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遊愛河藉警塵世 攝真相喚醒癡迷

關燈
場若何? 〈【此一段,純是秦淮河上海,一幅絕妙畫圖。

    】〉 大帝曰:「此愛河中之真相也,將來定是樂極生悲,故仙佛菩薩,放下慈悲,見河中人,癡迷太甚,醉生夢死,不知醒悟,〈(吃著迷湯)〉屢以寶筏艤在河岸,以救渡河中之人。

    其中有知覺靈根的,到也渡了不少。

    獨怪有一等癡漢,一入其中,流連不捨,如被膠粘,如同繭縛,屢喚不起,良深浩歎!未審近日可有人來引渡否?」 〈【母夜叉認為生菩薩,活地獄當作溫柔鄉,至死不悟亦大可悲,如此招呼救渡他,總癡迷不悟為之奈何!】〉 正談論間,果見上流渡口,撐來一隻大船,船後有一個老漁翁,〈(其磻溪老釣乎?胡為至此。

    )〉在後面把舵,船頭上站立數少年,幫著搖櫓拽帆,隻見那漁翁在船上招手,高聲呼喚,喚那些河中之人,一齊上岸。

    那些人隻裝不聽見,那老翁又呼道:「如今三期末劫,這愛河之中,甚屬危險,萬一風浪陡作,俱遭陷溺,後悔何追。

    下如趁此時,快快出來,我老人渡你們出去的好。

    」 那些人正貪著歡樂,那裏肯捨得出來,話猶未已;忽然一陣狂風大作,波浪掀天,那河中之人,忙叫救命,怎奈已經遲了,大半淹沒水中。

    定一驚得面如土色,連忙代為叩懇大帝,設法拯救。

    大帝曰:「這些人不聽人勸,墮入愛河,自取其禍,吾師焉能救得。

    《詩》曰:『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此之謂也。

    師弟不用管他罷了。

    」定一無奈,轉面又看那漁翁,可有拯救他們的意思,祇見那漁翁,把那隻大船,又撐往下流渡口去了,遠遠聽見他口中還在唱歌。

    大帝曰:「師弟你我二人,不如跟隨那老翁去,聽他唱甚麼歌曲?」祇聽見那老翁鼓枻而歌曰:「君不見:愛河之水響湯湯,東流入海去茫茫。

    又不見:狂風捲起洪濤惡,多少英雄甘墮落。

    沈淪永久不知悟,青春虛把韶華度;迷雲迷雨暮復朝,秋月春花饒樂趣;俠兒惡少鬥繁華,舟泊秦淮過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黃金買錦作纏頭,愁煞高堂他不愁;隻圖自己貪歡愛,那管老親雙淚流。

    酒闌花卸愛情絕,蕩子有家歸不得;別有癡情闇恨生,枉拋一片肝腸熱。

    玉容花貌粉骷髏,暗藏鋒刀與戈矛;金盡囊空君且去,雞既鳴兮我不留。

    有情多為無情惱,勸君休把惡自討;翻身跳出愛河中,落得安閒自在好。

    」 〈【有心哉!老釣乎!原人!原人!快出迷津,莫待波翻浪滾時,方叫救命也!】〉 老翁歌畢。

    又聽見那幾個搖櫓拽帆的少年,亦作歌和之。

    其歌曰:「愛河原是陷人灘,欲出迷津難上難;多少英雄遭陷溺,說來總令我心寒。

    勤君莫把前程誤,浪裏翻身早尋路;恩妻愛子總成空,富貴功名草頭露。

    君不見:明皇幸蜀因傾國,石崇殺身緣好色;試看滾滾波濤中,盡是貪嗔癡愛客。

    」 〈【悠然自得】〉 歌聲已竟,祇見那隻船,又盪往下流去了。

    大帝曰:「師弟可曾把這兩段歌曲聽明否?」定一對曰:「弟子已聽明矣。

    」大帝曰:「既已聽明,可知這愛河之利害否?」定一曰:「弟子已知其中之利害矣。

    」大帝曰:「既已知之,可將今夕所觀之情形,略略記起,回壇之後,對眾講述,刊出勸人,亦可比莊子之寓言,藉以諷世可也。

    此刻夜已深沈,我師徒不必留連,回壇去罷。

     〈【如今世界人盡溺於下流。

    故此,老漢不得不從下流救渡。

    一篇醒世住詞,歌之聲響入滄浪,定有魚龍出聽。

    】〉 但可惜今夕到愛河邊遊覽,僅窺一斑,未及全貌。

    吾師今晚回轉天宮,定要領取一件至寶,以備明夕遊覽之用。

    明宵吾師取了此寶,定欲約師弟到一大海岸邊,觀望海中情形,刻下且不必說明。

    師弟快快策馬,可尋舊路而歸,吾師就從此回宮繳敕去也。

    」大帝既去,定一亦即趕路回壇。

    報告真君,並告與闔壇生知悉。

    但不知明夕張大帝頒來何寶?並遊觀何處大海?未詳其實,且看下回分解。

     總評: ⊙功名富貴,鏡裏虛花,愛子恩妻,身前孽障。

    世人認假為真,故難超凡人聖,三復斯文,可以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