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織田信長一舉擊潰朝倉義景[1],平定了越前國。
其後更是乘勢長驅直入,終于在天正元年[2]八月二十六日,将淺井長政[3]圍困在江北的小谷城[4]中,自此,小谷城完全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如今,淺井家多年的盟友朝倉氏早已灰飛煙滅,再無一人能對長政施以援手。
足利義昭[5]被信長逐出了京都,比叡山[6]也被熊熊大火燒得面目全非,長政的同盟如今隻剩下本願寺一派[7],可他們亦是自身難保。
信長站在虎禦前山的陣地上,向北遠遠望去,将小谷城盡收眼底。
他驚訝地發現小谷城竟像比從前小了一圈。
信長暗自思量道:&ldquo原來這裡竟是如此彈丸之地。
&rdquo近年來,淺井一族橫亘在自己的興兵之地岐阜與京都之間,屢屢生事,現在卻被絕望地困在這小城之中,再也動彈不得。
信長就像一隻死盯着老鼠的貓,目不轉睛地盯着小谷城。
從虎禦前山看去,這座城池背倚小谷山的山坡樹林,京極丸[8]、二之丸[9]、本丸[10]不經意地散落其間。
在落日餘晖的照耀下,本丸城樓的一角被染紅,城郭背後的亂木叢在風中沙沙作響。
這一切在信長看來,都顯得格外寂靜落寞。
蕭瑟的冷風從西面的琵琶湖吹來,他卻絲毫覺察不到這季節的變化。
此刻,他一心想的便是要像拿下朝倉義景首級那般,取下久政與長政父子的首級。
恐怕在此之前,信長都難有心思去體會那秋風之意了吧。
隻花了不到一個月,信長便将潰不成軍的義景追至越前國,并将其一舉殲滅。
那份得勝後的喜悅迄今還留在他的臉上。
此時的他,正眯着雙眼盯着小谷城,眼裡閃着寒光,盤算着要把義景以及馬上到手的長政父子的頭蓋骨漆上金粉,想方設法地保存至正月,在新年的宴會上用它們來助興,和武将們一起把酒言歡,喝個一醉方休。
次日二十七日,木下藤吉郎率兵攻城,成功切斷了久政所居京極丸與長政所居的本丸之間的聯系。
據守在小谷城外牆的指揮官三田村左衛門尉和小野木佐渡守均已降敵,藤吉郎的弟弟木下小市郎與竹中半兵衛二人帶領軍隊,不費吹灰之力便攻進了小谷城。
當晚,信長看見從軍營中押出的三田村、小野木二人,隻厭惡地說了一句:&ldquo貪生怕死的喪家之犬&rdquo,說完便命藤吉郎即刻将二人斬首。
攻勢一直持續到二十八日,當日京極丸陷落。
城内的久政剖腹自殺,享年七十一歲,由能樂[11]師鶴松太夫為其介錯[12]。
随後,鶴松太夫也在久政下首的位置剖腹自盡,追随久政而去。
千田采女正、井口越前守、西村丹左衛門等武将都在混戰中陣亡。
如今,小谷城内隻剩長政所盤踞的内城還未被攻下。
當天夜裡,藤吉郎向信長進言,勸說信長遣使者前去說降長政。
藤吉郎說道: &ldquo城内将士已是背水一戰,必定會跟我們拼個你死我活,與其徒增傷亡,不如勸長政投降,不費一兵一卒地攻下城池。
再說,小谷城的夫人也&hellip&hellip&rdquo 話到這裡,藤吉郎突然頓了一下,想要一探信長的心思。
信長像是考慮了一番,然後面帶不悅地說道:&ldquo恐怕備前(長政)不會歸降,姑且遣使前往吧。
&rdquo 直到此刻,信長才終于想起了十年前嫁給長政的胞妹,現在就身處這即将淪陷的小谷城的本丸之中。
雖然他也曾想到這位妹妹目前的處境,卻并不十分挂心。
自從将她嫁給長政,他就再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接她回來。
嫁出去的女子,就是潑出去的水。
她也就不再是自己的妹妹了。
有可能走上同樣命運之路的女子,不隻長政之妻阿市一人。
事實上,信長不僅将自己的女兒德姬嫁與德川家康的嫡子岡崎三郎信康為妻,還将侄女嫁給了甲斐的勝賴[13]。
對信長而言,無論是同胞手足,還是親生骨肉,但凡是有利用價值的,都已經為他所用。
若非如此,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作為一名武士他恐怕早就命喪黃泉了。
永祿七年[14],信長将芳齡十八歲的妹妹阿市嫁給江北的淺井長政。
如今被稱為&ldquo小谷夫人&rdquo或&ldquo阿市夫人&rdquo的,便是這位女子。
将妹妹許配給長政之時,正是信長最艱難的時期。
距離桶狹間之戰[15]打敗今川義元[16],才不過四年光景,信長又與齋藤龍興[17]交戰,奪取了美濃[18]。
其後,他又将齋藤駐城稻葉城更名為岐阜,至此才終于朝西前進了一步。
多虧了這場政治聯姻,在永祿七年至十二年之間,信長與淺井氏一直相安無事,西征之路得以順利展開,并最終成功進京。
直到元龜元年[19]春天,信長與淺井的聯盟方才破裂,在此之前,妹妹與長政的婚姻已經充分發揮了它應有的價值。
信長一邊回視藤吉郎試探的目光,一邊想道,&ldquo長政之妻要是能救,救出來倒也無妨&rdquo,想到這裡,妹妹貌美的容顔和纖弱的身姿才逐漸在信長的腦海裡浮現出來。
當晚,信長遣不破河内守為信使,攜書信前去長政處說降。
信中寫道:&ldquo幾番征戰實非吾願,兵戎相見亦多無奈,勸君切莫再逞一時之勇。
義景違抗聖命,已蒙天誅,家破人亡。
備州[20](指長政)素與吾親厚,又結姻親,焉得今日疏遠至此。
望君早日棄城歸降,尚能保命,吾亦将妥善安置。
若從吾言,則淺井一家血脈不至斷送于此,實乃信長之所樂見矣。
&rdquo 沒過多久,不破河内守便無功而返,說是長政沒有絲毫歸降之意,隻是托言要将内室及三位千金送至信長軍營,請信長代為照拂。
當天晚上,不破河内守再次送信,内容自然是向長政傳達信長允諾照顧小谷夫人及三女之意。
次日(二十九日)清晨,四架轎辇及随行的二十幾位侍女,在藤挂三河守永勝的陪伴下,被送到信長帳下。
藤挂三河守原本是織田家武士,十年前,小谷夫人出嫁時跟随夫人一起來到小谷城。
信長在營帳中得知轎子将至營外,面上依然是波瀾不驚,一言不發。
等到近侍再次問到該如何安置時,信長才下令将轎子停在軍營旁的雜木林中。
于是,在山坡上找到一處方便停駐之所,轎辇便停了下來,它們一個緊挨着一個,成群的侍女就地圍坐在周圍的空地上。
宛如開戰的信号般,轎子剛一停穩,信長軍對本丸的總攻便開始了。
木下藤吉郎、丹羽長秀、柴田勝家的軍隊與拼死一搏的守城軍激戰了一整日,城樓還是屢攻不破。
攻城軍聚集徘徊在城牆外垣邊,沒有一人能進得城去,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直到夜幕降臨。
夜半時分,夾雜着雨水的大風吹襲而來,京都附近有幾百家房屋盡散倒塌。
次日(九月一日)清晨,雖然風勢漸衰,但從這片新戰場的山丘上望去,遠處琵琶湖的湖面仍然是波瀾起伏。
戰鬥再次打響,其慘烈程度更勝昨日。
上午九時,守城軍士抱着最後一戰的決心,打開本丸城門,長政首當其沖,率領二百将士殺出城來。
木下、柴田領一支軍避開長政攻勢,從後方繞道直取丸中,長政無路可退,隻得沿城邊退到赤尾美作守的宅院内。
看到己方将士僅剩數十騎殘兵敗将,長政知道自己氣數将盡,便點燃館舍,射完所有防禦用箭,而後自盡,享年二十九歲。
此次會戰,隻有被稱為淺井家頂梁柱的赤尾美作守和淺井石見守二人,因為年邁疏忽而被生擒,餘下将士全都戰死疆場或剖腹自盡。
信長軍攻入熊熊燃燒的本丸城樓,直到下午二時,城内的掃蕩方才結束。
滅亡了守護京極[21]家并取而代之,稱霸江北多年的豪族淺井一族悉數命喪于此。
在雜樹林中,前日被安置于此的轎辇像是靜物一般紋絲不動。
席卷戰場的風,把此起彼伏的殺伐之聲帶到這亂木叢中。
待到這聲音漸漸遠去,直至完全平息之時,女人們才擡起頭,看到天邊似乎被異樣的黑暗籠罩着。
下午三點,轎辇在數十名武士的護送下,被擡下戰火平息後的虎禦前山,在分不清晝夜的黑暗中,沿着湖岸向南行去。
當晚,在虎禦前山的大本營中,信長檢看了長政的首級,随後命人将淺井石見守和赤尾美作守押上來。
在篝火的掩映下,二位老武士的臉看上去又紅又醜。
信長對着二人大聲怒吼:&ldquo你二人常年以來不辭辛苦,讒言惑主,誘使長政背叛我,我恨不得即刻殺了你們。
&rdquo 話音剛落,被縛的淺井石見守揚臉堅定回應道:&ldquo長政公不願與你這等表裡不一之輩為伍,才落得今日的下場。
&rdquo 信長用長槍槍頭挑起石見守的三撮白發,說道:&ldquo區區一個手下敗将,還有臉談什麼表裡如一。
&rdquo 淺井石見守回道:&ldquo你隻會欺辱被縛的人,心裡很舒坦麼?&rdquo 信長這次全不理會,轉向美作守說道:&ldquo聽說你年輕時曾被稱為神勇猛将?&rdquo 美作守不願與信長廢話,直接答道:&ldquo我早就老眼昏花,不過是個老廢物罷了。
&rdquo 信長又命人将一同被生擒的美作守的兒子新兵衛帶上來,說道:&ldquo你确實是個老眼昏花的老廢物,但你的兒子新兵衛還有些可用之處。
&rdquo 美作守将年邁的臉轉向兒子,堅定地說道:&ldquo别上了信長公的當。
&rdquo 信長大笑道:&ldquo你這老不死的,别再說廢話了。
&rdquo笑聲剛落,便命令一旁的侍從,&ldquo把這二人拖出去斬了。
&rdquo 阿市夫人與三位小姐被送進清洲城,暫居織田信包[22]府上。
不久,在小谷城陷落前被送往敦賀藏匿的長政嫡子萬福丸被擒。
萬福丸隻有十歲,信長卻毫不留情,立即命藤吉郎将其斬首。
另一個孩子幾丸,尚未滿周歲,是長政的幼子,城池陷落前同樣藏在長澤村福田寺中,但信長卻手下留情放過了這個孩子。
天正二年元旦,信長終于實現了攻打小谷城時的願望,将朝倉義景和淺井長政父子的三顆頭蓋骨放在筵席上斟酒喝。
小谷城淪陷那年,阿市二十七歲,長女茶茶七歲,次女阿初五歲,三女小督三歲。
阿市夫人在嫁給長政的第一年便生下了萬福丸,兩年後,又生下茶茶,其後每隔一年,依次誕下阿初、小督,以及幼子幾丸。
幾丸是在城池陷落那年的五月出生的,也就是說,誕下幾丸後僅三個月,就發生了淺井一族被滅門的悲劇。
不知
其後更是乘勢長驅直入,終于在天正元年[2]八月二十六日,将淺井長政[3]圍困在江北的小谷城[4]中,自此,小谷城完全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如今,淺井家多年的盟友朝倉氏早已灰飛煙滅,再無一人能對長政施以援手。
足利義昭[5]被信長逐出了京都,比叡山[6]也被熊熊大火燒得面目全非,長政的同盟如今隻剩下本願寺一派[7],可他們亦是自身難保。
信長站在虎禦前山的陣地上,向北遠遠望去,将小谷城盡收眼底。
他驚訝地發現小谷城竟像比從前小了一圈。
信長暗自思量道:&ldquo原來這裡竟是如此彈丸之地。
&rdquo近年來,淺井一族橫亘在自己的興兵之地岐阜與京都之間,屢屢生事,現在卻被絕望地困在這小城之中,再也動彈不得。
信長就像一隻死盯着老鼠的貓,目不轉睛地盯着小谷城。
從虎禦前山看去,這座城池背倚小谷山的山坡樹林,京極丸[8]、二之丸[9]、本丸[10]不經意地散落其間。
在落日餘晖的照耀下,本丸城樓的一角被染紅,城郭背後的亂木叢在風中沙沙作響。
這一切在信長看來,都顯得格外寂靜落寞。
蕭瑟的冷風從西面的琵琶湖吹來,他卻絲毫覺察不到這季節的變化。
此刻,他一心想的便是要像拿下朝倉義景首級那般,取下久政與長政父子的首級。
恐怕在此之前,信長都難有心思去體會那秋風之意了吧。
隻花了不到一個月,信長便将潰不成軍的義景追至越前國,并将其一舉殲滅。
那份得勝後的喜悅迄今還留在他的臉上。
此時的他,正眯着雙眼盯着小谷城,眼裡閃着寒光,盤算着要把義景以及馬上到手的長政父子的頭蓋骨漆上金粉,想方設法地保存至正月,在新年的宴會上用它們來助興,和武将們一起把酒言歡,喝個一醉方休。
次日二十七日,木下藤吉郎率兵攻城,成功切斷了久政所居京極丸與長政所居的本丸之間的聯系。
據守在小谷城外牆的指揮官三田村左衛門尉和小野木佐渡守均已降敵,藤吉郎的弟弟木下小市郎與竹中半兵衛二人帶領軍隊,不費吹灰之力便攻進了小谷城。
當晚,信長看見從軍營中押出的三田村、小野木二人,隻厭惡地說了一句:&ldquo貪生怕死的喪家之犬&rdquo,說完便命藤吉郎即刻将二人斬首。
攻勢一直持續到二十八日,當日京極丸陷落。
城内的久政剖腹自殺,享年七十一歲,由能樂[11]師鶴松太夫為其介錯[12]。
随後,鶴松太夫也在久政下首的位置剖腹自盡,追随久政而去。
千田采女正、井口越前守、西村丹左衛門等武将都在混戰中陣亡。
如今,小谷城内隻剩長政所盤踞的内城還未被攻下。
當天夜裡,藤吉郎向信長進言,勸說信長遣使者前去說降長政。
藤吉郎說道: &ldquo城内将士已是背水一戰,必定會跟我們拼個你死我活,與其徒增傷亡,不如勸長政投降,不費一兵一卒地攻下城池。
再說,小谷城的夫人也&hellip&hellip&rdquo 話到這裡,藤吉郎突然頓了一下,想要一探信長的心思。
信長像是考慮了一番,然後面帶不悅地說道:&ldquo恐怕備前(長政)不會歸降,姑且遣使前往吧。
&rdquo 直到此刻,信長才終于想起了十年前嫁給長政的胞妹,現在就身處這即将淪陷的小谷城的本丸之中。
雖然他也曾想到這位妹妹目前的處境,卻并不十分挂心。
自從将她嫁給長政,他就再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接她回來。
嫁出去的女子,就是潑出去的水。
她也就不再是自己的妹妹了。
有可能走上同樣命運之路的女子,不隻長政之妻阿市一人。
事實上,信長不僅将自己的女兒德姬嫁與德川家康的嫡子岡崎三郎信康為妻,還将侄女嫁給了甲斐的勝賴[13]。
對信長而言,無論是同胞手足,還是親生骨肉,但凡是有利用價值的,都已經為他所用。
若非如此,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作為一名武士他恐怕早就命喪黃泉了。
永祿七年[14],信長将芳齡十八歲的妹妹阿市嫁給江北的淺井長政。
如今被稱為&ldquo小谷夫人&rdquo或&ldquo阿市夫人&rdquo的,便是這位女子。
将妹妹許配給長政之時,正是信長最艱難的時期。
距離桶狹間之戰[15]打敗今川義元[16],才不過四年光景,信長又與齋藤龍興[17]交戰,奪取了美濃[18]。
其後,他又将齋藤駐城稻葉城更名為岐阜,至此才終于朝西前進了一步。
多虧了這場政治聯姻,在永祿七年至十二年之間,信長與淺井氏一直相安無事,西征之路得以順利展開,并最終成功進京。
直到元龜元年[19]春天,信長與淺井的聯盟方才破裂,在此之前,妹妹與長政的婚姻已經充分發揮了它應有的價值。
信長一邊回視藤吉郎試探的目光,一邊想道,&ldquo長政之妻要是能救,救出來倒也無妨&rdquo,想到這裡,妹妹貌美的容顔和纖弱的身姿才逐漸在信長的腦海裡浮現出來。
當晚,信長遣不破河内守為信使,攜書信前去長政處說降。
信中寫道:&ldquo幾番征戰實非吾願,兵戎相見亦多無奈,勸君切莫再逞一時之勇。
義景違抗聖命,已蒙天誅,家破人亡。
備州[20](指長政)素與吾親厚,又結姻親,焉得今日疏遠至此。
望君早日棄城歸降,尚能保命,吾亦将妥善安置。
若從吾言,則淺井一家血脈不至斷送于此,實乃信長之所樂見矣。
&rdquo 沒過多久,不破河内守便無功而返,說是長政沒有絲毫歸降之意,隻是托言要将内室及三位千金送至信長軍營,請信長代為照拂。
當天晚上,不破河内守再次送信,内容自然是向長政傳達信長允諾照顧小谷夫人及三女之意。
次日(二十九日)清晨,四架轎辇及随行的二十幾位侍女,在藤挂三河守永勝的陪伴下,被送到信長帳下。
藤挂三河守原本是織田家武士,十年前,小谷夫人出嫁時跟随夫人一起來到小谷城。
信長在營帳中得知轎子将至營外,面上依然是波瀾不驚,一言不發。
等到近侍再次問到該如何安置時,信長才下令将轎子停在軍營旁的雜木林中。
于是,在山坡上找到一處方便停駐之所,轎辇便停了下來,它們一個緊挨着一個,成群的侍女就地圍坐在周圍的空地上。
宛如開戰的信号般,轎子剛一停穩,信長軍對本丸的總攻便開始了。
木下藤吉郎、丹羽長秀、柴田勝家的軍隊與拼死一搏的守城軍激戰了一整日,城樓還是屢攻不破。
攻城軍聚集徘徊在城牆外垣邊,沒有一人能進得城去,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直到夜幕降臨。
夜半時分,夾雜着雨水的大風吹襲而來,京都附近有幾百家房屋盡散倒塌。
次日(九月一日)清晨,雖然風勢漸衰,但從這片新戰場的山丘上望去,遠處琵琶湖的湖面仍然是波瀾起伏。
戰鬥再次打響,其慘烈程度更勝昨日。
上午九時,守城軍士抱着最後一戰的決心,打開本丸城門,長政首當其沖,率領二百将士殺出城來。
木下、柴田領一支軍避開長政攻勢,從後方繞道直取丸中,長政無路可退,隻得沿城邊退到赤尾美作守的宅院内。
看到己方将士僅剩數十騎殘兵敗将,長政知道自己氣數将盡,便點燃館舍,射完所有防禦用箭,而後自盡,享年二十九歲。
此次會戰,隻有被稱為淺井家頂梁柱的赤尾美作守和淺井石見守二人,因為年邁疏忽而被生擒,餘下将士全都戰死疆場或剖腹自盡。
信長軍攻入熊熊燃燒的本丸城樓,直到下午二時,城内的掃蕩方才結束。
滅亡了守護京極[21]家并取而代之,稱霸江北多年的豪族淺井一族悉數命喪于此。
在雜樹林中,前日被安置于此的轎辇像是靜物一般紋絲不動。
席卷戰場的風,把此起彼伏的殺伐之聲帶到這亂木叢中。
待到這聲音漸漸遠去,直至完全平息之時,女人們才擡起頭,看到天邊似乎被異樣的黑暗籠罩着。
下午三點,轎辇在數十名武士的護送下,被擡下戰火平息後的虎禦前山,在分不清晝夜的黑暗中,沿着湖岸向南行去。
當晚,在虎禦前山的大本營中,信長檢看了長政的首級,随後命人将淺井石見守和赤尾美作守押上來。
在篝火的掩映下,二位老武士的臉看上去又紅又醜。
信長對着二人大聲怒吼:&ldquo你二人常年以來不辭辛苦,讒言惑主,誘使長政背叛我,我恨不得即刻殺了你們。
&rdquo 話音剛落,被縛的淺井石見守揚臉堅定回應道:&ldquo長政公不願與你這等表裡不一之輩為伍,才落得今日的下場。
&rdquo 信長用長槍槍頭挑起石見守的三撮白發,說道:&ldquo區區一個手下敗将,還有臉談什麼表裡如一。
&rdquo 淺井石見守回道:&ldquo你隻會欺辱被縛的人,心裡很舒坦麼?&rdquo 信長這次全不理會,轉向美作守說道:&ldquo聽說你年輕時曾被稱為神勇猛将?&rdquo 美作守不願與信長廢話,直接答道:&ldquo我早就老眼昏花,不過是個老廢物罷了。
&rdquo 信長又命人将一同被生擒的美作守的兒子新兵衛帶上來,說道:&ldquo你确實是個老眼昏花的老廢物,但你的兒子新兵衛還有些可用之處。
&rdquo 美作守将年邁的臉轉向兒子,堅定地說道:&ldquo别上了信長公的當。
&rdquo 信長大笑道:&ldquo你這老不死的,别再說廢話了。
&rdquo笑聲剛落,便命令一旁的侍從,&ldquo把這二人拖出去斬了。
&rdquo 阿市夫人與三位小姐被送進清洲城,暫居織田信包[22]府上。
不久,在小谷城陷落前被送往敦賀藏匿的長政嫡子萬福丸被擒。
萬福丸隻有十歲,信長卻毫不留情,立即命藤吉郎将其斬首。
另一個孩子幾丸,尚未滿周歲,是長政的幼子,城池陷落前同樣藏在長澤村福田寺中,但信長卻手下留情放過了這個孩子。
天正二年元旦,信長終于實現了攻打小谷城時的願望,将朝倉義景和淺井長政父子的三顆頭蓋骨放在筵席上斟酒喝。
小谷城淪陷那年,阿市二十七歲,長女茶茶七歲,次女阿初五歲,三女小督三歲。
阿市夫人在嫁給長政的第一年便生下了萬福丸,兩年後,又生下茶茶,其後每隔一年,依次誕下阿初、小督,以及幼子幾丸。
幾丸是在城池陷落那年的五月出生的,也就是說,誕下幾丸後僅三個月,就發生了淺井一族被滅門的悲劇。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