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眠之夜
關燈
小
中
大
?怎麼能為那些不健康的感情去痛苦呀?要不,那一定是蛻化變質!資産階級的腐蝕,階級鬥争的産物!也許,這還是一個階級鬥争的新動向呢!”
他把照片和小本兒依原放回抽屜裡去。
然後,摸出自己的工作筆記本,旋開英雄金筆,把今晚這個發現記下來。
他覺得這樣的問題,如果不向顔組長彙報,那是太不忠于職守了。
顔組長是剛剛恢複工作的老幹部,過去就是宣傳部長,很可能不久的将來又當宣傳部長,是頂頭上司呀!根據小齊兩三年工作的經驗,不厭其煩地多彙報,反正是不會錯的,哪怕是重複的,甚至是噜蘇的,也沒關系。
“你不彙報,人家領導上怎麼曉得你做了工作呀!” 五 葫蘆頸上守水人的小屋籠罩在迷離的月色之中。
站在小屋門口,向壩子的方向看去,認真說來,是看不見什麼的。
淡淡的月光下,古老的葫蘆壩顯得那樣神秘,神秘得叫人深不可測,好像她心中飽含着巨大的激情,或深沉的憂郁。
冷峭的北風吹過去,葫蘆壩的竹樹梢頭立即發出一陣唦唦的響聲,這響聲伴着柳溪河淙淙的流水聲,如泣如訴……啊,葫蘆壩,她要訴說什麼? 最近一連幾天,每當夜深人靜,老金鑽出小屋來總愛在這門口站上一陣,好像他是在等待着一個人,或者等待着發生一件什麼事一樣。
他仿佛已經預感到,葫蘆壩正在發生着一件亊,而這件事又是與他的生活直接關系着的。
然而,葫蘆壩還是那樣的靜悄悄。
雞不叫,狗不咬,隻有樹葉兒唦唦、唦唦…… 葫蘆頸實在是太偏僻、太荒涼了。
這是一條狹長的石嶺壩,一端攜帶着葫蘆壩,一端連接着耳鼓山,地勢要算整個壩子的制高點。
當年老金當支部書記那陣,領着社員們在這兒修了一個小小的提水站,把腳下的柳溪河水抽提上來,然後通過渠道流向全大隊的每個角落,初步實現了自流灌溉,使葫蘆壩的生産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但是,由于水管太小,動力呢,就靠着一台柴油機,而且柴油的供應又時斷時續,沒有公路,沒有拖拉機,全靠着人力去擔,跑一回太平區,擔不了多少。
所以水的問題依然難以徹底解決。
老金曾有個大膽的設想,如果那個設想實現了,不僅水的問題可以徹底解決,全大隊又可以增加近二百畝土地,并且,整個壩子上的莊稼人還可以點上電燈。
這個偉大的計劃揣在老金懷裡,不斷地醞釀着、完善着,像小鼓一樣地敲擊着他的心。
但是,正當他要把這個計劃提出來,交給大夥議論、品評的時候,那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大風暴從城市刮到農村,連小小的葫蘆壩也未能幸免。
人們一下子像發了瘋似的把物質生産與精神生産對立起來,好像人們不必吃飯,空着肚子苦苦修煉之後就可以進入“天堂”。
老金遭到批判,物質生産者倒黴了,“精神生産”者勝利了。
俗話說:“一場渾水一群魚。
”史無前例的運動總有一些人應運而生。
上帝給葫蘆壩安排了“接班人”,像當時許多地方一樣,後起之“莠”破土而出,人們眼睜睜地看着鄭百如一天天“成長”起來,緊緊把握着時代的潮流,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位勞苦功高的支部書記給整下去了!……那場鬥争的情形,凡是經過那段生活的讀者,都是可想而知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細節,如今回憶起來還十分折磨人呢! 老金倒台了,計劃也擱淺了。
人們說,老金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其實,老金沒有死。
不僅體魄依然健壯,而且一顆革命者的心也還活着。
這兩年,他困守在這荒涼的守水人的小草棚裡,等待、壓抑和思考固然使他備受煎熬,然而借此機會他卻吃力地讀了不少的書。
有關農田基建、水電建設、良種培育、土壤改良等方面的通俗書籍,隻要能夠弄得到手的,他都潛心鑽研。
而這一切,他不是為了消磨那漫長而寂寞的歲月,不是為減輕心靈的悲憤,他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他相信,總有一天,他老金的計劃還會在葫蘆壩上實施起來!他為那一天,準備着,積蓄着力量,就像大自然在冰封雪蓋的嚴寒裡,頑強地,鐘情地為美麗的春天準備和積蓄力量。
腰無半文、口糧都吃不過明年春天的農民金東水,開花開朵的藍布棉襖裹着的是一顆熱烈跳動的心。
他此刻站在小草棚前,面對月色凄迷的夜晚,心頭裝着葫蘆壩未來建設的藍圖,在他的身上看不出那種倒了黴的莊稼人的窮愁潦倒和凄惶。
永遠為人民大衆的事情操心,會覺得“吃苦”也是享樂。
雖然壯志未酬,而他渾身卻閃耀着崇高的道德力量。
他就像柳溪河兩岸的楊柳,高潔,正直,哪怕落光了葉片,隻要待得春來,又會蓬勃奮發,枝葉繁茂,高聳雲天! ………… 突然,“汪汪汪……”壩子上傳來幾聲狗吠,這聲音響徹在黑夜空曠的原野上,更增強夜深人靜的蒼涼氣氛。
緊接着,挨近這葫蘆頸的地方——梨樹坪一帶的狗也叫了起來。
老金心頭一緊,兩眼直盯盯地望着那個方向。
“這是誰來了?……不會是她吧?” 希望看見而又不情願立即發生的事,有時候弄得金東水的心情非常矛盾。
自從那天夜裡,四姨子許秀雲悄悄送來小棉襖以後,他曾不斷責備自己:“為什麼那麼生疏?面都不見一下,不是太辜負人了嘛!怕什麼呢,身正不怕鞋歪!”此後,他就總是想着:也許什麼時候,她還會來的。
長生娃不是說了麼,四娘還要為他把給外公做生的禮物備辦好送過來呢。
但是,此刻如果她真的來了,老金啊,你怎麼辦?見,還是不見?依然像上回那樣,讓人家失望地回去麼? “甯信其有,不信其無”。
這樣一種惱人撩人的情緒,這會兒糾纏折騰着這位鋼筋鐵骨的莊稼漢子。
在這樣的問題面前,他竟然失去了決斷,變得惆怅、優柔起來了。
他閉上了眼睛,希望快一點度過那令人别扭和難堪的一刻! 來人已經走近,聽到腳步聲了。
……老金終于睜開了眼睛,松開了緊張的心情,熱烈而友好地迎上前去,抓住對方的手,拍打着肩膀,樂呵呵說道:“原來是你哩!” 龍慶揉着疼痛的紅眼睛,面帶愁容地站在金東水面前,嘴裡噴着白色的蒸氣,随同金東水鑽進了草棚屋。
“工作組來了。
今晚上在許家院子開了個支委會。
”龍慶開言道。
他從許家散會出來,沒有回家,就徑直找老金來了。
金東水知道,這位從前的老同事,現在的代理支書,這兩年多來凡是葫蘆壩上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他都要上這兒來訴說一番,叫老金給他拿拿主意。
已有将近三年的時間,金東水沒有資格參加黨支部的會議,甚至黨内一切活動,鄭百如都千方百計不讓他參與。
這個退職的支書、還保留着黨籍的共産黨員,長期被關閉在黨組織生活的大門之外,這是叫人難以忍受的,沒有什麼處分能比這種“遺棄”更使人感到凄苦和忿懑的了!但,龍慶這人太好了,忠厚、善良,他常常冒着“非組織活動”的風險前來和老金臉對臉、心對心地讨論葫蘆壩上的工作和生産。
他之所以有這個“膽子”,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
細想想,的确,在我們黨的生活處于很不正常的情況時,龍慶這樣的同志的行為又有何可以指責呢!既然有些人可以利用黨的名義破壞黨的事業,那麼他——一個忠心耿耿的黨員,又為什麼不可以向一個受了冤枉處分的同志談談組織内部的事情呢!他每次到來,都使困守之中的金東水感到無限的溫暖,使他更加理解葫蘆壩的人心、覺心!使他堅信自己雖然受了處分,但絕不是一個站在革命行列之外的庸人。
“要搞遠景規劃了。
會上,工作組沒有表态,全是鄭老幺一人說。
他呀,不論什麼時候,都能緊跟潮流的……” 龍慶一邊裹煙,一邊心事重重地說着。
說到這裡,苦笑了一下,忙把煙杆塞進嘴裡。
叭了幾口以後,發覺還沒有點火,這才遍身搜起火柴來。
老金伸手從竈台上拿了火柴遞給他。
把煙點着以後,龍慶又說: “哎,葫蘆壩的人還要餓飯呢!你猜,怎麼規劃的?搞泥巴搬家,‘人造平原’。
好像葫蘆壩還不夠平,要弄得一展平。
我的天,這一冬一春的勞動力全得陷進去;這還不說,‘小平原’動辄二十畝大,原前的水路打亂了,排水不良,一潑大雨就會淹壞莊稼!……哎,淨是些沒球名堂的背時主意,還硬說是‘學大寨’‘改天換地’呢!人家大寨有大寨的情況嘛,不講因地制宜,行麼?” 老金問道:“會上你提出你的意見了麼?” “沒有啊,整他媽半夜,就他一個人說。
” “你應該提嘛,那個人就隻曉得吹,生産上的事一竅不通。
” “我提?”龍慶憂郁地說,“人家工作組對這規劃也沒提半句意見呢!” “是麼?” “是(口山)。
我心焦的是,這幾年,多數社員的口糧越來越緊,眼看着春荒就是個大問題。
如其明年大春再弄來‘籠起’,那末,就隻有把嘴巴擱起,要不,就叫社員去讨口!——哎,那時候,我們這些人:黨員,幹部,還有什麼臉面活呀!” 老金說道:“也不至于吧,先莫太悲觀了。
規劃嘛,依我看是該搞一搞,早幾年我就想過,這葫蘆壩的土地潛力大得很,整治一下就可以增産。
不過,像搞那些什麼的‘小平原’,倒是值不得的。
” “是嘛,勞民傷财!” “再開支委會研究一下嘛。
必要時把各隊隊長也召集起來,再找些懂生産的社員參加,大家議一議嘛。
” “要能夠那樣,當然好啰!可是你曉得的,這幾年,正正經經辦一點生産上的事情,難呀!……” 像往常一樣,龍慶向金東水訴說着心中的苦悶,發一發牢騷,一件一件地報告着葫蘆壩的重大新聞。
這時,他又開始說起鄭百如搞的那個糧食折成的花樣來了: “你說怪不怪?決算表都填了,又翻攤!” “從來都沒聽說過這樣踩假水的。
” “你看嘛,東折成西折成,一下子比實際産量漲上去四萬多斤!” “他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這一下,上邊又要表揚葫蘆壩啰,說不定還要弄到一杆錦旗咧!他媽的,真是‘一肥遮百醜’,還又要介紹經驗啦,編些好聽的去哄别人。
” “哄得了今天,哄不過明天啊!” “就看他能不能哄得過工作組了,依我看,這一回的工作組有點像了,顔組長是個‘解放牌’幹部,是今年才恢複工作的。
但願她能夠了解民情才好!要不呀,我們葫蘆壩還有苦頭吃呢。
” “葫蘆壩如今是吃得補藥,吃不得瀉藥了。
” “再吃‘瀉藥’就隻有垮杆了!現在而今,趁工作組在場,我倒是又想辭職不幹了啊!當初,我就不想承擔這個差事,我是個大老粗,心機算盤都算不過鄭老幺,他能說會講,上邊還有靠山。
可你又勸我幹,不能看着葫蘆壩的社員吃虧不管。
你總說,這種亂紛紛的世道不會長的,河裡的水總有個澄清之日,隻要群衆都看清楚了問題,隻要上邊的風氣正了,情形就會好轉。
可我就看不出什麼時候才能好轉!現在生産一年不如一年,社員不相信我們了。
我成天在社員面前強裝起笑臉,可心頭呢,直想哭!我怕有一天也會遭個禍事,不如趁早自己下台的好。
” 龍慶這樣說着的時候,不停地摸出他那又髒又濕的
然後,摸出自己的工作筆記本,旋開英雄金筆,把今晚這個發現記下來。
他覺得這樣的問題,如果不向顔組長彙報,那是太不忠于職守了。
顔組長是剛剛恢複工作的老幹部,過去就是宣傳部長,很可能不久的将來又當宣傳部長,是頂頭上司呀!根據小齊兩三年工作的經驗,不厭其煩地多彙報,反正是不會錯的,哪怕是重複的,甚至是噜蘇的,也沒關系。
“你不彙報,人家領導上怎麼曉得你做了工作呀!” 五 葫蘆頸上守水人的小屋籠罩在迷離的月色之中。
站在小屋門口,向壩子的方向看去,認真說來,是看不見什麼的。
淡淡的月光下,古老的葫蘆壩顯得那樣神秘,神秘得叫人深不可測,好像她心中飽含着巨大的激情,或深沉的憂郁。
冷峭的北風吹過去,葫蘆壩的竹樹梢頭立即發出一陣唦唦的響聲,這響聲伴着柳溪河淙淙的流水聲,如泣如訴……啊,葫蘆壩,她要訴說什麼? 最近一連幾天,每當夜深人靜,老金鑽出小屋來總愛在這門口站上一陣,好像他是在等待着一個人,或者等待着發生一件什麼事一樣。
他仿佛已經預感到,葫蘆壩正在發生着一件亊,而這件事又是與他的生活直接關系着的。
然而,葫蘆壩還是那樣的靜悄悄。
雞不叫,狗不咬,隻有樹葉兒唦唦、唦唦…… 葫蘆頸實在是太偏僻、太荒涼了。
這是一條狹長的石嶺壩,一端攜帶着葫蘆壩,一端連接着耳鼓山,地勢要算整個壩子的制高點。
當年老金當支部書記那陣,領着社員們在這兒修了一個小小的提水站,把腳下的柳溪河水抽提上來,然後通過渠道流向全大隊的每個角落,初步實現了自流灌溉,使葫蘆壩的生産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但是,由于水管太小,動力呢,就靠着一台柴油機,而且柴油的供應又時斷時續,沒有公路,沒有拖拉機,全靠着人力去擔,跑一回太平區,擔不了多少。
所以水的問題依然難以徹底解決。
老金曾有個大膽的設想,如果那個設想實現了,不僅水的問題可以徹底解決,全大隊又可以增加近二百畝土地,并且,整個壩子上的莊稼人還可以點上電燈。
這個偉大的計劃揣在老金懷裡,不斷地醞釀着、完善着,像小鼓一樣地敲擊着他的心。
但是,正當他要把這個計劃提出來,交給大夥議論、品評的時候,那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大風暴從城市刮到農村,連小小的葫蘆壩也未能幸免。
人們一下子像發了瘋似的把物質生産與精神生産對立起來,好像人們不必吃飯,空着肚子苦苦修煉之後就可以進入“天堂”。
老金遭到批判,物質生産者倒黴了,“精神生産”者勝利了。
俗話說:“一場渾水一群魚。
”史無前例的運動總有一些人應運而生。
上帝給葫蘆壩安排了“接班人”,像當時許多地方一樣,後起之“莠”破土而出,人們眼睜睜地看着鄭百如一天天“成長”起來,緊緊把握着時代的潮流,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位勞苦功高的支部書記給整下去了!……那場鬥争的情形,凡是經過那段生活的讀者,都是可想而知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細節,如今回憶起來還十分折磨人呢! 老金倒台了,計劃也擱淺了。
人們說,老金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其實,老金沒有死。
不僅體魄依然健壯,而且一顆革命者的心也還活着。
這兩年,他困守在這荒涼的守水人的小草棚裡,等待、壓抑和思考固然使他備受煎熬,然而借此機會他卻吃力地讀了不少的書。
有關農田基建、水電建設、良種培育、土壤改良等方面的通俗書籍,隻要能夠弄得到手的,他都潛心鑽研。
而這一切,他不是為了消磨那漫長而寂寞的歲月,不是為減輕心靈的悲憤,他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他相信,總有一天,他老金的計劃還會在葫蘆壩上實施起來!他為那一天,準備着,積蓄着力量,就像大自然在冰封雪蓋的嚴寒裡,頑強地,鐘情地為美麗的春天準備和積蓄力量。
腰無半文、口糧都吃不過明年春天的農民金東水,開花開朵的藍布棉襖裹着的是一顆熱烈跳動的心。
他此刻站在小草棚前,面對月色凄迷的夜晚,心頭裝着葫蘆壩未來建設的藍圖,在他的身上看不出那種倒了黴的莊稼人的窮愁潦倒和凄惶。
永遠為人民大衆的事情操心,會覺得“吃苦”也是享樂。
雖然壯志未酬,而他渾身卻閃耀着崇高的道德力量。
他就像柳溪河兩岸的楊柳,高潔,正直,哪怕落光了葉片,隻要待得春來,又會蓬勃奮發,枝葉繁茂,高聳雲天! ………… 突然,“汪汪汪……”壩子上傳來幾聲狗吠,這聲音響徹在黑夜空曠的原野上,更增強夜深人靜的蒼涼氣氛。
緊接着,挨近這葫蘆頸的地方——梨樹坪一帶的狗也叫了起來。
老金心頭一緊,兩眼直盯盯地望着那個方向。
“這是誰來了?……不會是她吧?” 希望看見而又不情願立即發生的事,有時候弄得金東水的心情非常矛盾。
自從那天夜裡,四姨子許秀雲悄悄送來小棉襖以後,他曾不斷責備自己:“為什麼那麼生疏?面都不見一下,不是太辜負人了嘛!怕什麼呢,身正不怕鞋歪!”此後,他就總是想着:也許什麼時候,她還會來的。
長生娃不是說了麼,四娘還要為他把給外公做生的禮物備辦好送過來呢。
但是,此刻如果她真的來了,老金啊,你怎麼辦?見,還是不見?依然像上回那樣,讓人家失望地回去麼? “甯信其有,不信其無”。
這樣一種惱人撩人的情緒,這會兒糾纏折騰着這位鋼筋鐵骨的莊稼漢子。
在這樣的問題面前,他竟然失去了決斷,變得惆怅、優柔起來了。
他閉上了眼睛,希望快一點度過那令人别扭和難堪的一刻! 來人已經走近,聽到腳步聲了。
……老金終于睜開了眼睛,松開了緊張的心情,熱烈而友好地迎上前去,抓住對方的手,拍打着肩膀,樂呵呵說道:“原來是你哩!” 龍慶揉着疼痛的紅眼睛,面帶愁容地站在金東水面前,嘴裡噴着白色的蒸氣,随同金東水鑽進了草棚屋。
“工作組來了。
今晚上在許家院子開了個支委會。
”龍慶開言道。
他從許家散會出來,沒有回家,就徑直找老金來了。
金東水知道,這位從前的老同事,現在的代理支書,這兩年多來凡是葫蘆壩上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他都要上這兒來訴說一番,叫老金給他拿拿主意。
已有将近三年的時間,金東水沒有資格參加黨支部的會議,甚至黨内一切活動,鄭百如都千方百計不讓他參與。
這個退職的支書、還保留着黨籍的共産黨員,長期被關閉在黨組織生活的大門之外,這是叫人難以忍受的,沒有什麼處分能比這種“遺棄”更使人感到凄苦和忿懑的了!但,龍慶這人太好了,忠厚、善良,他常常冒着“非組織活動”的風險前來和老金臉對臉、心對心地讨論葫蘆壩上的工作和生産。
他之所以有這個“膽子”,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
細想想,的确,在我們黨的生活處于很不正常的情況時,龍慶這樣的同志的行為又有何可以指責呢!既然有些人可以利用黨的名義破壞黨的事業,那麼他——一個忠心耿耿的黨員,又為什麼不可以向一個受了冤枉處分的同志談談組織内部的事情呢!他每次到來,都使困守之中的金東水感到無限的溫暖,使他更加理解葫蘆壩的人心、覺心!使他堅信自己雖然受了處分,但絕不是一個站在革命行列之外的庸人。
“要搞遠景規劃了。
會上,工作組沒有表态,全是鄭老幺一人說。
他呀,不論什麼時候,都能緊跟潮流的……” 龍慶一邊裹煙,一邊心事重重地說着。
說到這裡,苦笑了一下,忙把煙杆塞進嘴裡。
叭了幾口以後,發覺還沒有點火,這才遍身搜起火柴來。
老金伸手從竈台上拿了火柴遞給他。
把煙點着以後,龍慶又說: “哎,葫蘆壩的人還要餓飯呢!你猜,怎麼規劃的?搞泥巴搬家,‘人造平原’。
好像葫蘆壩還不夠平,要弄得一展平。
我的天,這一冬一春的勞動力全得陷進去;這還不說,‘小平原’動辄二十畝大,原前的水路打亂了,排水不良,一潑大雨就會淹壞莊稼!……哎,淨是些沒球名堂的背時主意,還硬說是‘學大寨’‘改天換地’呢!人家大寨有大寨的情況嘛,不講因地制宜,行麼?” 老金問道:“會上你提出你的意見了麼?” “沒有啊,整他媽半夜,就他一個人說。
” “你應該提嘛,那個人就隻曉得吹,生産上的事一竅不通。
” “我提?”龍慶憂郁地說,“人家工作組對這規劃也沒提半句意見呢!” “是麼?” “是(口山)。
我心焦的是,這幾年,多數社員的口糧越來越緊,眼看着春荒就是個大問題。
如其明年大春再弄來‘籠起’,那末,就隻有把嘴巴擱起,要不,就叫社員去讨口!——哎,那時候,我們這些人:黨員,幹部,還有什麼臉面活呀!” 老金說道:“也不至于吧,先莫太悲觀了。
規劃嘛,依我看是該搞一搞,早幾年我就想過,這葫蘆壩的土地潛力大得很,整治一下就可以增産。
不過,像搞那些什麼的‘小平原’,倒是值不得的。
” “是嘛,勞民傷财!” “再開支委會研究一下嘛。
必要時把各隊隊長也召集起來,再找些懂生産的社員參加,大家議一議嘛。
” “要能夠那樣,當然好啰!可是你曉得的,這幾年,正正經經辦一點生産上的事情,難呀!……” 像往常一樣,龍慶向金東水訴說着心中的苦悶,發一發牢騷,一件一件地報告着葫蘆壩的重大新聞。
這時,他又開始說起鄭百如搞的那個糧食折成的花樣來了: “你說怪不怪?決算表都填了,又翻攤!” “從來都沒聽說過這樣踩假水的。
” “你看嘛,東折成西折成,一下子比實際産量漲上去四萬多斤!” “他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這一下,上邊又要表揚葫蘆壩啰,說不定還要弄到一杆錦旗咧!他媽的,真是‘一肥遮百醜’,還又要介紹經驗啦,編些好聽的去哄别人。
” “哄得了今天,哄不過明天啊!” “就看他能不能哄得過工作組了,依我看,這一回的工作組有點像了,顔組長是個‘解放牌’幹部,是今年才恢複工作的。
但願她能夠了解民情才好!要不呀,我們葫蘆壩還有苦頭吃呢。
” “葫蘆壩如今是吃得補藥,吃不得瀉藥了。
” “再吃‘瀉藥’就隻有垮杆了!現在而今,趁工作組在場,我倒是又想辭職不幹了啊!當初,我就不想承擔這個差事,我是個大老粗,心機算盤都算不過鄭老幺,他能說會講,上邊還有靠山。
可你又勸我幹,不能看着葫蘆壩的社員吃虧不管。
你總說,這種亂紛紛的世道不會長的,河裡的水總有個澄清之日,隻要群衆都看清楚了問題,隻要上邊的風氣正了,情形就會好轉。
可我就看不出什麼時候才能好轉!現在生産一年不如一年,社員不相信我們了。
我成天在社員面前強裝起笑臉,可心頭呢,直想哭!我怕有一天也會遭個禍事,不如趁早自己下台的好。
” 龍慶這樣說着的時候,不停地摸出他那又髒又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