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為何,茶茶總是不能清晰地回憶起乘轎辇出城那天的情形,隻覺得一切仿佛都發生在漆黑的深夜。
實際上,時間大約是破曉時分。
也許是因為本丸大殿周圍蔥郁的樹林蔭翳到足以蔽日,又或是同乘的侍女放下轎簾後,突然一改平日态度,變得異常嚴厲,絲毫不許她掀開轎簾向外張望,才讓她有了黑夜的錯覺。
另外,茶茶覺得轎辇像是從燃燒着的熊熊烈焰中穿行而去的。
事實上轎辇當然不可能穿越火海。
黎明的風雖然夾帶着戰場的血腥味,但轎辇自北向南,經過的道路兩旁卻是一片靜谧的稻田。
然而,茶茶怎麼也不能把當日逃出小谷城的記憶和火焰分開。
她曾在小谷山山頂見過比叡山的僧侶舉行采燈護摩[23]供的法事,那時柴火堆積如山,熊熊火焰直逼眼睑,令人心悸,僧侶們在其間往來穿行。
這景象與小谷城陷落的情形莫名結合在一起,茶茶始終認為自己就是從這樣的火海裡逃出來的。
總之,她在此出生,七歲離開,關于這座城池毀滅的全部過程,茶茶就記得這些。
意外的是她并不太思念父親長政。
臨行前,長政站在轎辇旁送行。
那時他身穿黑絲威铠甲,外披金襕袈裟,手執赤柄長刀,這是茶茶腦海中父親最後的形象。
在轎辇出發前後那非比尋常的光景中,父親獨自伫立的身姿顯得格外英俊威武。
她怎麼也無法将這形象和父親最終悲慘的命運聯系起來。
在茶茶母女移居清洲城後一個月左右,一日,一名曾侍奉過長政的仆人突然來訪。
好容易逃出城來的他,叙述了長政臨終前的情形。
阿市聽後悲痛不已,當場伏地大哭。
茶茶卻絲毫不為所動。
她深信,長政也早如這仆人一般逃出小谷城,現在正好好地在哪裡活着呢。
迄今為止,阿市一直強忍着悲痛,從沒流下過一滴眼淚。
但自從那日聽了仆人的轉述後,她變得特别敏感脆弱,任何小事都能引得她淚眼模糊。
每次看到母親傷心的樣子,茶茶就會心煩意亂,便故意找女仆們的茬,為難她們。
長政死訊傳來後又過了半月,在庭院裡打掃的仆人不小心說漏了嘴,阿市母女才得知原本藏在敦賀的萬福丸已經被擒,死在了木下藤吉郎部下手下,據說還被懸屍示衆。
得知此事,阿市立即面無血色地跪倒在佛像前,燃起青燈,焚香祝禱,其後數日卧床不起。
其間,她命令三個幼女守在身邊,寸步不許離開。
好像害怕眼前的三個女兒也會随時被信長奪走似的。
兄長萬福丸的死訊也讓茶茶覺得很不真實,她覺得這一定是和自己毫不相幹的别人的故事,也不能理解懸屍示衆是什麼意思。
但她清楚地知道,此事絕不能在母親面前提及,否則一定會讓她撕心裂肺、悲痛欲絕。
不過,再也不能看到小弟幾丸的可愛童顔,實在讓她感到寂寥。
隻曉得小弟被托付給了小川傳四郎和中道左近兩位武士,卻不知他們如今的藏身之所。
同樣,她心裡也很清楚,小弟的名字現在也是禁忌,絕對不能說出口。
祖父久政,向來和茶茶母女十分疏遠。
久政與長政父子多年不睦,或許正因如此,久政幾乎很少與茶茶她們說話,其居所京極曲輪與本丸相距甚遠,除在淺井一族聚集的大型儀式或者活動上能見上一面,茶茶她們平時很少有機會碰到這個像大入道[24]怪般的老人。
通常,久政總是坐在最高的位置上,精神矍铄,看上去比長政還要健壯。
年幼的茶茶也看得出這是個不好相處但言出必行的老人。
雖然無法從他身上感受到骨肉親情,卻不反感見他。
比起對父親言聽計從的長政,茶茶覺得年老的久政更傲骨嶙峋、頂天立地。
久政相貌清奇,大眼睛、鷹鈎鼻,總讓人聯想到老鷹,茶茶總是不自覺地盯着他看。
多年後,茶茶曾一度清晰地記起祖父久政的音容笑貌。
在那之前,她從未回憶過父親長政的死,以及那場戰争的場景。
那麼多年過去了,她第一個想起的竟是祖父的身影。
那時茶茶十九歲,住在安土城。
一日,從信州來的行腳商人被招入城中,其中有一個叫诹訪十的孤兒,十二三歲。
他說自己出身信州,在戰亂中失去了雙親。
在一名侍女的追問下,他講述了自己依稀記得的多年前的那場戰事。
當時他隻有九歲,某日,與村裡的孩童一起去河裡玩耍,回家後發現家門緊閉。
因為平日裡父母經常叮囑他,若是回家後發現家門緊閉,必是城中有大事發生,必須趕緊進城。
于是他沿着山腳小路一路向城中走,穿過稻田間的畦路,不知不覺竟走到了兩軍對峙的中間。
正要拔腿跑進城,一個身穿盔甲的武士走上前來,一把抓住诹訪十的濕發拖着便走。
就在此刻,旁邊突然出現的另一個武士舉槍刺向前一個武士,将其趕走。
這後來殺出的武士正是诹訪十的伯父。
伯父帶他來到城牆邊,大喝一聲,将他整個拎起扔進城牆内。
诹訪十跌了個大跟鬥,摔蒙在城裡的垃圾堆裡。
等回過神來一看,發現庭院裡有一個白發将領,正在對衆兵士訓話。
此時诹訪十突然想方便一下,對着城牆剛解開褲子,便聽得城外敵軍人聲鼎沸,如潮水般的挑戰聲四起,無數箭雨射進城内,其中一支瞬間削去诹訪十的額發,嘭的一聲插在他身後的城門柱上。
不一會兒,數十間[25]長的城牆外聚滿了敵軍,他們喊着号子開始推搖城牆。
就在此刻,城中突然闖出一個女子,身着腹卷[26],手握長刀,從诹訪十身旁經過,沖至城牆邊,揮刀斬向那些推牆士兵們的手。
戰争結束後,城外田地上堆滿了戰死者的屍體,這些屍體都被取了首級,屍身如箕踞[27]。
稻田與田畔皆被血海染紅。
又過了數日,一日破曉時分,诹訪十看到大家像要決一死戰的樣子,互相拉着手悲傷感歎。
除此之外的事情,诹訪十都不記得了。
诹訪十的故事講完了,也不知他經曆的是哪一場戰争,又是哪個城池的陷落。
旁邊一個男子補充說那應該是天正十二年時,大井鄉的伴野城陷落的事。
聽完少年的講述,茶茶總覺得故事中的那個對城中軍士訓話的白發将領就是祖父久政,而那個手拿長刀戰鬥的女子,就是總在久政身邊形影不離的英氣十足的側室。
盡管诹訪十故事中的那座城池無法在規模上與小谷的京極曲輪匹敵,但這個故事讓茶茶第一次真實地回想起了當年小谷城一戰的慘狀。
戰争,無論大小,其本身所具有的悲劇色彩,通過眼前這個幼小孩童痛心疾首的回憶,直擊茶茶内心。
此事先按下不說,畢竟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現在的茶茶剛剛經曆了小谷城陷落,住進清洲城,戰争對她來說就是一場煉獄之火,怎麼也不能将它和自己身邊之人聯系起來。
無論是久政、長政、還是萬福丸,他們的死訊不過就是一個個虛構的故事而已。
天正元年就這樣匆匆過去了,次年春天,阿市夫人從長濱請來一名畫師,請他為亡夫長政畫一幅像,要趕在長政周年忌辰前完成。
由于畫師沒見過長政,隻好通過阿市口述的容貌特征,先畫出底稿,再不斷修改。
每次畫師過來畫畫,茶茶總在旁邊不時插嘴,一會兒說眼角不對,一會兒又說嘴形不像,不停發表意見。
畫師真是好脾氣,屢次來城中修改畫像。
好容易覺得接近原貌了,改好再拿來時阿市她們又覺得越來越不像。
就這樣反複多次,茶茶漸漸揣測出為什麼總覺得畫得不像了。
那是因為母親和自己對長政的印象完全不同,母親要畫師畫的是平日溫柔和順的長政,而茶茶要的是發脾氣時橫眉怒目的長政。
&ldquo茶茶你别說了。
&rdquo阿市制止道。
&ldquo茶茶想要的哪裡是父親的樣子,明明是祖父的樣子。
&rdquo 被母親這般數落之後,茶茶隻在一旁默默觀看。
誠如母親所言,自己描述的父親容貌的确更接近祖父。
茶茶隻喜歡長政表情中最像久政的那種堅強淩厲的樣子,即便久政對淺井家族的滅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ldquo你們的祖父就是對朝倉氏太講情義了。
&rdquo 關于淺井家族滅亡的原因,不隻母親這樣告訴茶茶,所有侍女也都這樣說。
年幼的茶茶無法辨知事情的真相,不過單純從好惡來說,她更喜歡祖父久政的秉性。
夏初,長政的肖像終于完成,送到阿市夫人手裡。
畫中的長政頭戴烏帽子[28],身着黑色素襖,正面而坐。
長眼眼角下垂,略小的嘴唇上方和臉頰處留有少量胡須,臉部年輕豐滿。
畫像上的武士看上去剛毅勇敢、豁達大度。
&ldquo啊,真是畫得不錯。
&rdquo 阿市一邊忙着讓三個女兒欣賞,一邊由衷贊歎。
這幅肖像的确描繪出了長政的音容笑貌,乍一看,茶茶也覺得像是真與父親相見一般,十分溫暖。
但細看一會,漸漸感覺到少些什麼。
此時信長的面容突然出現在茶茶腦海。
自住進清洲城,信長隻來看望過他們母女四人一次。
茶茶記得信長曾經安慰了母親兩三句便讓她們告退了。
退下時,茶茶一擡頭看到信長的容顔,那張臉讓她至今難忘。
瘦削的臉頰、淩厲的小眼、大鼻子、緊閉的雙唇,以及尖銳的下颌都镌刻在她腦海裡。
那是一張比長政和久政都堅忍強硬的武将容顔。
茶茶感到,與信長相比,父親的臉上欠缺了某些重要的東西。
這讓她感到失落,甚至悲傷和憤慨。
在面對信長這樣一個殘酷冷血的仇敵時,不知不覺,茶茶心裡有了和母親不太一樣的複雜情感。
其實茶茶自己不知道,她長得既不太像父親也不太像母親,反而最像她的舅舅&mdash&mdash織田信長。
天正二年秋,長政的周年忌在清洲城内的一間屋裡舉行,不久,茶茶與京極高次、高知、龍子姐弟見面。
由于忌憚信長,阿市小心謹慎地準備長政的一周年忌,也不知出于什麼目的,信長和清洲城主信包都送來了忌日用的貢品。
但法事還是隻能在内院中悄悄舉行。
淺井家的家廟也隻遣了兩個年輕僧人來,一誦完經便立即回去了。
整個法事氛圍拘謹微妙,關于此法事的供養對象,誰都不敢提及一句。
長政法事結束四五天後,仆人進來傳話,說京極家姐弟前來拜訪。
阿市此刻正坐在回廊邊,一聽到京極的名号,立即緊張起來,神情讓人捉摸不透。
京極家的高次、高知、龍子三姐弟,是長政的姐姐嫁到京極家後所生的孩子,他們和阿市夫人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也是她的侄子侄女。
然而,淺井家與京極家的淵源,比單純的姻親關系更為複雜。
京極氏自古就是近江地區廣為人知的名門望族,在室町幕府時代更是作為四職[29]之一,與山名、一色、赤松齊名。
到了三姐弟
實際上,時間大約是破曉時分。
也許是因為本丸大殿周圍蔥郁的樹林蔭翳到足以蔽日,又或是同乘的侍女放下轎簾後,突然一改平日态度,變得異常嚴厲,絲毫不許她掀開轎簾向外張望,才讓她有了黑夜的錯覺。
另外,茶茶覺得轎辇像是從燃燒着的熊熊烈焰中穿行而去的。
事實上轎辇當然不可能穿越火海。
黎明的風雖然夾帶着戰場的血腥味,但轎辇自北向南,經過的道路兩旁卻是一片靜谧的稻田。
然而,茶茶怎麼也不能把當日逃出小谷城的記憶和火焰分開。
她曾在小谷山山頂見過比叡山的僧侶舉行采燈護摩[23]供的法事,那時柴火堆積如山,熊熊火焰直逼眼睑,令人心悸,僧侶們在其間往來穿行。
這景象與小谷城陷落的情形莫名結合在一起,茶茶始終認為自己就是從這樣的火海裡逃出來的。
總之,她在此出生,七歲離開,關于這座城池毀滅的全部過程,茶茶就記得這些。
意外的是她并不太思念父親長政。
臨行前,長政站在轎辇旁送行。
那時他身穿黑絲威铠甲,外披金襕袈裟,手執赤柄長刀,這是茶茶腦海中父親最後的形象。
在轎辇出發前後那非比尋常的光景中,父親獨自伫立的身姿顯得格外英俊威武。
她怎麼也無法将這形象和父親最終悲慘的命運聯系起來。
在茶茶母女移居清洲城後一個月左右,一日,一名曾侍奉過長政的仆人突然來訪。
好容易逃出城來的他,叙述了長政臨終前的情形。
阿市聽後悲痛不已,當場伏地大哭。
茶茶卻絲毫不為所動。
她深信,長政也早如這仆人一般逃出小谷城,現在正好好地在哪裡活着呢。
迄今為止,阿市一直強忍着悲痛,從沒流下過一滴眼淚。
但自從那日聽了仆人的轉述後,她變得特别敏感脆弱,任何小事都能引得她淚眼模糊。
每次看到母親傷心的樣子,茶茶就會心煩意亂,便故意找女仆們的茬,為難她們。
長政死訊傳來後又過了半月,在庭院裡打掃的仆人不小心說漏了嘴,阿市母女才得知原本藏在敦賀的萬福丸已經被擒,死在了木下藤吉郎部下手下,據說還被懸屍示衆。
得知此事,阿市立即面無血色地跪倒在佛像前,燃起青燈,焚香祝禱,其後數日卧床不起。
其間,她命令三個幼女守在身邊,寸步不許離開。
好像害怕眼前的三個女兒也會随時被信長奪走似的。
兄長萬福丸的死訊也讓茶茶覺得很不真實,她覺得這一定是和自己毫不相幹的别人的故事,也不能理解懸屍示衆是什麼意思。
但她清楚地知道,此事絕不能在母親面前提及,否則一定會讓她撕心裂肺、悲痛欲絕。
不過,再也不能看到小弟幾丸的可愛童顔,實在讓她感到寂寥。
隻曉得小弟被托付給了小川傳四郎和中道左近兩位武士,卻不知他們如今的藏身之所。
同樣,她心裡也很清楚,小弟的名字現在也是禁忌,絕對不能說出口。
祖父久政,向來和茶茶母女十分疏遠。
久政與長政父子多年不睦,或許正因如此,久政幾乎很少與茶茶她們說話,其居所京極曲輪與本丸相距甚遠,除在淺井一族聚集的大型儀式或者活動上能見上一面,茶茶她們平時很少有機會碰到這個像大入道[24]怪般的老人。
通常,久政總是坐在最高的位置上,精神矍铄,看上去比長政還要健壯。
年幼的茶茶也看得出這是個不好相處但言出必行的老人。
雖然無法從他身上感受到骨肉親情,卻不反感見他。
比起對父親言聽計從的長政,茶茶覺得年老的久政更傲骨嶙峋、頂天立地。
久政相貌清奇,大眼睛、鷹鈎鼻,總讓人聯想到老鷹,茶茶總是不自覺地盯着他看。
多年後,茶茶曾一度清晰地記起祖父久政的音容笑貌。
在那之前,她從未回憶過父親長政的死,以及那場戰争的場景。
那麼多年過去了,她第一個想起的竟是祖父的身影。
那時茶茶十九歲,住在安土城。
一日,從信州來的行腳商人被招入城中,其中有一個叫诹訪十的孤兒,十二三歲。
他說自己出身信州,在戰亂中失去了雙親。
在一名侍女的追問下,他講述了自己依稀記得的多年前的那場戰事。
當時他隻有九歲,某日,與村裡的孩童一起去河裡玩耍,回家後發現家門緊閉。
因為平日裡父母經常叮囑他,若是回家後發現家門緊閉,必是城中有大事發生,必須趕緊進城。
于是他沿着山腳小路一路向城中走,穿過稻田間的畦路,不知不覺竟走到了兩軍對峙的中間。
正要拔腿跑進城,一個身穿盔甲的武士走上前來,一把抓住诹訪十的濕發拖着便走。
就在此刻,旁邊突然出現的另一個武士舉槍刺向前一個武士,将其趕走。
這後來殺出的武士正是诹訪十的伯父。
伯父帶他來到城牆邊,大喝一聲,将他整個拎起扔進城牆内。
诹訪十跌了個大跟鬥,摔蒙在城裡的垃圾堆裡。
等回過神來一看,發現庭院裡有一個白發将領,正在對衆兵士訓話。
此時诹訪十突然想方便一下,對着城牆剛解開褲子,便聽得城外敵軍人聲鼎沸,如潮水般的挑戰聲四起,無數箭雨射進城内,其中一支瞬間削去诹訪十的額發,嘭的一聲插在他身後的城門柱上。
不一會兒,數十間[25]長的城牆外聚滿了敵軍,他們喊着号子開始推搖城牆。
就在此刻,城中突然闖出一個女子,身着腹卷[26],手握長刀,從诹訪十身旁經過,沖至城牆邊,揮刀斬向那些推牆士兵們的手。
戰争結束後,城外田地上堆滿了戰死者的屍體,這些屍體都被取了首級,屍身如箕踞[27]。
稻田與田畔皆被血海染紅。
又過了數日,一日破曉時分,诹訪十看到大家像要決一死戰的樣子,互相拉着手悲傷感歎。
除此之外的事情,诹訪十都不記得了。
诹訪十的故事講完了,也不知他經曆的是哪一場戰争,又是哪個城池的陷落。
旁邊一個男子補充說那應該是天正十二年時,大井鄉的伴野城陷落的事。
聽完少年的講述,茶茶總覺得故事中的那個對城中軍士訓話的白發将領就是祖父久政,而那個手拿長刀戰鬥的女子,就是總在久政身邊形影不離的英氣十足的側室。
盡管诹訪十故事中的那座城池無法在規模上與小谷的京極曲輪匹敵,但這個故事讓茶茶第一次真實地回想起了當年小谷城一戰的慘狀。
戰争,無論大小,其本身所具有的悲劇色彩,通過眼前這個幼小孩童痛心疾首的回憶,直擊茶茶内心。
此事先按下不說,畢竟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現在的茶茶剛剛經曆了小谷城陷落,住進清洲城,戰争對她來說就是一場煉獄之火,怎麼也不能将它和自己身邊之人聯系起來。
無論是久政、長政、還是萬福丸,他們的死訊不過就是一個個虛構的故事而已。
天正元年就這樣匆匆過去了,次年春天,阿市夫人從長濱請來一名畫師,請他為亡夫長政畫一幅像,要趕在長政周年忌辰前完成。
由于畫師沒見過長政,隻好通過阿市口述的容貌特征,先畫出底稿,再不斷修改。
每次畫師過來畫畫,茶茶總在旁邊不時插嘴,一會兒說眼角不對,一會兒又說嘴形不像,不停發表意見。
畫師真是好脾氣,屢次來城中修改畫像。
好容易覺得接近原貌了,改好再拿來時阿市她們又覺得越來越不像。
就這樣反複多次,茶茶漸漸揣測出為什麼總覺得畫得不像了。
那是因為母親和自己對長政的印象完全不同,母親要畫師畫的是平日溫柔和順的長政,而茶茶要的是發脾氣時橫眉怒目的長政。
&ldquo茶茶你别說了。
&rdquo阿市制止道。
&ldquo茶茶想要的哪裡是父親的樣子,明明是祖父的樣子。
&rdquo 被母親這般數落之後,茶茶隻在一旁默默觀看。
誠如母親所言,自己描述的父親容貌的确更接近祖父。
茶茶隻喜歡長政表情中最像久政的那種堅強淩厲的樣子,即便久政對淺井家族的滅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ldquo你們的祖父就是對朝倉氏太講情義了。
&rdquo 關于淺井家族滅亡的原因,不隻母親這樣告訴茶茶,所有侍女也都這樣說。
年幼的茶茶無法辨知事情的真相,不過單純從好惡來說,她更喜歡祖父久政的秉性。
夏初,長政的肖像終于完成,送到阿市夫人手裡。
畫中的長政頭戴烏帽子[28],身着黑色素襖,正面而坐。
長眼眼角下垂,略小的嘴唇上方和臉頰處留有少量胡須,臉部年輕豐滿。
畫像上的武士看上去剛毅勇敢、豁達大度。
&ldquo啊,真是畫得不錯。
&rdquo 阿市一邊忙着讓三個女兒欣賞,一邊由衷贊歎。
這幅肖像的确描繪出了長政的音容笑貌,乍一看,茶茶也覺得像是真與父親相見一般,十分溫暖。
但細看一會,漸漸感覺到少些什麼。
此時信長的面容突然出現在茶茶腦海。
自住進清洲城,信長隻來看望過他們母女四人一次。
茶茶記得信長曾經安慰了母親兩三句便讓她們告退了。
退下時,茶茶一擡頭看到信長的容顔,那張臉讓她至今難忘。
瘦削的臉頰、淩厲的小眼、大鼻子、緊閉的雙唇,以及尖銳的下颌都镌刻在她腦海裡。
那是一張比長政和久政都堅忍強硬的武将容顔。
茶茶感到,與信長相比,父親的臉上欠缺了某些重要的東西。
這讓她感到失落,甚至悲傷和憤慨。
在面對信長這樣一個殘酷冷血的仇敵時,不知不覺,茶茶心裡有了和母親不太一樣的複雜情感。
其實茶茶自己不知道,她長得既不太像父親也不太像母親,反而最像她的舅舅&mdash&mdash織田信長。
天正二年秋,長政的周年忌在清洲城内的一間屋裡舉行,不久,茶茶與京極高次、高知、龍子姐弟見面。
由于忌憚信長,阿市小心謹慎地準備長政的一周年忌,也不知出于什麼目的,信長和清洲城主信包都送來了忌日用的貢品。
但法事還是隻能在内院中悄悄舉行。
淺井家的家廟也隻遣了兩個年輕僧人來,一誦完經便立即回去了。
整個法事氛圍拘謹微妙,關于此法事的供養對象,誰都不敢提及一句。
長政法事結束四五天後,仆人進來傳話,說京極家姐弟前來拜訪。
阿市此刻正坐在回廊邊,一聽到京極的名号,立即緊張起來,神情讓人捉摸不透。
京極家的高次、高知、龍子三姐弟,是長政的姐姐嫁到京極家後所生的孩子,他們和阿市夫人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也是她的侄子侄女。
然而,淺井家與京極家的淵源,比單純的姻親關系更為複雜。
京極氏自古就是近江地區廣為人知的名門望族,在室町幕府時代更是作為四職[29]之一,與山名、一色、赤松齊名。
到了三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