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從朗姆巴巴到西藍花
關燈
小
中
大
鱇魚
Baudroie
魚類的一種,常見于熱那亞沿海。
它的别名為&ldquo捕魚蛙&rdquo。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長得很像蛤蟆,并且極其聰穎,擅長捕捉比它更小的魚類。
鮟鱇魚的肉與蛙肉相似,色白味美,朗格多克居民酷愛食用該魚。
■比卡絲莺 Bec-figue 曆史上,希臘人和羅馬人都将塞浦路斯的鹽腌比卡絲莺帶回了自己的國家,這種鳥在那個時候被稱為塞浦路斯鳴禽。
維萊莫特曾經說過:&ldquo比卡絲莺可以像鹌鹑和蒿鳥一樣烹制,用黃油紙将其包住,然後放在炭火上烘烤,烤後的味道極其鮮美。
&rdquo 布裡亞-薩瓦蘭也極其偏愛這種比卡絲莺,他說:&ldquo毋庸置疑的是,在衆多小鳥中,比卡絲莺的味道是無與倫比的。
&rdquo &ldquo比卡絲莺肉頭特别豐滿,就像是知更鳥和蒿鳥一樣。
除此之外,它與生俱來的一絲苦味讓它的肉更加與衆不同,并且還能促進消化,無論是腸胃好的人還是不好的人,都能品嘗這道美味。
假如它的個頭有一隻野雞那麼大,那麼就算是用購買十畝地的價格來購買它,我也心甘情願。
&rdquo &ldquo在巴黎,你是很難見到這種美味的,這真的很讓人惋惜。
有時候你也能看見幾隻,但是它們失去了最顯著的價值&mdash&mdash比卡絲莺必須要肥美才好吃,恰恰相反的是,它們一隻隻都瘦骨嶙峋。
你無法将它們與法國東部和南部各省見到的比卡絲莺作比較。
&rdquo 當我還是青年的時候,我聽到過一則關于名叫法比的耶稣會修士的趣聞。
他出生在貝萊教區,對比卡絲莺情有獨鐘。
這一點在當地幾乎婦孺皆知,每次隻要聽見&ldquo趕緊去捕捉比卡絲莺!趕緊去捕捉比卡絲莺!&rdquo人們就會說:&ldquo法比神父馬上就要來啦。
&rdquo 由于比卡絲莺是候鳥,他和一個朋友約好每年的1月1日到達比卡絲莺經過的地方。
在這段時間内,他和他的朋友可以盡情地享用這道美味,無論是誰都會酷愛比卡絲莺的。
直到25日比卡絲莺飛走了,他們才離開這個地方。
法比神父在法國生活的那段時間,每一次美食之旅都有他的身影。
讓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後來被調遣去了羅馬,一直晉升到大主教,并且在那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光。
臨死之時,他說他感到傷心的事情就是離開普羅旺斯後,再也不曾享用到比卡絲莺了。
費迪南德是那不勒斯的國王,他曾花費五百萬金币在卡波迪山上建造了一座城堡。
原因很簡單,他發現小禽鳥在經過帕森諾佩地區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卡波迪山逗留。
他還發布号令,當比卡絲莺飛來之際,無論他身在何方,就算是在召開禦前會議,都應該在第一時間接他前往鳴禽停留的地方。
有一次,正在召開關于是否對法國開戰的會議,王後主張戰争,國王主張議和,國王莅臨會場時心意已決,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要阻止這場戰争。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議題剛剛被提出來,侍從就報告說大批的比卡絲莺已經在卡波迪山栖息了。
國王竭盡全力地克制着自己,不過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他急忙站起來,朝門口走去,一邊走一邊說:&ldquo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别來煩我!&rdquo 結果可想而知,戰争爆發了,國王為了比卡絲莺,不僅花費了五百萬金币,還将自己的王冠一并奉獻了出去。
■山鹬,沙錐鳥 Bécasse,bécassineetbécasseau 在黑色鳥類中,它的味道首屈一指。
它的肉極其鮮美細嫩,口味獨特,并且多食有醒腦的功效,所有階層的美食家對它都愛不釋口。
不過讓人惋惜的是它屬于候鳥,每年隻有三個月能享用到這道美味。
除了烤野雞,烤山鹬堪稱最美味的食物。
烤熟後淋上上等的檸檬汁,讓人回味無窮。
美食鑒定家們都是飽含崇敬之意去品味它的。
埃爾齊爾·布萊茲既是優秀的獵手,也是卓越的廚師,他對山鹬的評價如下: &ldquo肥山鹬是最上乘的野味,在霜凍季節,山鹬是最肥美的。
每一次吃山鹬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将山鹬肉攪碎後就可以品嘗到最鮮美的肉汁,将這些肉汁淋在填嵌有肥肉的山鹬翅上,可以讓人的食欲達到制高點。
天地分離之時,所有的神靈來到凡間,除了山鹬什麼都不吃。
&rdquo &ldquo想要享受到最美味的山鹬,就要耐住性子,因為它的香味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心急就會食之無味。
做炖菜的時候,它的香味和松露的香味相得益彰。
嵌鹹肉做燒烤之前要詢問一下獵人山鹬的捕獲時間,假如是剛剛捕獲的,那麼烤出來的肉根本就沒有香味。
假如可以把時間點把握好,将烤出來的山鹬放置在油亮、金黃的吐司上,那可算得上人間美味。
假如這位食客享用之際,能夠想到喝上一杯優質的勃艮第葡萄酒,那麼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美食大家。
&rdquo &ldquo地方執政官宴請法庭庭長阿維尼翁。
阿維尼翁集&lsquo美食家&rsquo和&lsquo獵手&rsquo的榮譽稱号于一身,他自然而然地承擔了他的義務。
為了使消化通暢,他喝下了一杯咖啡,之後又伸出手去拿杯子,主人問他有沒有盡興。
&rdquo &ldquo&lsquo嗯&hellip&hellip吃好了&hellip&hellip&rsquo他回答說,但是顯得吞吞吐吐,&lsquo吃得相當好。
&rsquo&rdquo &ldquo&lsquo相當好與好可不是一個意思。
&rsquo&rdquo &ldquo&lsquo我吃好了,我吃好了。
&rsquo&rdquo &ldquo&lsquo我知道你内心的想法,法官先生。
你是不是因為有兩隻鮮美的山鹬沒有切開而感到惋惜?&rsquo&rdquo &ldquo&lsquo嗯,如果切開了,我絕對會把屬于我的那一隻吃得幹幹淨淨。
&rsquo&rdquo &ldquo&lsquo你等一下,我讓他們為你安排。
&rsquo&rdquo &ldquo&lsquo可是我們已經喝完了咖啡和酒,這怎麼可以呢?&rsquo&rdquo &ldquo&lsquo你的胃口這麼大,怎麼不可以呢?&rsquo&rdquo &ldquo執政官吩咐了下去,之後在隔壁的房間内放置了一張小桌子,端上來的兩隻山鹬都被法官吃得幹幹淨淨。
&rdquo 傳聞古時候的人根本不知道山鹬為何物。
山鹬與山鹑一般大,喙極長,有着五顔六色的羽毛,眼睛非常大。
山鹬在東半球随處可見,美洲也生活着少量的山鹬。
夏天,它們飛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飛向它們的目的地瑞士和薩伏伊王國。
清晨是捕獲山鹬的最好時機。
山鹬飛行的時間較長,但是速度卻很快。
不過這種鳥并不聰明。
傳聞當傍晚來臨時,它們的眼前就一片漆黑。
僅有為數不多的人知道這種小鳥是極其美味的。
不過腸胃不好或患有肝膽病、抑郁症的人是忌食山鹬的。
秋天是山鹬最美味的時候。
山鹬身上的每個部位都極其鮮美,這也就是為什麼獵人喜歡捕獲它。
不過獵犬比較反感山鹬的氣味,讓它們銜回那些已經被獵殺的山鹬簡直是件不可能的事。
□巴克斯家傳菜:酒燒山鹬 山鹬清洗幹淨後,将烤扡從翅膀下面插進去&mdash&mdash這樣才不會刺破肝髒&mdash&mdash放到烈火之上。
林鴿隻有烤食才能保證它的原始味道,當然,山鹬也是如此。
将抹有大量蒜泥的吐司放入滴油盤中,它在此扮演的是海綿的角色,可以将滴下來的汁水和山鹬釋放的氣味全都吸進去。
烘烤時要不停地翻轉,山鹬的肉色變紅則表明烤熟了,此時,将翅膀和腳爪拿掉,用湯勺挖出肝髒。
此處要小心翼翼,切忌刺破膽囊。
将挖出的肝髒放在淺口盤子上,用餐叉将其戳碎,放上吐司,撒上鹽,之後倒入滿滿一杯陳釀朗姆酒。
遇火之後,酒就會燃燒,這時往往由經驗豐富的獵人,也可以說是燒烤的負責人用湯勺攪拌朗姆酒,讓它燃燒得更加徹底。
與此同時,不斷變換山鹬的位置,讓每一隻都從藍色的火焰上經過。
當這道類似于祭祀的工序完成之後,食客們就可以盡情地享用美味了,他們會将山鹬吃得精光,一滴湯汁都不會留下。
■梭魚 Bécune 屬于海生狗魚。
這種魚的胃口特别大,隻要是食物都會被它吞進肚子,有些時候還會吃下毒性強的番石榴,所以食用這種魚的風險很大。
實際上,梭魚的肉白嫩細密,肥美,含有的營養成分跟狗魚一樣。
即使這樣,烹煮梭魚時還是應該當心,要保證它的牙齒是白色的,肝髒沒有損壞,隻有這樣才不會中毒。
■牛排 Beef-steakoubifteckàl'anglaise 1815年戰争結束後,英國人繼續在法國待了兩三年,而正是在這個時期,牛排這道菜逐漸在法國發展起來,我就是牛排發展的經曆者。
在1815年之前,我們同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完全不一樣的,
它的别名為&ldquo捕魚蛙&rdquo。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長得很像蛤蟆,并且極其聰穎,擅長捕捉比它更小的魚類。
鮟鱇魚的肉與蛙肉相似,色白味美,朗格多克居民酷愛食用該魚。
■比卡絲莺 Bec-figue 曆史上,希臘人和羅馬人都将塞浦路斯的鹽腌比卡絲莺帶回了自己的國家,這種鳥在那個時候被稱為塞浦路斯鳴禽。
維萊莫特曾經說過:&ldquo比卡絲莺可以像鹌鹑和蒿鳥一樣烹制,用黃油紙将其包住,然後放在炭火上烘烤,烤後的味道極其鮮美。
&rdquo 布裡亞-薩瓦蘭也極其偏愛這種比卡絲莺,他說:&ldquo毋庸置疑的是,在衆多小鳥中,比卡絲莺的味道是無與倫比的。
&rdquo &ldquo比卡絲莺肉頭特别豐滿,就像是知更鳥和蒿鳥一樣。
除此之外,它與生俱來的一絲苦味讓它的肉更加與衆不同,并且還能促進消化,無論是腸胃好的人還是不好的人,都能品嘗這道美味。
假如它的個頭有一隻野雞那麼大,那麼就算是用購買十畝地的價格來購買它,我也心甘情願。
&rdquo &ldquo在巴黎,你是很難見到這種美味的,這真的很讓人惋惜。
有時候你也能看見幾隻,但是它們失去了最顯著的價值&mdash&mdash比卡絲莺必須要肥美才好吃,恰恰相反的是,它們一隻隻都瘦骨嶙峋。
你無法将它們與法國東部和南部各省見到的比卡絲莺作比較。
&rdquo 當我還是青年的時候,我聽到過一則關于名叫法比的耶稣會修士的趣聞。
他出生在貝萊教區,對比卡絲莺情有獨鐘。
這一點在當地幾乎婦孺皆知,每次隻要聽見&ldquo趕緊去捕捉比卡絲莺!趕緊去捕捉比卡絲莺!&rdquo人們就會說:&ldquo法比神父馬上就要來啦。
&rdquo 由于比卡絲莺是候鳥,他和一個朋友約好每年的1月1日到達比卡絲莺經過的地方。
在這段時間内,他和他的朋友可以盡情地享用這道美味,無論是誰都會酷愛比卡絲莺的。
直到25日比卡絲莺飛走了,他們才離開這個地方。
法比神父在法國生活的那段時間,每一次美食之旅都有他的身影。
讓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後來被調遣去了羅馬,一直晉升到大主教,并且在那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光。
臨死之時,他說他感到傷心的事情就是離開普羅旺斯後,再也不曾享用到比卡絲莺了。
費迪南德是那不勒斯的國王,他曾花費五百萬金币在卡波迪山上建造了一座城堡。
原因很簡單,他發現小禽鳥在經過帕森諾佩地區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卡波迪山逗留。
他還發布号令,當比卡絲莺飛來之際,無論他身在何方,就算是在召開禦前會議,都應該在第一時間接他前往鳴禽停留的地方。
有一次,正在召開關于是否對法國開戰的會議,王後主張戰争,國王主張議和,國王莅臨會場時心意已決,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要阻止這場戰争。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議題剛剛被提出來,侍從就報告說大批的比卡絲莺已經在卡波迪山栖息了。
國王竭盡全力地克制着自己,不過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他急忙站起來,朝門口走去,一邊走一邊說:&ldquo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别來煩我!&rdquo 結果可想而知,戰争爆發了,國王為了比卡絲莺,不僅花費了五百萬金币,還将自己的王冠一并奉獻了出去。
■山鹬,沙錐鳥 Bécasse,bécassineetbécasseau 在黑色鳥類中,它的味道首屈一指。
它的肉極其鮮美細嫩,口味獨特,并且多食有醒腦的功效,所有階層的美食家對它都愛不釋口。
不過讓人惋惜的是它屬于候鳥,每年隻有三個月能享用到這道美味。
除了烤野雞,烤山鹬堪稱最美味的食物。
烤熟後淋上上等的檸檬汁,讓人回味無窮。
美食鑒定家們都是飽含崇敬之意去品味它的。
埃爾齊爾·布萊茲既是優秀的獵手,也是卓越的廚師,他對山鹬的評價如下: &ldquo肥山鹬是最上乘的野味,在霜凍季節,山鹬是最肥美的。
每一次吃山鹬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将山鹬肉攪碎後就可以品嘗到最鮮美的肉汁,将這些肉汁淋在填嵌有肥肉的山鹬翅上,可以讓人的食欲達到制高點。
天地分離之時,所有的神靈來到凡間,除了山鹬什麼都不吃。
&rdquo &ldquo想要享受到最美味的山鹬,就要耐住性子,因為它的香味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心急就會食之無味。
做炖菜的時候,它的香味和松露的香味相得益彰。
嵌鹹肉做燒烤之前要詢問一下獵人山鹬的捕獲時間,假如是剛剛捕獲的,那麼烤出來的肉根本就沒有香味。
假如可以把時間點把握好,将烤出來的山鹬放置在油亮、金黃的吐司上,那可算得上人間美味。
假如這位食客享用之際,能夠想到喝上一杯優質的勃艮第葡萄酒,那麼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美食大家。
&rdquo &ldquo地方執政官宴請法庭庭長阿維尼翁。
阿維尼翁集&lsquo美食家&rsquo和&lsquo獵手&rsquo的榮譽稱号于一身,他自然而然地承擔了他的義務。
為了使消化通暢,他喝下了一杯咖啡,之後又伸出手去拿杯子,主人問他有沒有盡興。
&rdquo &ldquo&lsquo嗯&hellip&hellip吃好了&hellip&hellip&rsquo他回答說,但是顯得吞吞吐吐,&lsquo吃得相當好。
&rsquo&rdquo &ldquo&lsquo相當好與好可不是一個意思。
&rsquo&rdquo &ldquo&lsquo我吃好了,我吃好了。
&rsquo&rdquo &ldquo&lsquo我知道你内心的想法,法官先生。
你是不是因為有兩隻鮮美的山鹬沒有切開而感到惋惜?&rsquo&rdquo &ldquo&lsquo嗯,如果切開了,我絕對會把屬于我的那一隻吃得幹幹淨淨。
&rsquo&rdquo &ldquo&lsquo你等一下,我讓他們為你安排。
&rsquo&rdquo &ldquo&lsquo可是我們已經喝完了咖啡和酒,這怎麼可以呢?&rsquo&rdquo &ldquo&lsquo你的胃口這麼大,怎麼不可以呢?&rsquo&rdquo &ldquo執政官吩咐了下去,之後在隔壁的房間内放置了一張小桌子,端上來的兩隻山鹬都被法官吃得幹幹淨淨。
&rdquo 傳聞古時候的人根本不知道山鹬為何物。
山鹬與山鹑一般大,喙極長,有着五顔六色的羽毛,眼睛非常大。
山鹬在東半球随處可見,美洲也生活着少量的山鹬。
夏天,它們飛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飛向它們的目的地瑞士和薩伏伊王國。
清晨是捕獲山鹬的最好時機。
山鹬飛行的時間較長,但是速度卻很快。
不過這種鳥并不聰明。
傳聞當傍晚來臨時,它們的眼前就一片漆黑。
僅有為數不多的人知道這種小鳥是極其美味的。
不過腸胃不好或患有肝膽病、抑郁症的人是忌食山鹬的。
秋天是山鹬最美味的時候。
山鹬身上的每個部位都極其鮮美,這也就是為什麼獵人喜歡捕獲它。
不過獵犬比較反感山鹬的氣味,讓它們銜回那些已經被獵殺的山鹬簡直是件不可能的事。
□巴克斯家傳菜:酒燒山鹬 山鹬清洗幹淨後,将烤扡從翅膀下面插進去&mdash&mdash這樣才不會刺破肝髒&mdash&mdash放到烈火之上。
林鴿隻有烤食才能保證它的原始味道,當然,山鹬也是如此。
将抹有大量蒜泥的吐司放入滴油盤中,它在此扮演的是海綿的角色,可以将滴下來的汁水和山鹬釋放的氣味全都吸進去。
烘烤時要不停地翻轉,山鹬的肉色變紅則表明烤熟了,此時,将翅膀和腳爪拿掉,用湯勺挖出肝髒。
此處要小心翼翼,切忌刺破膽囊。
将挖出的肝髒放在淺口盤子上,用餐叉将其戳碎,放上吐司,撒上鹽,之後倒入滿滿一杯陳釀朗姆酒。
遇火之後,酒就會燃燒,這時往往由經驗豐富的獵人,也可以說是燒烤的負責人用湯勺攪拌朗姆酒,讓它燃燒得更加徹底。
與此同時,不斷變換山鹬的位置,讓每一隻都從藍色的火焰上經過。
當這道類似于祭祀的工序完成之後,食客們就可以盡情地享用美味了,他們會将山鹬吃得精光,一滴湯汁都不會留下。
■梭魚 Bécune 屬于海生狗魚。
這種魚的胃口特别大,隻要是食物都會被它吞進肚子,有些時候還會吃下毒性強的番石榴,所以食用這種魚的風險很大。
實際上,梭魚的肉白嫩細密,肥美,含有的營養成分跟狗魚一樣。
即使這樣,烹煮梭魚時還是應該當心,要保證它的牙齒是白色的,肝髒沒有損壞,隻有這樣才不會中毒。
■牛排 Beef-steakoubifteckàl'anglaise 1815年戰争結束後,英國人繼續在法國待了兩三年,而正是在這個時期,牛排這道菜逐漸在法國發展起來,我就是牛排發展的經曆者。
在1815年之前,我們同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