗裡斯家中為我們提供了避難之處。
那時候,對于我來說,高加索、格魯吉亞、它的某些人、它的民衆生活都是新發現。
樣樣新穎,事事驚奇。
梯弗裡斯所有的街道空間的深處都是低垂着的深色巨石。
最窮的居民家的生活從院裡搬到外面來了,它比北方的生活更大膽、更少遮掩,它是絢麗多彩、坦蕩無遺的。
民間傳說的象征意義充滿了神秘論和&ldquo救世主&rdquo降凡說,它會用想象去推動生活,并像在信仰天主教的波蘭那樣會使人人都變成詩人。
在那個年代,社會中先進人士具有如此之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是不多見的。
梯弗裡斯市内設備良好的區域,頗似彼得堡,二層樓的窗栅做得如同花籃和豎琴,小巷分外漂亮。
不管你走到哪裡,敲打出列茲金卡舞節奏的鈴鼓聲都會跟蹤相随。
風笛聲音酷似羊咩,還有别的樂器在演奏。
黃昏降臨到這座南方城市,星鬥滿蒼穹,處處洋溢着從花園、食品店與咖啡館飄出來的芳香。
五 帕奧洛·亞什維裡是後象征主義時代的傑出詩人。
他的詩歌是以感受的準确的資料和證據為基礎而形成的。
他的詩與别雷、漢姆生、普魯斯特的最新的歐洲散文一脈相通,并同這散文一樣是用意想不到的準确的觀察給人以新鮮感的。
這是極富創新精神的詩歌。
詩中塞滿了種種印象,但又不失之冗贅。
詩中有許多空間和空氣。
它會動,會呼吸。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亞什維裡正在巴黎的索邦大學[5]讀書。
他繞道返回自己的故鄉。
在挪威一個荒涼的小車站上,由于大意,他沒有發覺自己乘的火車開走了。
一對年輕的挪威夫婦&mdash&mdash農場主從遙遠的邊區乘雪橇到車站來取信件,看到了這位黧黑的南方人的馬虎粗心大意的行為及其後果。
他們可憐亞什維裡,也不知道是怎麼和他講通的,就把他帶回到自己的農場去等候第二天才能路過此地的下一趟火車。
亞什維裡講話時繪聲繪色。
他天生善于講述曆險故事。
他也總是遇得到這類意想不到的事,它們具有文藝故事的特性。
意外事一直黏附在他身上,他有天賦和好運去應付它們。
他才華橫溢。
他的眼睛閃爍着心靈之光,他的雙唇燃燒着激情之火。
他的臉已被經受過迸發的激情灼傷和烤黑,所以他顯得比自己的年齡要大,像一個曆盡坎坷、閱曆豐富的人。
我們到達的那一天,他把自己的朋友以及他領導的那個小組的成員都召來了。
我已記不得當時來了哪些人。
大概他的芳鄰、感情真摯的一流抒情詩人尼古拉·納季拉澤[6]也在場,還有奇
她在生活和創作中都一往直前、貪婪地和幾乎是兇猛地追求完整性和明确性,并在這一追求中走得很遠,超越了衆人。
除了已知的為數不多的作品以外,她還寫了大量的不為我國讀者所知的作品,一些氣勢磅礴的鴻篇巨著,有的是用俄羅斯民間故事的風格寫成的,有的是用衆所周知的曆史傳說和神話的主題寫成的。
它們的發表對祖國的詩歌來說将是一樁大喜事和一個大發現,并馬上就會用這件遲到的一次性禮物使祖國的詩歌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
我認為,茨維塔耶娃将會得到最徹底的重新評價和最高的好評。
我們是朋友。
我保存過她寫給我的近一百封回信。
盡管像我早已說過的那樣,損失與遺失在我一生中曾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還是無法想到這些細心保存的珍貴書信總有一天會以某種方式丢失的。
正是過分認真的保管工作毀掉了這些書信。
戰争期間,我經常要去看望疏散到外地的家屬。
斯克裡亞賓博物館有一位工作人員對茨維塔耶娃崇拜得五體投地,她是我的好朋友,建議我把這些信連同我雙親的信和高爾基與羅曼·羅蘭的幾封信一起交給她保管。
她把這些書信都鎖在博物館的保險櫃裡,卻把茨維塔耶娃的信一直留在自己身邊,因為她要手不釋卷地保管它們,并且不相信防火保險櫃的櫃壁的牢度。
她全年住在郊外,每天晚上都随身帶着一隻裝有這些書信的手提箱回自己家過夜,第二天早晨再帶着它進城上班。
那一年冬天,她下班回自己家的别墅時已經是筋疲力盡了。
離開車站後,走到半路上,在樹林裡,她忽然想起自己把那隻裝有書信的手提箱忘在電氣火車車廂裡了。
茨維塔耶娃的信就這樣離她而去,不見了。
四 自《安全保護證》一書發表後,已經過去了數十年,在這段時間裡我多次想到,如果該書再版的話,我一定補寫一章談談高加索和兩位格魯吉亞詩人。
光陰已流逝,補寫别的内容确無必要。
缺少的這一章是唯一的空白。
現在我就把它寫出來。
大約在一九三○年前後的一個冬天,在莫斯科,詩人帕奧洛·亞什維裡和他的夫人來看望我。
亞什維裡是社交界的一位紅人,有教養,善言談,歐洲人派頭,美男子。
不久以後,我的家和友人家裡都出了事,這些事錯綜複雜、變化多端,使當事人在精神上感到很痛苦。
我和我那個後來成為我的第二任妻子的女伴一度曾無處安身。
亞什維裡便在他的梯弗裡斯家中為我們提供了避難之處。
那時候,對于我來說,高加索、格魯吉亞、它的某些人、它的民衆生活都是新發現。
樣樣新穎,事事驚奇。
梯弗裡斯所有的街道空間的深處都是低垂着的深色巨石。
最窮的居民家的生活從院裡搬到外面來了,它比北方的生活更大膽、更少遮掩,它是絢麗多彩、坦蕩無遺的。
民間傳說的象征意義充滿了神秘論和&ldquo救世主&rdquo降凡說,它會用想象去推動生活,并像在信仰天主教的波蘭那樣會使人人都變成詩人。
在那個年代,社會中先進人士具有如此之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是不多見的。
梯弗裡斯市内設備良好的區域,頗似彼得堡,二層樓的窗栅做得如同花籃和豎琴,小巷分外漂亮。
不管你走到哪裡,敲打出列茲金卡舞節奏的鈴鼓聲都會跟蹤相随。
風笛聲音酷似羊咩,還有别的樂器在演奏。
黃昏降臨到這座南方城市,星鬥滿蒼穹,處處洋溢着從花園、食品店與咖啡館飄出來的芳香。
五 帕奧洛·亞什維裡是後象征主義時代的傑出詩人。
他的詩歌是以感受的準确的資料和證據為基礎而形成的。
他的詩與别雷、漢姆生、普魯斯特的最新的歐洲散文一脈相通,并同這散文一樣是用意想不到的準确的觀察給人以新鮮感的。
這是極富創新精神的詩歌。
詩中塞滿了種種印象,但又不失之冗贅。
詩中有許多空間和空氣。
它會動,會呼吸。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亞什維裡正在巴黎的索邦大學[5]讀書。
他繞道返回自己的故鄉。
在挪威一個荒涼的小車站上,由于大意,他沒有發覺自己乘的火車開走了。
一對年輕的挪威夫婦&mdash&mdash農場主從遙遠的邊區乘雪橇到車站來取信件,看到了這位黧黑的南方人的馬虎粗心大意的行為及其後果。
他們可憐亞什維裡,也不知道是怎麼和他講通的,就把他帶回到自己的農場去等候第二天才能路過此地的下一趟火車。
亞什維裡講話時繪聲繪色。
他天生善于講述曆險故事。
他也總是遇得到這類意想不到的事,它們具有文藝故事的特性。
意外事一直黏附在他身上,他有天賦和好運去應付它們。
他才華橫溢。
他的眼睛閃爍着心靈之光,他的雙唇燃燒着激情之火。
他的臉已被經受過迸發的激情灼傷和烤黑,所以他顯得比自己的年齡要大,像一個曆盡坎坷、閱曆豐富的人。
我們到達的那一天,他把自己的朋友以及他領導的那個小組的成員都召來了。
我已記不得當時來了哪些人。
大概他的芳鄰、感情真摯的一流抒情詩人尼古拉·納季拉澤[6]也在場,還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