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葡月
關燈
小
中
大
布特·代·莫蘭區(6)、老城區(5)(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85頁;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66,對開本第327&mdash328頁)。
[31]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29頁。
[32]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3卷,第236頁。
[33]國立圖書館文件:Lb414598;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1&mdash32頁。
這些區是:祖國之友區、兵工場區、崩孔賽耳區、崩迪區、新崩納區、布魯特斯區、香榭麗舍區、老城區、人權區、格雷讷累噴泉區、糧食市場區、武裝人區、不可分割區、植物園區、累珀累提爾區、盧森堡區、市場區、白山區、天文台區、西區(紅帽區)、萬多姆廣場區、普瓦松尼區、新橋區、再團結區、大教堂區、法國劇院區、圖伊勒裡區和團結區等。
[34]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46頁。
[35]表決結果是:贊成憲法的有914853票,反對的有41892票;贊成&ldquo三分之二&rdquo法令的有167758票,反對的有95373票(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5頁)。
[36]這些議會包括祖國之友區、兵工場區、老城區、人權區、格雷讷累噴泉區、白山區、新橋區、再團結區、法國劇院區、忠誠區(市政廳區)和球場區等&mdash&mdash後兩個區沒有在9月16日的緻全國預選議會書上簽字(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6頁)。
[37]他們參加了布魯特斯區,累珀累提爾區和盧森堡區的議會(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3頁)。
[38]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6&mdash37頁;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布特·代·莫蘭區),第480&mdash481、483&mdash488、489&mdash490、502&mdash505頁。
關于在羅亞爾宮和其他地方對于個人進行的襲擊,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對開本第462、463&mdash464、465&mdash466、467&mdash468、508頁。
[39]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對開本第472&mdash478頁。
關于類似的話,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對開本第499&mdash500頁和Aa189(博物院區),對開本第208、211頁。
[40]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66,對開本第327&mdash328、240&mdash241頁。
[41]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43頁。
[42]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79頁。
[43]從德勒到巴黎的兩個代表被捕;在諾農庫爾,地方民兵隊和正規軍曾發生沖突(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44頁)。
[44]這四個區是布魯特斯區、普瓦松尼區、大教堂區和社會契約區&mdash&mdash後者不是9月16日聲明的簽字者。
[45]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52頁。
[46]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83、290頁。
[47]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32、283、290、297頁(重點是作者加的)。
[48]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95頁。
[49]例如,倫巴匠區民政委員會拒絕了區議會發出戰鬥号召的請求;然而第二天早晨,不經該委員會的同意,号召的鐘聲卻響了起來(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66,對開本第176頁)。
[50]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93&mdash299頁。
關于葡月12日和13日在阿爾西區、格拉維葉區、西區和大教堂區的對于&ldquo匪徒&rdquo&ldquo恐怖黨&rdquo和&ldquo惡徒們&rdquo的同樣恐懼,可參看國家檔案館文件:W556&mdash558。
[51]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97頁。
[52]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66&mdash69頁。
[53]國家檔案館文件:W557&mdash558,第2号卷。
[54]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84&mdash85頁。
[55]在此以前&ldquo效忠&rdquo于國民大會的其他各區&mdash&mdash蒙特婁區、玻賓庫爾區、格拉維葉區、法蘭西警衛軍區和偉人祠區&mdash&mdash拒絕響應召喚。
格拉維葉區實際上已經表決和累珀累提爾區聯合在一起(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69頁)。
[56]和傳說相反,事實上,在這次事件中,波拿巴起初隻是巴拉手下服役的六七名将軍之一。
隻是在戰事結束後,在巴拉的請求下,波拿巴才被正式承認作為他的副指揮(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73&mdash78頁)。
[57]雙方各傷亡二三百人(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95頁)。
關于圖伊勒裡區由于戰争而受到的财産損失的情況,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52,對開本第378、417&mdash418頁。
&ldquo國民大會大街一個要求賠償損失者有些激動地說,他家裡的玻璃窗大部分都被砸碎了,給他所造成的損失就是對他的财産的一種侵犯,而法律卻是保證他的财産的安全的&rdquo(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
[58]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136,對開本第224&mdash225頁。
[59]具體事例可參看巴爾紮克:《恺撒·比羅托》(Balzac,CésarBirotteau)(第1版,1837年)。
[60]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06頁。
[61]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313頁。
[62]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43,對開本第23&mdash60頁。
[63]我曾在16個區裡發現66起這種案件,但是警察局記錄很不完整:例如,關于這一時期累珀累提爾區的情況就沒有記錄(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71、74,75、77、134、158、168、175、177、202、211、214、219、242、243、252)。
[64]國家檔案館文件:W556&mdash558;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99&mdash101頁。
[65]&ldquo有些人評論說:比起葡月13日暴動者的罪過,牧月暴動者的罪過要小得多,因為後者隻是要求面包,而前者則企圖攻擊和消滅國家代議機構;可是&hellip&hellip牧月暴動者卻受到比葡月13日的暴動者遠為嚴厲而輕率的裁決。
&rdquo〔1795年10月13日警察局偵察員的報告,見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19頁〕 [66]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85頁, [67]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18頁。
[68]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97頁。
[69]參閱本書第176頁注②和注③。
[70]軍事法庭的記錄裡報告了少數這樣的例子,但我們不能估計出它們的重要性(國家檔案館文件:W556&mdash558)。
[71]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08頁。
[72]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375、434頁。
[73]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74,對開本第608頁。
[74]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434頁(11月26日的報告)。
[75]埃·勒伐塞:《1789年至1870年法國工人階級史》(E.Levasseur,HistoiredesclassesouvrièresenFrancede1789à1870),1902年巴黎版,2卷本,第1卷,第236&mdash244頁。
[76]關于駐軍對巴黎市民構成威脅的早期的事例(偷竊東西、損壞财物、傷害生命),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52(圖伊勒裡區),對開本第356&mdash368、373&mdash375、378、417&mdash419頁。
[31]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29頁。
[32]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3卷,第236頁。
[33]國立圖書館文件:Lb414598;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1&mdash32頁。
這些區是:祖國之友區、兵工場區、崩孔賽耳區、崩迪區、新崩納區、布魯特斯區、香榭麗舍區、老城區、人權區、格雷讷累噴泉區、糧食市場區、武裝人區、不可分割區、植物園區、累珀累提爾區、盧森堡區、市場區、白山區、天文台區、西區(紅帽區)、萬多姆廣場區、普瓦松尼區、新橋區、再團結區、大教堂區、法國劇院區、圖伊勒裡區和團結區等。
[34]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46頁。
[35]表決結果是:贊成憲法的有914853票,反對的有41892票;贊成&ldquo三分之二&rdquo法令的有167758票,反對的有95373票(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5頁)。
[36]這些議會包括祖國之友區、兵工場區、老城區、人權區、格雷讷累噴泉區、白山區、新橋區、再團結區、法國劇院區、忠誠區(市政廳區)和球場區等&mdash&mdash後兩個區沒有在9月16日的緻全國預選議會書上簽字(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6頁)。
[37]他們參加了布魯特斯區,累珀累提爾區和盧森堡區的議會(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3頁)。
[38]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36&mdash37頁;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布特·代·莫蘭區),第480&mdash481、483&mdash488、489&mdash490、502&mdash505頁。
關于在羅亞爾宮和其他地方對于個人進行的襲擊,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對開本第462、463&mdash464、465&mdash466、467&mdash468、508頁。
[39]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對開本第472&mdash478頁。
關于類似的話,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98,對開本第499&mdash500頁和Aa189(博物院區),對開本第208、211頁。
[40]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66,對開本第327&mdash328、240&mdash241頁。
[41]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43頁。
[42]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79頁。
[43]從德勒到巴黎的兩個代表被捕;在諾農庫爾,地方民兵隊和正規軍曾發生沖突(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44頁)。
[44]這四個區是布魯特斯區、普瓦松尼區、大教堂區和社會契約區&mdash&mdash後者不是9月16日聲明的簽字者。
[45]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52頁。
[46]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83、290頁。
[47]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32、283、290、297頁(重點是作者加的)。
[48]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95頁。
[49]例如,倫巴匠區民政委員會拒絕了區議會發出戰鬥号召的請求;然而第二天早晨,不經該委員會的同意,号召的鐘聲卻響了起來(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66,對開本第176頁)。
[50]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93&mdash299頁。
關于葡月12日和13日在阿爾西區、格拉維葉區、西區和大教堂區的對于&ldquo匪徒&rdquo&ldquo恐怖黨&rdquo和&ldquo惡徒們&rdquo的同樣恐懼,可參看國家檔案館文件:W556&mdash558。
[51]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97頁。
[52]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66&mdash69頁。
[53]國家檔案館文件:W557&mdash558,第2号卷。
[54]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84&mdash85頁。
[55]在此以前&ldquo效忠&rdquo于國民大會的其他各區&mdash&mdash蒙特婁區、玻賓庫爾區、格拉維葉區、法蘭西警衛軍區和偉人祠區&mdash&mdash拒絕響應召喚。
格拉維葉區實際上已經表決和累珀累提爾區聯合在一起(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69頁)。
[56]和傳說相反,事實上,在這次事件中,波拿巴起初隻是巴拉手下服役的六七名将軍之一。
隻是在戰事結束後,在巴拉的請求下,波拿巴才被正式承認作為他的副指揮(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73&mdash78頁)。
[57]雙方各傷亡二三百人(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95頁)。
關于圖伊勒裡區由于戰争而受到的财産損失的情況,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52,對開本第378、417&mdash418頁。
&ldquo國民大會大街一個要求賠償損失者有些激動地說,他家裡的玻璃窗大部分都被砸碎了,給他所造成的損失就是對他的财産的一種侵犯,而法律卻是保證他的财産的安全的&rdquo(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
[58]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136,對開本第224&mdash225頁。
[59]具體事例可參看巴爾紮克:《恺撒·比羅托》(Balzac,CésarBirotteau)(第1版,1837年)。
[60]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06頁。
[61]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313頁。
[62]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43,對開本第23&mdash60頁。
[63]我曾在16個區裡發現66起這種案件,但是警察局記錄很不完整:例如,關于這一時期累珀累提爾區的情況就沒有記錄(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71、74,75、77、134、158、168、175、177、202、211、214、219、242、243、252)。
[64]國家檔案館文件:W556&mdash558;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99&mdash101頁。
[65]&ldquo有些人評論說:比起葡月13日暴動者的罪過,牧月暴動者的罪過要小得多,因為後者隻是要求面包,而前者則企圖攻擊和消滅國家代議機構;可是&hellip&hellip牧月暴動者卻受到比葡月13日的暴動者遠為嚴厲而輕率的裁決。
&rdquo〔1795年10月13日警察局偵察員的報告,見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19頁〕 [66]濟維:《共和國第四年葡月13日》,第85頁, [67]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18頁。
[68]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297頁。
[69]參閱本書第176頁注②和注③。
[70]軍事法庭的記錄裡報告了少數這樣的例子,但我們不能估計出它們的重要性(國家檔案館文件:W556&mdash558)。
[71]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308頁。
[72]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375、434頁。
[73]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74,對開本第608頁。
[74]奧拉爾:《熱月反動時期的巴黎》,第2卷,第434頁(11月26日的報告)。
[75]埃·勒伐塞:《1789年至1870年法國工人階級史》(E.Levasseur,HistoiredesclassesouvrièresenFrancede1789à1870),1902年巴黎版,2卷本,第1卷,第236&mdash244頁。
[76]關于駐軍對巴黎市民構成威脅的早期的事例(偷竊東西、損壞财物、傷害生命),可參看警察總局檔案館文件:Aa252(圖伊勒裡區),對開本第356&mdash368、373&mdash375、378、417&mdash4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