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1]
關燈
小
中
大
,指1792年8月以前各時期受國王和王後信任的人以及在報刊上和議會中支持王室的人。
旬(Décade) 按革命日曆,每月為三十日,每十日為一旬。
(舊)區(Districts) 1789年4月,巴黎劃為60個區以進行選舉。
然而,在七月革命以後,它們實際上掌握了地方政府機構的權力,謂之舊區。
并且一直保持着這種情況,到1790年5&mdash6月才被48個新區所代替。
忿激派(Enragés) 由雅各·盧、特奧菲累·勒克雷克和讓·華爾勒領導的極端革命集團,他們雖然遭到哥德利埃和雅各賓俱樂部的同聲譴責,在1793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對于無套褲黨卻有相當影響。
郊區(Faubourgs) 郊區(字面是&ldquo郊外&rdquo的意思)原來位于舊城城垣之外,到1785年已經被圈到市區以内。
本書使用的這一名詞既指以前的一般&ldquo郊外&rdquo,也專指其中最著名的兩個區&mdash&mdash聖安東郊區和聖馬瑟勒郊區。
史學家有時用這一名詞表示&ldquo工人住宅區&rdquo,這是不正确的。
結盟軍(Fédérés) 從外省到巴黎來參加1792年7月14日結盟節的武裝部隊,在本書中,特别指參加進攻圖伊勒裡宮的馬賽、布列斯特等地的結盟軍。
斐揚派(Feuillants) 在1791年6月國王出亡瓦雷讷事件發生後,當時掀起了廢黜國王或停止國王職權的運動。
一部分保王派代表及新聞記者因抗議這個運動而與雅各賓派決裂,另外成立了自己的俱樂部,他們便被稱為斐揚派。
國民自衛軍(或資産階級民兵)(GardeNationale,〔milicebourgeoise〕) 最初由巴黎各區在1789年7月成立的公民武裝或民兵。
法蘭西自衛軍(GardesFrancaises) 革命前夕駐防巴黎的保王軍主力。
他們雖然在1789年4月累維伊揚暴動中效忠于政府,但在6月已經開始被革命者争取過來,在7月暴動中一般都站在人民一邊。
無家可歸的人(Genssansaveu) 即沒有固定住所的人或流浪漢。
吉倫德黨(Girondins) 本來指立法議會中的一群左翼代表,他們在1791年秋冬兩季支持布裡索的&ldquo革命戰争&rdquo政策,其中許多人(如布裡索)都來自吉倫德郡。
後來,使用的範圍較為廣泛,凡是反對雅各賓派主體,在政治和社會綱領方面多少相同的人都被稱為吉倫德黨。
青年團(Jeunessedorée) 羅伯斯庇爾被推翻後,由記者弗累隆組織的反雅各賓派青年團體,他們在共和國第四年葡月支持了保王派的反對國民大會的暴動(見&ldquo纨绔子弟&rdquo條)。
騷動日(或革命日)(Journée〔Journéerévolutionnaire〕) 群衆(一般均由無套褲黨構成)參加的革命鬥争日。
沼澤派(或平原派)(Marais〔Plaine〕) 指共和國第二年國民大會中的中間集團,由于他們在熱月9日不支持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才被他的敵人孤立和逮捕起來。
最高限價法(Maximum) 最高限價法有二,一是1793年5月頒布的,隻限制谷物價格;一是1793年9月頒布的,範圍比以前擴大,幾乎對一切主要必需品都實行了限價,連勞動力也不例外(最高工資法)。
首領(Meneur) 即領導人(經常帶貶義)。
賤民(MenuPeuple) 普通人民:工資勞動者和小有産者(見&ldquo無套褲黨&rdquo條)。
山嶽黨(Mountain) 以羅伯斯庇爾和丹敦為首的雅各賓派議會代表的名稱,因為他們在1792年9月召開的國民大會中坐在會場高處座席上,故有此名。
在吉倫德黨被驅逐後,由他們組成共和國第二年的革命政府。
纨绔子弟(Muscadins) 無套褲黨對于熱月政變後那一時期的資産階級公民和中等階級青年的蔑稱,表示這種人衣衫華麗,行為放蕩。
長袍貴族(Noblessederobe) 舊制度下有錢的地方長官,他們通過購買或繼承職位,取得了貴族地位。
無固定住所的人(Non-domiciliés) 居住在旅館、公寓或租借家具的房間(出租公
旬(Décade) 按革命日曆,每月為三十日,每十日為一旬。
(舊)區(Districts) 1789年4月,巴黎劃為60個區以進行選舉。
然而,在七月革命以後,它們實際上掌握了地方政府機構的權力,謂之舊區。
并且一直保持着這種情況,到1790年5&mdash6月才被48個新區所代替。
忿激派(Enragés) 由雅各·盧、特奧菲累·勒克雷克和讓·華爾勒領導的極端革命集團,他們雖然遭到哥德利埃和雅各賓俱樂部的同聲譴責,在1793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對于無套褲黨卻有相當影響。
郊區(Faubourgs) 郊區(字面是&ldquo郊外&rdquo的意思)原來位于舊城城垣之外,到1785年已經被圈到市區以内。
本書使用的這一名詞既指以前的一般&ldquo郊外&rdquo,也專指其中最著名的兩個區&mdash&mdash聖安東郊區和聖馬瑟勒郊區。
史學家有時用這一名詞表示&ldquo工人住宅區&rdquo,這是不正确的。
結盟軍(Fédérés) 從外省到巴黎來參加1792年7月14日結盟節的武裝部隊,在本書中,特别指參加進攻圖伊勒裡宮的馬賽、布列斯特等地的結盟軍。
斐揚派(Feuillants) 在1791年6月國王出亡瓦雷讷事件發生後,當時掀起了廢黜國王或停止國王職權的運動。
一部分保王派代表及新聞記者因抗議這個運動而與雅各賓派決裂,另外成立了自己的俱樂部,他們便被稱為斐揚派。
國民自衛軍(或資産階級民兵)(GardeNationale,〔milicebourgeoise〕) 最初由巴黎各區在1789年7月成立的公民武裝或民兵。
法蘭西自衛軍(GardesFrancaises) 革命前夕駐防巴黎的保王軍主力。
他們雖然在1789年4月累維伊揚暴動中效忠于政府,但在6月已經開始被革命者争取過來,在7月暴動中一般都站在人民一邊。
無家可歸的人(Genssansaveu) 即沒有固定住所的人或流浪漢。
吉倫德黨(Girondins) 本來指立法議會中的一群左翼代表,他們在1791年秋冬兩季支持布裡索的&ldquo革命戰争&rdquo政策,其中許多人(如布裡索)都來自吉倫德郡。
後來,使用的範圍較為廣泛,凡是反對雅各賓派主體,在政治和社會綱領方面多少相同的人都被稱為吉倫德黨。
青年團(Jeunessedorée) 羅伯斯庇爾被推翻後,由記者弗累隆組織的反雅各賓派青年團體,他們在共和國第四年葡月支持了保王派的反對國民大會的暴動(見&ldquo纨绔子弟&rdquo條)。
騷動日(或革命日)(Journée〔Journéerévolutionnaire〕) 群衆(一般均由無套褲黨構成)參加的革命鬥争日。
沼澤派(或平原派)(Marais〔Plaine〕) 指共和國第二年國民大會中的中間集團,由于他們在熱月9日不支持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才被他的敵人孤立和逮捕起來。
最高限價法(Maximum) 最高限價法有二,一是1793年5月頒布的,隻限制谷物價格;一是1793年9月頒布的,範圍比以前擴大,幾乎對一切主要必需品都實行了限價,連勞動力也不例外(最高工資法)。
首領(Meneur) 即領導人(經常帶貶義)。
賤民(MenuPeuple) 普通人民:工資勞動者和小有産者(見&ldquo無套褲黨&rdquo條)。
山嶽黨(Mountain) 以羅伯斯庇爾和丹敦為首的雅各賓派議會代表的名稱,因為他們在1792年9月召開的國民大會中坐在會場高處座席上,故有此名。
在吉倫德黨被驅逐後,由他們組成共和國第二年的革命政府。
纨绔子弟(Muscadins) 無套褲黨對于熱月政變後那一時期的資産階級公民和中等階級青年的蔑稱,表示這種人衣衫華麗,行為放蕩。
長袍貴族(Noblessederobe) 舊制度下有錢的地方長官,他們通過購買或繼承職位,取得了貴族地位。
無固定住所的人(Non-domiciliés) 居住在旅館、公寓或租借家具的房間(出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