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察

關燈
先前還密謀在歸國途中偷襲秀吉的勝家,如今卻與秀吉互換了角色,在自己的歸國路上陷入了如履薄冰、提心吊膽的境地。

     要回到越前,就必須通過江州長浜。

    但先他一步回國的秀吉就在長浜。

     秀吉會默許他通過嗎?這點必須慎重考慮。

     曾有人在勝家離開清洲城前提議:先通過泷川一益的領地,從伊勢橫穿鈴鹿,繞道江州回國,但他認為這樣一來世間便會流言四起,說他懼怕秀吉,這對于勝家來說是莫大的恥辱。

    且身邊的玄蕃允也不會答應。

     但事實是,一旦進入美濃路勝家将步步為營。

     &ldquo那邊山上會不會有伏兵?那邊的煙霧會不會是敵情?這樣瞻前顧後必使身心俱疲,無法獲得準确情報也會延誤行軍,此外還需要将隊伍調整為戰備狀态,若不能考慮周全便無法繼續前行。

    &rdquo 此時,傳言有人在不破山附近看到貌似秀吉麾下的一支部隊,隻說看見,勝家及幕下之人便已毛骨悚然。

     &ldquo來啦!&rdquo &ldquo真有埋伏!&rdquo 想象到在前方等候他們的敵軍數量及布陣,柴田軍突然變得殺氣騰騰。

    兵馬立刻在揖斐川前的牛牧附近安營紮寨,勝家則和幕僚們一道來到村中神社的小林裡召開軍事會議,商讨是迎戰還是撤退。

     其中一計是暫且撤退,待與清洲城内的三法師聯合,揭露秀吉罪行,再糾集各路将領一道堂堂正正讨伐秀吉。

     另外一計便是迎戰,這裡的敵軍人少勢微,不堪一擊,何不一舉擊潰,殺個痛快。

     若是從結果來考慮,前者更仰仗戰術,後者則能速戰速決。

    或許還可以一舉削弱秀吉的勢力,但換言之,柴田軍也有戰敗的可能。

     因為關之原以北地勢險峻,最适合埋伏。

    加之撤回長浜的秀吉軍極有可能比昨日所見更多,且分散在江南至不破、養老等地的閑散武士與羽柴家有往來的不少,而與柴田家有關系的卻沒幾個。

     &ldquo無論怎麼想,在這裡迎戰秀吉都不是上策。

    他之所以在一天内急急趕回,也是為了占據這一有利形勢。

    僅憑這一點就不該冒失開戰!&rdquo 勝家和各位老臣都傾向于此計。

    但玄蕃允嘲笑道:&ldquo你就那麼怕秀吉?就算成為世人的笑柄你也無所謂嗎?&rdquo 無論何時的軍事會議,往往都會認為退則弱,進則強。

    先不論結果如何,其中必有一方看似消極,另一方看似積極。

     玄蕃允的意見可以左右幕僚。

    他所向披靡的勇猛,在族中的地位以及得寵于勝家的現實,這些都會對幕僚産生無形的作用。

     &ldquo未發一箭,看見敵軍就潰逃,這恐怕有損柴田家的威名。

    &rdquo &ldquo要是還未離開清洲城,此計倒可一試。

    &rdquo &ldquo正如玄蕃允殿下所說,都已行至此地,倘若折返,傳出去将會成為後世的笑柄!&rdquo &ldquo先戰上一場再撤也不遲!&rdquo 年輕武士們異口同聲地支持玄蕃允的意見。

     隻有毛受勝助家照一直沉默不語,未發一言。

     &ldquo勝助,你怎麼想?&rdquo 勝家很少征求他的意見。

    平日裡,他自知被主君冷落,所以不像玄蕃允那樣張揚,舉止言行都十分謹慎。

    隻見毛受勝助乖乖答道:&ldquo我覺得玄蕃允殿下的意見甚好。

    &rdquo在一群血氣方剛、鬥志高昂的武士中,年輕的勝助卻平靜如水,可見其缺乏勇武之氣。

    在這種場合下,他不得不如此作答。

     &ldquo勝助都這樣說的話,就照玄蕃允說的做,繼續向前推進。

    渡過河流後立刻派遣密探組前去打探,切忌貿然行軍。

    派大批步兵打先鋒,火槍隊緊随其後,鐵炮組部署在後備軍前方。

    如若太近,敵軍出現時鐵炮便無法發揮作用。

    如有敵軍,探子就發信号,立刻鳴響戰鼓,絲毫不可慌亂。

    各組頭們聽候勝家号令。

    &rdquo 制訂方針後,柴田軍便開始渡河。

    渡河期間沒有遭受任何襲擊,随後軍隊繼續向赤坂方向行進,但仍未看見敵軍。

     密探組的偵察範圍一直延伸到了垂井宿營地附近,最終确認周邊沒有任何異狀。

     一位旅人經過,偵察組覺得很奇怪,就派一名探子将他抓了回來。

    經過密探組組頭逼問,旅人說出了所有知道的情況,但結果卻讓人失望。

     詢問他可曾在途中見到羽柴殿下的軍隊,那人說确實見到了,就在今早,在不破附近。

    之後他自己有些事情耽誤,方才經過垂井而來,垂井那邊已聚滿了先到的羽柴殿下的人馬。

     &ldquo大概有多少人?&rdquo &ldquo不太清楚,同行的大約有幾百人。

    &rdquo &ldquo幾百?&rdquo 探子們相互看看,随後丢下那人,立刻向後方的勝家通報。

     想不到敵軍的數量竟如此少,這使勝家越發擔心,但現在已是騎虎難下,隻能繼續行軍。

    正在這時,有人來報羽柴家遣使來訪。

     等走近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