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國民公會
關燈
小
中
大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重,穩步增長的貿易開始下滑,貧困的壓力不斷加大。
在這種緊要關頭,有一股巨大的力量開始形成,反對作為社會秩序維護者的國民公會。
物價大幅上漲,人民隻好讓國家解決這個問題。
多數首領及其支持民衆都強烈要求實行共産主義,并限制生活必需品的最高價格。
國民公會的領導人譴責這種要求為毫無用處的權宜之計,但這種譴責隻是徒勞,因為與饑腸辘辘的人争論是毫無意義的。
當讓-保羅·馬拉得到支持并宣稱&ldquo窮人們想要的,就是絞死雜貨店老闆&rdquo時,成千上萬的人因這個可怕的想法而歡呼雀躍。
小威廉·皮特 同時,雖然指揮不力、速度緩慢,但反法同盟的力量還是取得了驚人的進展。
反法同盟軍在萊茵河畔為下一步行動做準備。
楚斯蒂納伯爵亞當·菲利普被驅趕至阿爾薩斯,美因茨被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占領了。
不久之後,迪穆裡埃在内爾溫登戰役中慘遭失敗,經比利時撤退至法蘭西邊境。
法蘭西北部因此再次受到入侵的威脅,這一入侵威脅與迪穆裡埃和國民公會之間的分歧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迪穆裡埃譴責國民公會處決路易十六的行為,反對号召外國進行革命。
他抱怨雅各賓派的思想破壞了紀律,雅各賓派使臣已将比利時當局洗腦,并認為自由等同于掠奪。
當國民公會對他進行審判時,迪穆裡埃像拉法耶特侯爵吉爾伯特·德·莫蒂一樣,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帥權并孤身離開了軍隊。
同時,西部保皇黨起義的情報傳來。
在南方多個城市,尤其是受吉倫特思想影響巨大的城市,長期存在的貧富争端演變成了公開的内戰,上層階級憤怒地譴責雅各賓派和巴黎的暴徒。
事件反反複複,緻使國民公會内部矛盾深化,外部紛争激增。
最終,溫和派的力量遭受嚴重削弱,不得不宣告失敗。
得知北方首戰失敗的消息後,總能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的丹東提出了一系列革命計劃。
一直以來,他都堅持認為,無論局勢多麼令人絕望,法蘭西人都應該竭力甚至不擇手段地拯救和保衛共和國。
直到現在,巴黎革命政府仍被隔離在立法機關之外。
在如此巨大的危機面前,這顯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丹東通過一項法令在國民公會内選出一個小内閣,并賦予其至高無上的實權。
于是,救國委員會出現了,這是個有史以來最可怕的專政政權。
由丹東建議組建的第二個委員會,也就是公共安全委員會,受法蘭西所有高級警官的監督。
為了逮捕所有嫌疑人并建立特别法庭,丹東還通過了一項專門的法令。
這項法令基本不受保安程序的限制,從而有效鎮壓了丹東口中的派系内讧。
這些手段為一個可能會成為專制主義的強大政權奠定了基礎。
為了保衛國防,丹東要求不僅立即積極招募軍隊,而且必要時全國的青年人都應交由國家來安排。
為了得到廣大群衆的支持,他還主張對富人征收重稅和以暴力手段提高紙币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他支持巴黎煽動者所珍視的最高限額計劃。
&ldquo摧毀我的名聲無關緊要&rdquo,他高談闊論道,&ldquo但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國家&rdquo。
他的勇氣令國民公會非常震驚。
1793年3月18日,迪穆裡埃在内爾溫登戰役中慘遭失敗 讓-保羅·馬拉 楚斯蒂納伯爵亞當·菲利普 這些強烈的訴求雖有利有弊&mdash&mdash既有真正的洞察力,也有荒謬的論斷和追名逐利的野心,但還是得到了雅各賓領導人的支持。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危險的壓力下,警覺的國民公會同意了丹東的絕大部分提議。
同時,巴黎革命政府又大膽地投身于保衛法蘭西的運動,公開宣稱獨立,并準備好武裝力量以便随時派遣到前線。
不僅如此,巴黎革命政府還呼籲法蘭西的其他城市也這麼做。
煽動組織的力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強。
民衆被告知現在正是愛國者的時代,任何反對愛國者的人都是法蘭西的敵人。
當國民公會派遣專員到軍隊招募新兵時,對民族獨立滿懷希冀的雅各賓派因革命組織遍布全國而陷入了危境。
國民公會中,強硬的山嶽派逐漸占據優勢地位,軟弱遲疑的平原派也開始變得大膽無畏。
在這場巨大而可怕的危機中,最終的結果是由溫和派尤其是由吉倫特派促成的。
溫和派與對手一樣愛國,甚至比對手更愛國。
盡管堅持認為公共安全委員會和特别法庭是民主暴政機構,但他們害怕革命進程,更阻擋不了民衆支持丹東的部分政策的步伐。
雖然共産主義政策的積極事例已經有很多,但他們仍然抵制對富人的最高限額和稅收制度,認為這是&ldquo合法搶劫&rdquo。
所以,在這個非常危險的時刻,溫和派阻撓了對國家安全來說最必要的東西。
溫和派領導人謹慎地宣布,無論是人民的意願還是暴徒的意願,他們均予以公開反駁,因為對手所做的危害國家的罪行遠不止這些。
溫和派設立了一個由十二名代表組成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調查了巴黎革命政府的惡劣行為,并下令審判其中兩名罪孽深重的煽動者。
此外,這個委員會還堅持彈劾讓-保羅·馬拉,并提出要拆散巴黎革命政府,讓來自各省的守衛保護國民公會。
一位委員會成員曾不經意地說:&ldquo如果敢動委員們的一根頭發,就讓巴黎從地球上消失。
&rdquo 救國委員會在實質上是法蘭西恐怖統治時期的最高行政機構 于是,在所謂的愛國主義情懷的支持下,被長期壓制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重新開始擡頭了。
國民公會猶豫不決,提不出大膽的解決方案,逐漸在全國代表中失去了分量。
從一而終、專心緻志的丹東與那些更邪惡的煽動者不同,他甯肯手上沾染血迹,也要盡力調和派系紛争,團結雅各賓派和吉倫特派。
然而,在這場你死我活的鬥争中,丹東的努力最終還是一場空。
長期以來,馬拉黨和羅伯斯庇爾黨因排除異己而對共和國造成了危害,現在又公然謀反。
所有愛國人士聚集起來支持人民的事業、維護國家的權利。
吉倫特派奮起反擊,譴責1793年9月份的暗殺事件以及導緻動亂的挑唆者,但影響日益變弱。
因無力對抗巴黎革命政府,溫和派的權力也漸漸轉移到了雅各賓派和巴黎民衆手中。
一場與1792年8月10日非常相似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暴動發生了。
來自法蘭西其他地區的代表們攻入了巴黎市政廳,篡奪了巴黎革命政府的權力。
1793年5月31日,一支強大的軍隊侵入了國民公會,取締了十二位代表組成的委員會。
當時,&ldqu
在這種緊要關頭,有一股巨大的力量開始形成,反對作為社會秩序維護者的國民公會。
物價大幅上漲,人民隻好讓國家解決這個問題。
多數首領及其支持民衆都強烈要求實行共産主義,并限制生活必需品的最高價格。
國民公會的領導人譴責這種要求為毫無用處的權宜之計,但這種譴責隻是徒勞,因為與饑腸辘辘的人争論是毫無意義的。
當讓-保羅·馬拉得到支持并宣稱&ldquo窮人們想要的,就是絞死雜貨店老闆&rdquo時,成千上萬的人因這個可怕的想法而歡呼雀躍。
小威廉·皮特 同時,雖然指揮不力、速度緩慢,但反法同盟的力量還是取得了驚人的進展。
反法同盟軍在萊茵河畔為下一步行動做準備。
楚斯蒂納伯爵亞當·菲利普被驅趕至阿爾薩斯,美因茨被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占領了。
不久之後,迪穆裡埃在内爾溫登戰役中慘遭失敗,經比利時撤退至法蘭西邊境。
法蘭西北部因此再次受到入侵的威脅,這一入侵威脅與迪穆裡埃和國民公會之間的分歧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迪穆裡埃譴責國民公會處決路易十六的行為,反對号召外國進行革命。
他抱怨雅各賓派的思想破壞了紀律,雅各賓派使臣已将比利時當局洗腦,并認為自由等同于掠奪。
當國民公會對他進行審判時,迪穆裡埃像拉法耶特侯爵吉爾伯特·德·莫蒂一樣,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帥權并孤身離開了軍隊。
同時,西部保皇黨起義的情報傳來。
在南方多個城市,尤其是受吉倫特思想影響巨大的城市,長期存在的貧富争端演變成了公開的内戰,上層階級憤怒地譴責雅各賓派和巴黎的暴徒。
事件反反複複,緻使國民公會内部矛盾深化,外部紛争激增。
最終,溫和派的力量遭受嚴重削弱,不得不宣告失敗。
得知北方首戰失敗的消息後,總能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的丹東提出了一系列革命計劃。
一直以來,他都堅持認為,無論局勢多麼令人絕望,法蘭西人都應該竭力甚至不擇手段地拯救和保衛共和國。
直到現在,巴黎革命政府仍被隔離在立法機關之外。
在如此巨大的危機面前,這顯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丹東通過一項法令在國民公會内選出一個小内閣,并賦予其至高無上的實權。
于是,救國委員會出現了,這是個有史以來最可怕的專政政權。
由丹東建議組建的第二個委員會,也就是公共安全委員會,受法蘭西所有高級警官的監督。
為了逮捕所有嫌疑人并建立特别法庭,丹東還通過了一項專門的法令。
這項法令基本不受保安程序的限制,從而有效鎮壓了丹東口中的派系内讧。
這些手段為一個可能會成為專制主義的強大政權奠定了基礎。
為了保衛國防,丹東要求不僅立即積極招募軍隊,而且必要時全國的青年人都應交由國家來安排。
為了得到廣大群衆的支持,他還主張對富人征收重稅和以暴力手段提高紙币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他支持巴黎煽動者所珍視的最高限額計劃。
&ldquo摧毀我的名聲無關緊要&rdquo,他高談闊論道,&ldquo但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國家&rdquo。
他的勇氣令國民公會非常震驚。
1793年3月18日,迪穆裡埃在内爾溫登戰役中慘遭失敗 讓-保羅·馬拉 楚斯蒂納伯爵亞當·菲利普 這些強烈的訴求雖有利有弊&mdash&mdash既有真正的洞察力,也有荒謬的論斷和追名逐利的野心,但還是得到了雅各賓領導人的支持。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危險的壓力下,警覺的國民公會同意了丹東的絕大部分提議。
同時,巴黎革命政府又大膽地投身于保衛法蘭西的運動,公開宣稱獨立,并準備好武裝力量以便随時派遣到前線。
不僅如此,巴黎革命政府還呼籲法蘭西的其他城市也這麼做。
煽動組織的力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強。
民衆被告知現在正是愛國者的時代,任何反對愛國者的人都是法蘭西的敵人。
當國民公會派遣專員到軍隊招募新兵時,對民族獨立滿懷希冀的雅各賓派因革命組織遍布全國而陷入了危境。
國民公會中,強硬的山嶽派逐漸占據優勢地位,軟弱遲疑的平原派也開始變得大膽無畏。
在這場巨大而可怕的危機中,最終的結果是由溫和派尤其是由吉倫特派促成的。
溫和派與對手一樣愛國,甚至比對手更愛國。
盡管堅持認為公共安全委員會和特别法庭是民主暴政機構,但他們害怕革命進程,更阻擋不了民衆支持丹東的部分政策的步伐。
雖然共産主義政策的積極事例已經有很多,但他們仍然抵制對富人的最高限額和稅收制度,認為這是&ldquo合法搶劫&rdquo。
所以,在這個非常危險的時刻,溫和派阻撓了對國家安全來說最必要的東西。
溫和派領導人謹慎地宣布,無論是人民的意願還是暴徒的意願,他們均予以公開反駁,因為對手所做的危害國家的罪行遠不止這些。
溫和派設立了一個由十二名代表組成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調查了巴黎革命政府的惡劣行為,并下令審判其中兩名罪孽深重的煽動者。
此外,這個委員會還堅持彈劾讓-保羅·馬拉,并提出要拆散巴黎革命政府,讓來自各省的守衛保護國民公會。
一位委員會成員曾不經意地說:&ldquo如果敢動委員們的一根頭發,就讓巴黎從地球上消失。
&rdquo 救國委員會在實質上是法蘭西恐怖統治時期的最高行政機構 于是,在所謂的愛國主義情懷的支持下,被長期壓制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重新開始擡頭了。
國民公會猶豫不決,提不出大膽的解決方案,逐漸在全國代表中失去了分量。
從一而終、專心緻志的丹東與那些更邪惡的煽動者不同,他甯肯手上沾染血迹,也要盡力調和派系紛争,團結雅各賓派和吉倫特派。
然而,在這場你死我活的鬥争中,丹東的努力最終還是一場空。
長期以來,馬拉黨和羅伯斯庇爾黨因排除異己而對共和國造成了危害,現在又公然謀反。
所有愛國人士聚集起來支持人民的事業、維護國家的權利。
吉倫特派奮起反擊,譴責1793年9月份的暗殺事件以及導緻動亂的挑唆者,但影響日益變弱。
因無力對抗巴黎革命政府,溫和派的權力也漸漸轉移到了雅各賓派和巴黎民衆手中。
一場與1792年8月10日非常相似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暴動發生了。
來自法蘭西其他地區的代表們攻入了巴黎市政廳,篡奪了巴黎革命政府的權力。
1793年5月31日,一支強大的軍隊侵入了國民公會,取締了十二位代表組成的委員會。
當時,&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