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暴力壓倒了良心
關燈
小
中
大
控告者強大有力,但是上帝也強大有力,上帝審判起來,對任何人一視同仁。
我知道,我隻是一個不名一文、籍籍無名之人,非常卑微、沒有聲譽,但是上帝恰好眼睛看着卑下的人,倘若冤枉地流淌了他們的鮮血,上帝不會讓這些鮮血無人贖罪白白流淌。
&rdquo因而他自己,卡斯台利奧樂于承認這個法庭。
倘若在敵人控告的罪行中哪怕有一件得到證明,他都願意獻上他的腦袋作為應得的贖罪。
不言而喻,加爾文和德·貝茲當然不敢接受這樣公正誠懇的建議。
無論是加爾文還是德·貝茲,都沒有現身巴塞爾的刑事裁判所。
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這些陰險的告密已經煙消雲散。
這時,一樁偶然事件出乎意料地給卡斯台利奧的敵人幫了大忙。
因為恰好這時一件鮮為人知的事件突然曝光,可能産生嚴重後果。
此事大大加強了對卡斯台利奧的異端行徑和對異端分子友好的嫌疑。
在巴塞爾曾經發生過一件稀奇古怪的事情:在那裡有一個富有的外國貴族以讓·德·布呂熱之名在比甯根的府邸裡住了十二年之久,多虧他樂善好施,在所有的市民圈子裡都受到極度的尊敬和熱愛。
當這位高貴的外國人在一五五六年過世時,全城都莊嚴肅穆地參加他顯赫的葬禮。
他的棺木安葬在聖·萊翁哈特教堂最為體面的位置上。
又過了若幹年,有一天突然傳出起先令人難以置信的謠傳。
這位高貴的外國人并非外國貴族,而是那個臭名昭著深受譴責的極端異端分子大衛·德·約裡斯,《奇異書籍》一書的作者。
在再洗禮教派當中進行殘酷的大屠殺時,他神秘地逃出弗蘭德爾,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巴塞爾,人們無論在他生前還是死後都公開地把最高的榮譽給予了這個糟糕透頂的教會敵人,這事現在對于巴塞爾全城是件多麼令人煩惱的事!為了對于這樣欺騙性地濫用好客精神進行明顯的補贖,事後由官廳對這位早已過世的人提出起訴,舉行了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儀式。
把這個異端分子業已腐爛了一半的屍體從他的榮譽墓穴中取出,吊在絞架上,然後連同一大堆摞起來的異端邪說的書籍,在巴塞爾寬闊的市場廣場上當着成千上萬個圍觀者的面予以焚毀。
卡斯台利奧也不得不和大學的其他教授一起觀看了這場令人惡心的戲劇,&mdash&mdash可以想像,懷着什麼樣壓抑和反感的心情!因為他和這個大衛·德·約裡斯這麼多年來一直有着良好的友誼關系。
他倆當年曾一同設法拯救塞爾維特,大衛·德·約裡斯,這個極端異端分子甚至很有可能也是馬丁·貝利烏斯的著作《論異端分子》的匿名合作者。
反正有一點不用質疑,卡斯台利奧從來也沒有把比甯根府邸的主人當作一個像他自己說的,單純的普通商人,而是從一開始就知道他那所謂的讓·德·布呂熱的真實名字。
但是他在生活中和在作品中一樣寬容,他沒有想到要去扮演告密者的角色,僅僅因為一個人為一切教會和世俗的各個官廳所摒棄,就放棄此人的友誼。
突然發現了卡斯台利奧和這個再洗禮教派中最為臭名昭著的教徒之間的關系,證實了加爾文教派對卡斯台利奧的控告,說卡斯台利奧是一切異端分子和犯罪分子的庇護人和同謀犯,對卡斯台利奧幾乎造成生命危險。
禍不單行,偶然總是以雙重鉗子夾人。
在同一時間,卡斯台利奧和另外一個有着嚴重罪行的異端分子貝爾納多·奧基諾的緊密關系也暴露出來。
奧基諾原本是一個著名的本笃會修士。
他的布道無可比拟,聞名整個意大利。
突然為了逃避宗教法庭,他逃離故鄉。
但是在瑞士,他不久也因為他的論點獨具一格而使宗教改革派的牧師們大吃一驚。
尤其是他的最後一本著作《三十篇對話》,對聖經的诠釋,在整個新教世界都被視為難以想像的亵渎:原來貝爾納多·奧基諾在書中根據摩西的法律宣布一夫多妻制,究其原則而言,這在《聖經》裡是允許的,因而也是可行的,雖然并沒有把它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以其駭人聽聞的觀點以及許多其他為正統教義所不能容忍的觀點著稱&mdash&mdash貝爾納多·奧基諾立刻被立案審查&mdash&mdash不是别人,正是卡斯台利奧把它從意大利文譯成拉丁文。
這本異端著作就以它的譯文付梓,這樣卡斯台利奧就以行動對這種罪惡觀點的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言而喻,卡斯台利奧現在作為知情人受到教會法庭的威脅不亞于作者。
一夜之間,加爾文和德·貝茲對卡斯台利奧的不甚确定的指控,說卡斯台利奧是最為瘋狂的異端行徑的庇護人和首腦&mdash&mdash通過他和大衛·德·約裡斯和貝爾納多·奧基諾的親密友誼變得煞有介事,令人不安。
這樣一個人,巴塞爾大學不能也不願繼續庇護。
在真正對卡斯台利奧提起訴訟之前,他已經輸了這場官司。
加爾文為卡斯台利奧所寫證詞的第一頁和最後一頁 這位寬容的辯護師即将遭遇的同時代人對他的不寬容究竟是什麼,他隻消從教會機構對他的同伴貝爾納多·奧基諾所采用的殘忍态度加以衡量,即可知端倪。
遭到唾棄的奧基諾在洛迦諾意大利流亡者聚居處當牧師,一夜之間,他就被逐出洛迦諾,盡管百般哀求,也得不到延遲幾天的恩賜。
奧基諾當時已是七十高齡,身無長物,這也博不得絲毫同情。
他的妻子在幾天前辭世,也不給他逗留的時間。
他不得不帶着幾個未成年的孩子出外漂泊,也未能消除那些虔誠的神學家的憤怒。
時值冬季,山間小道積雪沒過腳踝,無路可通。
盡管如此,那些狂信宗教的迫害者也不管不顧:就讓他在路邊倒斃,這個教唆者,這個異端分子!就在隆冬十二月中,人們把他趕出門去。
這個疾病纏身、須發皆白的老人爬過積雪凍冰的山巒和峰岩,拖兒帶女,想在世上什麼地方尋找一個新的避難之地。
但即便是這些令人心悸的慘狀,對于這些信奉仇恨的神學家、宣揚上帝聖言的虔誠布道者而言,也還不夠殘忍,因為到末了,慈悲為懷的好心人的憐憫,還會在中途給這個徒步跋涉的老人和他的孩子們一間暖和的房間過夜或者一束谷草禦寒。
所以他們搶在這個遭到譴責的人前頭,以他們令人反感的虔誠熱心,發出一封封信件,寄到沿途各地,叮囑善良的基督徒不得容忍這樣一個怪物在自己的屋檐底下憩息。
于是所有的城市鄉村家家戶戶都像遇到麻風病人一樣,緊閉大小門戶。
這位年邁的學者找不到一處休憩之地,隻好沿途行乞,掙紮着走過整個瑞士,在谷倉裡過夜,凍得心力交瘁,腳步踉跄、搖搖晃晃地走到邊境,然後再走過幅員遼闊的德意志,在那裡,所有鄉鎮也都事先得到關于此人的警告;他隻希望最終能在波蘭,在更有人性的人們那裡為自己和孩子們找到歇腳的地方。
但是對于這個已經崩潰的男子,這一路掙紮過于費勁。
貝爾納多·奧基諾終于沒有走到目的地,沒有看到和平。
這個完全脫力的老人,成了絕不寬容的一個犧牲品。
他在摩拉維亞的某條鄉間大道上倒地身亡。
在那裡人們把他當作流浪漢埋葬在早已被人遺忘的野墳裡。
在這面令人怵目心驚的哈哈鏡裡,卡斯台利奧清楚地預見到他自己的命運。
起訴他的這場官司已在準備。
他惟一的過失乃是感覺到太多的人性,對太多的被迫害者表示了同情。
在這樣沒有人性的時代他不可能指望會得到同情,得到人性。
早在充當塞爾維特的辯護人時,塞爾維特的命運已展現在他眼前。
當代的不寬容早已把手放在他們最危險的敵人,寬容的辯護師的脖子上。
但是命運的機緣湊巧使得他的迫害者不可能得到明顯的勝利,把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一切思想專制暴政的死敵,投進監獄、流放國外或者捆在柴堆上。
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的猝死,使他在最後關頭獲救,不必去接受訴訟,不必遭到他的敵人殺氣騰騰的攻擊。
他的身體由于積勞成疾,早已極端虛弱,虧損異常,如今憂慮和激動使他心神交瘁,他那早已掏空的身體再也堅持不住。
直到最後時刻,卡斯台利奧雖然還硬撐着,拖着腳步到大學去,到書桌前,然而這已是徒然的抵抗!死亡已經戰勝了他生的意志,從事精神活動的意志。
大家把這個因為寒熱而渾身發抖的人擡上床,劇烈的胃痙攣使他除了牛奶,無法進食,内髒的功能越來越衰竭,最後那受到震撼的心髒,終于不能再繼續跳動。
一五六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逝世,終年四十八歲。
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在他去世時這樣說道:&ldquo他通過上帝的幫助逃脫了他敵人的魔爪。
&rdquo 他這一死,對他的污蔑也就不攻自破。
他同城的市民發現,他們對他們這位最優秀的學者捍衛得多麼不夠,多麼有氣無力。
他的遺物不可争辯地證明,這位純潔的偉大的學者過着多麼像聖徒一樣清貧的生活。
屋裡找不到一件銀制的器皿,朋友們隻好湊錢為他購買棺木,償還小筆債務,支付殡葬費用,收養他的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們。
似乎為了補償對他的控告造成的恥辱,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的葬禮變成了一次道德的凱旋。
一切在卡斯台利奧蒙受異端分子嫌疑時都膽戰心驚、小心翼翼地保持沉默的人,現在都擠上前來,以此表明自己是如何深愛他尊敬他,因為曆來都是捍衛一個死者比捍衛一個活人,一個不讨人喜歡的人要方便得多。
整個大學都莊嚴肅穆地緊随着送葬行列,大學生們肩扛靈柩,把它移到大教堂裡安葬在修道院的散步道旁。
他的三個學生自己掏錢,在墓碑上镌刻了獻詞:&ldquo獻給遐迩聞名的老師,感懷他偉大的學術成就和他清白的一生。
&rdquo 正當巴塞爾為這位品行純潔、學識淵博的學者舉哀之際,日内瓦可是歡聲震天。
隻是他們聽到那備受歡迎的消息時,沒有讓全城教堂鐘聲齊鳴。
消息傳來,思想自由最大膽的戰士已經幸運地被消滅掉,這張最為能說會道的嘴巴曾攻擊他們強暴良心,如今終于沉默不語!所有這些信奉《聖經》,虔誠的&ldquo為上帝聖言效力的仆人&rdquo,帶着不合時宜的快樂,互相祝賀。
就仿佛&ldquo你們要愛你們的敵人&rdquo這句聖言從來沒有寫進他們的《福音書》似的。
蘇黎世的牧師先生布林格寫道:&ldquo卡斯台利奧死了?這樣更好!&rdquo另一位嘲笑道:&ldquo為了免得在巴塞爾的法庭上為他的事業進行辯護,卡斯台利奧逃到地獄去了。
&rdquo以他告密的箭矢把卡斯台利奧撂倒在地的德·貝茲,贊美上帝把世界從這個異端分子手裡解救出來,并且自诩是上帝啟示的宣告者:&ldquo我是個出色的預言家,我當時對卡斯台利奧說,主将因為你的污蔑而懲罰你。
&rdquo這位孤軍奮戰的戰士也是雙倍光榮的戰敗者。
即使他一命歸天也未能削弱這些人的憤怒,仇恨依然一如既往。
即便如此,永遠是徒勞無功:任何仇恨和嘲弄也不再能使死者受到傷害。
卡斯台利奧為之生為之死的思想,也和其他真正人道的思想一樣,淩駕于一切塵世間的和階段性的暴力之上。
我知道,我隻是一個不名一文、籍籍無名之人,非常卑微、沒有聲譽,但是上帝恰好眼睛看着卑下的人,倘若冤枉地流淌了他們的鮮血,上帝不會讓這些鮮血無人贖罪白白流淌。
&rdquo因而他自己,卡斯台利奧樂于承認這個法庭。
倘若在敵人控告的罪行中哪怕有一件得到證明,他都願意獻上他的腦袋作為應得的贖罪。
不言而喻,加爾文和德·貝茲當然不敢接受這樣公正誠懇的建議。
無論是加爾文還是德·貝茲,都沒有現身巴塞爾的刑事裁判所。
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這些陰險的告密已經煙消雲散。
這時,一樁偶然事件出乎意料地給卡斯台利奧的敵人幫了大忙。
因為恰好這時一件鮮為人知的事件突然曝光,可能産生嚴重後果。
此事大大加強了對卡斯台利奧的異端行徑和對異端分子友好的嫌疑。
在巴塞爾曾經發生過一件稀奇古怪的事情:在那裡有一個富有的外國貴族以讓·德·布呂熱之名在比甯根的府邸裡住了十二年之久,多虧他樂善好施,在所有的市民圈子裡都受到極度的尊敬和熱愛。
當這位高貴的外國人在一五五六年過世時,全城都莊嚴肅穆地參加他顯赫的葬禮。
他的棺木安葬在聖·萊翁哈特教堂最為體面的位置上。
又過了若幹年,有一天突然傳出起先令人難以置信的謠傳。
這位高貴的外國人并非外國貴族,而是那個臭名昭著深受譴責的極端異端分子大衛·德·約裡斯,《奇異書籍》一書的作者。
在再洗禮教派當中進行殘酷的大屠殺時,他神秘地逃出弗蘭德爾,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巴塞爾,人們無論在他生前還是死後都公開地把最高的榮譽給予了這個糟糕透頂的教會敵人,這事現在對于巴塞爾全城是件多麼令人煩惱的事!為了對于這樣欺騙性地濫用好客精神進行明顯的補贖,事後由官廳對這位早已過世的人提出起訴,舉行了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儀式。
把這個異端分子業已腐爛了一半的屍體從他的榮譽墓穴中取出,吊在絞架上,然後連同一大堆摞起來的異端邪說的書籍,在巴塞爾寬闊的市場廣場上當着成千上萬個圍觀者的面予以焚毀。
卡斯台利奧也不得不和大學的其他教授一起觀看了這場令人惡心的戲劇,&mdash&mdash可以想像,懷着什麼樣壓抑和反感的心情!因為他和這個大衛·德·約裡斯這麼多年來一直有着良好的友誼關系。
他倆當年曾一同設法拯救塞爾維特,大衛·德·約裡斯,這個極端異端分子甚至很有可能也是馬丁·貝利烏斯的著作《論異端分子》的匿名合作者。
反正有一點不用質疑,卡斯台利奧從來也沒有把比甯根府邸的主人當作一個像他自己說的,單純的普通商人,而是從一開始就知道他那所謂的讓·德·布呂熱的真實名字。
但是他在生活中和在作品中一樣寬容,他沒有想到要去扮演告密者的角色,僅僅因為一個人為一切教會和世俗的各個官廳所摒棄,就放棄此人的友誼。
突然發現了卡斯台利奧和這個再洗禮教派中最為臭名昭著的教徒之間的關系,證實了加爾文教派對卡斯台利奧的控告,說卡斯台利奧是一切異端分子和犯罪分子的庇護人和同謀犯,對卡斯台利奧幾乎造成生命危險。
禍不單行,偶然總是以雙重鉗子夾人。
在同一時間,卡斯台利奧和另外一個有着嚴重罪行的異端分子貝爾納多·奧基諾的緊密關系也暴露出來。
奧基諾原本是一個著名的本笃會修士。
他的布道無可比拟,聞名整個意大利。
突然為了逃避宗教法庭,他逃離故鄉。
但是在瑞士,他不久也因為他的論點獨具一格而使宗教改革派的牧師們大吃一驚。
尤其是他的最後一本著作《三十篇對話》,對聖經的诠釋,在整個新教世界都被視為難以想像的亵渎:原來貝爾納多·奧基諾在書中根據摩西的法律宣布一夫多妻制,究其原則而言,這在《聖經》裡是允許的,因而也是可行的,雖然并沒有把它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以其駭人聽聞的觀點以及許多其他為正統教義所不能容忍的觀點著稱&mdash&mdash貝爾納多·奧基諾立刻被立案審查&mdash&mdash不是别人,正是卡斯台利奧把它從意大利文譯成拉丁文。
這本異端著作就以它的譯文付梓,這樣卡斯台利奧就以行動對這種罪惡觀點的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言而喻,卡斯台利奧現在作為知情人受到教會法庭的威脅不亞于作者。
一夜之間,加爾文和德·貝茲對卡斯台利奧的不甚确定的指控,說卡斯台利奧是最為瘋狂的異端行徑的庇護人和首腦&mdash&mdash通過他和大衛·德·約裡斯和貝爾納多·奧基諾的親密友誼變得煞有介事,令人不安。
這樣一個人,巴塞爾大學不能也不願繼續庇護。
在真正對卡斯台利奧提起訴訟之前,他已經輸了這場官司。
加爾文為卡斯台利奧所寫證詞的第一頁和最後一頁 這位寬容的辯護師即将遭遇的同時代人對他的不寬容究竟是什麼,他隻消從教會機構對他的同伴貝爾納多·奧基諾所采用的殘忍态度加以衡量,即可知端倪。
遭到唾棄的奧基諾在洛迦諾意大利流亡者聚居處當牧師,一夜之間,他就被逐出洛迦諾,盡管百般哀求,也得不到延遲幾天的恩賜。
奧基諾當時已是七十高齡,身無長物,這也博不得絲毫同情。
他的妻子在幾天前辭世,也不給他逗留的時間。
他不得不帶着幾個未成年的孩子出外漂泊,也未能消除那些虔誠的神學家的憤怒。
時值冬季,山間小道積雪沒過腳踝,無路可通。
盡管如此,那些狂信宗教的迫害者也不管不顧:就讓他在路邊倒斃,這個教唆者,這個異端分子!就在隆冬十二月中,人們把他趕出門去。
這個疾病纏身、須發皆白的老人爬過積雪凍冰的山巒和峰岩,拖兒帶女,想在世上什麼地方尋找一個新的避難之地。
但即便是這些令人心悸的慘狀,對于這些信奉仇恨的神學家、宣揚上帝聖言的虔誠布道者而言,也還不夠殘忍,因為到末了,慈悲為懷的好心人的憐憫,還會在中途給這個徒步跋涉的老人和他的孩子們一間暖和的房間過夜或者一束谷草禦寒。
所以他們搶在這個遭到譴責的人前頭,以他們令人反感的虔誠熱心,發出一封封信件,寄到沿途各地,叮囑善良的基督徒不得容忍這樣一個怪物在自己的屋檐底下憩息。
于是所有的城市鄉村家家戶戶都像遇到麻風病人一樣,緊閉大小門戶。
這位年邁的學者找不到一處休憩之地,隻好沿途行乞,掙紮着走過整個瑞士,在谷倉裡過夜,凍得心力交瘁,腳步踉跄、搖搖晃晃地走到邊境,然後再走過幅員遼闊的德意志,在那裡,所有鄉鎮也都事先得到關于此人的警告;他隻希望最終能在波蘭,在更有人性的人們那裡為自己和孩子們找到歇腳的地方。
但是對于這個已經崩潰的男子,這一路掙紮過于費勁。
貝爾納多·奧基諾終于沒有走到目的地,沒有看到和平。
這個完全脫力的老人,成了絕不寬容的一個犧牲品。
他在摩拉維亞的某條鄉間大道上倒地身亡。
在那裡人們把他當作流浪漢埋葬在早已被人遺忘的野墳裡。
在這面令人怵目心驚的哈哈鏡裡,卡斯台利奧清楚地預見到他自己的命運。
起訴他的這場官司已在準備。
他惟一的過失乃是感覺到太多的人性,對太多的被迫害者表示了同情。
在這樣沒有人性的時代他不可能指望會得到同情,得到人性。
早在充當塞爾維特的辯護人時,塞爾維特的命運已展現在他眼前。
當代的不寬容早已把手放在他們最危險的敵人,寬容的辯護師的脖子上。
但是命運的機緣湊巧使得他的迫害者不可能得到明顯的勝利,把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一切思想專制暴政的死敵,投進監獄、流放國外或者捆在柴堆上。
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的猝死,使他在最後關頭獲救,不必去接受訴訟,不必遭到他的敵人殺氣騰騰的攻擊。
他的身體由于積勞成疾,早已極端虛弱,虧損異常,如今憂慮和激動使他心神交瘁,他那早已掏空的身體再也堅持不住。
直到最後時刻,卡斯台利奧雖然還硬撐着,拖着腳步到大學去,到書桌前,然而這已是徒然的抵抗!死亡已經戰勝了他生的意志,從事精神活動的意志。
大家把這個因為寒熱而渾身發抖的人擡上床,劇烈的胃痙攣使他除了牛奶,無法進食,内髒的功能越來越衰竭,最後那受到震撼的心髒,終于不能再繼續跳動。
一五六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逝世,終年四十八歲。
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在他去世時這樣說道:&ldquo他通過上帝的幫助逃脫了他敵人的魔爪。
&rdquo 他這一死,對他的污蔑也就不攻自破。
他同城的市民發現,他們對他們這位最優秀的學者捍衛得多麼不夠,多麼有氣無力。
他的遺物不可争辯地證明,這位純潔的偉大的學者過着多麼像聖徒一樣清貧的生活。
屋裡找不到一件銀制的器皿,朋友們隻好湊錢為他購買棺木,償還小筆債務,支付殡葬費用,收養他的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們。
似乎為了補償對他的控告造成的恥辱,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的葬禮變成了一次道德的凱旋。
一切在卡斯台利奧蒙受異端分子嫌疑時都膽戰心驚、小心翼翼地保持沉默的人,現在都擠上前來,以此表明自己是如何深愛他尊敬他,因為曆來都是捍衛一個死者比捍衛一個活人,一個不讨人喜歡的人要方便得多。
整個大學都莊嚴肅穆地緊随着送葬行列,大學生們肩扛靈柩,把它移到大教堂裡安葬在修道院的散步道旁。
他的三個學生自己掏錢,在墓碑上镌刻了獻詞:&ldquo獻給遐迩聞名的老師,感懷他偉大的學術成就和他清白的一生。
&rdquo 正當巴塞爾為這位品行純潔、學識淵博的學者舉哀之際,日内瓦可是歡聲震天。
隻是他們聽到那備受歡迎的消息時,沒有讓全城教堂鐘聲齊鳴。
消息傳來,思想自由最大膽的戰士已經幸運地被消滅掉,這張最為能說會道的嘴巴曾攻擊他們強暴良心,如今終于沉默不語!所有這些信奉《聖經》,虔誠的&ldquo為上帝聖言效力的仆人&rdquo,帶着不合時宜的快樂,互相祝賀。
就仿佛&ldquo你們要愛你們的敵人&rdquo這句聖言從來沒有寫進他們的《福音書》似的。
蘇黎世的牧師先生布林格寫道:&ldquo卡斯台利奧死了?這樣更好!&rdquo另一位嘲笑道:&ldquo為了免得在巴塞爾的法庭上為他的事業進行辯護,卡斯台利奧逃到地獄去了。
&rdquo以他告密的箭矢把卡斯台利奧撂倒在地的德·貝茲,贊美上帝把世界從這個異端分子手裡解救出來,并且自诩是上帝啟示的宣告者:&ldquo我是個出色的預言家,我當時對卡斯台利奧說,主将因為你的污蔑而懲罰你。
&rdquo這位孤軍奮戰的戰士也是雙倍光榮的戰敗者。
即使他一命歸天也未能削弱這些人的憤怒,仇恨依然一如既往。
即便如此,永遠是徒勞無功:任何仇恨和嘲弄也不再能使死者受到傷害。
卡斯台利奧為之生為之死的思想,也和其他真正人道的思想一樣,淩駕于一切塵世間的和階段性的暴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