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革命群衆的動機

關燈
檔案館文件:Y14119(1789年5月5日至6日)。

    再參看警務委員奧丹對于運到蒙特羅公墓待認領的18具屍體的檢驗(國家檔案館文件:Y15019)和上文的第44&mdash45頁。

     [23]國家檔案館文件:Y10634,對開本第149頁;15683。

     [24]塞納瓦茲檔案館文件:B集。

    宮廷檢察官,1789年審訊記錄,對開本第7&mdash21頁。

     [25]參閱本書第76&mdash80頁。

     [26]參閱本書第49頁。

     [27]參閱本書第54頁。

     [28]參閱本書第55頁。

     [29]參閱本書第121&mdash122頁。

     [30]國立圖書館文件:Lb396140。

     [31]警察局檔案館文件:Aa88,對開本第514&mdash544頁;153,對開本第48頁;157,對開本第200頁;173,對開本第43&mdash44頁;262,對開本第40&mdash41頁。

     [32]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88,對開本第546&mdash571頁;219,對開本第32頁;262,對開本第42&mdash44頁。

    再參看塞涅克:《1792年王室的傾覆》,第297&mdash298頁。

     [33]塞涅克:《1792年王室的傾覆》,第136、195頁。

    塞涅克引證了保王派圖爾澤耳夫人的回憶錄:&ldquo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幫強人相互禁止在圖伊勒裡宮搶劫,如果發現某一個人想把宮中的某些物品據為己有,就毫不姑息地把他處死。

    &rdquo [34]卡隆:《九月大屠殺》,第111頁。

    洛德萊向拿破侖說,&ldquo屠殺者并不搶劫&rdquo。

     [35]哈代:《我的經曆,或大事見聞随錄》,第8卷,第49&mdash68頁。

    關于本章以後所談的大部分資料,可參看喬·魯德:《法國革命時期巴黎群衆起義的動機》(&ldquoTheMotivesofPopularInsurrectioninParisduringtheFrenchRévolution&rdquo),載《曆史研究所學報》(BulletinoftheInstituteofHistoricalResearch),第26期(1953年),第53&mdash74頁。

     [36]哈代:《我的經曆,或大事見聞随錄》,第8卷,第299頁;國家檔案館文件:KK641,對開本第17頁。

     [37]阿瑟·楊格也趨向于把&ldquo第三等級&rdquo和&ldquo窮人&rdquo等同起來(關于例證,可參看《法國和意大利遊記》,人人叢書版,第172&mdash173頁)。

    再參看本書第49頁。

     [38]國家檔案館文件:Y18766。

    審訊他的警務委員的反駁也很有趣,這位委員說:&ldquo他不斷談到自由、人權等字眼,這就足以說明他在精神上已準備參加暴動。

    &rdquo [39]參閱本書第75&mdash77頁。

     [40]參閱本書第70&mdash73頁。

    至于革命中的反僧侶運動和以後的&ldquo反基督教&rdquo運動在多大程度上産生于&ldquo賤民&rdquo自己的深刻感情和經驗,在多大程度上産生于非群衆的來源,如專門職業階級或開明貴族等,這仍是一個值得争論的問題。

    有利于後一種說法的證明似乎相當有力量。

     [41]參閱本書第90&mdash93、96&mdash97頁。

     [42]沙森和昂讷:《革命時期的國民義勇軍》(ChassinandHennet,LesVolontairesnationauxpendantlaRévolution),1899年至1904年巴黎版,3卷本,第1卷,第16&mdash136頁。

     [43]亞·圖埃特伊:《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曆史手稿資料總目》,第4卷,第258&mdash392、1403、1422、1747&mdash1749号。

    的确,1792年3月,大約有250名店主、工匠和幫工(幫工隻占少數)簽署了一份《巴黎市工人的聲明》,公開地反對革命和反對鼓動戰争(國家檔案館文件:C284,第115号,對開本第249bis,250&mdash251頁〔手抄本〕;國立圖書館文件:Lb3911162〔印刷本,有重要改動〕)。

    不容置疑,1792年秋季以後,戰争日益變得不受歡迎了,雖然從文獻上很難充分說明這一點。

     [44]參閱本書第105&mdash106頁、109&mdash111頁。

     [45]參閱本書第124&mdash126頁。

     [46]參閱本書第153&mdash156頁。

     [47]這并不等于說無套褲黨人&mdash&mdash特别是店主、作坊老闆以及他們當中的其他小有産者&mdash&mdash在任何階段都沒有他們自己的政治思想。

    在1793年6月到1794年7月期間,如我們所看到的,當這些分子在巴黎各區非常活躍的時候,有許多表明他們特殊的社會和政治要求的請願和決議〔參看馬爾科夫和索布爾:《巴黎無套褲黨人》(MarkovandSoboul,DieSanskulottenvonParis),散見于第2&mdash5章〕。

    然而,除去1793年9月4日到5日的運動以外,這些在鼓動參加革命運動上并沒能起任何作用。

     [48]喬治·勒菲富爾:《法國大革命,1789年的革命》(LaRévolutionfrançaise.Larévolutionde1789),第141&mdash142頁。

     [49]馬迪厄:《恐怖時代之物價高漲與社會運動》,第46&mdash49、151&mdash157頁。

     [50]國家檔案館文件:W12,第200&mdash201号。

     [51]塞-埃·拉布魯薩:《法國的經濟危機》(LaCrisedel&rsquoéconomiefrançaise),第42&mdash50頁。

     [52]參閱附錄七,第一表。

     [53]參閱本書第36&mdash38頁;哈代:《我的經曆,或大事見聞随錄》,第8卷,第72頁。

     [54]參閱本書第47&mdash49頁。

     [55]國家檔案館文件:C221,第160/146号,對開本第48頁。

     [56]哈代:《我的經曆,或大事見聞随錄》,第8卷,第310、312、320、332、341、344、348、351、378、384頁。

     [57]國家檔案館文件:Z24691;Z1a886。

     [58]參看本書第二篇第五章。

     [59]參看本書第二篇第六章。

    盡管工資勞動者的這些獨立的運動&mdash&mdash特别是1791年和1794年的運動&mdash&mdash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性,但它們在鼓動參加這一時期的騷動上似乎并沒有起任何顯著的作用(當然,除非我們把熱月9日工人在市政廳前的示威也包括在内)。

    最常推動工資勞動者的經濟動機,自然是他們和全體&ldquo賤民&rdquo所共有的那一種&mdash&mdash對于價廉而充足的面包的需要。

     [60]然而,當一個婦女在以侮辱拉斐德和國民自衛軍罪被控時,她尖刻地回答說,如果控告人和掙面包吃的人有同樣的痛苦遭遇,她就不會這樣袒護他們了(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153,對開本第7頁);還有一個廚娘,當她被問到如何解釋對國民自衛軍的仇視時,她說,由于面包商缺少找零的錢,因此感到買面包時很困難(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85,對開本第117頁)。

     [61]參閱本書第101&mdash103、105&mdash107頁。

     [62]參閱本書第119&mdash124頁。

     [63]國家檔案館文件:F736882;AFⅣ1470;F1c111賽納27。

     [64]參閱本書第131&mdash132頁。

     [65]參閱本書第二篇第九章。

     [66]參閱本書第二篇第十章。

     [67]參閱本書第二篇第十一章。

     [68]誠然,這裡面也牽涉其他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牧月徹底失敗之後來從事一緻行動有純技術性的困難;但是這絲毫也無損于這一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