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眠之夜

關燈
…離了。

    ” “離了?”小齊大吃一驚,“為什麼離婚呀?是女人不好麼?還是……” “不,女人很好的。

    是我不好。

    年輕氣盛,拌了嘴,一氣之下就離了。

    現在十分的後悔呢!” “那……” “現在生活上很困難。

    父親有病,我成天在外面跑工作,顧不了家庭,有時候,連做飯吃的時間都沒得。

    餓了,就嚼一根生紅苕。

    可是,不能影響工作呀!”鄭百如說得怪可憐的。

     “那咋個辦啦?總不能長此以往嘛!有合适的對象沒有哇?”小齊自己還是個光棍漢,說這樣的話覺得有點難為情。

     鄭百如卻說:“我也不願找對象了。

    我想跟她複婚……” “複婚也可以嘛!可是人家願意麼?” “這,我惟一的希望就隻有請領導上幫幫忙,給她做點工作。

    ” “做點工作,沒得問題。

    我們給你搭個手就是了,好不好?” “那,真是太感激齊同志啦!” “感激啥子喲!隻要你好好幹工作!” “那,當然。

    ” 小齊在鄭百如肩上輕輕拍了一巴掌,寬大為懷地鼓勵道:“好好幹,我支持你。

    ”他決定要施展工作組的權力來為鄭百如解決這個問題。

    就一般情形說,工作組辦這點小事是不成問題的。

    他接着問道: “你那離了婚的女人現在不在葫蘆壩了吧?” 鄭百如說:“在。

    她沒有走。

    ” “在葫蘆壩?那更好辦!哪個小隊的?叫什麼名字?” “在二隊,叫許秀雲。

    ” “許秀雲。

    ”小齊重複着這個名字。

     “她現在住在她父親的家裡。

    ” “她父親是誰啊?” “叫許茂。

    ” “許茂?……他的女兒?”小齊惶惑地望着鄭百如。

    因為他隻曉得許琴是許茂的女兒,但人家還是個年輕姑娘…… 鄭百如補充說道:“許家有好幾個女兒。

    秀雲她排行老四。

    ” “哦!”小齊同志恍然大悟。

    便滿有把握地說:“不成問題。

    顔組長就在許茂家裡,這點小事是不成問題的。

    我去做做工作,你放心好了。

    ” 鄭百如又說了許多感激的話,就告别了。

     齊明江自鳴得意地笑着。

    這位自視高明的小齊同志,到底還是被鄭百如裝進了套子! 四 “砰砰砰”,齊明江敲門。

    在等待着吳昌全給他開門的一剎那間,他已經收起了剛才的笑容,恢複起嚴肅的神情來了。

     小齊和小吳,年紀相仿,學曆也一樣,兩位年輕知識分子,如今在這偏僻的鄉村萍水相逢,一般情形而論,完全可以交上朋友。

    可惜,他們一開始就成了對頭,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這完全是由于齊明江的偏見和愚蠢造成的。

     小齊覺得自己是吃公糧的幹部,而吳昌全不過是個農民。

    封建專制時代的中國,偶爾間尚有“禮賢下士”的官兒出現,而當今的小齊同志卻絕對地維護着等級的森嚴。

    “小生産者時刻夢想着資本主義”,“嚴重的問題在于教育農民”,這是縣委機關的工作員小齊同志對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幾億農民的基本估價和施政方針——真是一知半解得可憐! 小齊一開始就對吳昌全的印象不好,他認定這是一個脾氣古怪,埋頭生産不關心政治,思想路線很不端正的人物,滿身都是自私狹隘的“農民意識”。

    他想,自己作為工作組成員住在這樣一個農民家裡,必須要高度警惕,而且有必要進行教育、甚至鬥争。

    這會兒,恰好小齊的心情比較松快,老大娘又不在家,他決定和吳昌全談一談,先教訓教訓這個态度傲慢的小夥子。

     吳昌全開了門,伸出一個蓬松的腦袋來,寬肩、虎背,魁梧挺拔的身架子像座鐵塔一樣擋在齊明江眼前。

     因為不見他媽,劈頭便問道:“我媽還在後邊麼?”聲音有點嗡嗡的,明顯地表示他對小齊的不滿。

    這個孝心很好的獨子,認為小齊竟然自個兒先回來,而将老太婆丢在深夜的田野上行走,是極不應該的。

     小齊修長的身子從吳昌全身旁擠進屋去,先在方桌前坐定以後,才回答說: “闩門吧,大娘不回來了。

    顔組長叫她在許家住一夜呢。

    ” 昌全闩上大門,沒再說什麼,依原坐到方桌前看書去了,時而拉過筆記本來摘抄一段數字和文字。

    方桌上堆放着小山頭兒一樣的書籍,即使是齊明江這樣的知識分子也感到吃驚。

     這些書籍、筆記,原是放在昌全卧室裡的寫字台上和抽屜裡的,因為卧室要騰給小齊同志去住宿和辦公,他便把自己的被蓋和書籍全部搬到堂屋裡來了,架起一塊門闆當床鋪,放上被蓋枕頭以後,這一堆書和本子就暫時沒地方收拾,而又是常用的,便隻好放在這吃飯用的方桌上面。

     齊明江在昌全對面坐着,闆着副面孔。

    他以為吳昌全要說點什麼,至少得先告訴他洗腳的事,哪知人家一頭埋進書裡,差不多把小齊同志忘記了。

    這樣過了一陣,小齊心頭漸漸的不舒服起來。

     “有熱水麼?”小齊終于自己發問了。

     昌全擡起頭:“啥子喃?” “水呀,洗腳水!” “茶壺裡頭。

    ”昌全答應一聲又埋下頭去了。

     “茶壺?……”小齊茫然環顧,不見有什麼茶壺,隻有個暖水瓶,他伸手抱起搖了搖:空的。

     “喂,‘茶壺’在什麼地方啊?”他又問一句。

     吳昌全很不情願地擡起頭來:“咹?” “我說,同志,你的茶壺!” “竈房頭嘛!” 竈房裡面黑燈瞎火的,小齊亮起電筒尋遍了每一個角落,也不見有一個可以稱之為“茶壺”的家什。

    他認真地生氣了。

     “這是什麼态度?”他嘟哝了一句,跨回堂屋裡。

    但昌全仍然安詳地在讀着、抄錄着。

    他認定昌全對他不滿,故意給他為難。

    氣憤之下,他決定今晚上不洗腳了,而相比之下,更覺得鄭百如态度的端正了。

     “《遺傳學》。

    巴甫洛夫。

    ”小齊回到方桌跟前,拿起一本厚厚的書來,故意大聲念着封面上的字。

    接着,挖苦道:“茶壺在哪兒?在這書上寫着吧?……小夥子,我看你是叫這些修正主義的‘讀物’迷住心竅了吧!” 說罷,跨進卧室去了。

    他劃着火柴,點起燈來,向屋裡的陳設掃了一眼。

    這裡,原來是昌全睡覺的床上,放着小齊的行李。

    他一屁股坐在床沿上,餘怒未消。

    他挖苦了人家幾句,對方沒有什麼反應,這反而使他感到像受了侮辱似的,頸子上立刻現出了幾條幹筋。

     “什麼東西!”他鄙棄地小聲罵道。

    這位一貫拼命使自己顯得嚴肅莊重的青年,感情上也有失掉控制的時候。

    這會兒差不多是暴躁起來了。

    他從床沿上跳起來,轉了一圈,又一屁股在寫字台前坐下去。

    他不知道這一刻自己要幹點什麼,搔了搔頭發,又去拉抽  屜。

     兩個抽屜都拉開了。

    一個是空的,顯然,這是昌全騰給小齊同志用的;另一個滿滿地堆着陳舊發黃的稿紙和筆記。

    小齊随手抓起一個小本兒翻了翻,上面全是記的農業氣象諺語,什麼“雲跑西,雨稀稀”;“雲跑南,雨綿綿”;“伏天幹不幹,先看六月二十三,小雨小幹,中雨中幹,大雨大幹”…… “瞎說!”齊明江丢下小本兒,又随手從底兒上掏出一個大本子,翻了翻,是一本日記。

    最先落入小齊眼簾的一段是: ……我不反對你出去工作。

    反正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人去幹,每一項工作都是為社會創造财富。

    但是,我不贊成你要求離開農村時的那個動機,你瞧不起農村,你想離開鄉親們,躲開這裡的烈日寒風,去過一種舒适的生活。

    如果所有的農民都要求離開農村,那麼,誰來生産糧食?沒有農民,土地又有什麼用?國家不是要完蛋麼?…… 小齊覺得這一段沒啥意思,便又往後翻,這一頁上寫着: “我遺憾,我痛苦……”看到痛苦二字,小齊差點笑起來,吳昌全居然也有痛苦,他有點幸災樂禍。

    接着又滿懷興趣地看下去: 今天我們到區上去領救濟糧,我心裡說不出的痛苦!當然,我們家人口少,媽媽很會安排,我們不吃這個糧,可是隊上大多數社員過不了這個春荒!我是一個農民,我為國家為社會創造了一點什麼?生産糧食的莊稼人,要國家拿糧食來養活,這是多麼令人痛苦和遺憾的事實呀!……但是,今天對我精神上的打擊還不止這點。

    還有…… 回來的路上,我瞧見她和一個男子親昵地走在一起,肩靠肩地走着,笑着。

    那個油頭滑腦的男子是誰?很顯然……一個月前,當我聽說她正在和别人相好的時候,我心裡雖然難受,但我還能克制自己,因為事情很明顯:如今我倆的社會地位不一樣了。

    她參加工作,吃公糧,我是農民,她不會嫁給一個農民的,我們的關系維系不下去了,那是很自然的。

    那時,我惟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她找一個比我更強的男子,希望他不要被虛榮心繼續驅使着,找了一個不好的男子,造成終身的不幸。

    隻要她以後能夠幸福地生活,我心裡也好受一些。

    ……然而,現在,當我看見她跟那個男子在一起的時候,我簡直心都碎了!……現在,我才發現,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多麼地愛她!……但是,那又明明是毫無希望的事情,我心裡好苦啊! 看到這裡,小齊同志的煩躁漸漸平息下來,他驚奇得不得了,覺得堂屋裡埋頭在書卷中的那位頭發蓬松、身材魁梧的吳昌全簡直是個不可理解的怪人。

    真是有趣極了! 當然,與此同時,小齊的鼻子似乎也嗅出一點什麼味道,想了想,他為吳昌全找到一頂帽子:“小資産階級情調,愛情至上主義者”。

    他笑了笑,認為這頂帽兒正合适,他為自己的發現和判斷感到滿意。

    于是又繼續往下翻。

     但是這方面的内容并不多,好些篇頁上記的是有關會計工作、農業政策和科學研究上的事情,枯燥無味,沒啥看頭。

    小齊合上本子放還原位,又另外拿起一本來。

    當他将這個發黃的本子随手一翻的時候,他又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從本子裡滑落下一張姑娘的相片來! 他忙把相片拿在手上,仔細端詳了一下。

    這是一個面容豐滿,儀态大方,風韻動人的姑娘。

    相片紙已經發黃了,但那個微笑着的表情還是那麼新鮮。

    ……小齊再向那個姑娘看一眼,似曾相識,但一時又想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

    ——隔了許久以後他終于想起來了,那是後話。

     齊明江所受的環境熏陶和社會教育,不妨說他的頭腦已經接近僵化,感情停留在啟蒙運動以前。

    這位二十五歲的青年,在他的生活經曆中,确實未曾對某一女子産生過鐘情或向往,同時,也沒有任何一位成年的姑娘為他而撩亂過心思,“愛情”二字在他的特别詞典裡是個貶義詞,跟“貪污”、“盜竊”、“資本主義”等詞語一樣的難聽。

    至于婚姻家庭等個人的問題,他認為那是不成問題的,像他這樣有前程的青年幹部,還怕讨不上老婆麼。

    隻要條件夠了,他的某一位領導一定會把自己的女兒或親戚家的姑娘介紹給他,而這樣的婚姻才是最光榮的,才有着強烈的政治色彩! 齊明江越發覺得吳昌全是個難以理解的怪人。

    他搔着腦殼想了半天,結合着吳昌全本人的家庭出身、社會地位去想,怎麼也對不上号。

     “出身貧農,媽媽是老黨員,自己是團員,這樣的人怎麼會搞‘戀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