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謁元皇抱一遊七曲 贈丹桂文帝勗諸生
關燈
小
中
大
王天君降壇詞
〈〔調寄:眼兒媚〕〉
收圓三會遇奇因,休誤此良辰,莫貪名利,積些功善,好脫紅塵。
黃梁夢醒齊登岸,都是有緣人,多情兒女,各宜收拾,早覓娘親。
〈【詞淺情深,語長心重,殘零九二,快快回頭。
】〉 周天君降壇詞〈天君諱遇吉〉 〈〔調寄:醉花陰〕〉 終古英雄亡國恨,曠代猶愁悶,回首憶當年,戰血餘腥,不禁心頭憤。
忠臣一死無他怨,有後人公論,天意已亡明,烈烈轟轟,了卻平生願。
〈【忠義浩氣,凜然如昨。
】〉 話說抱一子,於昨晚蒙柳帝君帶領去見大士,已將普陀南海勝概,觀覽一週。
今晚仍派抱一上遊天宮,於時已屆戍初,王大元帥先來鎮壇,周天君亦踵至,二仙甫談數語,周天君曰:「今夕吾周仍領抱一一行。
」爰喚道:「抱一師弟快快醒來,吾周要領爾上天去矣。
」抱一聞呼,連忙起來,參拜訖。
周天君曰:「今夕吾領爾去遊桂宮,謁見文帝,如時辰尚早,再遊赤帝宮,謁見火官大帝。
不可耽延,就要起程矣。
」抱一稟道:「今夕遊此兩處,或跨鸞鶴,或乘神馬,乞先指明?」周天君曰:「不須鸞鶴,亦不須馬,吾與師弟同坐一輛風輪,禦風而行,十分迅速,師弟以為好否?」抱一曰:「弟子遊冥數次,不曾坐過風輪,今夕得與天君同事,真是喜出望外矣。
」天君道:「既是喜悅,吾賜爾壯元丹一粒,即時吞下,振起精神,切勿委靡,快快隨定我來。
」抱一曰:「弟子遵命。
」 於時二人出了壇門,隻見風伯已在壇外拱候,天君曰:「師弟快快登輪,不可留連矣。
」抱一當下同天君坐在風車之中,耳中但聽見颯颯風聲,飆輪駛起,飄飄乎扶搖憑空而上,覺得身輕如葉,吹入半空,心中非常快暢。
〈(樂乎哉抱一也)〉瞬息間便到了鬼門關外,上了金橋,對面又見一座高山,抱一昨夕剛纔經過,知是翠微山,也不再問天君。
天君曰:「由此山而上,不數分鐘,便可到南天門了。
途中無事,師弟可願吟詩?」抱一道:「弟子無才,不敢吟詩。
」天君道:「既不願吟詩,聽吾周一表:「吾本是,大明臣,要保江山永不傾。
誰知道,數已更,大明江山失了明。
久不明,將又明,日月並出在天庭。
〈(此語玄妙漏洩春光)〉我奉敕,作雷神,保護滇區眾萬民。
不久間,要肅清,妖魔不敢亂胡行。
先天道,大流行,走馬傳玄度原人。
時運到,返瑤京,龍華會上樂無垠。
〈(殘零九二快覓歸舟莫失奇緣)〉楊師弟,可知情,廣行功善莫因循。
切勿貪,利與名,貪戀名利墮紅塵。
誤了期,悔不贏,十二萬年難翻身。
千急萬急,小心小心,認真認真。
」 〈【自敘平生,言詞悲壯。
生為烈士,歿證雷神,萬載馨香,芳名不朽。
藥石之言,不惟抱一書紳,世人亦當三復。
】〉 天君隨口說出這段短歌,問抱一道:「師弟可曾會意?吾周妄洩天機了。
」〈(也是無妨)〉抱一道:「弟子略悟一二,究未明其所以。
」天君道:「師弟你看上面,那金光燦爛的,是甚麼地方?」抱一道:「敢莫是南天門。
」天君曰:「然也。
」方言話間,已到門前,天君命風伯將風輪停住,二人下下車來,步行而上,向那幾位把門大將,一拱手就進門了,抱一係昨夕剛纔遊過,也不顧盼留連,轉瞬間,又過了迎仙閣門首,沿途也有官吏迎候,天君因事忙,不暇與他們接洽,又喚風伯拽起風繩,二人仍上了車,直向東南方而行,清風習習,盤旋而上,天君在車中,指與抱一道:「師弟你看將要到天河邊了。
」 抱一舉首一望,果然一道長河,橫互天腹,其中之水,潔白如銀,見有許多仙女,在河邊石磯上浣紗,極目四顧,形勢遼闊,無數仙山,在虛無縹緲之間,不辨何地何名?以問天君。
天君曰:「由此望過東北,乃蓬萊三十六峰也。
其南面高峰突出,即大士之普陀也。
又由普陀之南望去,浩緲無際,即離恨天,道祖所居也。
其西方金光燦爛者,乃西天佛地也。
由此轉面望北,有五彩祥雲?縵者,乃北極紐樞之地,上皇所居也。
」 〈【天河景物,寫得如畫東西指顧,已極大觀。
】〉 天君一面指示,風輪颯颯上升,看看銀河已在下方,說道:「師弟你由此下望,橫架一橋,乃第二橋。
北邊金光射目之處,乃第一橋。
由此過南,所架一橋,乃第三橋之佈置,其中具有玄妙,師弟可能悟否?」抱一答道:「弟子愚昧,遽難了解,還望天君指明。
」天君道:「吾周不便言明,爾慢慢參悟可也。
」談論之頃,風伯竭力拽引風繩,又連上了數重。
天君道:「師弟已到了第八重不動天了,你看前面那座山,便是七曲山,文帝桂宮,即在此矣。
」抱一擡頭一望,果見一座高山,直插天表,五雲籠護,樓臺參差,有千萬間之氣象。
歎曰:「真仙境也。
但弟子還要請教,聞這座七曲山,乃在蜀中梓潼縣之北,今夕天君引弟子到此,其蜀中之七曲山乎?抑天宮亦有此山乎?〈(大哉問也)〉願天君明告弟子以解疑團。
」 〈【修道之上,須知此三橋玄妙。
吾身之周天,始能運用旋轉也,慎之。
】〉 天君笑曰:「師弟真膠柱鼓瑟,刻舟求劍也。
子不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乎?大凡古今仙佛聖真修行得道之所,概屬靈秀之區。
夫土壤重濁,託質於地,而靈秀之氣,上應於天。
天有是象,地即有是形。
地有是形,天即有是象,此理之必然也。
古言拔宅飛昇,豈真將塵世上宮室,而移之天上哉?愚人不知,而津津樂道之,且從而附會之,真可以噴飯矣。
」天君說到此,不覺大笑起來。
抱一乃恍然大悟道:「天君闡發此理,可以解世人之疑惑矣。
」二人談論間,不覺已到了山下,由下望上,隻見彩雲禮縵,瑞氣氤氳,籠罩山頂。
天君曰:「風伯且將風輪停住,我與楊師弟緩緩步行上山,可以觀玩風景。
」風伯道:「小仙遵命。
」 〈【不驕樂天,遠景如是可觀。
天君此論,解釋千古疑案,裨益不少。
】〉 於是二人歷級而上。
抱一一路流覽,左顧右盼,忘其勞苦,行不數步,望見前面有一座大石牌坊,潔白光亮,燦若水晶,問天君曰:「此坊可是玉石造成嗎?」天君曰:「然也。
」言未已,已至其下,見坊上題有四個大字曰:「第一曲山」,由此而上,第見萬花齊開,爛漫山谷,道旁松蒼柏翠,百鳥和鳴,瑞菌靈芝,香風流溢,耳中又聽見泉聲滴於巖下,丁丁東東,若鳴球戛玉之音,十分清越。
略走數步,見左邊一水,流出山腰,曲折之玄,瀠洄如帶,汩汩而響,流過右邊。
抱一正在走得口渴,以手掬而飲之。
其味甚甘,清冶異常。
〈(得飲此水也是多少福分)〉問天君曰:「弟子飲此水,想九成宮之甘泉,八德水之清美,不過是已。
又復瀠繞環流,天然成趣,得毋有神仙在此,作流觴曲水之樂乎?」天君曰:「然也。
」甫言話間,對面一陣清風吹來,香氣撲鼻,非蘭非麝,確類桂蕊之馨。
〈(妙樂極矣)〉問天君曰:「如今二月春仲,怎麼得桂樹飄香?」天君曰:「爾忘卻帝君之宮殿,乃桂
黃梁夢醒齊登岸,都是有緣人,多情兒女,各宜收拾,早覓娘親。
〈【詞淺情深,語長心重,殘零九二,快快回頭。
】〉 周天君降壇詞〈天君諱遇吉〉 〈〔調寄:醉花陰〕〉 終古英雄亡國恨,曠代猶愁悶,回首憶當年,戰血餘腥,不禁心頭憤。
忠臣一死無他怨,有後人公論,天意已亡明,烈烈轟轟,了卻平生願。
〈【忠義浩氣,凜然如昨。
】〉 話說抱一子,於昨晚蒙柳帝君帶領去見大士,已將普陀南海勝概,觀覽一週。
今晚仍派抱一上遊天宮,於時已屆戍初,王大元帥先來鎮壇,周天君亦踵至,二仙甫談數語,周天君曰:「今夕吾周仍領抱一一行。
」爰喚道:「抱一師弟快快醒來,吾周要領爾上天去矣。
」抱一聞呼,連忙起來,參拜訖。
周天君曰:「今夕吾領爾去遊桂宮,謁見文帝,如時辰尚早,再遊赤帝宮,謁見火官大帝。
不可耽延,就要起程矣。
」抱一稟道:「今夕遊此兩處,或跨鸞鶴,或乘神馬,乞先指明?」周天君曰:「不須鸞鶴,亦不須馬,吾與師弟同坐一輛風輪,禦風而行,十分迅速,師弟以為好否?」抱一曰:「弟子遊冥數次,不曾坐過風輪,今夕得與天君同事,真是喜出望外矣。
」天君道:「既是喜悅,吾賜爾壯元丹一粒,即時吞下,振起精神,切勿委靡,快快隨定我來。
」抱一曰:「弟子遵命。
」 於時二人出了壇門,隻見風伯已在壇外拱候,天君曰:「師弟快快登輪,不可留連矣。
」抱一當下同天君坐在風車之中,耳中但聽見颯颯風聲,飆輪駛起,飄飄乎扶搖憑空而上,覺得身輕如葉,吹入半空,心中非常快暢。
〈(樂乎哉抱一也)〉瞬息間便到了鬼門關外,上了金橋,對面又見一座高山,抱一昨夕剛纔經過,知是翠微山,也不再問天君。
天君曰:「由此山而上,不數分鐘,便可到南天門了。
途中無事,師弟可願吟詩?」抱一道:「弟子無才,不敢吟詩。
」天君道:「既不願吟詩,聽吾周一表:「吾本是,大明臣,要保江山永不傾。
誰知道,數已更,大明江山失了明。
久不明,將又明,日月並出在天庭。
〈(此語玄妙漏洩春光)〉我奉敕,作雷神,保護滇區眾萬民。
不久間,要肅清,妖魔不敢亂胡行。
先天道,大流行,走馬傳玄度原人。
時運到,返瑤京,龍華會上樂無垠。
〈(殘零九二快覓歸舟莫失奇緣)〉楊師弟,可知情,廣行功善莫因循。
切勿貪,利與名,貪戀名利墮紅塵。
誤了期,悔不贏,十二萬年難翻身。
千急萬急,小心小心,認真認真。
」 〈【自敘平生,言詞悲壯。
生為烈士,歿證雷神,萬載馨香,芳名不朽。
藥石之言,不惟抱一書紳,世人亦當三復。
】〉 天君隨口說出這段短歌,問抱一道:「師弟可曾會意?吾周妄洩天機了。
」〈(也是無妨)〉抱一道:「弟子略悟一二,究未明其所以。
」天君道:「師弟你看上面,那金光燦爛的,是甚麼地方?」抱一道:「敢莫是南天門。
」天君曰:「然也。
」方言話間,已到門前,天君命風伯將風輪停住,二人下下車來,步行而上,向那幾位把門大將,一拱手就進門了,抱一係昨夕剛纔遊過,也不顧盼留連,轉瞬間,又過了迎仙閣門首,沿途也有官吏迎候,天君因事忙,不暇與他們接洽,又喚風伯拽起風繩,二人仍上了車,直向東南方而行,清風習習,盤旋而上,天君在車中,指與抱一道:「師弟你看將要到天河邊了。
」 抱一舉首一望,果然一道長河,橫互天腹,其中之水,潔白如銀,見有許多仙女,在河邊石磯上浣紗,極目四顧,形勢遼闊,無數仙山,在虛無縹緲之間,不辨何地何名?以問天君。
天君曰:「由此望過東北,乃蓬萊三十六峰也。
其南面高峰突出,即大士之普陀也。
又由普陀之南望去,浩緲無際,即離恨天,道祖所居也。
其西方金光燦爛者,乃西天佛地也。
由此轉面望北,有五彩祥雲?縵者,乃北極紐樞之地,上皇所居也。
」 〈【天河景物,寫得如畫東西指顧,已極大觀。
】〉 天君一面指示,風輪颯颯上升,看看銀河已在下方,說道:「師弟你由此下望,橫架一橋,乃第二橋。
北邊金光射目之處,乃第一橋。
由此過南,所架一橋,乃第三橋之佈置,其中具有玄妙,師弟可能悟否?」抱一答道:「弟子愚昧,遽難了解,還望天君指明。
」天君道:「吾周不便言明,爾慢慢參悟可也。
」談論之頃,風伯竭力拽引風繩,又連上了數重。
天君道:「師弟已到了第八重不動天了,你看前面那座山,便是七曲山,文帝桂宮,即在此矣。
」抱一擡頭一望,果見一座高山,直插天表,五雲籠護,樓臺參差,有千萬間之氣象。
歎曰:「真仙境也。
但弟子還要請教,聞這座七曲山,乃在蜀中梓潼縣之北,今夕天君引弟子到此,其蜀中之七曲山乎?抑天宮亦有此山乎?〈(大哉問也)〉願天君明告弟子以解疑團。
」 〈【修道之上,須知此三橋玄妙。
吾身之周天,始能運用旋轉也,慎之。
】〉 天君笑曰:「師弟真膠柱鼓瑟,刻舟求劍也。
子不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乎?大凡古今仙佛聖真修行得道之所,概屬靈秀之區。
夫土壤重濁,託質於地,而靈秀之氣,上應於天。
天有是象,地即有是形。
地有是形,天即有是象,此理之必然也。
古言拔宅飛昇,豈真將塵世上宮室,而移之天上哉?愚人不知,而津津樂道之,且從而附會之,真可以噴飯矣。
」天君說到此,不覺大笑起來。
抱一乃恍然大悟道:「天君闡發此理,可以解世人之疑惑矣。
」二人談論間,不覺已到了山下,由下望上,隻見彩雲禮縵,瑞氣氤氳,籠罩山頂。
天君曰:「風伯且將風輪停住,我與楊師弟緩緩步行上山,可以觀玩風景。
」風伯道:「小仙遵命。
」 〈【不驕樂天,遠景如是可觀。
天君此論,解釋千古疑案,裨益不少。
】〉 於是二人歷級而上。
抱一一路流覽,左顧右盼,忘其勞苦,行不數步,望見前面有一座大石牌坊,潔白光亮,燦若水晶,問天君曰:「此坊可是玉石造成嗎?」天君曰:「然也。
」言未已,已至其下,見坊上題有四個大字曰:「第一曲山」,由此而上,第見萬花齊開,爛漫山谷,道旁松蒼柏翠,百鳥和鳴,瑞菌靈芝,香風流溢,耳中又聽見泉聲滴於巖下,丁丁東東,若鳴球戛玉之音,十分清越。
略走數步,見左邊一水,流出山腰,曲折之玄,瀠洄如帶,汩汩而響,流過右邊。
抱一正在走得口渴,以手掬而飲之。
其味甚甘,清冶異常。
〈(得飲此水也是多少福分)〉問天君曰:「弟子飲此水,想九成宮之甘泉,八德水之清美,不過是已。
又復瀠繞環流,天然成趣,得毋有神仙在此,作流觴曲水之樂乎?」天君曰:「然也。
」甫言話間,對面一陣清風吹來,香氣撲鼻,非蘭非麝,確類桂蕊之馨。
〈(妙樂極矣)〉問天君曰:「如今二月春仲,怎麼得桂樹飄香?」天君曰:「爾忘卻帝君之宮殿,乃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