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死範睢計逃秦國假張祿延辱魏使

關燈
某每助之一言。

    丞相以某有口辯,時賜酒食,得親近。

    君若欲谒張君,某當同往。

    ”須賈曰:“既如此,煩為訂期。

    ”範睢曰:“丞相事忙,今日适暇,何不即去?”須賈曰:“吾乘大車駕驷馬而來,今馬損足,車軸折,未能即行。

    ”範睢曰:“吾主人翁有之,可假也。

    ”範睢遍府,取大車驷馬至館驿前,報須賈曰:“車馬已備,某請為君禦。

    ”須賈欣然登車,範睢執辔。

    街市之人,望見丞相禦車而來,鹹拱立兩旁,亦或走避。

    須賈以為敬己,殊不知其為範睢也。

     既至府前,範睢曰:“大夫少待于此,某當先入,為大夫通之。

    若丞相見許,便可入谒。

    ”範睢徑進府門去了。

    須賈下車,立于門外,候之良久,隻聞府中鳴鼓之一聲,門上喧傳:“丞相升堂。

    ”屬吏舍人,奔走不絕,并不見範睢消息。

    須賈因問守門者曰:“向有吾故人範叔,入通相君,久而不出,子能為我召之乎?”守門者曰:“君所言範叔,何時進府?”須賈曰:“适間為我禦車者是也。

    ”門下人曰:“禦車者乃丞相張君,彼私到驿中訪友,故微服而出。

    何得言範叔乎?”須賈聞言,如夢中忽聞霹靂,心坎中突突亂跳,曰:“吾為範睢所欺,死期至矣!”常言道:“醜媳婦少不得見公婆。

    ”隻得脫袍解一帶,免冠徒跣,跪于門外,托門下人入報,但言:“魏國罪人須賈在外領死!”良久,門内傳丞相召入。

    須賈愈加惶悚,俯首膝行,從耳門而進,直至階前,連連叩首,口稱“死罪”。

    範睢威風凜凜,坐于堂上,問曰:“汝知罪麼?”須賈俯伏應曰:“知罪!”範睢曰:“汝罪有幾?”須賈曰:“擢賈之發,以數賈之罪,尚猶未足!”範睢曰:“汝罪有三:吾先人邱墓在魏,吾所以不願仕齊,汝乃以吾有私于齊,妄言于魏齊之前,緻觸其怒,汝罪一也;當魏齊發怒,加以答辱,至于折齒斷脅,汝略不谏止,汝罪二也;及我昏愦,已棄廁中,汝複率賓客而溺我。

    昔仲尼不為已甚,汝何太忍乎?汝罪三也。

    今日至此,本該斷頭瀝血,以酬前恨。

    汝所以得不死者,以绨袍戀戀,尚有故人之情,故苟全汝命,汝宜知感。

    ”須賈叩頭稱謝不已。

    範睢麾之使去,須賈匍匐而出。

    于是秦人始知張祿丞相,乃魏人範睢,假托來秦。

     次日,範睢入見秦王,言:“魏國恐懼,遣使乞和,不須用兵,此皆大王威德所緻。

    ”秦王大喜。

    範睢又奏曰:“臣有欺君之罪,求大王憐恕,方才敢言。

    ”秦王曰:“卿有何欺?寡人不罪。

    ”範睢奏曰:“臣實非張祿,乃魏人範睢也。

    自少孤貧,事魏中大夫須賈為舍人。

    從賈使齊,齊王私饋臣金,臣堅卻不受,須賈謗于相國魏齊,将臣捶擊至死。

    幸而複蘇,改名張祿,逃奔入秦,蒙大王拔之上一位。

    今須賈奉使而來,臣真姓名已露,便當仍舊,伏望吾王憐恕!”秦王曰:“寡人不知卿之受冤如此。

    今須賈既到,便可斬首,以快卿之憤。

    ”範睢奏曰:“須賈為公事而來,自古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況求和乎?臣豈敢以私怨而傷公義!且忍心殺臣者,魏齊;不全關須賈之事。

    ”秦王曰:“卿先公後私,可謂大忠矣。

    魏齊之仇,寡人當為卿報之。

    來使從卿發落。

    ”範睢謝恩而退。

     秦王準了魏國之和。

    須賈入辭範睢,睢曰:“故人至此,不可無一飯之敬。

    ”使舍人留須賈于門中,吩咐大排筵席。

    須賈暗暗謝天道:“慚愧,慚愧!難得丞相寬洪大量,如此相待,忒過禮了!”範睢退堂。

    須賈獨坐門房一中,有軍牢守著,不敢轉動,自辰至午,漸漸腹中空虛,須賈想道:“我前日在館驿中,見成飲食相待。

    今番答席,故人之情,何必過禮?”少頃,堂上陳設已完。

    隻見府中發出一單,遍邀各國使臣,及本府有名賓容。

    須賈心中想道:“此是請來陪我的了。

    但不知何國何人?少停坐次亦要斟酌,不好一概僭妄。

    ”須賈方在躊躇,隻見各國使人及賓客紛紛而到,徑上堂階。

    管席者傳闆報道:“客齊!”範睢出堂相見,叙禮已畢,送盞定位;兩庑下鼓樂交作,竟不呼召須賈。

    須賈那時又饑又渴,又苦又愁,又羞又惱,胸中煩懑,不可形容。

    三杯之後,範睢開言:“還有一個故人在此,适才倒忘了。

    ”衆客齊起身道:“丞相既有貴相知,某等禮合伺候。

    ”範睢曰:“則雖故人,不敢與諸公同席。

    ”乃命設一小坐于堂下,喚魏客到,使兩黥徒夾之以坐。

    席上不設酒食,但置炒熟料豆,兩黥徒①手捧而喂之,如喂馬一般。

    衆客甚不過意,問曰:“丞相何恨之深也?”範睢将舊事訴說一遍。

    衆客曰:“如此亦難怪丞相發怒。

    ”須賈雖然受辱,不敢違抗,隻得将料豆充饑,食畢,還要叩謝。

    範睢嗔目數之曰:“秦王雖然許和,但魏齊之仇,不可不報。

    留汝蟻命,歸告魏王,速斬魏齊頭送來,将我家眷,送入秦邦,兩國通好;不然,我親自引兵來屠大梁,那時悔之晚矣。

    ”唬得須賈魂不附體,喏喏連聲而出。

    不知魏國可曾斬魏齊頭來獻,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通:門路。

     ②光啟:發揚光大。

    緒:事業。

     ①瞷:窺視。

     ①俦倫:同一水平。

     ①言之在臣:我之言有道理。

     ①就國:離開朝廷去地方。

     ①香火之情:祖宗、故鄉之情。

     ①黥徒:臉上刺字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