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劉太尉疊橋破虜

關燈
卻說撒離喝據了延安、慶陽,兵勢精銳,欲乘勝進襲河池。

     鹘眼郎君禀曰:“河池宋軍壯健,且胡世将、楊政、田晟、吳璘、姚仲等勇不可當,元帥莫如駐兵慶陽,資其糧食,休養甲士,候四太子有消息,約之兩下出擊,使宋人不暇為計,則河池諸路,一戰可下也。

    ”撒離喝深然之,遂按兵不動。

    卻說兀術自留屯汴京,後出入許、鄭之間,簽兩河軍士與舊部凡十餘萬,乃攻陷壽春,遂渡淮入廬州,聲息甚緊。

    報入行在,高宗下诏張竣楊沂中、劉锜引兵往救。

    诏下,各路得旨,分遣人馬,四出邀截金兵。

    哨馬報知兀朮。

    兀朮曰:“宋軍複來,吾當以精騎趨曆陽,從後出擊之,敵人可破矣。

    ”即下令軍中,将人馬自合肥趨曆陽而去。

    遊騎報至江口,張俊知金人出曆陽,與部下商議分軍守南岸以待。

    王德曰:“淮者江之蔽也。

    棄淮不守,是謂唇亡齒寒。

    賊虜千裡遠來,饷道決不繼。

    主帥宜以伏兵陣兩岸,及其未濟急擊之,虜賊可以奪氣。

    若遲之使少安,則淮非吾有矣。

    ”張俊猶懷疑未決。

    德曰:“此行勝敗攸分,主帥更何疑焉。

    ”俊乃從其請,令王德部兵二萬渡彩石,張俊督三軍繼之。

     是日,王德駐江中,因下令曰:“明日虜賊人馬必出曆陽,吾軍須嚴陣以戰,候殺敗敵人,然後得會食。

    ”衆人得令,各摩拳擦掌,等待交鋒。

    忽張俊手書令王德疾赴和州,據城迎屯官軍。

    王德謂汪雄曰:“主帥令取和州,爾與衆軍駐此,待吾拔和州後,可合大軍而進。

    ”汪雄領諾。

    王德引輕騎疾馳,夜拔了和州。

    平明,張俊大軍已進和州。

    兀朮遣諜哨探宋軍動靜,回報宋人已據和州,與吾等隻争六十裡程途。

    兀朮驚曰:“宋軍既得和州城,以截吾去路。

    倘以重兵扼于後,何以當之。

    ”即遣人會韓常出含山縣分其勢,自引衆退保昭關,着教金将龍虎大王與馬陵思謀率人馬五萬來争和州。

    龍虎大王得令,即提兵至和州城下搖旗吶喊,圍了城池。

    張俊于城中吩咐軍士堅守諸門,欲待挫其銳氣。

    胡兵一連困城三晝夜,見城中無人出戰,各有怠志。

    王德進曰:“金人疲憊,今夜可劫其營,必獲全勝矣。

    ”俊許之。

    王德即與汪雄分前後翼,近夜開城南北兩路殺出。

    金人不知持防,聽得宋軍出戰,又是夜裡,衆人連日困倦,各驚慌不疊,被王德一騎斬塞而入。

    正遇金将張旺,交馬隻一合,刺殺張旺于馬下,割了首級,餘衆潰散。

    汪雄一半軍抄北門來,将龍虎大王圍祝金兵大敗,自相蹂踏,死者不計其數。

     龍虎大王與馬陵思謀二騎乘夜潰圍殺出。

    将近天色微明,正東一派鼓聲,為首一員胡将乃韓常,部一萬人馬,前來救應。

    王德自率骁騎沖殺,韓常抵擋不住,複敗,與龍虎大王急走。

    馬陵思謀奮勇敵住宋軍。

    汪雄見金兵喪折,謂王德曰:“敵人敗去,兀朮必驅大軍而來。

    可斂兵入城。

    ”王德曰:“乘此銳氣,直到昭關,擒了兀朮,免得屢生邊患。

    ”汪雄曰:“須禀知張撫使乃可。

    ”德曰:“殺賊處何用禀複。

    ”即引本部追襲,分汪雄步騎出北山抄近昭關。

    正值金人力疲氣索,王德引軍先到。

     日尚未出,大霧迷空。

    關下吶聲震天,金人正不知幾多軍馬,隻顧得走。

    昭關南旗幟無數,鼓聲不絕,汪雄一軍殺來。

    内外攻擊,胡衆亂竄,兀朮死戰得脫,殺死金兵屍首相疊。

    王德遂複了昭關及含山縣。

    張俊聞之大喜,遣人探聽兀朮走路,約劉锜、楊沂中出兵截擊。

     兀朮引敗兵走回廬州,憤氣不息,複衆兵寇石臯,欲與宋軍決一雌雄,即日大驅南下。

    卻說劉锜自太平渡江,欲與張竣楊沂中會。

    諜報兀朮人馬已出石臯,?乃與關師古議曰:“虜兵遠來,不識地勢。

    此間離石臯五十裡有東關,最是險要。

    遇兀朮由此經過,公可引步騎八千,據此以遏之。

    彼雖有十萬大兵,不能近矣。

    ”關師古慨然引兵去訖。

    ?自與步将閻充、統制趙樽、韓直等,部軍士出清溪前,近兀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