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後日子掠影
關燈
小
中
大
三十一個人沒有帶火把,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到不了山頂月亮就會出山了。
有兩頂轎子是給兩位太太用的;第三頂轎子是給一位那不勒斯來的身體很沉的先生的。
他的好客與和氣促使他加入到這一隊登山的人馬中來,陪同我們上山一遊,以盡主人之誼。
這位身體很沉的先生由十五個人擡着;兩位太太各由六個人擡着。
我們走路的人則充分發揮了棍棒的功能。
就這樣,整支隊伍踏着積雪,一步一步朝山頂走去&mdash&mdash仿佛是在一塊古老的主顯節糕上一步一步朝糕頂爬去。
我們一步一步地爬山費了很長時間;當人群中的一個人&mdash&mdash他不是意大利人,不過多年來,他一直常來爬山:我們姑且給他起個名字叫&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mdash&mdash對大家說,由于這時山上已是一片冰封,而且熔岩灰上原來可以立足的地方也被冰雪覆蓋,下山是非常困難的。
那領隊聽了後眼神異樣地環顧四周。
但是上面的轎子把我們的注意都吸引過去了。
由于擡轎的人老是滑跤或者摔倒,轎子一直在上下颠簸,左右搖晃,大家都擡起頭來望着他們;那個身體很沉的先生,特别引人注目,他當時看上去整個身體都令人吃驚地縮短了,頭朝前沖。
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
這一下,原來已氣餒的擡轎人又振作起精神來。
他們喊着平時常喊的口号,互相鼓氣:&ldquo放大膽子,朋友!前面有通心面吃!&rdquo他們毫不畏懼地奮力向前,朝山頂攀登。
起初,我們在黑暗中往上爬的時候,月亮隻照見我們頭頂雪峰的一圈,随後一縷月光直瀉底下的山谷,沒多久,月光照亮了整個白雪皚皚的山坡,照亮了山下的大海,照亮了遠處顯得很小的那不勒斯,照亮了四野的每一個村莊。
當我們到達山頂的台地&mdash&mdash火燒區&mdash&mdash的時候,放眼望去,都是這樣美麗的景色。
那火燒區是一個不再噴火的火山口,周圍都有巨大的火山渣堆積着,就像一條灼幹的大瀑布留下的石塊。
每一個裂口都有火熱的、帶有燃燒硫磺氣味的煙在向外冒。
就在另一個圓錐形的山頭,現在仍在噴火的那個火山口,陡立在這一片台地的盡頭。
隻見一片熊熊大火正從那山口向外噴發。
火光映紅了夜空,濃煙彌漫,火燙的石頭和火山渣跟着濃煙噴上了天空。
石頭與火山渣像羽毛一樣輕輕地飛向天空,又像鉛塊一樣重重地墜落下來。
真叫人找不到詞語來形容這一場面的陰沉和壯麗! 起伏的地面,沖天的濃煙,使人窒息的硫磺的氣味,生怕從地面的裂口裡跌下去的擔憂,不時要停下來等一等在黑暗中掉隊的人(因為這時濃煙已将月亮遮沒了),三十個向導發出的使人無法忍受的喧嚷,山間的呼嘯,同時發生的這一切造成了一片混亂,我們真的又雙腿發軟了。
然而,我們拉着那幾位太太,走出了這一片台地,又過了另一個不再噴火的火山口,來到現在仍在噴火的火山腳下。
我們從向風坡走近火山,在山腳下的熱火山灰上坐下來,擡頭無聲地觀望着山頂;此刻的火焰要比六個星期以前足足高出一百英尺,我們就根據這一點,提心吊膽地判斷着火山内部的運動。
在噴出的火和呼呼的噴火聲中,仿佛有什麼東西激發了我們想走近一些的無法抗拒的願望。
沒坐多少工夫,我們兩個人便忍不住了,在向導領隊的陪伴下,匍匐上山,想爬到火光熊熊的火山口的邊沿,伸進頭去看個究竟。
我們向山頂爬去的時候,那三十個人齊聲高喊起來,說這是性命攸關的舉動,大聲喊我們回來,喊聲吓得其餘的人一個個六神無主。
那三十個人的喊叫,那薄薄的地殼的顫抖&mdash&mdash地殼似乎即刻就要在我們的腳下裂開,将我們抛進底下烈火的深溝裡(要說危險,這才是真正的危險),映照着我們的臉的火光,雨點一樣落下來的密集的熔岩灰,令人窒息的濃煙和硫磺氣味,由于這種種原因,我們完全可能頭昏眼花,失去理智,像醉漢一樣。
然而,我們還是爬到了火山口的邊沿,朝烈火的深淵裡窺探了一眼。
接着,我們連滾帶爬地下了山,三個人都是一臉的煙火,頭發烤焦,渾身發燙,兩眼發花,衣服上都有五六處燒着了。
要下山來,通常的辦法是從熔岩灰上往下滑,因為熔岩灰在腳底下形成一個逐漸增大的立足點,可以防止往下滑得太快。
關于這一點常識你從書上已經看到過千百回了。
然而,當我們在回來的路上過了兩個不再噴火的火山口,到了這個陡峭的地方的時候(正如&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所預料的那樣),連熔岩灰的影兒也沒有看見,整個陡坡便是一塊光滑的冰。
在這進退維谷的時候,十至十二名向導小心翼翼地拉起手來,組成了連環,由最前面的幾個人用棍棒在冰上鑿出一條高高低低的路來,我們就從這條路上下山。
由于道路陡得駭人,一行人中就連那三十個人也不例外,誰都是沒走上五六步就滑跤了。
因此,那兩位太太都下了轎,各由兩個小心謹慎的人在兩旁保護,其餘的人小心翼翼地拉着她們的衣裙,免得她們滑倒&mdash&mdash小心是必要的,但是,這麼一來,她們的衣裙怕是很快就要被扯成破爛了。
那個身體很沉的先生也必須下轎,同樣由人護着;但是他硬是堅持怎樣上山來的就怎樣下山去,理由是擡他的那十五個人總不會一齊都摔倒,現在這樣讓人擡着,比起全憑自己的兩條腿來,要穩當得多了。
就這樣,我們開始下山了。
有時擡起腳來走,有時就在冰上拖着腳步走;但不管怎樣走,比上山時是靜得多,也慢得多了。
我們後面老是有人摔倒,一個人摔倒了,整個隊伍的人都會站不穩,摔倒的人于是便緊緊抓住别人的腳,不管是誰的腳,隻要抓得住就行。
這麼一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轎子要走在大家的前面也辦不到,因為前面要鑿出路來;轎子在我們身後,就在我們的頭頂上,那樣子&mdash&mdash擡轎的老是有人摔倒,不是這個便是那個,那個身體很沉的先生老是雙腳朝天&mdash&mdash非常危險,非常可怕。
我們照這樣向下走,隻走了一點兒路,盡管腰酸背痛,膽戰心驚,不過大家都很高興,認為走過這一點兒路便是一個很大的成功&mdash&mdash大家一個個都摔過好多回了,都曾在要滑下去的時候又被人拉住&mdash&mdash正在這時,那位&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說,這些不平常的情形他從來不曾經曆過。
話音剛落,他腳下一滑,跌倒在冰上。
他馬上覺得事情不妙,正想時,他已經與周圍的人脫開了手,一頭栽下去,在火山錐的表面骨碌碌一直往下滾去! 盡管這情景真叫人不忍看,而且,我們又都無能為力,我們還是看着他在月光下&mdash&mdash我常常夢見這樣的情景&mdash&mdash像炮彈一樣在銀白的冰上翻滾。
差不多就在同一時刻,我聽得後面一聲高叫,一個頭上頂着不很重的一籃子備用鬥篷的人,從我們身邊滾過去,也是那樣一閃而過,緊接着又滾下一個男孩子來。
在這事故一個接着一個發生的時候,其餘的二十八個人如此般聲嘶力竭地喊叫,真叫人覺得他們的呼喊比一群狼的嚎叫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等我們到達我們下馬上山、現在馬匹等候的地方,隻見那位&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昏昏沉沉,滿身血迹,整個身體就像一包破衣爛衫似的;不過,謝天謝地,胳臂、腿倒是沒有跌斷!見到一個人大難不死,還好好的活着,還能站,還能走,總是一件高興事,但我們見了誰都不會像現在見到他那樣喜出望外的&mdash&mdash他盡管摔得鼻青眼腫的,倒也沒拿它當作一回事。
我們坐在修道院裡吃晚餐時,那個男孩子被帶進來了,頭上已經包紮起來;幾個鐘頭之後,也有了那個大人的消息。
他也是鼻青眼腫的,摔得昏過去,不過還沒有摔斷骨頭;幸好山上所有的岩石都覆蓋了積雪,他們才沒傷着。
大家津津有味地吃了晚餐,圍坐在熊熊的火堆前好好休息過之後,又騎上馬,繼續下山,朝薩爾瓦托家趕去&mdash&mdash我們走得很慢,因為我們的那位鼻青眼腫的朋友連坐在馬背上都坐不穩,動一動就感到痛不可耐。
盡管夜已經深了,或者說已經是第二天淩晨了,我們還未到達村莊,全村的人就已經在馬棚小院外面等了,還在我們要經過的路上張望。
我們一到,便聽得一陣嘈雜的人語聲,全村都轟動起來。
我們想,總不會是歡迎我們的,大家都有點摸不着頭腦,不知是什麼道理。
待到我們進了院子,才弄明白,在我們上山的同時,也有一隊法國人在山上,他們有一個人摔斷了胳臂,現在正躺在院子裡的一堆草上。
那人看上去像死了的一般,經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們都說我們十之八九傷得比法國人還要嚴重。
&ldquo總算好好兒地回來了,真是謝天謝地!&rdquo這是那位笑盈盈的馬車夫說的心裡話。
我們離開比薩城後,他就一直與我們做伴旅行。
他早已套好馬,我們乘上馬車,朝沉睡的那不勒斯奔去! 那不勒斯蘇醒了,還是那些小醜,扒手,唱滑稽歌曲的,叫花子,褴褛的衣衫,木偶,花束,花花綠綠,污穢不堪,到處都是堕落;在陽光下顯露出這城的滑稽可笑的裝束,明日,後日,日複一日都是如此;在海灘上唱歌、挨餓、賭博、跳舞;辛辛苦苦的事兒都留給火山了,那裡總是從不停息地噴着。
我們今晚在雄偉的聖卡羅劇院看歌劇。
假如我們英國的業餘藝術愛好者們在英國觀看意大利歌劇時,聽見歌劇唱得有一半像今晚的歌劇&ldquoFoscari&rdquo[10]那樣拙劣,他們便會對具有民族風味的東西感到非常地憂傷。
不過,就把握周圍的現實生活、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具有驚人的真實性與精神這一點來說,破破爛爛的小劇院,聖卡裡諾劇院&mdash&mdash劇院沒有樓座,房子仿佛要倒下來似的,外面有一幅顔色很刺眼的畫,劇院周圍盡是鼓号聲,還有表演雜技的,變戲法的&mdash&mdash真可謂舉世無雙。
那不勒斯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特點,在我們離開這座城之前,不妨将它簡略作一介紹&mdash&mdash彩票的發行。
彩票在意大利多數地區都很盛行,然而,發行彩票造成的後果與影響在這裡則特别顯著。
抽彩在每周六。
發行彩票給政府帶來巨額收入;最窮的窮人也因此對賭博入了迷,這對國庫來說是非常實惠的,但對窮人們來說,結果則是傾家蕩産。
最低的賭注是一文錢,即還不到四分之一便士[11]。
一百個數字&mdash&mdash從一至一百&mdash&mdash放進一個箱子裡。
倘若三個數字中有一個抽出來了,那我便得了一個小獎。
倘若出來兩個數字,得獎數目就是我下的賭注的幾百倍。
倘若三個數字都出來了,那便是賭注的三千五百倍。
我在我買的數字上押(他們叫做&ldquo打&rdquo)賭注,能押多少便押多少,買哪幾個數字可由我自己高興。
我把我押的錢付給彩票發行處,在那裡買一張彩票,我押的數目就記在彩票上。
每個彩票發行處都有一本冊子,叫做《通用彩票推算冊》,那冊子上各種可能發生的偶然事件和情況都有記載,并附有對應的數字。
舉例說,我們拿上兩個&ldquo卡裡諾&rdquo[12]&mdash&mdash約七個便士。
在到彩票發行處去的路上,我們遇見一個穿黑衣服的人。
我們到了那裡便很認真地說:&ldquo《通用彩票推算冊》。
&rdquo他們一本正經地從櫃台裡遞給你。
我們查到了遇見穿黑衣服的人的情況。
有這麼一個數字。
&ldquo我們要那個。
&rdquo我們又查到了路上偶然遇見一個人應押什麼數字。
&ldquo我們要那個。
&rdquo我們最後查到了那條路的路名。
&ldquo我們要那個。
&rdquo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數字。
倘若聖卡羅劇院的屋頂塌下來了,會有很多人從《通用彩票推算冊》上查出這樣一個偶然事件的對應數字,然後押下賭注。
這樣一來,政府很快就會将那些數字封起來,不想冒險輸掉更多的錢。
這種情形是經常發生的。
不久以前,王宮失火,于是大家
有兩頂轎子是給兩位太太用的;第三頂轎子是給一位那不勒斯來的身體很沉的先生的。
他的好客與和氣促使他加入到這一隊登山的人馬中來,陪同我們上山一遊,以盡主人之誼。
這位身體很沉的先生由十五個人擡着;兩位太太各由六個人擡着。
我們走路的人則充分發揮了棍棒的功能。
就這樣,整支隊伍踏着積雪,一步一步朝山頂走去&mdash&mdash仿佛是在一塊古老的主顯節糕上一步一步朝糕頂爬去。
我們一步一步地爬山費了很長時間;當人群中的一個人&mdash&mdash他不是意大利人,不過多年來,他一直常來爬山:我們姑且給他起個名字叫&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mdash&mdash對大家說,由于這時山上已是一片冰封,而且熔岩灰上原來可以立足的地方也被冰雪覆蓋,下山是非常困難的。
那領隊聽了後眼神異樣地環顧四周。
但是上面的轎子把我們的注意都吸引過去了。
由于擡轎的人老是滑跤或者摔倒,轎子一直在上下颠簸,左右搖晃,大家都擡起頭來望着他們;那個身體很沉的先生,特别引人注目,他當時看上去整個身體都令人吃驚地縮短了,頭朝前沖。
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
這一下,原來已氣餒的擡轎人又振作起精神來。
他們喊着平時常喊的口号,互相鼓氣:&ldquo放大膽子,朋友!前面有通心面吃!&rdquo他們毫不畏懼地奮力向前,朝山頂攀登。
起初,我們在黑暗中往上爬的時候,月亮隻照見我們頭頂雪峰的一圈,随後一縷月光直瀉底下的山谷,沒多久,月光照亮了整個白雪皚皚的山坡,照亮了山下的大海,照亮了遠處顯得很小的那不勒斯,照亮了四野的每一個村莊。
當我們到達山頂的台地&mdash&mdash火燒區&mdash&mdash的時候,放眼望去,都是這樣美麗的景色。
那火燒區是一個不再噴火的火山口,周圍都有巨大的火山渣堆積着,就像一條灼幹的大瀑布留下的石塊。
每一個裂口都有火熱的、帶有燃燒硫磺氣味的煙在向外冒。
就在另一個圓錐形的山頭,現在仍在噴火的那個火山口,陡立在這一片台地的盡頭。
隻見一片熊熊大火正從那山口向外噴發。
火光映紅了夜空,濃煙彌漫,火燙的石頭和火山渣跟着濃煙噴上了天空。
石頭與火山渣像羽毛一樣輕輕地飛向天空,又像鉛塊一樣重重地墜落下來。
真叫人找不到詞語來形容這一場面的陰沉和壯麗! 起伏的地面,沖天的濃煙,使人窒息的硫磺的氣味,生怕從地面的裂口裡跌下去的擔憂,不時要停下來等一等在黑暗中掉隊的人(因為這時濃煙已将月亮遮沒了),三十個向導發出的使人無法忍受的喧嚷,山間的呼嘯,同時發生的這一切造成了一片混亂,我們真的又雙腿發軟了。
然而,我們拉着那幾位太太,走出了這一片台地,又過了另一個不再噴火的火山口,來到現在仍在噴火的火山腳下。
我們從向風坡走近火山,在山腳下的熱火山灰上坐下來,擡頭無聲地觀望着山頂;此刻的火焰要比六個星期以前足足高出一百英尺,我們就根據這一點,提心吊膽地判斷着火山内部的運動。
在噴出的火和呼呼的噴火聲中,仿佛有什麼東西激發了我們想走近一些的無法抗拒的願望。
沒坐多少工夫,我們兩個人便忍不住了,在向導領隊的陪伴下,匍匐上山,想爬到火光熊熊的火山口的邊沿,伸進頭去看個究竟。
我們向山頂爬去的時候,那三十個人齊聲高喊起來,說這是性命攸關的舉動,大聲喊我們回來,喊聲吓得其餘的人一個個六神無主。
那三十個人的喊叫,那薄薄的地殼的顫抖&mdash&mdash地殼似乎即刻就要在我們的腳下裂開,将我們抛進底下烈火的深溝裡(要說危險,這才是真正的危險),映照着我們的臉的火光,雨點一樣落下來的密集的熔岩灰,令人窒息的濃煙和硫磺氣味,由于這種種原因,我們完全可能頭昏眼花,失去理智,像醉漢一樣。
然而,我們還是爬到了火山口的邊沿,朝烈火的深淵裡窺探了一眼。
接着,我們連滾帶爬地下了山,三個人都是一臉的煙火,頭發烤焦,渾身發燙,兩眼發花,衣服上都有五六處燒着了。
要下山來,通常的辦法是從熔岩灰上往下滑,因為熔岩灰在腳底下形成一個逐漸增大的立足點,可以防止往下滑得太快。
關于這一點常識你從書上已經看到過千百回了。
然而,當我們在回來的路上過了兩個不再噴火的火山口,到了這個陡峭的地方的時候(正如&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所預料的那樣),連熔岩灰的影兒也沒有看見,整個陡坡便是一塊光滑的冰。
在這進退維谷的時候,十至十二名向導小心翼翼地拉起手來,組成了連環,由最前面的幾個人用棍棒在冰上鑿出一條高高低低的路來,我們就從這條路上下山。
由于道路陡得駭人,一行人中就連那三十個人也不例外,誰都是沒走上五六步就滑跤了。
因此,那兩位太太都下了轎,各由兩個小心謹慎的人在兩旁保護,其餘的人小心翼翼地拉着她們的衣裙,免得她們滑倒&mdash&mdash小心是必要的,但是,這麼一來,她們的衣裙怕是很快就要被扯成破爛了。
那個身體很沉的先生也必須下轎,同樣由人護着;但是他硬是堅持怎樣上山來的就怎樣下山去,理由是擡他的那十五個人總不會一齊都摔倒,現在這樣讓人擡着,比起全憑自己的兩條腿來,要穩當得多了。
就這樣,我們開始下山了。
有時擡起腳來走,有時就在冰上拖着腳步走;但不管怎樣走,比上山時是靜得多,也慢得多了。
我們後面老是有人摔倒,一個人摔倒了,整個隊伍的人都會站不穩,摔倒的人于是便緊緊抓住别人的腳,不管是誰的腳,隻要抓得住就行。
這麼一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轎子要走在大家的前面也辦不到,因為前面要鑿出路來;轎子在我們身後,就在我們的頭頂上,那樣子&mdash&mdash擡轎的老是有人摔倒,不是這個便是那個,那個身體很沉的先生老是雙腳朝天&mdash&mdash非常危險,非常可怕。
我們照這樣向下走,隻走了一點兒路,盡管腰酸背痛,膽戰心驚,不過大家都很高興,認為走過這一點兒路便是一個很大的成功&mdash&mdash大家一個個都摔過好多回了,都曾在要滑下去的時候又被人拉住&mdash&mdash正在這時,那位&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說,這些不平常的情形他從來不曾經曆過。
話音剛落,他腳下一滑,跌倒在冰上。
他馬上覺得事情不妙,正想時,他已經與周圍的人脫開了手,一頭栽下去,在火山錐的表面骨碌碌一直往下滾去! 盡管這情景真叫人不忍看,而且,我們又都無能為力,我們還是看着他在月光下&mdash&mdash我常常夢見這樣的情景&mdash&mdash像炮彈一樣在銀白的冰上翻滾。
差不多就在同一時刻,我聽得後面一聲高叫,一個頭上頂着不很重的一籃子備用鬥篷的人,從我們身邊滾過去,也是那樣一閃而過,緊接着又滾下一個男孩子來。
在這事故一個接着一個發生的時候,其餘的二十八個人如此般聲嘶力竭地喊叫,真叫人覺得他們的呼喊比一群狼的嚎叫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等我們到達我們下馬上山、現在馬匹等候的地方,隻見那位&ldquo打退堂鼓&rdquo先生昏昏沉沉,滿身血迹,整個身體就像一包破衣爛衫似的;不過,謝天謝地,胳臂、腿倒是沒有跌斷!見到一個人大難不死,還好好的活着,還能站,還能走,總是一件高興事,但我們見了誰都不會像現在見到他那樣喜出望外的&mdash&mdash他盡管摔得鼻青眼腫的,倒也沒拿它當作一回事。
我們坐在修道院裡吃晚餐時,那個男孩子被帶進來了,頭上已經包紮起來;幾個鐘頭之後,也有了那個大人的消息。
他也是鼻青眼腫的,摔得昏過去,不過還沒有摔斷骨頭;幸好山上所有的岩石都覆蓋了積雪,他們才沒傷着。
大家津津有味地吃了晚餐,圍坐在熊熊的火堆前好好休息過之後,又騎上馬,繼續下山,朝薩爾瓦托家趕去&mdash&mdash我們走得很慢,因為我們的那位鼻青眼腫的朋友連坐在馬背上都坐不穩,動一動就感到痛不可耐。
盡管夜已經深了,或者說已經是第二天淩晨了,我們還未到達村莊,全村的人就已經在馬棚小院外面等了,還在我們要經過的路上張望。
我們一到,便聽得一陣嘈雜的人語聲,全村都轟動起來。
我們想,總不會是歡迎我們的,大家都有點摸不着頭腦,不知是什麼道理。
待到我們進了院子,才弄明白,在我們上山的同時,也有一隊法國人在山上,他們有一個人摔斷了胳臂,現在正躺在院子裡的一堆草上。
那人看上去像死了的一般,經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們都說我們十之八九傷得比法國人還要嚴重。
&ldquo總算好好兒地回來了,真是謝天謝地!&rdquo這是那位笑盈盈的馬車夫說的心裡話。
我們離開比薩城後,他就一直與我們做伴旅行。
他早已套好馬,我們乘上馬車,朝沉睡的那不勒斯奔去! 那不勒斯蘇醒了,還是那些小醜,扒手,唱滑稽歌曲的,叫花子,褴褛的衣衫,木偶,花束,花花綠綠,污穢不堪,到處都是堕落;在陽光下顯露出這城的滑稽可笑的裝束,明日,後日,日複一日都是如此;在海灘上唱歌、挨餓、賭博、跳舞;辛辛苦苦的事兒都留給火山了,那裡總是從不停息地噴着。
我們今晚在雄偉的聖卡羅劇院看歌劇。
假如我們英國的業餘藝術愛好者們在英國觀看意大利歌劇時,聽見歌劇唱得有一半像今晚的歌劇&ldquoFoscari&rdquo[10]那樣拙劣,他們便會對具有民族風味的東西感到非常地憂傷。
不過,就把握周圍的現實生活、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具有驚人的真實性與精神這一點來說,破破爛爛的小劇院,聖卡裡諾劇院&mdash&mdash劇院沒有樓座,房子仿佛要倒下來似的,外面有一幅顔色很刺眼的畫,劇院周圍盡是鼓号聲,還有表演雜技的,變戲法的&mdash&mdash真可謂舉世無雙。
那不勒斯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特點,在我們離開這座城之前,不妨将它簡略作一介紹&mdash&mdash彩票的發行。
彩票在意大利多數地區都很盛行,然而,發行彩票造成的後果與影響在這裡則特别顯著。
抽彩在每周六。
發行彩票給政府帶來巨額收入;最窮的窮人也因此對賭博入了迷,這對國庫來說是非常實惠的,但對窮人們來說,結果則是傾家蕩産。
最低的賭注是一文錢,即還不到四分之一便士[11]。
一百個數字&mdash&mdash從一至一百&mdash&mdash放進一個箱子裡。
倘若三個數字中有一個抽出來了,那我便得了一個小獎。
倘若出來兩個數字,得獎數目就是我下的賭注的幾百倍。
倘若三個數字都出來了,那便是賭注的三千五百倍。
我在我買的數字上押(他們叫做&ldquo打&rdquo)賭注,能押多少便押多少,買哪幾個數字可由我自己高興。
我把我押的錢付給彩票發行處,在那裡買一張彩票,我押的數目就記在彩票上。
每個彩票發行處都有一本冊子,叫做《通用彩票推算冊》,那冊子上各種可能發生的偶然事件和情況都有記載,并附有對應的數字。
舉例說,我們拿上兩個&ldquo卡裡諾&rdquo[12]&mdash&mdash約七個便士。
在到彩票發行處去的路上,我們遇見一個穿黑衣服的人。
我們到了那裡便很認真地說:&ldquo《通用彩票推算冊》。
&rdquo他們一本正經地從櫃台裡遞給你。
我們查到了遇見穿黑衣服的人的情況。
有這麼一個數字。
&ldquo我們要那個。
&rdquo我們又查到了路上偶然遇見一個人應押什麼數字。
&ldquo我們要那個。
&rdquo我們最後查到了那條路的路名。
&ldquo我們要那個。
&rdquo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數字。
倘若聖卡羅劇院的屋頂塌下來了,會有很多人從《通用彩票推算冊》上查出這樣一個偶然事件的對應數字,然後押下賭注。
這樣一來,政府很快就會将那些數字封起來,不想冒險輸掉更多的錢。
這種情形是經常發生的。
不久以前,王宮失火,于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