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代
關燈
小
中
大
法國象征主義者的作品、蘇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臘哲學思想。
安德烈·别雷是這一切創舉的靈魂,他當時是這個圈子裡的絕對權威,是一流的詩人,還是散文體《交響曲》和長篇小說《銀鴿》、《彼得堡》的非凡作者,它們使革命前的同代人徹底改變了口味,并引出了第一批蘇維埃散文。
安德烈·别雷具備天才的一切特征,他沒有被生活中的障礙、家庭親人的不理解引入常軌,而是徒勞無益地縱酒作樂,并由生産力變成了一事無成的破壞力。
這種靈性過剩的毛病并不會使他名譽掃地,而是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并會在他的魅力上增添受苦受難的色彩。
他主持俄羅斯古典抑揚格的實習課程,并同學員們一起用統計學方法分析抑揚格的格律型及其變态樣式。
我沒有去上該小組的課,因為就像現在一樣,我一直認為,語言的音樂根本就不是聲學現象,也不是單獨提出來的一些元音和輔音的和諧悅耳,而是話語的意義和話語的聲響的相互關系。
&ldquo缪薩革忒斯&rdquo的青年們有時不是在出版社的辦公室,而是在别處聚會。
雕刻家克拉赫特的那間位于普列斯尼亞街的工作室就是這類聚會的地點之一。
工作室的半空中懸着一張沒有欄杆的吊鋪,上面是住人的,下面則放着一些飾有常春藤及其他觀賞性綠草的白色的古文物殘骸的模塑品、石膏面像和房東本人的作品。
有一天,在晚秋時節,我在這個工作室裡作了以《象征主義與不朽》為題的報告。
一部分人坐在下面,另一部分人則躺在閣樓地闆上,伸出腦袋在上面聽講。
報告立足于認為我們的感受是主觀的那種想法,并認為我們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聲音與色彩是同另外一種客觀存在的、聲波與光波的振動相符合的。
報告中貫穿了一種想法,認為這一主觀性并不是個别人的特性,而是一種祖傳的、超個人的品質,它是人類世界的、人類的主觀性。
我在報告中推測說,每一個死者都會留下一份這種不朽的、祖傳的主觀性,人在活着時擁有這份主觀性,并依靠它來參與人類生存的曆史。
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假設:也許心靈的這個極其主觀而又帶有全人類性的角落或一部分就是藝術的自古以來的活動範圍和主要内容。
此外,我認為,藝術家雖然和衆人一樣是會死的,但他所體驗到的生存之幸福卻是不朽的,并且在他之後再過幾個世紀,還可以被其他人根據他的作品有點接近于他個人最初的切身感受之形式地體驗到。
報告的名稱之所以叫作《象征主義與不朽》,是因為它如同可以談論代數的象征性那樣在廣義上斷定任何一種藝術都有象征性的、受制約的實質。
報告起作用了。
大家談論它。
報告完了之後,我很晚才回家。
到了家裡我得知,托爾斯泰從雅斯納亞·波良納出走後在途中患了病,停留下來,病故于阿斯塔波沃車站,人家已發電報來叫我父親到那兒去。
我們迅速地收拾好行裝,動身前往帕維列茨基火車站去搭夜班車了。
十二 那時,出城的感覺比現在明顯,鄉村與城市的區别比今天懸殊得多。
一早起就填滿車廂窗口,并整天不離去的是一望無際的因稀稀拉拉的村莊而稍稍顯出一些生機的平坦的休耕地和秋播地,哺育着規模不大的城市俄羅斯并為它服務的耕種的農村俄羅斯的萬裡土地。
第一場寒潮就給大地披上了銀裝,白桦樹尚未凋落的金色葉子沿着田埂給大地配上了框架,這嚴寒的銀裝和白桦樹的金葉樸樸素素地點綴着大地,猶如在它的神聖而又溫順的古老面孔上貼了金銀箔兒。
翻耕過的和正在休閑的大地在車窗外匆匆掠過,卻并不知道,在附近,離這兒不遠的地方,它的最後一位勇士仙逝了,他按世襲名門可以成為大地之王,而憑他谙通人間奧秘的智慧則可以成為驕子中的驕子、老爺中的老爺,不過出于對土地的眷戀和對土地負疚之情,他卻扶犁耕耘,并像農夫一樣穿着布衣和束着腰帶。
十三 大概前來吊唁的人得悉有人要為亡者畫像,然後随同梅爾庫羅夫[37]一起來的那個造型工還要拓面,所以他們都離開了房間。
我們走進屋時,室内已空無一人。
淚痕滿面的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38]從遠處一個角落裡迅速地迎着我父親邁出了一步,并一把抓住他的雙手,含着眼淚,抽抽搭搭和斷斷續續地說:&ldquo唉!列昂尼德·奧希波維奇,我受了多大的打擊呀!您可是知道的,我多麼愛他呀!&rdquo接着,她開始講述,托爾斯泰出走後,她曾企圖自殺,是投水自盡的,但人們卻把奄奄一息的她從池塘裡拖了出來。
房間裡有一座山,如厄爾布魯士山[39],而她便是它的一塊獨立的大山岩。
雷雨雲籠罩着這間屋子,遮住了半邊天,而她便是它的獨立的閃電。
她不曉得,她擁有山岩和閃電的權力,有權緘默,有權用神秘莫測的行動來淩駕于衆人之上,有權不加入同世上最沒有托爾斯泰精神的那種東西&mdash&mdash托爾斯泰主義者的那場訟争,有權拒絕同這一派人進行一場侏儒式的戰鬥。
可是她在為自己申辯,并呼籲我父親為她作證,證明她是憑忠貞和思想觀點超越對手的,并會比那些人更好地保護好亡者。
天哪,我想,一個人可以被人家搞到何種地步,更何況她是托爾斯泰的妻子。
确實是件怪事。
現代人否定決鬥,把它視為一種已過時的偏見,卻在以普希金的決鬥與死亡為題材編寫長篇鴻作。
可憐的普希金呀!他本應當娶曉戈列夫[40]和後來的普希金學為妻,那麼一切就都順順利利的。
他就會活到我們今天,就會為奧涅金再寫幾部續篇,就會再寫出五部而不是一部《波爾塔瓦》。
可是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假設普希金更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而不是納塔利娅·尼古拉耶夫娜[41]的理解,那我就再也不理解普希金了。
十四 然而,躺在角落裡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位滿臉皺紋的小老頭,是托爾斯泰筆下的那些小老頭之一,他描繪過幾十個這樣的小老頭,并把他們分别安置在自己的作品中。
這個地方周圍插滿不高的小枞樹。
即将下山的太陽用四束傾斜的光柱橫貫整個房間,并用窗棂的巨大十字影子和一些小枞樹的細小的兒童十字架給停放遺體的角落畫上了十字。
那一天,阿斯塔波沃站前小鎮變成了世界新聞界人士的屯集地,人聲嘈雜不齊。
火車站裡的小吃部生意興隆,服務員們忙得不可開交,來不及滿足顧客們的要求,他們一溜小跑分送嫩得帶血的牛排。
啤酒像河水在流。
托爾斯泰的兩個兒子伊裡亞和安德烈·利沃維奇在火車站裡。
另一個兒子謝爾蓋·利沃維奇是乘火車來的,這列車是來把托爾斯泰的遺體從這裡接送到雅斯納亞·波良納去的。
大學生和青年人唱着《永遠懷念》,擡着靈柩穿過車站的院子和花園,走到站台前的火車旁,把它安放在貨車車廂裡。
聚集在站台上的人群脫了帽,歌聲再起,火車徐徐地朝着圖拉方向開去了。
很自然
安德烈·别雷是這一切創舉的靈魂,他當時是這個圈子裡的絕對權威,是一流的詩人,還是散文體《交響曲》和長篇小說《銀鴿》、《彼得堡》的非凡作者,它們使革命前的同代人徹底改變了口味,并引出了第一批蘇維埃散文。
安德烈·别雷具備天才的一切特征,他沒有被生活中的障礙、家庭親人的不理解引入常軌,而是徒勞無益地縱酒作樂,并由生産力變成了一事無成的破壞力。
這種靈性過剩的毛病并不會使他名譽掃地,而是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并會在他的魅力上增添受苦受難的色彩。
他主持俄羅斯古典抑揚格的實習課程,并同學員們一起用統計學方法分析抑揚格的格律型及其變态樣式。
我沒有去上該小組的課,因為就像現在一樣,我一直認為,語言的音樂根本就不是聲學現象,也不是單獨提出來的一些元音和輔音的和諧悅耳,而是話語的意義和話語的聲響的相互關系。
&ldquo缪薩革忒斯&rdquo的青年們有時不是在出版社的辦公室,而是在别處聚會。
雕刻家克拉赫特的那間位于普列斯尼亞街的工作室就是這類聚會的地點之一。
工作室的半空中懸着一張沒有欄杆的吊鋪,上面是住人的,下面則放着一些飾有常春藤及其他觀賞性綠草的白色的古文物殘骸的模塑品、石膏面像和房東本人的作品。
有一天,在晚秋時節,我在這個工作室裡作了以《象征主義與不朽》為題的報告。
一部分人坐在下面,另一部分人則躺在閣樓地闆上,伸出腦袋在上面聽講。
報告立足于認為我們的感受是主觀的那種想法,并認為我們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聲音與色彩是同另外一種客觀存在的、聲波與光波的振動相符合的。
報告中貫穿了一種想法,認為這一主觀性并不是個别人的特性,而是一種祖傳的、超個人的品質,它是人類世界的、人類的主觀性。
我在報告中推測說,每一個死者都會留下一份這種不朽的、祖傳的主觀性,人在活着時擁有這份主觀性,并依靠它來參與人類生存的曆史。
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假設:也許心靈的這個極其主觀而又帶有全人類性的角落或一部分就是藝術的自古以來的活動範圍和主要内容。
此外,我認為,藝術家雖然和衆人一樣是會死的,但他所體驗到的生存之幸福卻是不朽的,并且在他之後再過幾個世紀,還可以被其他人根據他的作品有點接近于他個人最初的切身感受之形式地體驗到。
報告的名稱之所以叫作《象征主義與不朽》,是因為它如同可以談論代數的象征性那樣在廣義上斷定任何一種藝術都有象征性的、受制約的實質。
報告起作用了。
大家談論它。
報告完了之後,我很晚才回家。
到了家裡我得知,托爾斯泰從雅斯納亞·波良納出走後在途中患了病,停留下來,病故于阿斯塔波沃車站,人家已發電報來叫我父親到那兒去。
我們迅速地收拾好行裝,動身前往帕維列茨基火車站去搭夜班車了。
十二 那時,出城的感覺比現在明顯,鄉村與城市的區别比今天懸殊得多。
一早起就填滿車廂窗口,并整天不離去的是一望無際的因稀稀拉拉的村莊而稍稍顯出一些生機的平坦的休耕地和秋播地,哺育着規模不大的城市俄羅斯并為它服務的耕種的農村俄羅斯的萬裡土地。
第一場寒潮就給大地披上了銀裝,白桦樹尚未凋落的金色葉子沿着田埂給大地配上了框架,這嚴寒的銀裝和白桦樹的金葉樸樸素素地點綴着大地,猶如在它的神聖而又溫順的古老面孔上貼了金銀箔兒。
翻耕過的和正在休閑的大地在車窗外匆匆掠過,卻并不知道,在附近,離這兒不遠的地方,它的最後一位勇士仙逝了,他按世襲名門可以成為大地之王,而憑他谙通人間奧秘的智慧則可以成為驕子中的驕子、老爺中的老爺,不過出于對土地的眷戀和對土地負疚之情,他卻扶犁耕耘,并像農夫一樣穿着布衣和束着腰帶。
十三 大概前來吊唁的人得悉有人要為亡者畫像,然後随同梅爾庫羅夫[37]一起來的那個造型工還要拓面,所以他們都離開了房間。
我們走進屋時,室内已空無一人。
淚痕滿面的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38]從遠處一個角落裡迅速地迎着我父親邁出了一步,并一把抓住他的雙手,含着眼淚,抽抽搭搭和斷斷續續地說:&ldquo唉!列昂尼德·奧希波維奇,我受了多大的打擊呀!您可是知道的,我多麼愛他呀!&rdquo接着,她開始講述,托爾斯泰出走後,她曾企圖自殺,是投水自盡的,但人們卻把奄奄一息的她從池塘裡拖了出來。
房間裡有一座山,如厄爾布魯士山[39],而她便是它的一塊獨立的大山岩。
雷雨雲籠罩着這間屋子,遮住了半邊天,而她便是它的獨立的閃電。
她不曉得,她擁有山岩和閃電的權力,有權緘默,有權用神秘莫測的行動來淩駕于衆人之上,有權不加入同世上最沒有托爾斯泰精神的那種東西&mdash&mdash托爾斯泰主義者的那場訟争,有權拒絕同這一派人進行一場侏儒式的戰鬥。
可是她在為自己申辯,并呼籲我父親為她作證,證明她是憑忠貞和思想觀點超越對手的,并會比那些人更好地保護好亡者。
天哪,我想,一個人可以被人家搞到何種地步,更何況她是托爾斯泰的妻子。
确實是件怪事。
現代人否定決鬥,把它視為一種已過時的偏見,卻在以普希金的決鬥與死亡為題材編寫長篇鴻作。
可憐的普希金呀!他本應當娶曉戈列夫[40]和後來的普希金學為妻,那麼一切就都順順利利的。
他就會活到我們今天,就會為奧涅金再寫幾部續篇,就會再寫出五部而不是一部《波爾塔瓦》。
可是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假設普希金更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而不是納塔利娅·尼古拉耶夫娜[41]的理解,那我就再也不理解普希金了。
十四 然而,躺在角落裡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位滿臉皺紋的小老頭,是托爾斯泰筆下的那些小老頭之一,他描繪過幾十個這樣的小老頭,并把他們分别安置在自己的作品中。
這個地方周圍插滿不高的小枞樹。
即将下山的太陽用四束傾斜的光柱橫貫整個房間,并用窗棂的巨大十字影子和一些小枞樹的細小的兒童十字架給停放遺體的角落畫上了十字。
那一天,阿斯塔波沃站前小鎮變成了世界新聞界人士的屯集地,人聲嘈雜不齊。
火車站裡的小吃部生意興隆,服務員們忙得不可開交,來不及滿足顧客們的要求,他們一溜小跑分送嫩得帶血的牛排。
啤酒像河水在流。
托爾斯泰的兩個兒子伊裡亞和安德烈·利沃維奇在火車站裡。
另一個兒子謝爾蓋·利沃維奇是乘火車來的,這列車是來把托爾斯泰的遺體從這裡接送到雅斯納亞·波良納去的。
大學生和青年人唱着《永遠懷念》,擡着靈柩穿過車站的院子和花園,走到站台前的火車旁,把它安放在貨車車廂裡。
聚集在站台上的人群脫了帽,歌聲再起,火車徐徐地朝着圖拉方向開去了。
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