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謁元皇抱一遊七曲 贈丹桂文帝勗諸生

關燈
宮嗎?帝君宮殿,左右前後,種得丹桂數十萬株,人間之桂,至秋乃開,帝君之桂,周年皆放。

    〈(仙凡迥異就在此間)〉師弟不知,所以詫異耳。

    」 〈【如此仙境,妙樂之極,世間有否?】〉 天君言畢,不覺已歷了幾重石磴,又到了第二曲山,抱一仰望,其形狀亦與第一曲同,由此而前,接連過了三曲四曲,並五六曲,看看又要到第七曲,天君曰:「距宮門不遠了。

    」抱一擡頭看時,前面果立一坊,尤為高峻,牌坊之下,有兩位老仙,鶴髮童顏,瀟瀟灑灑坐在坊下,左右侍立七八個仙童,見天君到,二位站立拱候,天君謂抱一曰:「汝識此二仙否?」抱一定睛一看,知是同鄉前輩呂、李二位真人,連忙上前見禮,二仙答拜,說道:「免禮了。

    帝君命我二人,歡迎天君與楊師弟,快快進宮,帝君盼望久矣,吾二仙先前通稟去也。

    」說畢,二位老仙,果帶領著一班仙童,竟自去了。

     〈【玩此仙境,令人煙火之氣全消。

    】〉 抱一隻合振起精神,跟隨天君,攝衣而上,少頃見前面有一堵大照壁,高約十餘丈,長約二十餘丈,俱是玉石瑪瑙鑲成,光澤無比,不數步已抵其下,由側邊柵欄門轉入,見照壁兩邊,有丹桂四株,合抱輪囷,高可百仞,枝葉密佈,花蕊繽紛,照壁對面,宮門屹立,高大巍峨,門兩邊亦是牌坊二架,一高兩低,門左右豎立金獅玉象,雕刻如生,人間未曾見過,又見照壁下面,及兩邊八字粉壁上,懸掛著許多粉牌,抱一欲前去看一看,天君曰:「不必去看,此乃塵世上,具表求福、求祿、求嗣之案,經帝君覽後,發下批詞,有準的,有不準的,一時焉能看徹。

    〈(未將看徹以為世人勸懲也是可惜)〉今夕事冗,下面又看罷了。

    」抱一聞言,踅轉過來,隨天君進門,上了七級臺階,見大門當中,高懸一匾,楷體金書四個大字,曰:「桂香宮門」光輝炫目,左右有聯雲: 萬道文光輝鬥極, 千條瑞氣煥天樞。

     〈【對語輝煌,有聲有色。

    】〉 門左右牌坊,各署兩個大字,左曰:「騰蛟」,右曰:「起鳳」,均,係赤金嵌成,光輝萬狀,也有對聯,不及觀覽。

    入門,即有傳達仙吏帶領,抱一視左邊有掛號稽查房,右邊有收發文牘房,均有仙官在內辦事,也不暇與之接洽,傳達官引進第二層,入門,見左右亦題一聯雲: 是孝友之儒,方遊此域。

     非德行之士,難入斯門。

     〈【儒生士子,各立品行,他日方能得入斯門也,勉之。

    】〉 抱一看見此聯,不覺悚然,愈加敬慎。

    到第二層,見殿宇更為輝煌,左邊建立兩大院,各有門戶,署曰:「遵禮門」,「由義門」,右邊亦然,署曰:「養廉門」,「知恥門」,又進三層,門上亦題一聯雲: 名敬自多樂地, 倫常不少完人。

     〈【世之儒生,細味斯聯。

    】〉 又這第三層內,也是左右冬分四院,左院門題曰:「盡孝門」,「盡弟門」。

    右曰:「秉忠門」,「守信門」。

    又進第四層,門上亦題一聯曰: 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儒重德行不在科名。

     〈【能體此對語者,方可雲儒。

    】〉 抱一到第四層內,見兩邊殿宇,又分為四司,左列「德行司」,「陰騭司」。

    右列「主祿司」,「主嗣司」。

    觀畢又進第五層門題聯雲: 君子之至於斯也, 賢者亦有此樂乎? 看罷進門,見宮室益修得華麗,抱一不住呆呆的的看,往前看時,天君與傳達官,俱不見了,不禁心中著急,因說道:「教我又如何進去呢?」轉自付道:「想必是上前先為稟報,還有人出來領我,也未可知。

    我今夕進來時,兩邊對聯,均未及細看,不如率性把對文讀一讀,記在心中,回壇時傳述與大家,也是好的。

    乃從左邊看起,見左邊也是修得兩大宮院,外一院,門上題曰:「南華宮」聯雲: 傳心印與生徒,好向乩臺飛彩筆。

     仗經筵諸士子,廣宣大洞演瑤章。

     〈【飛鸞闡教,開化萬方,一對包羅。

    】〉 又看右邊外一院,門上題曰:「北苑宮」聯雲: 在生志懍蕉窗,早修天爵。

     今日身歸桂苑,合列仙曹。

     又看左內一院,門上題曰:「東壁宮」聯雲: 髦士峨峨,今日瓊宮膺顯秩。

     英才濟濟,當年翰苑是清班。

     再看右內一院,門上題曰:「西園宮」聯雲: 喜此日返璞歸真,幸積德累功,未迷本性。

     倘他年投生應運,任紆青拖紫,莫昧靈根。

     〈【帝君宮中,皆德行孝弟之士,而無儇薄挑達之儒,讀各宮對聯可憬然悟矣。

    】〉 抱一看罷對聯,心中十分得意。

    又見諸仙出入往來,人物俱美,衣冠典雅,無拘無束,油然自得,不勝羨慕,因說道:「我抱一將來到此地位,便是十分幸福了。

    」〈(志亦不小)〉忽又想到自己半生蹉跎,淪落不偶,名不成利不就,內受身家兒女之累,外為人事俗務纏擾,倘為善不卒,造了惡孽,不能成仙,墮入鬼趣那時又將如何?想到此境此情,不禁悲從中來,落下幾點眼淚,激出一身冷汗。

     〈【抱一這般想像,有根之士恆表同情,可惜無毅力為之,仍多墮落,良可歎也】〉 正在沈吟不語,忽然跑出一個童子,高聲喚道:「抱一師兄,你怎麼不進去,在這裏想些甚麼?」抱一聽見童子這一呼,到反嚇了一跳。

    〈(可曾嚇醒了麼)〉忙上前打恭道:「請問仙童,高姓大名?現居何職?」童子道:「我乃帝君牽騾童子,因你久不進來,帝君怕你走錯了路,待命我來引你的。

    」抱一曰:「有勞仙童了。

    」於是跟隨童子,進了第六層,及門,門左右亦題一聯雲: 丹心不改風規肅, 鐵面無私獻替忠。

     進了門,兩邊亦修建衙署兩大院,規模尤覺宏敞,左一院,門上署曰:「左都禦史府」。

    右署曰:「右都禦史府」。

    也有對聯,不暇觀覽,又進第七層門,左右有聯雲: 錫福有微權,全憑陰罵德行。

    〈(求福祿者讀此)〉 傳家無異術,祇在忠孝友恭。

    〈(教子孫者法此)〉 入門地面更寬敞,當中建一大廳,抱一隨童子穿廳而過,進去,兩邊又是兩大宮院,左題曰:「文昌輔宮」,右曰:「文昌弼宮」,不敢呆看,又進一層,是為第八層,當中也是一大廳,由廳而入,即見帝君之正殿,輝煌壯麗,自不必說。

    抱一跟隨仙童前進,童子道:「師兄且慢,待吾上殿稟知帝君,俟傳爾時,再為謁見可也。

    」當下仙童上殿通稟,抱一乘間望入殿中,見殿當中,高懸直匾一塊,上書四箇大字曰:「元皇上宮」,左邊橫立一匾曰:「孝友立極」,右邊一匾曰:「聖德光輝」,每字有五六尺大,金光射眼,左右題一聯雲: 九天開化文昌府, 五代登真家慶堂。

     〈【振筆直書,大方堂正。

    】〉 俱是王體楷書,頗類右軍手筆,對聯看畢。

    又偷看殿上,隻見珠簾高捲,銀燭高燒,明如白晝,殿之當中,設一寶座,有一仙官,坐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