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信集》看陀思妥耶夫斯基 [1]
關燈
小
中
大
的生命力。
&rdquo後來,他在西伯利亞結束了苦役生活,剛剛娶了寡婦瑪利亞·德米特裡耶夫娜·伊薩耶娃,便在書信中(1856年)這樣寫道:&ldquo現在,已經不像以前了,在我的工作中充滿了那麼多的思考,那麼多的努力,那麼多的活力&hellip&hellip在這六年期間,我有過那麼多的活力和勇氣用來鬥争,還帶着無比的痛苦,而我卻沒有辦法弄到足夠的錢來喂飽我自己和我的妻子,這一切可能嗎?算了吧,沒有人知道我的力量有多麼大,我的才能有多麼高,而我靠的正是這些!&rdquo 但是,咳!他要抗拒的不僅僅是貧困! &ldquo我工作時幾乎總是神經質,焦慮,煩躁。
當我工作太多時,我就真的病倒。
&rdquo&ldquo最近,我實際上是在夜以繼日地工作,盡管我的病不時發作。
&rdquo在另一封信中:&ldquo我的病發作起來會要了我的命,每次發作之後,我得用四天的時間,才能讓我的思緒穩定下來。
&rdquo 陀思妥耶夫斯基從不隐瞞自己的病。
他那&ldquo神聖痛苦&rdquo的打擊也來得太頻繁了!以至于他的一些朋友,還有一些不相幹的人,有時成了目睹現場的證人。
斯特拉霍夫曾在他的《回憶錄》中給我們講述了那樣的一個發病場景。
他跟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并不認為癫痫病有什麼可恥的地方,除了引起寫作上的某些困難之外,并不表現為精神上或智力上的某種&ldquo低下&rdquo。
即便在第一次給一些女性通信者寫信時,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會對自己遲遲沒有複信表示道歉,并且天真地、直接地說:&ldquo我剛剛忍受了我的癫痫病的三次發作,以前從來沒有發作得如此劇烈,如此頻繁。
在發作之後的兩三天裡,我什麼工作都做不了,我不能寫,甚至不能閱讀,因為我的心靈和軀體全都垮了。
所以,我現在請求您原諒,您已經知道是什麼原因了,請原諒我遲遲沒有給您回信。
&rdquo 這一疾病,在他去西伯利亞之前就已經有了,在苦役營中犯得更重了,去國外旅行時稍有緩和,但再度發作時更兇猛。
&ldquo當這毛病久不發作時,突然發作一次就特别厲害,讓我的情緒低落到極點。
我陷于絕望之中。
以前(他寫這封信時五十歲),發作後低落的情緒會持續三天,現在,則要持續七八天。
&rdquo 盡管癫痫病發作,他還是緊緊地抓住工作,努力不懈地完成自己承諾的事:&ldquo已經預告了,在雜志(《俄羅斯通報》)的四月号中要刊登我的續集(《白癡》),可我還沒有寫完,隻寫了無關緊要的一章。
到時候,我給他們寄什麼呢?我真的不知道!前天,我又犯病了,犯得很厲害。
但是,昨天,我還是寫了一點,在幾乎瘋狂的心态中寫的。
&rdquo 假如,發病之後他隻感到難受和痛苦,那還真算不了什麼。
&ldquo可是,咳!讓我絕望的是,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像不久之前那樣快速地工作了。
&rdquo有好幾次,他抱怨說,他的記憶力和他的想象力都在減退。
在他五十八歲時,也就是逝世前兩年,他寫道:&ldquo很久以來,我就注意到,我越是前進,我的工作就越是困難。
因此,我常常生出一些總是難以撫慰的想法,一些陰郁的想法&hellip&hellip&rdquo而這一時期,他在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
去年,當波德萊爾的書信集出版時,蒙代斯先生曾經慷慨陳詞表示抗議,而且誇大其詞地提到了藝術家的&ldquo道德廉恥&rdquo,等等。
而我在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信集時,不禁想起了那句據傳為基督本人所說的精彩話,它在不久前傳得很廣:&ldquo當你們重新赤身裸體時,當你們不再感到羞恥時,天國就将來臨。
&rdquo[16] 無疑,總會有一些生性敏感、廉恥心容易被觸動的文人,跳出來反對出版私人書信和隐秘文獻,他們隻希望看到偉人的正面形象。
他們在這些書信中似乎隻看重一種沾沾自喜,那是平庸之輩因英雄的書信中暴露的那些與自己相似的缺點而産生的沾沾自喜。
因此,這些文人就說,這樣的出版物&ldquo很不得體&rdquo,或者用浪漫主義的語氣說,這是在&ldquo挖祖墳&rdquo,至少,這也是一種不健康的好奇心。
他們說:&ldquo不要來碰作者,隻有作品才是要緊的。
&rdquo&mdash&mdash顯然如此!但是,令人贊美的,讓我受到了無窮教益的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寫出了作品。
我不是在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傳,而僅僅是根據書信集提供的材料,為他畫一個肖像。
我隻談到了他自身的那些局限,我想我還可以談談那些局限中的持續不斷的苦難,那種苦難跟他是如此的緊密相依,似乎成了他天性的一種秘密需求&hellip&hellip但是,一切都對他冷酷無情。
盡管他自幼體弱多病,卻在剛剛開始文學生涯時就被認為适合于服兵役,而他那比他強壯得多的哥哥米哈伊爾卻退了役。
他不巧進入了嫌疑分子集團中,遭到逮捕,被判死刑,後來被赦免,發配到西伯利亞服刑,在那裡一待就是十年,四年在苦役營,六年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當列兵。
在那裡,興許不是出于我們一般人認為的偉大愛情[17],而是出于一種熾熱的同情心,出于憐憫、柔情、獻身需要,以及他那承擔一切而毫不回避的天性,他娶了一個苦役犯伊薩耶夫的遺孀[18],她當時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兒子,這孩子是個遊手好閑的無賴,從此就由陀思妥耶夫斯基來撫養。
&ldquo假如您問到我的情況,我怎麼回答您好呢:我承擔了家庭的苦惱,我一直在苦熬着。
但我想,我的生命還沒有結束,我還不打算去死。
&rdquo他的哥哥米哈伊爾死後,其家庭成員也由陀思妥耶夫斯基來撫養。
他隻要有點積蓄,就投入到他所創辦、維持、領導的那些報紙雜志中[19],另外,把可能有的餘暇也一齊搭進去:&ldquo當時必須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
我開始在三家印刷作坊同時出版;在金錢、健康、精力功夫上,我毫不吝惜。
我一個人擔當一切。
我看校樣;我跟作者們、跟書報檢查官們打交道;我修改文章;我找錢;我一直站着工作到清晨六點鐘,隻睡五個小時的覺。
最後,我終于使雜志走上了正軌,但為時已晚。
&rdquo确實,雜志避免不了破産的命運。
&ldquo但是,最糟糕的,&rdquo他接着寫道,&ldquo我一方面像苦役犯那樣工作,一方面卻不能為雜志寫任何文字;沒有一行字是以我的名義寫的。
讀者根本就看不到我的名字,不僅在外省,而且在彼得堡,公衆并不知道是我在主持雜志。
&rdquo 沒關系!他繼續下去,堅持不懈,從頭開始。
什麼都不能讓他灰心,不能讓他垮掉。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還在繼續鬥争,不是與公衆輿論鬥,因為他最終已經赢得了它,而是跟報紙上的反對派鬥争:&ldquo我在莫斯科說了一番話(指他關于普希金的演說),您瞧一瞧,幾乎所有的報紙是如何對待我的,仿佛我在哪家銀行裡偷竊或詐騙了錢似的。
就連烏康采夫本人(當時的一個著名詐騙犯)受到的謾罵都不如我來得多。
&rdquo 然而,他追尋的并不是一種獎賞,促使他行動的,也不是作家的自尊心或者虛榮心。
在這一方面,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他接受他最初的輝煌成就時的方式。
他這樣寫道:&ldquo我從事文學已經有三年了,我已經暈了頭。
我不在生活,我沒有時間思考&hellip&hellip人們為我創建了一種可疑的名望,而我不知道這一地獄将持續到什麼時候。
&rdquo 他是那麼地堅信自己思想的價值,以至于他作為人的價值也與之緊緊混雜在一起,并消失于其中。
&ldquo我對您做什麼了?&rdquo他這樣寫信給他的朋友弗朗熱爾說,&ldquo值得您如此地愛着我?&rdquo在他生命的晚年,他這樣寫信給一個陌生的女性通信者:&ldquo您認為我是解放心靈、拯救靈魂、驅趕痛苦的人嗎?許多人給我寫信,但是我相信,我恐怕隻能引起他們的失望和厭惡。
我很少能夠撫慰别人,盡管我有時候也能這樣做。
&rdquo然而,在這個如此痛苦的心靈中,蘊藏着多麼深厚的溫柔!他在西伯利亞寫信給哥哥說:&ldquo我每夜都夢見你,我成天提心吊膽。
我不願意讓你死去;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再一次見到你,并且擁抱你,我親愛的。
請看在上帝的分上,讓我安心吧。
請看在基督的分上,假如你身體健康的話,你就放下你的一切事情、一切煩惱,馬上給我寫封信,因為,不然的話,我會發瘋的。
&rdquo 至少,在這裡,他是不是要找到某種支撐?&ldquo請盡快給我寫信,仔細地給我說一說。
你覺得我哥哥怎麼樣(這是他于1856年3月23日從塞米巴拉金斯克寫給弗朗熱爾男爵的信)?他對我是怎麼想的?以前,他是那麼地愛我!他跟我告别時痛哭流涕。
他沒有冷落我吧?他的性格改變了嗎?這會讓我多麼的悲傷!&hellip&hellip他把過去的一切都忘了嗎?我不能相信。
但是,如何解釋他一連七八個月都沒有來信呢?&hellip&hellip[20]再說了,我看到他身上已經沒有了太多往日裡的那種真誠!我将永遠也忘不了他對K所說的話,當時,我曾托K轉告他,讓他照看一下我。
他在信中寫的是&lsquo他還是留在西伯利亞為好&rsquo。
&rdquo沒錯,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寫了,但是,這句令人寒心的話,他隻求人們把它給忘了;我剛才引用了一些片段的那封給米哈伊爾的精彩的信,寫在這封信之後;此後不久,他寫信給弗朗熱爾說:&ldquo告訴我的哥哥,我緊緊地擁抱他,我請求他原諒我給他帶來的一切苦難,我要跪在他的面前。
&rdquo1855年8月21日,他寫信給他哥哥本人(這封信比昂斯托克也沒有翻譯發表)說:&ldquo親愛的朋友,當我在去年10月的信中向你做同樣的抱怨(關于你的沉默)時,你回答我說,你很難讀得下去。
哦,我親愛的米沙!看在上帝的分上,請不要埋怨我!想想我孤獨一人,像一粒被遺棄的石子,我的性格始終是那麼的陰郁、病态、喜怒無常;想想這一切,假如我的抱怨是那麼的不公正,我的設想是那麼的荒誕,就請原諒我吧。
我第一個就相信是我錯了。
&rdquo 興許霍夫曼是對的,西方讀者面對如此謙卑的忏悔,會嗤之以鼻;我們那帶有濃重西班牙色彩的文學總是教導我們,要在永遠不忘侮辱中見出一種高貴性格來!&hellip&hellip 那麼,這樣的一位&ldquo西方讀者&rdquo,讀到以下這句話時會說什麼呢?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ldquo您寫道,所有的人都愛沙皇。
那麼,我也愛他
&rdquo後來,他在西伯利亞結束了苦役生活,剛剛娶了寡婦瑪利亞·德米特裡耶夫娜·伊薩耶娃,便在書信中(1856年)這樣寫道:&ldquo現在,已經不像以前了,在我的工作中充滿了那麼多的思考,那麼多的努力,那麼多的活力&hellip&hellip在這六年期間,我有過那麼多的活力和勇氣用來鬥争,還帶着無比的痛苦,而我卻沒有辦法弄到足夠的錢來喂飽我自己和我的妻子,這一切可能嗎?算了吧,沒有人知道我的力量有多麼大,我的才能有多麼高,而我靠的正是這些!&rdquo 但是,咳!他要抗拒的不僅僅是貧困! &ldquo我工作時幾乎總是神經質,焦慮,煩躁。
當我工作太多時,我就真的病倒。
&rdquo&ldquo最近,我實際上是在夜以繼日地工作,盡管我的病不時發作。
&rdquo在另一封信中:&ldquo我的病發作起來會要了我的命,每次發作之後,我得用四天的時間,才能讓我的思緒穩定下來。
&rdquo 陀思妥耶夫斯基從不隐瞞自己的病。
他那&ldquo神聖痛苦&rdquo的打擊也來得太頻繁了!以至于他的一些朋友,還有一些不相幹的人,有時成了目睹現場的證人。
斯特拉霍夫曾在他的《回憶錄》中給我們講述了那樣的一個發病場景。
他跟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并不認為癫痫病有什麼可恥的地方,除了引起寫作上的某些困難之外,并不表現為精神上或智力上的某種&ldquo低下&rdquo。
即便在第一次給一些女性通信者寫信時,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會對自己遲遲沒有複信表示道歉,并且天真地、直接地說:&ldquo我剛剛忍受了我的癫痫病的三次發作,以前從來沒有發作得如此劇烈,如此頻繁。
在發作之後的兩三天裡,我什麼工作都做不了,我不能寫,甚至不能閱讀,因為我的心靈和軀體全都垮了。
所以,我現在請求您原諒,您已經知道是什麼原因了,請原諒我遲遲沒有給您回信。
&rdquo 這一疾病,在他去西伯利亞之前就已經有了,在苦役營中犯得更重了,去國外旅行時稍有緩和,但再度發作時更兇猛。
&ldquo當這毛病久不發作時,突然發作一次就特别厲害,讓我的情緒低落到極點。
我陷于絕望之中。
以前(他寫這封信時五十歲),發作後低落的情緒會持續三天,現在,則要持續七八天。
&rdquo 盡管癫痫病發作,他還是緊緊地抓住工作,努力不懈地完成自己承諾的事:&ldquo已經預告了,在雜志(《俄羅斯通報》)的四月号中要刊登我的續集(《白癡》),可我還沒有寫完,隻寫了無關緊要的一章。
到時候,我給他們寄什麼呢?我真的不知道!前天,我又犯病了,犯得很厲害。
但是,昨天,我還是寫了一點,在幾乎瘋狂的心态中寫的。
&rdquo 假如,發病之後他隻感到難受和痛苦,那還真算不了什麼。
&ldquo可是,咳!讓我絕望的是,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像不久之前那樣快速地工作了。
&rdquo有好幾次,他抱怨說,他的記憶力和他的想象力都在減退。
在他五十八歲時,也就是逝世前兩年,他寫道:&ldquo很久以來,我就注意到,我越是前進,我的工作就越是困難。
因此,我常常生出一些總是難以撫慰的想法,一些陰郁的想法&hellip&hellip&rdquo而這一時期,他在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
去年,當波德萊爾的書信集出版時,蒙代斯先生曾經慷慨陳詞表示抗議,而且誇大其詞地提到了藝術家的&ldquo道德廉恥&rdquo,等等。
而我在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信集時,不禁想起了那句據傳為基督本人所說的精彩話,它在不久前傳得很廣:&ldquo當你們重新赤身裸體時,當你們不再感到羞恥時,天國就将來臨。
&rdquo[16] 無疑,總會有一些生性敏感、廉恥心容易被觸動的文人,跳出來反對出版私人書信和隐秘文獻,他們隻希望看到偉人的正面形象。
他們在這些書信中似乎隻看重一種沾沾自喜,那是平庸之輩因英雄的書信中暴露的那些與自己相似的缺點而産生的沾沾自喜。
因此,這些文人就說,這樣的出版物&ldquo很不得體&rdquo,或者用浪漫主義的語氣說,這是在&ldquo挖祖墳&rdquo,至少,這也是一種不健康的好奇心。
他們說:&ldquo不要來碰作者,隻有作品才是要緊的。
&rdquo&mdash&mdash顯然如此!但是,令人贊美的,讓我受到了無窮教益的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寫出了作品。
我不是在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傳,而僅僅是根據書信集提供的材料,為他畫一個肖像。
我隻談到了他自身的那些局限,我想我還可以談談那些局限中的持續不斷的苦難,那種苦難跟他是如此的緊密相依,似乎成了他天性的一種秘密需求&hellip&hellip但是,一切都對他冷酷無情。
盡管他自幼體弱多病,卻在剛剛開始文學生涯時就被認為适合于服兵役,而他那比他強壯得多的哥哥米哈伊爾卻退了役。
他不巧進入了嫌疑分子集團中,遭到逮捕,被判死刑,後來被赦免,發配到西伯利亞服刑,在那裡一待就是十年,四年在苦役營,六年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當列兵。
在那裡,興許不是出于我們一般人認為的偉大愛情[17],而是出于一種熾熱的同情心,出于憐憫、柔情、獻身需要,以及他那承擔一切而毫不回避的天性,他娶了一個苦役犯伊薩耶夫的遺孀[18],她當時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兒子,這孩子是個遊手好閑的無賴,從此就由陀思妥耶夫斯基來撫養。
&ldquo假如您問到我的情況,我怎麼回答您好呢:我承擔了家庭的苦惱,我一直在苦熬着。
但我想,我的生命還沒有結束,我還不打算去死。
&rdquo他的哥哥米哈伊爾死後,其家庭成員也由陀思妥耶夫斯基來撫養。
他隻要有點積蓄,就投入到他所創辦、維持、領導的那些報紙雜志中[19],另外,把可能有的餘暇也一齊搭進去:&ldquo當時必須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
我開始在三家印刷作坊同時出版;在金錢、健康、精力功夫上,我毫不吝惜。
我一個人擔當一切。
我看校樣;我跟作者們、跟書報檢查官們打交道;我修改文章;我找錢;我一直站着工作到清晨六點鐘,隻睡五個小時的覺。
最後,我終于使雜志走上了正軌,但為時已晚。
&rdquo确實,雜志避免不了破産的命運。
&ldquo但是,最糟糕的,&rdquo他接着寫道,&ldquo我一方面像苦役犯那樣工作,一方面卻不能為雜志寫任何文字;沒有一行字是以我的名義寫的。
讀者根本就看不到我的名字,不僅在外省,而且在彼得堡,公衆并不知道是我在主持雜志。
&rdquo 沒關系!他繼續下去,堅持不懈,從頭開始。
什麼都不能讓他灰心,不能讓他垮掉。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還在繼續鬥争,不是與公衆輿論鬥,因為他最終已經赢得了它,而是跟報紙上的反對派鬥争:&ldquo我在莫斯科說了一番話(指他關于普希金的演說),您瞧一瞧,幾乎所有的報紙是如何對待我的,仿佛我在哪家銀行裡偷竊或詐騙了錢似的。
就連烏康采夫本人(當時的一個著名詐騙犯)受到的謾罵都不如我來得多。
&rdquo 然而,他追尋的并不是一種獎賞,促使他行動的,也不是作家的自尊心或者虛榮心。
在這一方面,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他接受他最初的輝煌成就時的方式。
他這樣寫道:&ldquo我從事文學已經有三年了,我已經暈了頭。
我不在生活,我沒有時間思考&hellip&hellip人們為我創建了一種可疑的名望,而我不知道這一地獄将持續到什麼時候。
&rdquo 他是那麼地堅信自己思想的價值,以至于他作為人的價值也與之緊緊混雜在一起,并消失于其中。
&ldquo我對您做什麼了?&rdquo他這樣寫信給他的朋友弗朗熱爾說,&ldquo值得您如此地愛着我?&rdquo在他生命的晚年,他這樣寫信給一個陌生的女性通信者:&ldquo您認為我是解放心靈、拯救靈魂、驅趕痛苦的人嗎?許多人給我寫信,但是我相信,我恐怕隻能引起他們的失望和厭惡。
我很少能夠撫慰别人,盡管我有時候也能這樣做。
&rdquo然而,在這個如此痛苦的心靈中,蘊藏着多麼深厚的溫柔!他在西伯利亞寫信給哥哥說:&ldquo我每夜都夢見你,我成天提心吊膽。
我不願意讓你死去;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再一次見到你,并且擁抱你,我親愛的。
請看在上帝的分上,讓我安心吧。
請看在基督的分上,假如你身體健康的話,你就放下你的一切事情、一切煩惱,馬上給我寫封信,因為,不然的話,我會發瘋的。
&rdquo 至少,在這裡,他是不是要找到某種支撐?&ldquo請盡快給我寫信,仔細地給我說一說。
你覺得我哥哥怎麼樣(這是他于1856年3月23日從塞米巴拉金斯克寫給弗朗熱爾男爵的信)?他對我是怎麼想的?以前,他是那麼地愛我!他跟我告别時痛哭流涕。
他沒有冷落我吧?他的性格改變了嗎?這會讓我多麼的悲傷!&hellip&hellip他把過去的一切都忘了嗎?我不能相信。
但是,如何解釋他一連七八個月都沒有來信呢?&hellip&hellip[20]再說了,我看到他身上已經沒有了太多往日裡的那種真誠!我将永遠也忘不了他對K所說的話,當時,我曾托K轉告他,讓他照看一下我。
他在信中寫的是&lsquo他還是留在西伯利亞為好&rsquo。
&rdquo沒錯,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寫了,但是,這句令人寒心的話,他隻求人們把它給忘了;我剛才引用了一些片段的那封給米哈伊爾的精彩的信,寫在這封信之後;此後不久,他寫信給弗朗熱爾說:&ldquo告訴我的哥哥,我緊緊地擁抱他,我請求他原諒我給他帶來的一切苦難,我要跪在他的面前。
&rdquo1855年8月21日,他寫信給他哥哥本人(這封信比昂斯托克也沒有翻譯發表)說:&ldquo親愛的朋友,當我在去年10月的信中向你做同樣的抱怨(關于你的沉默)時,你回答我說,你很難讀得下去。
哦,我親愛的米沙!看在上帝的分上,請不要埋怨我!想想我孤獨一人,像一粒被遺棄的石子,我的性格始終是那麼的陰郁、病态、喜怒無常;想想這一切,假如我的抱怨是那麼的不公正,我的設想是那麼的荒誕,就請原諒我吧。
我第一個就相信是我錯了。
&rdquo 興許霍夫曼是對的,西方讀者面對如此謙卑的忏悔,會嗤之以鼻;我們那帶有濃重西班牙色彩的文學總是教導我們,要在永遠不忘侮辱中見出一種高貴性格來!&hellip&hellip 那麼,這樣的一位&ldquo西方讀者&rdquo,讀到以下這句話時會說什麼呢?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ldquo您寫道,所有的人都愛沙皇。
那麼,我也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