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部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曰:&ldquo故是家。
&rdquo師召始悟。
陳師召檢書,得友人招飲帖,忘其昔所藏也,如期往。
累茶不退,主人請其來故。
曰:&ldquo赴君飲耳。
&rdquo主人訝之,難于緻诘,具酒飲罷,方憶去年此日曾邀飲也。
下次請此等客,隻是口邀。
刑部郎中浙江楊某,字文卿。
而山西楊文卿,為戶部郎中。
一日浙江楊氏招師召飲,而師召造山西楊氏。
時文卿尚寝,聞其來,亟起迎之。
坐久,師召不見酒肴,乃謂曰:&ldquo觞酒豆肉足矣,毋勞盛馔。
&rdquo文卿愕然,應曰:&ldquo諾。
&rdquo入告家人,使治具。
俄而浙江使人至,白以&ldquo主翁久候&rdquo。
師召始悟曰:&ldquo乃汝主耶?吾誤矣!&rdquo一笑而去。
陳師召嘗信宿具馔邀客,早盡忘之,徑造其家雙陸。
将午不申宿約,客反治具留餐。
頃之,家人來促上席。
師召未審視,疑是别家來招,怒謂之曰:&ldquo汝請我主人去,我竟何如!&rdquo 陳師召清旦入朝,誤置冠纓于背。
及見同僚垂纓,俯視颔下,怪其獨無。
一人遽持纓而正曰:&ldquo公自有纓,但無背後眼耳。
&rdquo 李西涯贈詩有&ldquo十年猶未識冠纓&rdquo之句。
陳音不事修飾,蓬垢自喜。
官四品,夫人鬻得金獅绯袍,不知為武臣服。
公亦不察,衣袍肖像。
李西涯見之,遽題曰:&ldquo觀其鬃則齊,觀其衣則非。
若人也,可信而可疑,使蓬其鬓,更其衣,嗚呼庶幾!&rdquo 陳音嘗考滿,誤入戶部。
見入稅銀者,驚曰:&ldquo賄賂公行,至此已極!&rdquo 翁肅 閩人翁肅守江州,昏耄。
代者至,既交割,猶居右偏,代者不校也。
罷起轉身,複将入州宅。
代者攬衣止之,曰:&ldquo這個使不得!&rdquo 犯胡諱 石勒制法甚嚴,兼諱&ldquo胡&rdquo尤峻,有醉胡乘馬,突入府門。
勒大怒,謂門吏馮翥曰:&ldquo向馳馬入門,為是何人,而故縱之!&rdquo翥惶遽忘諱,對曰:&ldquo向有醉胡乘馬馳入,甚呵止之而不可,所謂互鄉難與言,非小臣所能制。
&rdquo勒笑曰:&ldquo胡正自難與言。
&rdquo恕而不罪。
樊坦性廉,而疏樸多誤。
由參軍擢章武内史,入辭勒。
勒見坦衣敝,大驚曰:&ldquo貧何至此?&rdquo坦對曰:&ldquo頃遭羯胡無道,資财蕩盡,是以窮敝。
&rdquo勒笑曰:&ldquo羯賊乃爾大膽!孤當相償耳。
&rdquo坦大懼。
勒曰:&ldquo孤律自防俗士,不關卿輩。
&rdquo乃厚賜之。
犯名 元绛,字厚之,知福州日,有吏白事。
公曰:&ldquo如何行遣?&rdquo吏對曰:&ldquo合依原降指揮。
&rdquo公曰:&ldquo元绛未嘗指揮。
&rdquo吏悚而退。
仆射韓臯病瘡。
醫人傅藥不濡,曰:&ldquo天寒膏硬耳。
&rdquo臯笑曰:&ldquo韓臯實是硬。
&rdquo 按:臯字仲聞,貌類父滉,既孤,不複視鏡。
真硬漢也! 楊誠齋,名萬裡。
為監司時,巡曆至一郡。
郡守張宴,有官妓葉少歌《賀新郎》詞送酒,其中有&ldquo萬裡雲帆何時到&rdquo。
誠齋遽曰:&ldquo萬裡昨日到。
&rdquo太守大慚,即監系官妓。
一日觸三人 唐郗昂與韋陟交善,因話國朝宰相誰最無德。
昂誤對曰:&ldquo韋安石也!&rdquo尋自覺,驚走。
路逢吉溫,溫問:&ldquo何故倉惶如此?&rdquo答曰:&ldquo适與韋尚書話國朝宰相最無德者,本欲言吉瑣,誤言韋安石。
&rdquo既言,又鞭馬而走。
抵房相琯之第,執手慰問,複舍瑣以房融為對。
言訖大慚,趨出。
昂有時稱,忽一日而犯三人,舉朝嗟歎,唯韋陟遂與絕交。
出《國史補》。
姓誤 何敬容在選日,客有姓吉者詣之。
敬容問曰:&ldquo卿與丙吉遠近?&rdquo答曰:&ldquo如明公之與蕭何。
&rdquo 語誤 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ldquo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勳焉,而猥頒厚赉。
&rdquo帝笑曰:&ldquo此事豈可使卿有勳耶?&rdquo 劉髦二子俱登進士。
長子婦入京,公送登舟,以手援之。
郡守見而笑。
公曰:&ldquo府公笑我乎?若跌入水,尤可笑也!&rdquo次婦入京,公時卧疾,呼之床前,曰:&ldquo老年頭風,可買一帕寄回。
&rdquo明旦登程,諸親畢會,忽呼子婦曰:&ldquo毋忘昨夜枕上之囑。
&rdquo衆駭然,問其故,乃始撫掌。
五字皆錯 淵明《讀<山海經>》詩曰:&ldquo精衛銜微木,将以填滄海。
刑天舞幹戚,猛志故常在。
&rdquo有作淵明詩跋尾者,謂&ldquo形夭無千歲&rdquo,莫曉其意。
後讀《山海經》雲:&ldquo刑天,獸名,好銜幹戚而舞。
&rdquo乃知五字皆錯。
《酉陽雜俎》雲:天山有神,名刑天。
黃帝時,與帝争神。
帝斷其首。
乃曰:&ldquo吾以乳為目,臍為口。
&rdquo操幹戚而舞不止。
曹元寵《題村學堂圖》雲:&ldquo此老方扪虱,衆雛争附火。
想當訓誨間,都都平丈我。
&rdquo昔有宿儒過村學中,聞其訓&ldquo都都平丈我&rdquo,知其訛也,校正之。
學童皆駭散。
時人為之語曰:&ldquo都都平丈我,學生滿堂坐。
郁郁乎文哉,學生都不來。
&rdquo 瞎字不識 臧武仲,名纥,音切為&ldquo瞎&rdquo,而世多誤呼為&ldquo乞&rdquo。
蕭穎士聞人誤呼,因曰:&ldquo汝纥字也不識。
&rdquo後人遂誤以為&ldquo瞎字也不識&rdquo。
《放生池記》 高文虎作《西河放生池記》,有&ldquo鳥獸魚鼈鹹若&rdquo,本夏事,引為商事。
太學諸生為谑詞哂其誤。
陳晦行草制,以&ldquo舜蔔禹用昆命元龜&rdquo字,有倪侍郎駁之。
陳疏辯&ldquo古今命相,多用此語&rdquo。
擢陳台端,倪罷去。
時嘲雲:
&rdquo師召始悟。
陳師召檢書,得友人招飲帖,忘其昔所藏也,如期往。
累茶不退,主人請其來故。
曰:&ldquo赴君飲耳。
&rdquo主人訝之,難于緻诘,具酒飲罷,方憶去年此日曾邀飲也。
下次請此等客,隻是口邀。
刑部郎中浙江楊某,字文卿。
而山西楊文卿,為戶部郎中。
一日浙江楊氏招師召飲,而師召造山西楊氏。
時文卿尚寝,聞其來,亟起迎之。
坐久,師召不見酒肴,乃謂曰:&ldquo觞酒豆肉足矣,毋勞盛馔。
&rdquo文卿愕然,應曰:&ldquo諾。
&rdquo入告家人,使治具。
俄而浙江使人至,白以&ldquo主翁久候&rdquo。
師召始悟曰:&ldquo乃汝主耶?吾誤矣!&rdquo一笑而去。
陳師召嘗信宿具馔邀客,早盡忘之,徑造其家雙陸。
将午不申宿約,客反治具留餐。
頃之,家人來促上席。
師召未審視,疑是别家來招,怒謂之曰:&ldquo汝請我主人去,我竟何如!&rdquo 陳師召清旦入朝,誤置冠纓于背。
及見同僚垂纓,俯視颔下,怪其獨無。
一人遽持纓而正曰:&ldquo公自有纓,但無背後眼耳。
&rdquo 李西涯贈詩有&ldquo十年猶未識冠纓&rdquo之句。
陳音不事修飾,蓬垢自喜。
官四品,夫人鬻得金獅绯袍,不知為武臣服。
公亦不察,衣袍肖像。
李西涯見之,遽題曰:&ldquo觀其鬃則齊,觀其衣則非。
若人也,可信而可疑,使蓬其鬓,更其衣,嗚呼庶幾!&rdquo 陳音嘗考滿,誤入戶部。
見入稅銀者,驚曰:&ldquo賄賂公行,至此已極!&rdquo 翁肅 閩人翁肅守江州,昏耄。
代者至,既交割,猶居右偏,代者不校也。
罷起轉身,複将入州宅。
代者攬衣止之,曰:&ldquo這個使不得!&rdquo 犯胡諱 石勒制法甚嚴,兼諱&ldquo胡&rdquo尤峻,有醉胡乘馬,突入府門。
勒大怒,謂門吏馮翥曰:&ldquo向馳馬入門,為是何人,而故縱之!&rdquo翥惶遽忘諱,對曰:&ldquo向有醉胡乘馬馳入,甚呵止之而不可,所謂互鄉難與言,非小臣所能制。
&rdquo勒笑曰:&ldquo胡正自難與言。
&rdquo恕而不罪。
樊坦性廉,而疏樸多誤。
由參軍擢章武内史,入辭勒。
勒見坦衣敝,大驚曰:&ldquo貧何至此?&rdquo坦對曰:&ldquo頃遭羯胡無道,資财蕩盡,是以窮敝。
&rdquo勒笑曰:&ldquo羯賊乃爾大膽!孤當相償耳。
&rdquo坦大懼。
勒曰:&ldquo孤律自防俗士,不關卿輩。
&rdquo乃厚賜之。
犯名 元绛,字厚之,知福州日,有吏白事。
公曰:&ldquo如何行遣?&rdquo吏對曰:&ldquo合依原降指揮。
&rdquo公曰:&ldquo元绛未嘗指揮。
&rdquo吏悚而退。
仆射韓臯病瘡。
醫人傅藥不濡,曰:&ldquo天寒膏硬耳。
&rdquo臯笑曰:&ldquo韓臯實是硬。
&rdquo 按:臯字仲聞,貌類父滉,既孤,不複視鏡。
真硬漢也! 楊誠齋,名萬裡。
為監司時,巡曆至一郡。
郡守張宴,有官妓葉少歌《賀新郎》詞送酒,其中有&ldquo萬裡雲帆何時到&rdquo。
誠齋遽曰:&ldquo萬裡昨日到。
&rdquo太守大慚,即監系官妓。
一日觸三人 唐郗昂與韋陟交善,因話國朝宰相誰最無德。
昂誤對曰:&ldquo韋安石也!&rdquo尋自覺,驚走。
路逢吉溫,溫問:&ldquo何故倉惶如此?&rdquo答曰:&ldquo适與韋尚書話國朝宰相最無德者,本欲言吉瑣,誤言韋安石。
&rdquo既言,又鞭馬而走。
抵房相琯之第,執手慰問,複舍瑣以房融為對。
言訖大慚,趨出。
昂有時稱,忽一日而犯三人,舉朝嗟歎,唯韋陟遂與絕交。
出《國史補》。
姓誤 何敬容在選日,客有姓吉者詣之。
敬容問曰:&ldquo卿與丙吉遠近?&rdquo答曰:&ldquo如明公之與蕭何。
&rdquo 語誤 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ldquo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勳焉,而猥頒厚赉。
&rdquo帝笑曰:&ldquo此事豈可使卿有勳耶?&rdquo 劉髦二子俱登進士。
長子婦入京,公送登舟,以手援之。
郡守見而笑。
公曰:&ldquo府公笑我乎?若跌入水,尤可笑也!&rdquo次婦入京,公時卧疾,呼之床前,曰:&ldquo老年頭風,可買一帕寄回。
&rdquo明旦登程,諸親畢會,忽呼子婦曰:&ldquo毋忘昨夜枕上之囑。
&rdquo衆駭然,問其故,乃始撫掌。
五字皆錯 淵明《讀<山海經>》詩曰:&ldquo精衛銜微木,将以填滄海。
刑天舞幹戚,猛志故常在。
&rdquo有作淵明詩跋尾者,謂&ldquo形夭無千歲&rdquo,莫曉其意。
後讀《山海經》雲:&ldquo刑天,獸名,好銜幹戚而舞。
&rdquo乃知五字皆錯。
《酉陽雜俎》雲:天山有神,名刑天。
黃帝時,與帝争神。
帝斷其首。
乃曰:&ldquo吾以乳為目,臍為口。
&rdquo操幹戚而舞不止。
曹元寵《題村學堂圖》雲:&ldquo此老方扪虱,衆雛争附火。
想當訓誨間,都都平丈我。
&rdquo昔有宿儒過村學中,聞其訓&ldquo都都平丈我&rdquo,知其訛也,校正之。
學童皆駭散。
時人為之語曰:&ldquo都都平丈我,學生滿堂坐。
郁郁乎文哉,學生都不來。
&rdquo 瞎字不識 臧武仲,名纥,音切為&ldquo瞎&rdquo,而世多誤呼為&ldquo乞&rdquo。
蕭穎士聞人誤呼,因曰:&ldquo汝纥字也不識。
&rdquo後人遂誤以為&ldquo瞎字也不識&rdquo。
《放生池記》 高文虎作《西河放生池記》,有&ldquo鳥獸魚鼈鹹若&rdquo,本夏事,引為商事。
太學諸生為谑詞哂其誤。
陳晦行草制,以&ldquo舜蔔禹用昆命元龜&rdquo字,有倪侍郎駁之。
陳疏辯&ldquo古今命相,多用此語&rdquo。
擢陳台端,倪罷去。
時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