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芒絲》序言
關燈
小
中
大
器官上的缺陷,而是在于器官對性欲刺激的抗拒,這麼說來,您一反前言,承認心靈的沉醉取決于精液?&rdquo&mdash&mdash對此我回答說:性無能的原因很可能在于缺乏性欲,但我從未否定精液對心靈的作用,我想指出的重要一點隻是精液可以獨立于愛情來起作用;即使它最初喚醒愛情,愛情有時仍可以掙脫它,甚至由于不希求肉體占有而更為熾熱。
關于這一點還有許多話可說&hellip&hellip 陽痿病人經常擔心的是如何瞞過衆人,在這一點上他往往十分巧妙,而且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何況男人們在這方面極易上當,他們對男人與女人的交往總愛想象出一些曲折與内幕以刺激與滿足他們本人的淫穢心理。
因此,讓人相信一個女人是你的情婦比掩蓋它&mdash&mdash如果她的确是情婦&mdash&mdash更容易。
由此可見,性無能是很難識别的,因此為數也比我們想象的多。
不論性無能者為數多少,即使人數更多,奧克塔夫的例子仍然特殊。
這個詞一旦應用于愛情上,其狹隘的意義變得更窄了,以至公衆與批評家往往不承認小說家有權占領這個小角落。
主人公隻要在與女人的關系中稍稍表現出反常,似乎就被排除于普通人之外,而隻有普通人才有權使我們感興趣。
于是,從文學的觀點看,這個主人公被排除了。
因此我佩服司湯達挑選了這樣一個題材來寫第一本小說。
不過我覺得吸引他的不是反常,不是,而是特殊。
在這一點上,他與馬裡沃不同,甚至相反,我在重讀《阿爾芒絲》時不由自主地想到馬裡沃,因為《阿爾芒絲》涉及的也是馬裡沃戲劇所喜愛的主題:出其不意的愛情與對拒絕愛情的心靈的緩慢征服。
甚至情人也是如此幼稚,隻有當第三者告訴他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愛情:&ldquo這句突如其來的話(歐馬爾伯爵夫人的話)向奧克塔夫揭示了他心中真實的感情&hellip&hellip&rdquo我們見到和馬裡沃一樣的細膩、精巧,同樣&ldquo溫柔的高貴&rdquo,以及間或的機智&hellip&hellip然而這種比較隻使我更清楚意識到根本的區别:馬裡沃使筆下的男主人公非人格化(這一點使我反感),直至抽象,他領他們在愛情國漫遊,路線适用于一切人,而奧克塔夫的路線隻适用于他一個人;前者來自普遍性,是推斷,後者是歸納。
如果說後者在尋找規律,那是以一個特别的直至反常的獨一例子為出發點。
雖然這本小說現在已經清楚了&mdash&mdash我還要說,在司湯達所有的作品中,我認為這本書最精細,寫得最好&mdash&mdash但仍使我們感到不滿足。
既然司湯達寫這個危險的題材,人們原希望他寫到底。
然而他在最後一刻似乎失去了勇氣,在最後一個,大概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前退縮了,總之,他回避了這個問題,讓我們琢磨:阿爾芒絲會如何對待奧克塔夫的忏悔?這正是我們等待的。
面對情人的機能不全,情婦的愛情會怎樣呢? 緻梅裡美的信在這一點上為我們提供了信息,我們看到這個問題雖然在書中被回避,卻困擾着司湯達。
信中讓我們看到,在結婚之後有兩種解決辦法&mdash&mdash假定奧克塔夫不自殺,而自殺是最簡單的脫身之計,司湯達最初是想這樣寫的,因為他說:&ldquo真正的性無能者應該自殺以避免難堪的供認。
&rdquo 第一個辦法是替代法,時候一到便&ldquo借助于一個西昆&rdquo用一位&ldquo漂亮的農民&rdquo來替代丈夫,這個辦法似乎在菲爾丁一句奇怪的話裡找到支持:&ldquo柏拉圖式的愛情,完全沒有肉欲、純粹而全部的精神式激情,這種高雅的階段是女人的特權。
我曾聽見她們之中的很多人聲明(當然是出自真心)她們願意将情人讓給情敵,如果情人的利益需要這個犧牲的話。
因此我得出結論說,這個形式的愛情是合乎天性的&mdash&mdash雖然我不能說曾經見過這種例子。
&rdquo(《托姆·瓊斯》,第十六卷,第十五章。
)此外,我很難相信司湯達描寫的這個阿爾芒絲會容忍這種替代,她也不會容忍第二種解決辦法:弄虛作假的權宜之計。
我還要說一句:我對這封緻梅裡美的信感到懷疑,我與多位司湯達專家在這一點上意見一緻,即司湯達在信中裝出過分地玩世不恭,他認為這樣能讨好收信人,赢得尊重,而這是他此前的作品未能辦到的。
隻剩下聖阿萊克西的辦法了:逃跑。
請别誤會,我無意将聖阿萊克西與奧克塔夫相比,我隻是說一位性無能的神
關于這一點還有許多話可說&hellip&hellip 陽痿病人經常擔心的是如何瞞過衆人,在這一點上他往往十分巧妙,而且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何況男人們在這方面極易上當,他們對男人與女人的交往總愛想象出一些曲折與内幕以刺激與滿足他們本人的淫穢心理。
因此,讓人相信一個女人是你的情婦比掩蓋它&mdash&mdash如果她的确是情婦&mdash&mdash更容易。
由此可見,性無能是很難識别的,因此為數也比我們想象的多。
不論性無能者為數多少,即使人數更多,奧克塔夫的例子仍然特殊。
這個詞一旦應用于愛情上,其狹隘的意義變得更窄了,以至公衆與批評家往往不承認小說家有權占領這個小角落。
主人公隻要在與女人的關系中稍稍表現出反常,似乎就被排除于普通人之外,而隻有普通人才有權使我們感興趣。
于是,從文學的觀點看,這個主人公被排除了。
因此我佩服司湯達挑選了這樣一個題材來寫第一本小說。
不過我覺得吸引他的不是反常,不是,而是特殊。
在這一點上,他與馬裡沃不同,甚至相反,我在重讀《阿爾芒絲》時不由自主地想到馬裡沃,因為《阿爾芒絲》涉及的也是馬裡沃戲劇所喜愛的主題:出其不意的愛情與對拒絕愛情的心靈的緩慢征服。
甚至情人也是如此幼稚,隻有當第三者告訴他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愛情:&ldquo這句突如其來的話(歐馬爾伯爵夫人的話)向奧克塔夫揭示了他心中真實的感情&hellip&hellip&rdquo我們見到和馬裡沃一樣的細膩、精巧,同樣&ldquo溫柔的高貴&rdquo,以及間或的機智&hellip&hellip然而這種比較隻使我更清楚意識到根本的區别:馬裡沃使筆下的男主人公非人格化(這一點使我反感),直至抽象,他領他們在愛情國漫遊,路線适用于一切人,而奧克塔夫的路線隻适用于他一個人;前者來自普遍性,是推斷,後者是歸納。
如果說後者在尋找規律,那是以一個特别的直至反常的獨一例子為出發點。
雖然這本小說現在已經清楚了&mdash&mdash我還要說,在司湯達所有的作品中,我認為這本書最精細,寫得最好&mdash&mdash但仍使我們感到不滿足。
既然司湯達寫這個危險的題材,人們原希望他寫到底。
然而他在最後一刻似乎失去了勇氣,在最後一個,大概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前退縮了,總之,他回避了這個問題,讓我們琢磨:阿爾芒絲會如何對待奧克塔夫的忏悔?這正是我們等待的。
面對情人的機能不全,情婦的愛情會怎樣呢? 緻梅裡美的信在這一點上為我們提供了信息,我們看到這個問題雖然在書中被回避,卻困擾着司湯達。
信中讓我們看到,在結婚之後有兩種解決辦法&mdash&mdash假定奧克塔夫不自殺,而自殺是最簡單的脫身之計,司湯達最初是想這樣寫的,因為他說:&ldquo真正的性無能者應該自殺以避免難堪的供認。
&rdquo 第一個辦法是替代法,時候一到便&ldquo借助于一個西昆&rdquo用一位&ldquo漂亮的農民&rdquo來替代丈夫,這個辦法似乎在菲爾丁一句奇怪的話裡找到支持:&ldquo柏拉圖式的愛情,完全沒有肉欲、純粹而全部的精神式激情,這種高雅的階段是女人的特權。
我曾聽見她們之中的很多人聲明(當然是出自真心)她們願意将情人讓給情敵,如果情人的利益需要這個犧牲的話。
因此我得出結論說,這個形式的愛情是合乎天性的&mdash&mdash雖然我不能說曾經見過這種例子。
&rdquo(《托姆·瓊斯》,第十六卷,第十五章。
)此外,我很難相信司湯達描寫的這個阿爾芒絲會容忍這種替代,她也不會容忍第二種解決辦法:弄虛作假的權宜之計。
我還要說一句:我對這封緻梅裡美的信感到懷疑,我與多位司湯達專家在這一點上意見一緻,即司湯達在信中裝出過分地玩世不恭,他認為這樣能讨好收信人,赢得尊重,而這是他此前的作品未能辦到的。
隻剩下聖阿萊克西的辦法了:逃跑。
請别誤會,我無意将聖阿萊克西與奧克塔夫相比,我隻是說一位性無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