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新生
關燈
小
中
大
所有榮耀之女皇在此誕生/
哲人們把她稱作自己的女兒。
她不斷繁殖,不斷生育孩子/ 他們純粹無瑕,不會腐朽。
(圖10) 最後這幅圖畫是整個系列的第十張,這當然不是偶然的,因為&ldquo十&rdquo(denarius)被認為是完美的數字。
[280]我們已經表明,瑪利亞法則由4、3、2、1組成;這些數字的總和就是10,它代表着更高水平上的統一性。
以&ldquo簡單之物&rdquo為形式的一元數組(unarius),即,作為&ldquo事物原創者&rdquo(auctorrerum)的上帝的形式,代表着統一性。
[281]而&ldquo十&rdquo是完整工作的結果。
故而&ldquo十&rdquo的真正意義是&ldquo上帝之子&rdquo。
[282]雖然煉金術士把它稱為哲人之子[283],當作基督的象征,同時把基督教的基督形象的象征特質用于描述他們的雌雄同體。
[284]盡管說中世紀的雌雄同體具有這些基督教的特征也許是正确的,但對于阿拉伯和希臘來源的&ldquo赫馬佛洛狄忒斯&rdquo,我們必須推測它們具有部分的異教徒傳統。
婚約中男方和女方的教會象征導緻了兩者的神秘統一,也就是&ldquo基督的阿尼瑪&rdquo(animaChristi)活在教會的&ldquo奧體&rdquo中。
圖10 這個統一體潛伏在基督的雙性同體理念下,中世紀的煉金術則将之用于自己的目的。
古老許多的赫馬佛洛狄忒斯的形象,其外表的部分也許起源于塞浦路斯的&ldquo長胡須的維納斯&rdquo(Venusbarbata),在東正教會中遭遇了已然存在的雙性同體基督的理念,這個理念無疑與柏拉圖的&ldquo雙性初人&rdquo概念有關,因為基督從終極來說就是&ldquo原人&rdquo。
&ldquo十&rdquo形成了&ldquo所有工作的總和&rdquo(totiusoperissumma),形成了工作的終結點,超越它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通過&ldquo增殖&rdquo(multiplicatio)的方法。
因為,雖然十代表着統一的更高階段,但它也是1的增殖,從而它也能以10、100、1000、10000等倍率而增加達到無窮。
正如教會的神秘集體是由無窮大的信奉者組成,并且信衆數能夠無限地增長一樣。
因此雌雄同體被描述為&ldquo永恒食物&rdquo、&ldquo無盡光明&rdquo(lumenindeficiens),諸如此類。
故而也假定酊劑會自我更新,而工作隻需要完成一次就一勞永逸。
[285]但是,既然&ldquo增殖&rdquo是十的特性,100和10比就沒有區别,也不會更好。
[286] 根據《哲學玫瑰園》的說法,&ldquolapis&rdquo被理解為天體演化的初人,是&ldquo自我的起源&rdquo(radixipsius):所有東西都從這個太一而來,并在此太一中生長。
[287]它是&ldquo咬尾蛇&rdquo,自我滋養和自我生育的蛇怪,本質上是&ldquo不可被創造之物&rdquo,盡管《哲學玫瑰園》中的一處引文強調&ldquo我們最尊貴的墨丘利&rdquo是被上帝創造成&ldquo尊貴之物&rdquo的。
這個&ldquo不可被創造的造物&rdquo(creatumincreatum)隻能被列為另一個悖論。
對心靈的超常态度絞盡腦汁是無用的。
實際上,隻有我們假定煉金術士并非有意識地、故意地在自相矛盾,我們才該繼續如此。
在我看來,他們的觀點是完全自然的:任何未知的事物最好用對立的方式來描述。
[288]一首德語長詩(其出版時間被證實和1550年的《哲學玫瑰園》同期)解釋了&ldquo赫馬佛洛狄忒斯&rdquo的性質: 所有榮耀之女皇在此誕生/ 哲人們把她稱作自己的女兒。
她不斷增殖,不斷生育孩子/ 他們純粹無瑕,不會腐朽。
女王憎恨死亡和貧窮 她超越黃金、白銀和珠寶/ 所有藥物無論大小。
世上無物可以倫比/ 為此我們感謝天庭的上帝。
哦,我是裸體的女人,是約束我的力量/ 因為我第一次開始時,我的身體遭到詛咒。
我永遠也不會成為母親/ 直到我生出了另一個人。
然後我就擁有了根莖和草藥
她不斷繁殖,不斷生育孩子/ 他們純粹無瑕,不會腐朽。
(圖10) 最後這幅圖畫是整個系列的第十張,這當然不是偶然的,因為&ldquo十&rdquo(denarius)被認為是完美的數字。
[280]我們已經表明,瑪利亞法則由4、3、2、1組成;這些數字的總和就是10,它代表着更高水平上的統一性。
以&ldquo簡單之物&rdquo為形式的一元數組(unarius),即,作為&ldquo事物原創者&rdquo(auctorrerum)的上帝的形式,代表着統一性。
[281]而&ldquo十&rdquo是完整工作的結果。
故而&ldquo十&rdquo的真正意義是&ldquo上帝之子&rdquo。
[282]雖然煉金術士把它稱為哲人之子[283],當作基督的象征,同時把基督教的基督形象的象征特質用于描述他們的雌雄同體。
[284]盡管說中世紀的雌雄同體具有這些基督教的特征也許是正确的,但對于阿拉伯和希臘來源的&ldquo赫馬佛洛狄忒斯&rdquo,我們必須推測它們具有部分的異教徒傳統。
婚約中男方和女方的教會象征導緻了兩者的神秘統一,也就是&ldquo基督的阿尼瑪&rdquo(animaChristi)活在教會的&ldquo奧體&rdquo中。
圖10 這個統一體潛伏在基督的雙性同體理念下,中世紀的煉金術則将之用于自己的目的。
古老許多的赫馬佛洛狄忒斯的形象,其外表的部分也許起源于塞浦路斯的&ldquo長胡須的維納斯&rdquo(Venusbarbata),在東正教會中遭遇了已然存在的雙性同體基督的理念,這個理念無疑與柏拉圖的&ldquo雙性初人&rdquo概念有關,因為基督從終極來說就是&ldquo原人&rdquo。
&ldquo十&rdquo形成了&ldquo所有工作的總和&rdquo(totiusoperissumma),形成了工作的終結點,超越它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通過&ldquo增殖&rdquo(multiplicatio)的方法。
因為,雖然十代表着統一的更高階段,但它也是1的增殖,從而它也能以10、100、1000、10000等倍率而增加達到無窮。
正如教會的神秘集體是由無窮大的信奉者組成,并且信衆數能夠無限地增長一樣。
因此雌雄同體被描述為&ldquo永恒食物&rdquo、&ldquo無盡光明&rdquo(lumenindeficiens),諸如此類。
故而也假定酊劑會自我更新,而工作隻需要完成一次就一勞永逸。
[285]但是,既然&ldquo增殖&rdquo是十的特性,100和10比就沒有區别,也不會更好。
[286] 根據《哲學玫瑰園》的說法,&ldquolapis&rdquo被理解為天體演化的初人,是&ldquo自我的起源&rdquo(radixipsius):所有東西都從這個太一而來,并在此太一中生長。
[287]它是&ldquo咬尾蛇&rdquo,自我滋養和自我生育的蛇怪,本質上是&ldquo不可被創造之物&rdquo,盡管《哲學玫瑰園》中的一處引文強調&ldquo我們最尊貴的墨丘利&rdquo是被上帝創造成&ldquo尊貴之物&rdquo的。
這個&ldquo不可被創造的造物&rdquo(creatumincreatum)隻能被列為另一個悖論。
對心靈的超常态度絞盡腦汁是無用的。
實際上,隻有我們假定煉金術士并非有意識地、故意地在自相矛盾,我們才該繼續如此。
在我看來,他們的觀點是完全自然的:任何未知的事物最好用對立的方式來描述。
[288]一首德語長詩(其出版時間被證實和1550年的《哲學玫瑰園》同期)解釋了&ldquo赫馬佛洛狄忒斯&rdquo的性質: 所有榮耀之女皇在此誕生/ 哲人們把她稱作自己的女兒。
她不斷增殖,不斷生育孩子/ 他們純粹無瑕,不會腐朽。
女王憎恨死亡和貧窮 她超越黃金、白銀和珠寶/ 所有藥物無論大小。
世上無物可以倫比/ 為此我們感謝天庭的上帝。
哦,我是裸體的女人,是約束我的力量/ 因為我第一次開始時,我的身體遭到詛咒。
我永遠也不會成為母親/ 直到我生出了另一個人。
然後我就擁有了根莖和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