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謁火官方知火劫 面雷祖始識雷威

關燈
有五色祥雲罩住,景緻絕佳。

    〈(又是一重仙闕矣)〉謂志一曰:「師弟你看那座山,即應元宮所在也。

    」志一擡頭望去,果然相距不遠,山上亦有許多宮殿樓臺,不知有幾千萬間,二人行行漸近,張大仙曰:「你我師徒,且下了鶴,步行可也。

    」志一依言,下了鶴背,張大仙用手一拍,那兩隻鶴,飛上松梢去了,二人循歷石徑而上,不數步見前面有一架玉石牌坊,極其高聳,上題「雷峰」兩箇大字,比抵其下,見左右有聯雲: 霹靂下重霄,妖魔喪膽。

     磕訇施一震,逆豎驚魂。

     看罷又上,見對面又是一堵大照壁,繞進裏面,乃是宮門,崇高壯麗,門上立一直匾,上書:「九天應元宮門」六箇大字金光燦爛左右有聯雲: 警世有雷霆,專殛人間忤逆。

     代天司號令,能宣造化威棱。

     門左右有四位值門天君,手中各執月斧雷錘,金鞭畫戟,英風颯爽,相貌威嚴,見三豐大仙到,連忙肅立歡迎,張大仙上前拱手,說道:「煩勞四位天君,進宮代達,就說我三豐親領紹壇弟子,段志一,要求稟見天尊。

    」內中有一天君曰:「既是如此,隨定我來。

    」於是跟隨傳達天君進去,一連進了七八重,每重門上,俱有神將把守,所有匾對,不暇念讀,及第九重門,天君曰:「吾與張大仙先上殿稟告,爾志一師弟,在此聽候傳召可也。

    」志一曰:「弟子遵命。

    」果見天君與張祖師上殿去了,志一進了九重門,在廊簷下靜候,舉目望上,見正殿極其巍峨,上立一匾曰:「雷祖殿」三箇大字,正中楹柱上有一聯雲: 休侮神明,震耳一聲彰顯報。

     莫幹天怒,舉頭三尺見阿香。

     外楹柱上亦有一聯雲: 暗室莫自欺,須防電掣。

     神明如不信,請看雷威。

     〈【應元宮闕,別具威嚴。

    】〉 志一剛纔看罷對聯,忽聽殿上傳呼道:「傳段生志一上殿。

    」志一聞呼,連忙上了殿階,到了天尊前跌跪,口稱:「弟子段志一九叩行參。

    」天尊曰:「免了,起來一旁侍坐。

    」志一道:「弟子謝坐了。

    」天尊曰:「今夕靈佑帝君,領爾到此,有何請訓?」志一起立答道:「因為這三期末劫,人心難以挽回,聖帝無奈,要演傳一部《洞冥記》,責飭紹壇弟子,完全此書,今地府已窮,續遊天宮,所到各宮、各殿,俱要請降訓文一篇,藉以醒世。

    天尊職司雷霆,誅殛惡類,世上的人,有知其理者,有不明其理者,特懇天尊著文一篇,以警世人,弟子之來,職為此也。

    」 天尊曰:「既是為此,深契吾帝之心,爾與爾師安坐飲茶。

    」待吾帝拈毫一揮,志一依然坐下,隻見天尊命左右取出文房四寶,手不停揮,一霎時間,撰出一篇文來,將稿付與志一,志一從頭朗誦,隻見下寫道: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諭誅殛人物理由文 雷祖曰: 「吾為九天應元普化天尊,九天應元普化之意,世人知之乎?夫九者,陽也。

    陽德主生。

    元者,大也,始也,善之長也。

    萬善之本,在乎生也。

    易卦曰:『地雷復』,時當冬至,一陽始生,至驚蟄而雷鳴,其聲一震,草木萌動,萬象皆春,而普沾化育焉。

    是雷也者。

    乃以生物,而非戕物者也。

    夫豈有殺生之心哉?然世之人物,屢被雷之誅殛,歲以百幹計,吾言好生,不亦誣乎?雖然,雷固非戕人物者也。

    若謂雷專主於戕人物,則天下之人物,何難殄滅殆盡?乃力能誅殛,而不忍輕於誅殛者,可見雷並非好為誅殛也。

    然則人物又往往被雷之誅殛者,曷故?曰:此非雷之誅殛,乃人物之自求誅殛者也。

     試觀雷霆震動之際,天上地下,陰陽相接,鼓而為聲,發而為火,而兇人毒物之氣,偏與之接觸,遂緻霹靂轟擊而死,雷豈欲誅殛之哉?乃人物自召之也。

    然則謂雷出於無心乎?是又不然也。

    夫雷之擊死人物,亦必舉發其隱惡,批明其罪狀,非徒擊之而已,殆有神焉,神有職焉,震驚百裡,神乎其神。

    逐怪驅妖,聲威烜赫,非世人所能測度也。

    故世有不孝,不弟,不忠、不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之徒,大奸、大惡之輩,與世間一切兇毒之物,王法所不能察者,雷得而察之。

    王法所不能治者,雷得而治之。

    是雷也者,乃以補王法之所不及也,其有裨於世,不既多乎? 臣也惡人欲為不善,一聞雷聲,而惡萌熄矣。

    毒物欲害於人,一聞雷聲,而毒念清矣。

    其維持保全之功,不更偉乎?今日者,時屆末流,人心險詐,語以因果報應不信,告以地獄冥罰不懼,獨有赫赫明明,一震之威,撼嶽搖山,大雨傾盆,電光繞室,任爾雄心巨膽,無不褫其魄而奪其魂。

    使世無雷霆,則兇人毒物不知伊於胡底矣!其大患可勝言哉?可怪者世之人,雷聲作而善心頓生,雷聲輟而惡念又起,而不孝、不弟如故,不忠、不信如故,無禮義廉恥又如故,〈(莫作假惺惺,時時存戒懼)〉而毒物無論已,寧不異乎?吾願天下之人,處幽獨,居暗室,常懍雷威,如在上,如在左右,日日如是,時時如是,〈(省身如是,聖賢可企。

    )〉不可以雷已收聲,而遂放縱自態也。

    不然雷發者其暫,而不發者其常,苟畏其暫,而忽其常,卒緻遭誅殛也,欲悔已無從也。

    悲夫!」 〈【首段揭明,雷為陽德,主生人物,非戕人物。

    為後文誅殛兇人張本。

    反正辯論,雷德主生,逼出雷之擊兇人,乃兇人之自擊。

    筆勢宛如遊龍,神化莫測。

    雷之為德,其至矣乎?誅殛兇人,為全善人。

    誅殛毒物,為保生物。

    雖雲殺人,而實生人。

    雖雲殺物,而實生物。

    天地之心,雷獨具之。

    此段論兇人被擊,雷實司之,其功足補王化,進一層議論,筆挾雷霆。

    論世人之畏雷威,當畏之於平時,須畏其常,毋畏其暫。

    雖迅雷風烈,無恐也。

    】〉 志一將文讀畢,張大仙讚美道:「天尊此文,打破世人疑團,真迅雷驚醒夢中人矣。

    師弟將稿帶回爾壇,付入記中,藉以勸世可也。

    志一答道:「弟子懍遵。

    」乃復稟天尊道:「如今新學家,附和西洋臆說,謂雷之擊死人物,乃是觸犯電氣使然。

    弟子亦深闢其說,無奈世人誤信者多,即百喙亦莫能辯,然則觸犯電氣之說,亦有此理乎?」 天尊曰:「西人格緻之學,巧奪天工,所設之電線、電鐙,有觸之者,能緻人死。

    故於各種電機,特加保險之方,彼為是言者,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