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部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辯捷滑稽,嘗與贊甯共議古人詩病,雲:&ldquo李山甫《覽漢史》&lsquo王莽弄來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rsquo,是破船詩。
李群玉《詠鹧鸪》&lsquo方穿诘曲崎岖路,又聽鈎辀格磔聲&rsquo,是梵語詩。
羅隐&lsquo雲中雞犬劉安過,月裡笙歌炀帝歸&rsquo,是見鬼詩。
杜荀鶴&lsquo今日遇題題似著,不知題後更誰題&rsquo,此衛子詩也,不然安有四蹄?&rdquo衛地多驢,故呼驢為&ldquo衛子&rdquo。
曹唐《寓金陵佛寺》雲:&ldquo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
&rdquo人謂之&ldquo鬼詩&rdquo。
羅隐《詠牡丹》雲:&ldquo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rdquo。
人謂之&ldquo女子詩&rdquo。
釋貫休有《詠漁父》雲:&ldquo眼前不見市朝事,耳畔唯聞風水聲&rdquo。
梅聖俞曰:&ldquo此患肝腎風也。
&rdquo又雲:&ldquo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
&rdquo曰:&ldquo此是人家失卻貓兒。
&rdquo 賈島有《哭僧》詩雲:&ldquo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禅身。
&rdquo唐人謂&ldquo燒殺一活和尚&rdquo。
張祐《柘枝》詩雲:&ldquo鴛鴦細帶抛何處,孔雀羅衫屬阿誰?&rdquo白樂天每呼為&ldquo問頭詩&rdquo。
祐曰:&ldquo公亦有《目連經》。
《長恨歌》雲:&lsquo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rsquo此非目連訪母耶?&rdquo 孟浩然詩:&ldquo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rdquo人謂是&ldquo孟盲子&rdquo。
荊公宅乃謝安所居地,有謝公墩。
公賦詩曰:&ldquo我名公姓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來墩屬我,不應墩姓尚随公。
&rdquo人謂與死人争地界。
憐才莫如明皇,而孟老不識,竟以&ldquo不才明主棄&rdquo之語自絕,真盲子矣!荊公在朝日與人争新法,既罷争墩,亦其性也。
張師錫《老兒詩》五十韻,摹寫極工。
中有&ldquo看經嫌字小&rdquo,不免是老僧,&ldquo腳軟怕秋千&rdquo,不免是老婦。
程師孟知洪州,作靜堂,自愛之,無日不到,為詩題于石,曰:&ldquo每日更忙須一到,夜深長是點燈來。
&rdquo李元規見而笑曰:&ldquo此是登溷詩。
&rdquo 柳耆卿詞有&ldquo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rdquo或戲之曰。
&ldquo&lsquo楊柳岸,曉風殘月&rsquo,此乃艄公登溷處耳。
&rdquo 劉子儀嘗有《贈人》詩雲:&ldquo惠和官尚小,師達祿須幹&rdquo,取&ldquo下惠聖之和&rdquo、&ldquo子張問達而學幹祿&rdquo之事。
或有除去&ldquo官&rdquo字,示人曰:&ldquo此必番僧也,其名達祿須幹。
&rdquo聞者大笑。
有遷楚藩者,李于鱗以詩送之,雲:&ldquo江漢日高天子氣,樓台秋入大王風。
&rdquo一友曰:&ldquo二語似賀陳友諒登極。
&rdquo 《古今詩話》:樂天《長恨歌》雲:&ldquo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rdquo峨嵋在嘉州,與幸蜀路全無交涉。
杜甫《武侯廟柏》詩雲:&ldquo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rdquo四十圍乃徑七尺,無乃太細長也。
史稱防風氏身廣九畝,長三丈。
按廣大尺,九畝乃五十丈四尺,如此防風之身乃一餅餤耳。
此文章之病也。
張文潛常雲:&ldquo子瞻每笑&lsquo天邊趙盾益可畏,水底右軍方熟眠&rsquo,謂&lsquo湯燖了王羲之也&rsquo。
&rdquo文潛戲謂子瞻雲;&ldquo公詩有&lsquo獨看紅蕖傾白堕&rsquo,不知&lsquo白堕&rsquo是何物?子瞻雲:&ldquo《洛陽伽藍記》有劉白堕,善釀酒。
&rdquo文潛曰:&ldquo白堕既是人,何以言傾?&rdquo子瞻笑曰:&ldquo魏武《短歌行》雲:&lsquo何以解憂?惟有杜康&rsquo。
杜康亦是釀酒人名也。
&rdquo文潛曰:&ldquo畢竟用得不當。
&rdquo時文潛有仆曹某,失去酒器。
子瞻笑曰:&ldquo公且先去理會曹家那漢,卻來此間厮魔。
&rdquo滿座大笑。
吳人多謂梅子為&ldquo曹公&rdquo,嘗望梅止渴也。
又謂鵝為&ldquo右軍&rdquo。
士寫禮帖雲:&ldquo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
&rdquo見者大笑。
九字詩附 中峰和尚有九字梅花詩雲:&ldquo昨夜西風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
野樹古梅獨卧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
&rdquo盧贊元酴醾花詩:&ldquo天将花王國豔殿春色,酴醾洗裝素頰相追陪。
絕勝濃英綴枝不韻李,堪友橫斜照水攙先梅。
&rdquo 詩非不佳,然自一畫以添至于四言、五言、七言極矣,複九之,必且十一、十三,以至無窮,如吳中之&ldquo急口山歌&rdquo而後已。
故附于笑末,以為文勝之戒。
李群玉《詠鹧鸪》&lsquo方穿诘曲崎岖路,又聽鈎辀格磔聲&rsquo,是梵語詩。
羅隐&lsquo雲中雞犬劉安過,月裡笙歌炀帝歸&rsquo,是見鬼詩。
杜荀鶴&lsquo今日遇題題似著,不知題後更誰題&rsquo,此衛子詩也,不然安有四蹄?&rdquo衛地多驢,故呼驢為&ldquo衛子&rdquo。
曹唐《寓金陵佛寺》雲:&ldquo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
&rdquo人謂之&ldquo鬼詩&rdquo。
羅隐《詠牡丹》雲:&ldquo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rdquo。
人謂之&ldquo女子詩&rdquo。
釋貫休有《詠漁父》雲:&ldquo眼前不見市朝事,耳畔唯聞風水聲&rdquo。
梅聖俞曰:&ldquo此患肝腎風也。
&rdquo又雲:&ldquo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
&rdquo曰:&ldquo此是人家失卻貓兒。
&rdquo 賈島有《哭僧》詩雲:&ldquo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禅身。
&rdquo唐人謂&ldquo燒殺一活和尚&rdquo。
張祐《柘枝》詩雲:&ldquo鴛鴦細帶抛何處,孔雀羅衫屬阿誰?&rdquo白樂天每呼為&ldquo問頭詩&rdquo。
祐曰:&ldquo公亦有《目連經》。
《長恨歌》雲:&lsquo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rsquo此非目連訪母耶?&rdquo 孟浩然詩:&ldquo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rdquo人謂是&ldquo孟盲子&rdquo。
荊公宅乃謝安所居地,有謝公墩。
公賦詩曰:&ldquo我名公姓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來墩屬我,不應墩姓尚随公。
&rdquo人謂與死人争地界。
憐才莫如明皇,而孟老不識,竟以&ldquo不才明主棄&rdquo之語自絕,真盲子矣!荊公在朝日與人争新法,既罷争墩,亦其性也。
張師錫《老兒詩》五十韻,摹寫極工。
中有&ldquo看經嫌字小&rdquo,不免是老僧,&ldquo腳軟怕秋千&rdquo,不免是老婦。
程師孟知洪州,作靜堂,自愛之,無日不到,為詩題于石,曰:&ldquo每日更忙須一到,夜深長是點燈來。
&rdquo李元規見而笑曰:&ldquo此是登溷詩。
&rdquo 柳耆卿詞有&ldquo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rdquo或戲之曰。
&ldquo&lsquo楊柳岸,曉風殘月&rsquo,此乃艄公登溷處耳。
&rdquo 劉子儀嘗有《贈人》詩雲:&ldquo惠和官尚小,師達祿須幹&rdquo,取&ldquo下惠聖之和&rdquo、&ldquo子張問達而學幹祿&rdquo之事。
或有除去&ldquo官&rdquo字,示人曰:&ldquo此必番僧也,其名達祿須幹。
&rdquo聞者大笑。
有遷楚藩者,李于鱗以詩送之,雲:&ldquo江漢日高天子氣,樓台秋入大王風。
&rdquo一友曰:&ldquo二語似賀陳友諒登極。
&rdquo 《古今詩話》:樂天《長恨歌》雲:&ldquo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rdquo峨嵋在嘉州,與幸蜀路全無交涉。
杜甫《武侯廟柏》詩雲:&ldquo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rdquo四十圍乃徑七尺,無乃太細長也。
史稱防風氏身廣九畝,長三丈。
按廣大尺,九畝乃五十丈四尺,如此防風之身乃一餅餤耳。
此文章之病也。
張文潛常雲:&ldquo子瞻每笑&lsquo天邊趙盾益可畏,水底右軍方熟眠&rsquo,謂&lsquo湯燖了王羲之也&rsquo。
&rdquo文潛戲謂子瞻雲;&ldquo公詩有&lsquo獨看紅蕖傾白堕&rsquo,不知&lsquo白堕&rsquo是何物?子瞻雲:&ldquo《洛陽伽藍記》有劉白堕,善釀酒。
&rdquo文潛曰:&ldquo白堕既是人,何以言傾?&rdquo子瞻笑曰:&ldquo魏武《短歌行》雲:&lsquo何以解憂?惟有杜康&rsquo。
杜康亦是釀酒人名也。
&rdquo文潛曰:&ldquo畢竟用得不當。
&rdquo時文潛有仆曹某,失去酒器。
子瞻笑曰:&ldquo公且先去理會曹家那漢,卻來此間厮魔。
&rdquo滿座大笑。
吳人多謂梅子為&ldquo曹公&rdquo,嘗望梅止渴也。
又謂鵝為&ldquo右軍&rdquo。
士寫禮帖雲:&ldquo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
&rdquo見者大笑。
九字詩附 中峰和尚有九字梅花詩雲:&ldquo昨夜西風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
野樹古梅獨卧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
&rdquo盧贊元酴醾花詩:&ldquo天将花王國豔殿春色,酴醾洗裝素頰相追陪。
絕勝濃英綴枝不韻李,堪友橫斜照水攙先梅。
&rdquo 詩非不佳,然自一畫以添至于四言、五言、七言極矣,複九之,必且十一、十三,以至無窮,如吳中之&ldquo急口山歌&rdquo而後已。
故附于笑末,以為文勝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