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部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dquo合門号恸,外巡徼聞哭,以為有變,傳報正佐諸官,皆颠倒衣裳來救。
乃叩門,不花恐水湧入,堅閉不納。
同僚破扉排牆而入,見不花夫婦及奴婢皆升屋大呼&ldquo救我&rdquo。
同僚詢知其實,忍笑而散。
甘子布 益州迸柑,例以紙裹。
後長史易布,猶慮損壞。
俄有禦史姓甘名子布者至驿,驿吏馳報。
長史疑敕禦史來推布裹柑子事,參谒後,但叙布裹柑子為敬。
禦史初不解,久方悟,付之一笑。
皮遐叔 盧尚書弘宣,與弟盧衢州簡辭同在京。
一日衢州早出歸,尚書問有何除改,答雲:&ldquo無大除改,唯皮遐叔蜀中刺史。
&rdquo尚書不知&ldquo皮&rdquo是&ldquo遐叔&rdquo姓,謂是宗人,低頭久之,曰。
&ldquo我弭節當家,沒處得盧皮遐來。
&rdquo衢州為言之,皆大笑。
同姓議婚 唐張守信為餘杭守,愛富陽尉張瑤,欲以女妻之,為具衣裝矣。
女之保母問曰:&ldquo欲以女适何人?&rdquo守信以張瑤對。
保母曰:&ldquo女婿姓張,不知主翁之女何姓?&rdquo守信方悟,乃止。
唐禦史李逢年娶婦鄭,不合,去之。
嘗屬益府尹曹李睨更求一婦。
睨言兵曹李紮妹新寡可娶,叩紮,紮亦許諾,約日成婚。
及期,逢年飾裝往迎,中道忽驚曰:&ldquo李睨過矣!&rdquo因詣睨曰:&ldquo君思紮妹為複何姓?&rdquo睨亦驚,過李紮曰:&ldquo吾乃大誤!但知為公求好婿,為禦史求好婦,都不思姓氏!&rdquo各懊恨而退。
疑姓 陽伯博任山南一縣丞,其妻陸氏,名家女也。
縣令婦姓伍。
他日會諸官之婦,既相見,縣令婦問贊府夫人何姓,答曰:&ldquo姓陸。
&rdquo次問主簿夫人,答曰:&ldquo姓戚。
&rdquo縣令婦勃然入内。
諸夫人不知所以,欲卻回。
縣令聞之,遽入問其婦。
婦曰:&ldquo贊府婦雲姓陸,主簿婦雲姓戚,以吾姓伍,故相弄耳!餘官婦賴吾不問。
必日姓八、姓九矣!&rdquo令大笑曰:&ldquo人各有姓。
&rdquo複令婦出。
令婦所疑不錯,隻是不合姓伍。
子猶曰:&ldquo姓六、姓七,正是兩家謙讓處。
還是令婦錯怪。
&rdquo 兄弟誤 張伯喈、仲喈兄弟,貌絕相類。
仲喈妻妝竟,忽見伯喈,戲曰:&ldquo今日妝好不?&rdquo伯喈曰:&ldquo我伯喈也。
&rdquo妻急趨避。
須臾又見伯喈,複以為仲喈,告雲;&ldquo向大錯誤。
&rdquo伯喈雲:&ldquo我故伯喈。
&rdquo 長洲劉憲副瀚之族,有兄弟二人,初本孿生,貌極相肖。
市有鬻青梅者,梅甚大,其兄戲與決賭雲:&ldquo能頓食百顆。
&rdquo市人雲:&ldquo果爾,當盡以擔中梅相饷。
&rdquo劉食其半,佯稱便,旋入門。
而其弟代之出,食至盡。
衆莫能辨,遂為所勝。
意氣 虞嘯父為孝武侍中。
帝從容謂曰:&ldquo卿在閣下,初不聞有獻替。
&rdquo虞家富春近海,誤謂帝望其意氣,對曰:&ldquo天時尚暖,魚鼈蝦蜣未可緻。
尋當有獻。
&rdquo帝撫掌大笑。
餽獻曰&ldquo意氣&rdquo,二字亦新。
誤食 王敦初尚主,如廁,見漆箱盛幹棗,本以塞鼻。
王謂廁上亦下果,遂至食盡。
既還,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盤盛澡豆。
因倒著水中而飲之,謂是幹飯。
群婢掩口。
雞舌香 桓帝侍中迺存,年老口臭,上出雞舌香與含之。
雞舌頗小,辛螫不敢咀咽,嫌有過賜毒,歸舍辭訣。
家人哀泣,莫知其故,求舐其藥,出在口香,乃鹹嗤笑。
常春藤 唐姜撫雲:&ldquo服太湖常春藤,終南山旱藕,可長生。
&rdquo玄宗诏使自求之。
民間以藤漬酒,多暴死,撫逃去。
宣和間,王定觀好學能詩,少年為殿中監,寵甚渥。
一日召入禁中,曰:&ldquo朕近得異人制丹砂,服之可以長生。
煉治經歲,色如紫金,卿為試之。
&rdquo定觀忻躍拜命,取而服之。
才下咽,覺胸中煩躁之甚,俄頃煙從口出。
急扶歸,已不救。
既殓,聞柩中剝啄聲,莫測所以。
已而,火出其内,頃刻遂成烈焰。
屋廬盡焚,延燎十數家方息。
異藥之誤人類如此! 醫誤 金華戴元禮,國初名醫,嘗被召至南京。
見一醫家,迎求溢戶,酬應不間,戴意必深于術者,注目焉。
按方發劑,皆無他異,退而怪之,日往視焉。
偶一人求藥者既去,追而告之曰:&ldquo臨煎時下錫一塊。
&rdquo麾之去。
戴始大異之,念無以錫入煎劑法,特叩之。
答曰:&ldquo是古方。
&rdquo戴求得其書,乃&ldquo餳&rdquo字耳。
戴急為正之。
誤造 貞元中,給事中鄭雲逵,與國醫王彥伯鄰居。
嘗有蕭俛求醫,誤造鄭。
鄭為診之,曰:&ldquo熱風頗甚。
&rdquo又請藥方,鄭曰:&ldquo藥方即不如東家王供奉。
&rdquo俛既覺失錯,驚避趨出。
是時京師有乖儀者,必曰&ldquo熱風&rdquo。
唐臨濟令李回,娶張氏。
張父為廬州長史,告老歸,以婿薄其女,往臨濟辱之。
誤至全節縣,入廳大罵。
邑令驚怪,使執而鞭之。
困極,乃告以故。
令馳報回,回至乃解。
北齊劉臻位儀同,恍惚多誤。
有劉讷者亦任儀同,俱為太子學士。
臻住城南,讷住城西。
臻欲尋訪,謂從者曰:&ldquo汝知劉儀同家乎?&rdquo從者謂臻欲還家,于是引之而去。
既叩門,尚末悟,猶謂至讷家,乃大呼曰:&ldquo劉儀同可出矣!&rdquo其子迎于門,臻驚曰:&ldquo汝亦來耶?&rdquo子曰:&ldquo此是大人家。
&rdquo于是顧盼久之,乃悟,始叱從者曰:&ldquo汝無大意,吾欲造劉讷耳!&rdquo 陳太常 陳音,字師召,莆田人,有文行,而性恍惚。
一日朝回,語從者曰:&ldquo今日訪某官。
&rdquo從者不聞,引辔歸舍。
師召謂至其家矣,升堂周覽,曰:&ldquo境界全似我家。
&rdquo又睹壁間畫,曰:&ldquo我家物,緣何挂此?&rdquo既家僮出,叱之曰:&ldquo汝何亦來此?&rdquo僮
乃叩門,不花恐水湧入,堅閉不納。
同僚破扉排牆而入,見不花夫婦及奴婢皆升屋大呼&ldquo救我&rdquo。
同僚詢知其實,忍笑而散。
甘子布 益州迸柑,例以紙裹。
後長史易布,猶慮損壞。
俄有禦史姓甘名子布者至驿,驿吏馳報。
長史疑敕禦史來推布裹柑子事,參谒後,但叙布裹柑子為敬。
禦史初不解,久方悟,付之一笑。
皮遐叔 盧尚書弘宣,與弟盧衢州簡辭同在京。
一日衢州早出歸,尚書問有何除改,答雲:&ldquo無大除改,唯皮遐叔蜀中刺史。
&rdquo尚書不知&ldquo皮&rdquo是&ldquo遐叔&rdquo姓,謂是宗人,低頭久之,曰。
&ldquo我弭節當家,沒處得盧皮遐來。
&rdquo衢州為言之,皆大笑。
同姓議婚 唐張守信為餘杭守,愛富陽尉張瑤,欲以女妻之,為具衣裝矣。
女之保母問曰:&ldquo欲以女适何人?&rdquo守信以張瑤對。
保母曰:&ldquo女婿姓張,不知主翁之女何姓?&rdquo守信方悟,乃止。
唐禦史李逢年娶婦鄭,不合,去之。
嘗屬益府尹曹李睨更求一婦。
睨言兵曹李紮妹新寡可娶,叩紮,紮亦許諾,約日成婚。
及期,逢年飾裝往迎,中道忽驚曰:&ldquo李睨過矣!&rdquo因詣睨曰:&ldquo君思紮妹為複何姓?&rdquo睨亦驚,過李紮曰:&ldquo吾乃大誤!但知為公求好婿,為禦史求好婦,都不思姓氏!&rdquo各懊恨而退。
疑姓 陽伯博任山南一縣丞,其妻陸氏,名家女也。
縣令婦姓伍。
他日會諸官之婦,既相見,縣令婦問贊府夫人何姓,答曰:&ldquo姓陸。
&rdquo次問主簿夫人,答曰:&ldquo姓戚。
&rdquo縣令婦勃然入内。
諸夫人不知所以,欲卻回。
縣令聞之,遽入問其婦。
婦曰:&ldquo贊府婦雲姓陸,主簿婦雲姓戚,以吾姓伍,故相弄耳!餘官婦賴吾不問。
必日姓八、姓九矣!&rdquo令大笑曰:&ldquo人各有姓。
&rdquo複令婦出。
令婦所疑不錯,隻是不合姓伍。
子猶曰:&ldquo姓六、姓七,正是兩家謙讓處。
還是令婦錯怪。
&rdquo 兄弟誤 張伯喈、仲喈兄弟,貌絕相類。
仲喈妻妝竟,忽見伯喈,戲曰:&ldquo今日妝好不?&rdquo伯喈曰:&ldquo我伯喈也。
&rdquo妻急趨避。
須臾又見伯喈,複以為仲喈,告雲;&ldquo向大錯誤。
&rdquo伯喈雲:&ldquo我故伯喈。
&rdquo 長洲劉憲副瀚之族,有兄弟二人,初本孿生,貌極相肖。
市有鬻青梅者,梅甚大,其兄戲與決賭雲:&ldquo能頓食百顆。
&rdquo市人雲:&ldquo果爾,當盡以擔中梅相饷。
&rdquo劉食其半,佯稱便,旋入門。
而其弟代之出,食至盡。
衆莫能辨,遂為所勝。
意氣 虞嘯父為孝武侍中。
帝從容謂曰:&ldquo卿在閣下,初不聞有獻替。
&rdquo虞家富春近海,誤謂帝望其意氣,對曰:&ldquo天時尚暖,魚鼈蝦蜣未可緻。
尋當有獻。
&rdquo帝撫掌大笑。
餽獻曰&ldquo意氣&rdquo,二字亦新。
誤食 王敦初尚主,如廁,見漆箱盛幹棗,本以塞鼻。
王謂廁上亦下果,遂至食盡。
既還,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盤盛澡豆。
因倒著水中而飲之,謂是幹飯。
群婢掩口。
雞舌香 桓帝侍中迺存,年老口臭,上出雞舌香與含之。
雞舌頗小,辛螫不敢咀咽,嫌有過賜毒,歸舍辭訣。
家人哀泣,莫知其故,求舐其藥,出在口香,乃鹹嗤笑。
常春藤 唐姜撫雲:&ldquo服太湖常春藤,終南山旱藕,可長生。
&rdquo玄宗诏使自求之。
民間以藤漬酒,多暴死,撫逃去。
宣和間,王定觀好學能詩,少年為殿中監,寵甚渥。
一日召入禁中,曰:&ldquo朕近得異人制丹砂,服之可以長生。
煉治經歲,色如紫金,卿為試之。
&rdquo定觀忻躍拜命,取而服之。
才下咽,覺胸中煩躁之甚,俄頃煙從口出。
急扶歸,已不救。
既殓,聞柩中剝啄聲,莫測所以。
已而,火出其内,頃刻遂成烈焰。
屋廬盡焚,延燎十數家方息。
異藥之誤人類如此! 醫誤 金華戴元禮,國初名醫,嘗被召至南京。
見一醫家,迎求溢戶,酬應不間,戴意必深于術者,注目焉。
按方發劑,皆無他異,退而怪之,日往視焉。
偶一人求藥者既去,追而告之曰:&ldquo臨煎時下錫一塊。
&rdquo麾之去。
戴始大異之,念無以錫入煎劑法,特叩之。
答曰:&ldquo是古方。
&rdquo戴求得其書,乃&ldquo餳&rdquo字耳。
戴急為正之。
誤造 貞元中,給事中鄭雲逵,與國醫王彥伯鄰居。
嘗有蕭俛求醫,誤造鄭。
鄭為診之,曰:&ldquo熱風頗甚。
&rdquo又請藥方,鄭曰:&ldquo藥方即不如東家王供奉。
&rdquo俛既覺失錯,驚避趨出。
是時京師有乖儀者,必曰&ldquo熱風&rdquo。
唐臨濟令李回,娶張氏。
張父為廬州長史,告老歸,以婿薄其女,往臨濟辱之。
誤至全節縣,入廳大罵。
邑令驚怪,使執而鞭之。
困極,乃告以故。
令馳報回,回至乃解。
北齊劉臻位儀同,恍惚多誤。
有劉讷者亦任儀同,俱為太子學士。
臻住城南,讷住城西。
臻欲尋訪,謂從者曰:&ldquo汝知劉儀同家乎?&rdquo從者謂臻欲還家,于是引之而去。
既叩門,尚末悟,猶謂至讷家,乃大呼曰:&ldquo劉儀同可出矣!&rdquo其子迎于門,臻驚曰:&ldquo汝亦來耶?&rdquo子曰:&ldquo此是大人家。
&rdquo于是顧盼久之,乃悟,始叱從者曰:&ldquo汝無大意,吾欲造劉讷耳!&rdquo 陳太常 陳音,字師召,莆田人,有文行,而性恍惚。
一日朝回,語從者曰:&ldquo今日訪某官。
&rdquo從者不聞,引辔歸舍。
師召謂至其家矣,升堂周覽,曰:&ldquo境界全似我家。
&rdquo又睹壁間畫,曰:&ldquo我家物,緣何挂此?&rdquo既家僮出,叱之曰:&ldquo汝何亦來此?&rdquo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