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關燈
口,有甚不妙。

    他隻是這般呆想,此心毫不在棋上,竟将棋子掉下手來,被奕秋輕輕問得一聲道:“為何不下次着?”那少年就如夢魇初醒的一般,倉皇失措,又被奕秋責道:“汝既從我奕棋,必當專心至志,看汝此時心在何處?”少年支吾道:“方才這着恐有關礙,未敢輕下。

    略假思維,便覺身子昏倦,非敢妄生他念。

    ”奕秋道:“汝還須抖擻精神,細心學奕。

    ”少年口雖答應,心旌如前搖拽,又想道:要一二鴻鹄,反要出脫囊底金錢,也不是算,況且未來的難期得喪,如何得那鴻鹄,一時不避矰弋,飛在這個所在,等我下完了這局棋,自自在在提了這寶雕弓,搭上了穿楊箭,向鴻鹄射去,百發百中,始遂心懷。

    那少年興懷未已,耳邊忽聽得啞啞數聲,不知是誰人家裡養了鵝鴨,奪食争鬥,故此聲喧叫啞。

    那少年疑心真有鴻鹄将至,急急抛開棋局,出門觀望。

    不意性急了些,轉身時将袖子一帶,把棋罐打翻地上,又恐奕秋嗔怪,隻得逐個個拾起。

    徑向外面亂跑,東一望,西一探,左一顧,右一盼,就如餓蝦蟆,突出了雙眼珠,沒處看個蹤迹。

    又恨道:“決是拾棋子,耽擱了功夫。

    ”竟骨都這張嘴,走将進來。

    奕秋道:“汝忙然而出,忿然而入,恰是為何?”那少年歎氣連聲,這雅士絕不問他一句。

    少年道:“我因鴻鹄将至,意欲彎弓射之。

    射得中時,好收來與夫子下酒,特出去看,争奈拾棋子所誤,是以心中不悅。

    ”奕秋與雅士不覺莞爾一笑,少年愈忿。

    奕秋道:“我勸汝學奕要絕了浮念,奈何一至于此,這局必然全輸。

    ”少年道:“夫子我方才所奕的棋,已有十二分勝局,不信與夫子數一數,看誰敗誰勝?”雅士道:“局還未完,也不見得。

    ”少年便與雅士終局,雅士又求奕秋代數。

    有詩為證: 局中有奧義,不許躁人知。

    枰上無多子,陰陽道暗随。

     卻說奕秋将二人下的棋子,從頭一數,少年果輸十着。

    奕秋向少年道:“汝棋北了。

    ”少年道:“恐夫子誤算,某怎麼得輸?”雅士道:“兄須再數,便見明白。

    ”那少年逐一細數了一遍,把奕秋看一看,笑道:“果然是我輸了。

    ”口雖如此說,臉上就有些不然之色,好勝之心頓起,便向雅士道:“你決乘我出望鴻鹄,移換數着,故我虧輸,這局也算不得勝負。

    ”說完将棋子一擄,竟道:“要見高下,再賭一局。

    ”雅士亦不開言,奕秋看少年恁般态度,心下好不惱怒,又恕他是個少年心性,不好與他計較,隻得回嗔作喜道:“既有另賭之心,須是另日,如今精力已煩了。

    ”少年暗想:“這局未必就得穩勝,隻得假意撇個呆。

    ”應道:“今日便依夫子說,在明日可也。

    ”言罷,各自散去。

    那少年心中愈覺忿忿不平,思想道:“我與雅士一樣學奕,不知夫子如何恁般偏心,将我的赢局竟冤作輸了,使我有口難分。

    總是輸的時節,也須委曲相救,定一做和局,兩不相虧,才是為師的道理。

    怎麼将我來奚落?思量起來,決然要出此氣,除非另尋得一個高手,說他來與夫子對奕,把夫子殺得大敗虧輸,敢怒而不敢言,方遂吾願。

    ”這日,少年因蓄了那點心,便是約明日複賭之期,也不來赴。

    竟走遍齊國地方,不遇一人,心下好生憂悶。

    又過了數日,恰好到一個去處,門臨流水,屋靠青山,一座茅堂之内,有許多人,圍着一個道者在裡面教棋。

    這少年心中揣度這道者,安知便非吾師對手乎?我隻索卑辭厚禮,求他去對局,或者勝了吾師的棋子,豈不是暢快之極?主意已定,即入堂中求見,那道者原來果是棋師,隻因有了奕秋,所以其名不著,連道者也不肯說出自己的姓名。

    正是: 高人隐士,不屑沽名。

    曲徑深林,聊以遁迹。

    開枰而奕,有集賢島上之高風。

    整局而談,賽開封令中之急劫。

    呼一聲,白鹦鹉隻羨唐臣。

    亂數段,小雛猧唯傳康國。

     其時道者剛剛棋局已定,與少年相見,坐定。

    道者問道:“足下何來?”少年道:“在下不是别人,是奕秋弟子。

    因家師以善奕名國,雖遠近來學,門徒太廣,學生其實不服,特有一事要與老師父商議。

    ”這道者此時所謂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耳。

    便笑應道:“令師是當今名手,怎麼兄倒有不滿之意,不知足下委實有何吩咐?”少年道:“不肖向曾習奕,未嘗研究,前日被俺家師與一門友并力相欺,全無一些師友情分,将我一局赢棋,頓冤作輸局,把我十分笑罵,受了一場恥辱,向未昭雪,今求師父默運神思,大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