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卡斯台利奧出場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權力無限的獨裁者。
沒有他首肯許可,在城牆之内,任何書籍都不得付印。
書報檢查曆來都是一切獨裁專制自然而然的近親之子。
于是卡斯台利奧便去見加爾文,一位學者去見另一位學者,一位神學家去見另一位神學家。
他以親切友好的态度懇請加爾文給他出具出版許可。
但是具有威權思想的人,總把獨立思考者看成無法忍受的敵對者。
加爾文的第一個反應便是生氣,難以掩飾的惱火。
因為他自己給他一個親戚譯的《聖經》法文譯本寫了前言,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部普遍贊賞的作品,新教世界公開承認的譯文。
&ldquo這個年輕人&rdquo怎麼這樣&ldquo大膽&rdquo,竟然那樣狂妄,毫不謙虛,敢于不承認他親自肯定的,他自己也參加譯述的這個版本是惟一有效、惟一正确的版本,而是标新立異,取而代之,另外再搞一個他自己的新版本!在加爾文給維累的信裡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他對卡斯台利奧的&ldquo放肆&rdquo火冒三丈。
&ldquo現在請你聽聽我們賽巴斯蒂安的想像力:讓我們有理由大笑,但是也有理由大怒。
三天前他跑來見我,請我給予許可出版他的《新約全書》的譯文。
&rdquo從這諷刺的口吻就可以想像,他是如何親切地接待他的競争者的。
事實上他十分幹脆地就把卡斯台利奧打發走了。
他說,他樂于給卡斯台利奧出具一張出版的許可,但是要有一個條件。
他得先讀一下譯文,并把他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予以改正。
卡斯台利奧的性格并沒有毫無虛榮的自我欣賞或者自以為是的特點。
他從來不像加爾文那樣,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惟一正确的,自己對任何事情的意見是無懈可擊無可指摘的。
他日後為這一譯本所寫的前言,簡直在學術上、人性上都可看作謙虛的典範。
他在前言中坦率地寫道,他自己并沒有全部明白《聖經》的所有段落。
因而警告讀者,不要毫無顧慮地信任他的譯文。
因為《聖經》一書,晦澀難懂,充滿了矛盾。
他所提供的隻是一種解釋,絕非滿有把握的譯文。
埃拉斯姆斯 可是盡管卡斯台利奧如此謙虛,富有人性地評價自己的譯著,可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而言,他卻把個人的獨立性的高貴置于無可估量的崇高地位。
他意識到,作為希伯來文和古希臘文學者而言,絕不在加爾文之下。
他完全有權認為這種想要居高臨下地進行審查的打算,這種要他&ldquo進行改正&rdquo的威權要求,是對他的一種貶抑。
在一個自由的共和國裡,學者和學者之間,神學家和神學家之間,地位相當,一律平等。
他不願意把自己和加爾文之間的關系置于師生關系之中,不願讓他的作品任人像學童的作業一樣用紅筆劃來劃去。
為了尋找一條人性的出路,并且向加爾文表示他個人的敬意,他建議,在加爾文認為合适的任何時候,向加爾文朗讀他的手稿,并且事先表示,願意采納加爾文的一切忠告和建議。
但是加爾文的原則是反對任何形式的妥協。
他不願意隻做做顧問,他要的是發号施令。
他幹脆利索地斷然拒絕:&ldquo我告訴他,即使他答應給我一百枚金币,我也不準備受到束縛,在某個待定的時間前去會晤,然後說不定花兩個小時讨論一個字。
接着他就悻悻然地走了。
&rdquo 兩柄寶劍第一次交鋒。
加爾文感到,卡斯台利奧并不打算在宗教和精神事務上乖乖地屈從于他。
他終于在衆口一詞的谄媚奉承中認出了那個永恒的敵人,那個特立獨行之人。
從此時此刻起,加爾文便下定決心,隻要一有機會,就要把這個不為他效勞而要為自己的良心效力的家夥從他的職位上趕走,如果可能,把他趕出日内瓦。
要找借口,随時都會找到。
加爾文不用等很長時間,因為卡斯台利奧單靠他那極其菲薄的學校教師的工資,無法養活他那子女衆多的家庭,他力争獲得一個&ldquo上帝聖言宣講師&rdquo的職位。
他自己覺得,這個職位更加符合他的性格,而且待遇也更好。
從他離開裡昂之時起,他人生的目标便是去做新教學說的仆人和宣揚者。
幾個月以來,這位出類拔萃的神學家已經在梵德婁弗教堂布道,在這個風紀嚴謹的城市裡并未引起絲毫非議。
在日内瓦沒人能夠提出同樣要求,盼望接納到布道師的行列中去。
事實上卡斯台利奧謀求這一職位的申請,獲得了市政委員會的一緻贊同,委員會在一五四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做出決定:&ldquo有鑒于賽巴斯蒂安是位博學之士,極為适合為教會效力,茲決定,任命他在教會事務上供職。
&rdquo 但是市政委員會沒有把加爾文考慮進去。
怎麼回事?市政委員會竟然事先沒有十分恭順地征求加爾文的意見,就貿然下達命令,把卡斯台利奧任命為布道師,從而成為他的教會監理會的成員之一?而此人剛愎成性,特立獨行,會給他造成麻煩!加爾文立即對卡斯台利奧的任命表示抗議。
在他給法累爾的信裡為他的這種很不仗義的處理方法做出論證,措辭極為晦澀暧昧:&ldquo有些重要的原因阻礙了他的任命&hellip&hellip當然我在市政委員會裡隻是暗示了一下這些原因,并沒有明說,但是與此同時我也批駁了一切錯誤的懷疑。
為了使他的名聲不緻受到攻擊。
我的目的旨在保護他。
&rdquo 讀到這些參不透的神秘兮兮地繞來繞去的詞句,不由得讓人首先産生一種很不舒服的懷疑:這話聽上去不是就像卡斯台利奧的确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使他不配擁有布道師榮譽的資格嗎?一定有什麼污點,為了&ldquo保護&rdquo他,加爾文極為仁慈地用基督教的寬容精神把他的污點掩蓋起來。
大家暗自問道,這位備受尊敬的學者究竟犯了什麼罪過,讓加爾文這樣寬大為懷地對此秘而不宣?他是侵吞了别人的财産,還是和什麼女人有染?他的品德無可指摘,這點全城聞名。
莫非盛名之下還隐藏着什麼秘密的不軌行為?但是加爾文故意說得不清不楚,聽任卡斯台利奧頭上籠罩着這種把握不定的懷疑。
而對于一個人的名譽和威望最為緻命的乃是一種&ldquo庇護性的&rdquo模棱兩可。
可是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不願受到&ldquo庇護&rdquo。
他襟懷坦蕩,問心無愧。
剛剛聽說是加爾文在背後施出陰謀詭計,想要破壞他的任命,他便站了出來,要加爾文在市政委員會公開解釋,什麼原因拒絕給他布道師的職位。
這一來加爾文不得不表态,明确揭示卡斯台利奧的秘密罪愆。
人們終于獲悉,加爾文如此寬厚地秘而不宣的卡斯台利奧的罪行:卡斯台利奧在兩個無關緊要之處對《聖經》的神學闡述和加爾文的意見不盡相同,真是滔天大罪啊!第一處是,卡斯台利奧發表了這樣的意見&mdash&mdash所羅門的《雅歌》并非宗教詩歌,而是世俗詩歌&mdash&mdash在這一點上所有的神學家都表示贊同,有的大聲,有的小聲。
所羅門的《雅歌》是對蘇拉米特的頌歌,贊美她的乳房像兩隻小鹿,在草地上歡蹦亂跳。
這首頌歌表達的是一首完全世俗的情詩,絕對不是贊美教會的詩篇。
第二個偏離之處也無足輕重:卡斯台利奧對基督的地獄之行賦予的意義與加爾文不同。
加爾文&ldquo寬厚地秘而不宣&rdquo的卡斯台利奧的罪行原來就是如此微不足道,如此無足輕重!為此之故居然拒絕給卡斯台利奧以布道師的職位。
但是對于加爾文這樣的人而言,在學說問題上沒有小事,也沒有小氣。
這點可是關鍵。
他那井井有條的精神,追求的是新的教會的最高一緻和權
沒有他首肯許可,在城牆之内,任何書籍都不得付印。
書報檢查曆來都是一切獨裁專制自然而然的近親之子。
于是卡斯台利奧便去見加爾文,一位學者去見另一位學者,一位神學家去見另一位神學家。
他以親切友好的态度懇請加爾文給他出具出版許可。
但是具有威權思想的人,總把獨立思考者看成無法忍受的敵對者。
加爾文的第一個反應便是生氣,難以掩飾的惱火。
因為他自己給他一個親戚譯的《聖經》法文譯本寫了前言,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部普遍贊賞的作品,新教世界公開承認的譯文。
&ldquo這個年輕人&rdquo怎麼這樣&ldquo大膽&rdquo,竟然那樣狂妄,毫不謙虛,敢于不承認他親自肯定的,他自己也參加譯述的這個版本是惟一有效、惟一正确的版本,而是标新立異,取而代之,另外再搞一個他自己的新版本!在加爾文給維累的信裡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他對卡斯台利奧的&ldquo放肆&rdquo火冒三丈。
&ldquo現在請你聽聽我們賽巴斯蒂安的想像力:讓我們有理由大笑,但是也有理由大怒。
三天前他跑來見我,請我給予許可出版他的《新約全書》的譯文。
&rdquo從這諷刺的口吻就可以想像,他是如何親切地接待他的競争者的。
事實上他十分幹脆地就把卡斯台利奧打發走了。
他說,他樂于給卡斯台利奧出具一張出版的許可,但是要有一個條件。
他得先讀一下譯文,并把他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予以改正。
卡斯台利奧的性格并沒有毫無虛榮的自我欣賞或者自以為是的特點。
他從來不像加爾文那樣,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惟一正确的,自己對任何事情的意見是無懈可擊無可指摘的。
他日後為這一譯本所寫的前言,簡直在學術上、人性上都可看作謙虛的典範。
他在前言中坦率地寫道,他自己并沒有全部明白《聖經》的所有段落。
因而警告讀者,不要毫無顧慮地信任他的譯文。
因為《聖經》一書,晦澀難懂,充滿了矛盾。
他所提供的隻是一種解釋,絕非滿有把握的譯文。
埃拉斯姆斯 可是盡管卡斯台利奧如此謙虛,富有人性地評價自己的譯著,可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而言,他卻把個人的獨立性的高貴置于無可估量的崇高地位。
他意識到,作為希伯來文和古希臘文學者而言,絕不在加爾文之下。
他完全有權認為這種想要居高臨下地進行審查的打算,這種要他&ldquo進行改正&rdquo的威權要求,是對他的一種貶抑。
在一個自由的共和國裡,學者和學者之間,神學家和神學家之間,地位相當,一律平等。
他不願意把自己和加爾文之間的關系置于師生關系之中,不願讓他的作品任人像學童的作業一樣用紅筆劃來劃去。
為了尋找一條人性的出路,并且向加爾文表示他個人的敬意,他建議,在加爾文認為合适的任何時候,向加爾文朗讀他的手稿,并且事先表示,願意采納加爾文的一切忠告和建議。
但是加爾文的原則是反對任何形式的妥協。
他不願意隻做做顧問,他要的是發号施令。
他幹脆利索地斷然拒絕:&ldquo我告訴他,即使他答應給我一百枚金币,我也不準備受到束縛,在某個待定的時間前去會晤,然後說不定花兩個小時讨論一個字。
接着他就悻悻然地走了。
&rdquo 兩柄寶劍第一次交鋒。
加爾文感到,卡斯台利奧并不打算在宗教和精神事務上乖乖地屈從于他。
他終于在衆口一詞的谄媚奉承中認出了那個永恒的敵人,那個特立獨行之人。
從此時此刻起,加爾文便下定決心,隻要一有機會,就要把這個不為他效勞而要為自己的良心效力的家夥從他的職位上趕走,如果可能,把他趕出日内瓦。
要找借口,随時都會找到。
加爾文不用等很長時間,因為卡斯台利奧單靠他那極其菲薄的學校教師的工資,無法養活他那子女衆多的家庭,他力争獲得一個&ldquo上帝聖言宣講師&rdquo的職位。
他自己覺得,這個職位更加符合他的性格,而且待遇也更好。
從他離開裡昂之時起,他人生的目标便是去做新教學說的仆人和宣揚者。
幾個月以來,這位出類拔萃的神學家已經在梵德婁弗教堂布道,在這個風紀嚴謹的城市裡并未引起絲毫非議。
在日内瓦沒人能夠提出同樣要求,盼望接納到布道師的行列中去。
事實上卡斯台利奧謀求這一職位的申請,獲得了市政委員會的一緻贊同,委員會在一五四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做出決定:&ldquo有鑒于賽巴斯蒂安是位博學之士,極為适合為教會效力,茲決定,任命他在教會事務上供職。
&rdquo 但是市政委員會沒有把加爾文考慮進去。
怎麼回事?市政委員會竟然事先沒有十分恭順地征求加爾文的意見,就貿然下達命令,把卡斯台利奧任命為布道師,從而成為他的教會監理會的成員之一?而此人剛愎成性,特立獨行,會給他造成麻煩!加爾文立即對卡斯台利奧的任命表示抗議。
在他給法累爾的信裡為他的這種很不仗義的處理方法做出論證,措辭極為晦澀暧昧:&ldquo有些重要的原因阻礙了他的任命&hellip&hellip當然我在市政委員會裡隻是暗示了一下這些原因,并沒有明說,但是與此同時我也批駁了一切錯誤的懷疑。
為了使他的名聲不緻受到攻擊。
我的目的旨在保護他。
&rdquo 讀到這些參不透的神秘兮兮地繞來繞去的詞句,不由得讓人首先産生一種很不舒服的懷疑:這話聽上去不是就像卡斯台利奧的确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使他不配擁有布道師榮譽的資格嗎?一定有什麼污點,為了&ldquo保護&rdquo他,加爾文極為仁慈地用基督教的寬容精神把他的污點掩蓋起來。
大家暗自問道,這位備受尊敬的學者究竟犯了什麼罪過,讓加爾文這樣寬大為懷地對此秘而不宣?他是侵吞了别人的财産,還是和什麼女人有染?他的品德無可指摘,這點全城聞名。
莫非盛名之下還隐藏着什麼秘密的不軌行為?但是加爾文故意說得不清不楚,聽任卡斯台利奧頭上籠罩着這種把握不定的懷疑。
而對于一個人的名譽和威望最為緻命的乃是一種&ldquo庇護性的&rdquo模棱兩可。
可是賽巴斯蒂安·卡斯台利奧不願受到&ldquo庇護&rdquo。
他襟懷坦蕩,問心無愧。
剛剛聽說是加爾文在背後施出陰謀詭計,想要破壞他的任命,他便站了出來,要加爾文在市政委員會公開解釋,什麼原因拒絕給他布道師的職位。
這一來加爾文不得不表态,明确揭示卡斯台利奧的秘密罪愆。
人們終于獲悉,加爾文如此寬厚地秘而不宣的卡斯台利奧的罪行:卡斯台利奧在兩個無關緊要之處對《聖經》的神學闡述和加爾文的意見不盡相同,真是滔天大罪啊!第一處是,卡斯台利奧發表了這樣的意見&mdash&mdash所羅門的《雅歌》并非宗教詩歌,而是世俗詩歌&mdash&mdash在這一點上所有的神學家都表示贊同,有的大聲,有的小聲。
所羅門的《雅歌》是對蘇拉米特的頌歌,贊美她的乳房像兩隻小鹿,在草地上歡蹦亂跳。
這首頌歌表達的是一首完全世俗的情詩,絕對不是贊美教會的詩篇。
第二個偏離之處也無足輕重:卡斯台利奧對基督的地獄之行賦予的意義與加爾文不同。
加爾文&ldquo寬厚地秘而不宣&rdquo的卡斯台利奧的罪行原來就是如此微不足道,如此無足輕重!為此之故居然拒絕給卡斯台利奧以布道師的職位。
但是對于加爾文這樣的人而言,在學說問題上沒有小事,也沒有小氣。
這點可是關鍵。
他那井井有條的精神,追求的是新的教會的最高一緻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