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新生

關燈


    [293] 詩歌的末尾暗示着煉金術士的偉大希望&ldquo&mdash&mdash不朽&rdquo、&ldquo長生不老藥&rdquo(elixirvitae)。

    作為一種超驗理念,不朽不能成為體驗對象,因此既無支持也無反對的論據。

    但不朽作為一種感覺的體驗是相當不同的。

    這種感受正如理念的存在一樣,是無可争議的現實,也能和理念一樣被同等程度地體驗。

    我曾多次觀察到,自性的自發性展現,即與之相連的某些象征的顯現,會随之帶來無意識的某種無時間性的東西,它以一種永恒或不死的感受來表達自己。

    此類體驗讓人異常印象深刻。

    &ldquo永恒之水&rdquo、&ldquo不朽之石&rdquo(incorruptibilitaslapidis)、&ldquo長生不老藥&rdquo[294]、&ldquo不死之食&rdquo(cibusimmortalis)等理念并不奇怪,因為它們符合集體無意識的現象學。

    就煉金術士而言,他想象自己能夠制造出一種永生物質,這就算是在上帝的幫助下,似乎也是一種荒謬的假設。

    這種宣稱讓很多著作帶有一種自吹自擂、欺世盜名的氣氛,由此它們當然變得聲名狼藉、被人遺忘。

    與此同時,我們要當心不要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潑掉了。

    也有一些著作對工作的性質深入探究,賦予煉金術另外一副面貌。

    《哲學玫瑰園》的匿名作者如此說:&ldquo然而,顯而易見的是,石頭是哲人的主人,就像他[哲人]會說,他被迫跟随自己的本性行事,故而,哲人不是主人,而是執行者,石頭的執行者。

    相應地,那些試圖通過技術,遠離自然而在物質中加入任何非其本性具有之物的人,是錯誤的,而且會因為其錯誤而悲傷。

    &rdquo[295]這明白地告訴我們,藝術家不是根據他自己的創造性異想行事,而是被石頭驅使做事。

    這位全能的工頭正是自性。

    自性想要在工作中展現出自己,因此&ldquo偉業&rdquo是一個自性化過程,一種成為自性的過程。

    自性是整體的、永恒的人,并以此呼應原發的、球形的[296]、雙性的存在,他代表着意識和無意識的交互整合。

     從前所述我們能夠看到工作是如何以違背理性分析的、高度矛盾的存在而結束。

    這項工作幾乎不可能以其他方式結束,因為&ldquo複雜的對立&rdquo(complexiooppositorum)隻可能導出了難解的悖論。

    在心理學上,這意味着人類整體性隻能夠以二律背反來描述,這在面對超驗理念時總是如此。

    我們可以提出同樣矛盾的光的粒子理論和波動理論,雖然它們至少可在數學綜合(mathematicalsynthesis)的可能性之内呈現,但相比之下,心理學理念缺乏這種呈現。

    然而,我們的悖論提供了直覺和情緒體驗的可能性,因為不可知和不可理解的自性統一體,甚至照亮了我們辨别性的,故也是分裂性的意識領域,并且,就像所有的無意識内容一樣,它帶着非常強大的效應如此行事。

    這種内在的統一,或者統一的體驗,是神秘學者盡力用&ldquo神秘聯合&rdquo的理念來表達的,而且也見于印度的宗教和哲學,見于中國道家以及日本禅宗。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我們給予&ldquo自性&rdquo什麼名字并不重要,同樣,它是否是&ldquo真實&rdquo的這一問題也不重要。

    其心理現實性已經足夠成為所有實踐的目标。

    理智無法認識超越它的任何東西,故而理智的彼拉多(Pilate)[297]式質疑是毫無意義的。

     回到我們的圖片:它顯示了&ldquo雌雄同體&rdquo的神化,右邊的身體是男性的,左邊是女性的。

    這個人站在月亮上,月亮在這裡對應着女性月瓶,&ldquo密義瓶&rdquo。

    它的翅膀标志着揮發性(volatility),即靈性。

    它一隻手中舉着聖餐杯,其中有三條蛇,也有可能是一條有三個頭的蛇;在另外一隻手中,是一條蛇。

    這顯然是暗指瑪利亞法則,以及三和四之間的古老難題,同樣也是指三位一體的神秘性。

    聖餐杯裡的三條蛇是聖三位一體的地獄對等物,而一條單獨的蛇,首先是代表着通過瑪利亞所表達的&ldquo三&rdquo的統一,其次代表的是&ldquo邪惡的&rdquo墨丘利之蛇及其所有的附屬意義。

    [298]這一類的圖片是否和聖殿騎士團的巴風特(BaphometoftheTemplars)[299]有關尚待商榷,但是蛇的象征[300]肯定是指向魔鬼原則的。

    它,雖然被從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