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影子
關燈
小
中
大
奇昂·塔比澤[7]和他的妻子也來了。
六 這個房間至今還曆曆在目。
我怎能把它忘記呢?我當時,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還不曉得等待着它的将是一些何等可怕的事,為了不讓它被打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連同後來在它裡面和在它附近所發生的一切可怕之事一起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幹嗎給我送來這兩個人?我們之間算是什麼關系?他們倆成了我個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不偏愛其中任何一人,他們是分不開的,彼此取長補短。
他們兩人的遭遇和茨維塔耶娃的遭遇本來就應該成為我最大的悲痛。
七 如果說亞什維裡一切表露于外,如同離心器,那麼奇奇昂·塔比澤則事事内向,他寫的每一句詩,走的每一步路,都邀請你到他那豐富的、充滿懸念和預感的内心深處去。
他的詩的主要特點是讓人感覺到他的每一首詩背後都有無窮無盡的抒情能量,他的未盡之言和他要說的話比已經說出來的話更重要。
這一未被觸及的精神儲備糧的存在會營造出他的詩歌的背景和第二景,使詩帶有一種特殊情緒,這種情緒貫穿他的所有詩作,形成詩主要的、苦澀的魅力。
他詩中的感情和他本人的感情一樣豐富,這種感情是複雜的、隐秘的、揚善的,并且是能洞察秋毫和自我獻身的。
當我懷念亞什維裡時,市内的一些場面便複現于腦海之中:房間、争論、公益性演說,還有他在熱鬧的夜宴上的精彩辭令。
塔比澤使我聯想到大自然的造化,腦海裡浮現出來的是鄉村地區、鮮花盛開的遼闊的平川、大海的波濤。
雲朵在飄浮,遠方與流雲并排的是起伏的山巒。
身體健壯、個子不高的詩人含着微笑,和白雲和群山融彙在一起。
他走路時有些抖瑟,歡笑時全身顫動。
瞧,他站起來了,側身站在桌子旁邊,用刀子敲敲酒杯,要發言了。
他習慣于把一個肩膀擡得比另一個肩膀高一點,所以覺得他有些斜肩。
房子建在科焦雷,公路轉彎的地方。
公路沿着房子的正面向上延伸,然後繞過房子,從它的後牆旁通往前方。
因此從這棟房子裡可以前後兩次望見沿着此路步行和乘車的所有的人。
按别雷的挖苦說法,這是唯物主義的勝利消除了世上的物質時代的極盛期。
沒有吃的,也沒有穿的。
周圍沒有任何可觸摸到的東西,隻有思想。
如果我們沒有喪命,那麼這就是梯弗裡斯的能人朋友們的功勞,他們一直都弄得到一些東西,經常給我們送東西來,并且不知道憑什麼理由給我們提供出版社的貨币貸款。
我們聚到一起,交換新聞,共進晚餐,彼此朗讀一些詩。
涼爽的風陣陣襲來,如同用纖細的手指迅速地撥弄着背面有白絨毛的銀色白楊樹葉子。
空氣中充滿了南方醉人的芳香。
夜,宛似挂在輪軸上的任何一輛馬車的前輪和車轅部分,在高空中慢慢地讓着自己的星座馬車的整個車廂翻轉過來。
公路上,行人、四輪大車和汽車絡繹不絕,從這棟房子裡可以兩次看到其中的每一個人和每一輛車。
我們也許是在格魯吉亞軍用公路上,也許是在博爾若米,也許是在阿巴斯圖馬尼。
也許在外出旅遊、欣賞美景、冒險獵奇和暢飲之後,我們都會各自随身帶一點東西,而我則帶着自己在巴庫利納摔倒時碰傷的一隻眼睛在列昂尼澤[8]家中做客,他是個獨具一格的詩人,他與他用之寫作的那種語言的奧秘有着最密切的聯系,因此他的作品也最難翻譯。
林中草坪上的夜宴,美麗的主婦,兩位可愛的小女兒。
第二天,吹着風笛的民間流浪詩人突然光臨。
他出口成章,依次即興祝願全桌各位,對每位客人都有一套相應的祝詞,還善于抓住他所碰到的任何一個理由來敬酒,比方說,為我那隻碰傷的眼睛幹杯。
也許我們是在海上,在科布列蒂,大雨和狂風,西蒙·契科瓦尼[9]和我們同住一家旅館,他後來成為塑造色彩鮮明的形象的大師,那時他還非常年輕。
在所有的山巒和地平線的上空浮現出一個微笑着與我并肩同行的詩人的頭、他的特大天才的光輝特征、他的微笑和臉上的悲傷與命運的陰影。
如果我現在要在這幾張紙上再次跟他告别,那就讓這句話通過他成為與其餘的一切回憶的告别吧! *** [1]愛·巴格裡茨基(1895&mdash1934),俄羅斯詩人。
[2]維·赫列勃尼科夫(1885&mdash1922),俄羅斯詩人。
[3]奧·曼德爾施塔姆(1891&mdash1938),俄羅斯詩人。
[4]尼·古米廖夫(1886&mdash1921),俄羅斯詩人。
[5]即巴黎大學。
[6]尼·納季拉澤(1895&mdash?),格魯吉亞詩人。
[7]奇·塔比澤(1895&mdash1937),格魯吉亞詩人。
[8]格·列昂尼澤(1899&mdash1966),格魯吉亞詩人。
[9]西·契科瓦尼(1903&mdash1966),格魯吉亞詩人。
六 這個房間至今還曆曆在目。
我怎能把它忘記呢?我當時,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還不曉得等待着它的将是一些何等可怕的事,為了不讓它被打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連同後來在它裡面和在它附近所發生的一切可怕之事一起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幹嗎給我送來這兩個人?我們之間算是什麼關系?他們倆成了我個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不偏愛其中任何一人,他們是分不開的,彼此取長補短。
他們兩人的遭遇和茨維塔耶娃的遭遇本來就應該成為我最大的悲痛。
七 如果說亞什維裡一切表露于外,如同離心器,那麼奇奇昂·塔比澤則事事内向,他寫的每一句詩,走的每一步路,都邀請你到他那豐富的、充滿懸念和預感的内心深處去。
他的詩的主要特點是讓人感覺到他的每一首詩背後都有無窮無盡的抒情能量,他的未盡之言和他要說的話比已經說出來的話更重要。
這一未被觸及的精神儲備糧的存在會營造出他的詩歌的背景和第二景,使詩帶有一種特殊情緒,這種情緒貫穿他的所有詩作,形成詩主要的、苦澀的魅力。
他詩中的感情和他本人的感情一樣豐富,這種感情是複雜的、隐秘的、揚善的,并且是能洞察秋毫和自我獻身的。
當我懷念亞什維裡時,市内的一些場面便複現于腦海之中:房間、争論、公益性演說,還有他在熱鬧的夜宴上的精彩辭令。
塔比澤使我聯想到大自然的造化,腦海裡浮現出來的是鄉村地區、鮮花盛開的遼闊的平川、大海的波濤。
雲朵在飄浮,遠方與流雲并排的是起伏的山巒。
身體健壯、個子不高的詩人含着微笑,和白雲和群山融彙在一起。
他走路時有些抖瑟,歡笑時全身顫動。
瞧,他站起來了,側身站在桌子旁邊,用刀子敲敲酒杯,要發言了。
他習慣于把一個肩膀擡得比另一個肩膀高一點,所以覺得他有些斜肩。
房子建在科焦雷,公路轉彎的地方。
公路沿着房子的正面向上延伸,然後繞過房子,從它的後牆旁通往前方。
因此從這棟房子裡可以前後兩次望見沿着此路步行和乘車的所有的人。
按别雷的挖苦說法,這是唯物主義的勝利消除了世上的物質時代的極盛期。
沒有吃的,也沒有穿的。
周圍沒有任何可觸摸到的東西,隻有思想。
如果我們沒有喪命,那麼這就是梯弗裡斯的能人朋友們的功勞,他們一直都弄得到一些東西,經常給我們送東西來,并且不知道憑什麼理由給我們提供出版社的貨币貸款。
我們聚到一起,交換新聞,共進晚餐,彼此朗讀一些詩。
涼爽的風陣陣襲來,如同用纖細的手指迅速地撥弄着背面有白絨毛的銀色白楊樹葉子。
空氣中充滿了南方醉人的芳香。
夜,宛似挂在輪軸上的任何一輛馬車的前輪和車轅部分,在高空中慢慢地讓着自己的星座馬車的整個車廂翻轉過來。
公路上,行人、四輪大車和汽車絡繹不絕,從這棟房子裡可以兩次看到其中的每一個人和每一輛車。
我們也許是在格魯吉亞軍用公路上,也許是在博爾若米,也許是在阿巴斯圖馬尼。
也許在外出旅遊、欣賞美景、冒險獵奇和暢飲之後,我們都會各自随身帶一點東西,而我則帶着自己在巴庫利納摔倒時碰傷的一隻眼睛在列昂尼澤[8]家中做客,他是個獨具一格的詩人,他與他用之寫作的那種語言的奧秘有着最密切的聯系,因此他的作品也最難翻譯。
林中草坪上的夜宴,美麗的主婦,兩位可愛的小女兒。
第二天,吹着風笛的民間流浪詩人突然光臨。
他出口成章,依次即興祝願全桌各位,對每位客人都有一套相應的祝詞,還善于抓住他所碰到的任何一個理由來敬酒,比方說,為我那隻碰傷的眼睛幹杯。
也許我們是在海上,在科布列蒂,大雨和狂風,西蒙·契科瓦尼[9]和我們同住一家旅館,他後來成為塑造色彩鮮明的形象的大師,那時他還非常年輕。
在所有的山巒和地平線的上空浮現出一個微笑着與我并肩同行的詩人的頭、他的特大天才的光輝特征、他的微笑和臉上的悲傷與命運的陰影。
如果我現在要在這幾張紙上再次跟他告别,那就讓這句話通過他成為與其餘的一切回憶的告别吧! *** [1]愛·巴格裡茨基(1895&mdash1934),俄羅斯詩人。
[2]維·赫列勃尼科夫(1885&mdash1922),俄羅斯詩人。
[3]奧·曼德爾施塔姆(1891&mdash1938),俄羅斯詩人。
[4]尼·古米廖夫(1886&mdash1921),俄羅斯詩人。
[5]即巴黎大學。
[6]尼·納季拉澤(1895&mdash?),格魯吉亞詩人。
[7]奇·塔比澤(1895&mdash1937),格魯吉亞詩人。
[8]格·列昂尼澤(1899&mdash1966),格魯吉亞詩人。
[9]西·契科瓦尼(1903&mdash1966),格魯吉亞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