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衆齊姜氏乘醉遣夫
關燈
小
中
大
。
襄公自挺長戈,帶著公子蕩、向訾守二将,及門官之衆,催車直沖楚陣。
得臣見來勢兇猛,暗傳号令,開了陣門,隻放襄公一隊車騎進來。
公孫固随後趕上護駕,襄公已殺入陣内去了。
隻見一員上将擋住陣門,口口聲聲叫道:“有本事的快來決戰!”那員将乃鬥勃也。
公孫固大怒,挺戟直刺鬥勃,勃即舉刀相迎。
兩下交戰,未及二十合,宋将樂仆伊引軍來到,鬥勃微有著忙之意。
恰好陣中又沖出一員上将蔫氏呂臣,接住樂仆伊厮殺。
公孫固乘忙,觑個方便,撥一開刀頭,馳入楚軍。
鬥勃提刀來趕,宋将華秀老又到,牽住鬥勃,兩對兒在陣前厮殺。
公孫固在楚陣中,左沖右突。
良久,望見東北角上甲士如林,圍裹甚緊,疾驅赴之。
正遇宋将向訾守,流血被面,急呼曰:“司馬可速來救主!”公孫固随著訾守,殺入重圍,隻見門官之衆,一個個身帶重傷,兀自與楚軍死戰不退。
原來襄公待下人極有恩,所以門官皆盡死力。
楚軍見公孫固英勇,稍稍退卻。
公孫固上前看時,公子蕩要害被傷,卧于車下,“仁義”大旗,已被楚軍奪去了。
襄公身被數創,右股中箭,射斷膝筋,不能起立。
公子蕩見公孫固到來,張目曰:“司馬好扶主公,吾死于此矣!”言訖而絕。
公孫固感傷不已。
扶襄公于自己車上,以身蔽之,奮勇殺出。
向訾守為後殿,門官等一路擁衛,且戰且走。
比及脫離楚陣,門官之衆,無一存者。
宋之甲車,十喪八九。
樂仆伊華、秀老見宋公已離虎一穴一,各自逃回。
成得臣乘勝追之,宋軍大敗。
辎重器械,委棄殆盡。
公孫固同襄公連夜奔回。
宋兵死者甚衆,其父母妻子,皆相讪于朝外,怨襄公不聽司馬之言,以緻于敗。
襄公聞之,歎曰:“君子不重傷①,不擒二一毛一。
寡人将以仁義行師,豈效此乘危扼險之舉哉?”舉國無不譏笑。
後人相傳,以為宋襄公行仁義,失衆而亡,正指戰泓之事。
髯翁有詩歎雲: 不恤滕繒恤楚兵,甯甘傷股博虛名。
宋襄若可稱仁義,盜跖文王兩不明。
楚兵大獲全勝,複渡泓水,奏凱而還。
方出宋界,哨馬報“楚王親率大軍接應,見屯柯澤。
”得臣即于柯澤谒見楚王獻捷。
楚成王曰:“明日鄭君将率其夫人,至此勞軍,當大陳俘馘②以誇示之。
”原來鄭文公的夫人芈氏,正是楚成王之妹,是為文芈。
以兄妹之親,駕了辎輧,随鄭文公至于柯澤,相會楚王。
楚王示以俘獲之盛。
鄭文公夫婦稱賀,大出金帛,犒賞三軍。
鄭文公敦請楚王來日赴宴。
次早,鄭文公親自出郭③,邀楚王進城。
設享于太廟之中,行九獻禮,比于天子。
食品數百,外加笾豆④六器,宴享之侈,列國所未有也。
文芈所生二女,曰伯芈、叔芈,未嫁在室。
文芈又率之以甥禮見舅,楚王大喜。
鄭文公同妻女更番進壽。
自午至戌,吃得楚王酩酊大醉。
楚王謂文芈曰:“寡人領情過厚,已逾量矣!妹與二甥,送我一程何如?”文芈曰:“如命。
”鄭文公送楚王出城,先别。
文芈及二女,與楚王并駕而行,直至軍營。
原來楚王看上了二甥美貌,是夜拉入寝室,遂成枕席之歡。
文芈彷徨于帳中,一一夜不寐。
然畏楚王之威,不敢出聲。
以舅納甥,真禽一獸也!次日,楚王将軍獲之半,贈于文芈,載其二女以歸,納之後宮。
鄭大夫叔詹歎曰:“楚王其不得令終乎?享以成禮,禮而無别,是不終也。
” 且不說楚、宋之事。
再表晉公子重耳,自周襄王八年适齊,至襄王十四年,前後留齊共七年了。
遭桓公之變,諸子争立,國内大亂。
及至孝公嗣位,又反先人之所為,附楚仇宋,紛紛多事。
諸侯多與齊不睦。
趙衰等私議曰:“吾等适齊,謂伯主之力,可借以圖複也。
今嗣君失業,諸侯皆叛,此其不能為公子謀,亦明矣。
不如更适他國,别作良圖。
”乃相與見公子,欲言其事。
公子重耳溺一愛一齊姜,朝夕歡宴,不問外事。
衆豪傑伺候十日,尚不能見。
魏犨怒曰:“吾等以公子有為,故不憚勞苦,執鞭從遊。
今留齊七載,偷安惰志,日月如流。
吾等十日不能一見,安能成其大事哉?”狐偃曰:“此非聚談之處,諸君都随我來。
”乃共出東門外裡許,其地名曰桑陰。
一望都是老桑,綠蔭重重,日色不至。
趙衰等九位豪傑,打一圈兒席地而坐。
趙衰曰:“子犯計将安出?”狐偃曰:“公子之行,在我而已。
我等商議停妥,預備行裝,一等公子出來,隻說邀他郊外打獵,出了齊城,大家齊必劫他上路便了。
但不知此
襄公自挺長戈,帶著公子蕩、向訾守二将,及門官之衆,催車直沖楚陣。
得臣見來勢兇猛,暗傳号令,開了陣門,隻放襄公一隊車騎進來。
公孫固随後趕上護駕,襄公已殺入陣内去了。
隻見一員上将擋住陣門,口口聲聲叫道:“有本事的快來決戰!”那員将乃鬥勃也。
公孫固大怒,挺戟直刺鬥勃,勃即舉刀相迎。
兩下交戰,未及二十合,宋将樂仆伊引軍來到,鬥勃微有著忙之意。
恰好陣中又沖出一員上将蔫氏呂臣,接住樂仆伊厮殺。
公孫固乘忙,觑個方便,撥一開刀頭,馳入楚軍。
鬥勃提刀來趕,宋将華秀老又到,牽住鬥勃,兩對兒在陣前厮殺。
公孫固在楚陣中,左沖右突。
良久,望見東北角上甲士如林,圍裹甚緊,疾驅赴之。
正遇宋将向訾守,流血被面,急呼曰:“司馬可速來救主!”公孫固随著訾守,殺入重圍,隻見門官之衆,一個個身帶重傷,兀自與楚軍死戰不退。
原來襄公待下人極有恩,所以門官皆盡死力。
楚軍見公孫固英勇,稍稍退卻。
公孫固上前看時,公子蕩要害被傷,卧于車下,“仁義”大旗,已被楚軍奪去了。
襄公身被數創,右股中箭,射斷膝筋,不能起立。
公子蕩見公孫固到來,張目曰:“司馬好扶主公,吾死于此矣!”言訖而絕。
公孫固感傷不已。
扶襄公于自己車上,以身蔽之,奮勇殺出。
向訾守為後殿,門官等一路擁衛,且戰且走。
比及脫離楚陣,門官之衆,無一存者。
宋之甲車,十喪八九。
樂仆伊華、秀老見宋公已離虎一穴一,各自逃回。
成得臣乘勝追之,宋軍大敗。
辎重器械,委棄殆盡。
公孫固同襄公連夜奔回。
宋兵死者甚衆,其父母妻子,皆相讪于朝外,怨襄公不聽司馬之言,以緻于敗。
襄公聞之,歎曰:“君子不重傷①,不擒二一毛一。
寡人将以仁義行師,豈效此乘危扼險之舉哉?”舉國無不譏笑。
後人相傳,以為宋襄公行仁義,失衆而亡,正指戰泓之事。
髯翁有詩歎雲: 不恤滕繒恤楚兵,甯甘傷股博虛名。
宋襄若可稱仁義,盜跖文王兩不明。
楚兵大獲全勝,複渡泓水,奏凱而還。
方出宋界,哨馬報“楚王親率大軍接應,見屯柯澤。
”得臣即于柯澤谒見楚王獻捷。
楚成王曰:“明日鄭君将率其夫人,至此勞軍,當大陳俘馘②以誇示之。
”原來鄭文公的夫人芈氏,正是楚成王之妹,是為文芈。
以兄妹之親,駕了辎輧,随鄭文公至于柯澤,相會楚王。
楚王示以俘獲之盛。
鄭文公夫婦稱賀,大出金帛,犒賞三軍。
鄭文公敦請楚王來日赴宴。
次早,鄭文公親自出郭③,邀楚王進城。
設享于太廟之中,行九獻禮,比于天子。
食品數百,外加笾豆④六器,宴享之侈,列國所未有也。
文芈所生二女,曰伯芈、叔芈,未嫁在室。
文芈又率之以甥禮見舅,楚王大喜。
鄭文公同妻女更番進壽。
自午至戌,吃得楚王酩酊大醉。
楚王謂文芈曰:“寡人領情過厚,已逾量矣!妹與二甥,送我一程何如?”文芈曰:“如命。
”鄭文公送楚王出城,先别。
文芈及二女,與楚王并駕而行,直至軍營。
原來楚王看上了二甥美貌,是夜拉入寝室,遂成枕席之歡。
文芈彷徨于帳中,一一夜不寐。
然畏楚王之威,不敢出聲。
以舅納甥,真禽一獸也!次日,楚王将軍獲之半,贈于文芈,載其二女以歸,納之後宮。
鄭大夫叔詹歎曰:“楚王其不得令終乎?享以成禮,禮而無别,是不終也。
” 且不說楚、宋之事。
再表晉公子重耳,自周襄王八年适齊,至襄王十四年,前後留齊共七年了。
遭桓公之變,諸子争立,國内大亂。
及至孝公嗣位,又反先人之所為,附楚仇宋,紛紛多事。
諸侯多與齊不睦。
趙衰等私議曰:“吾等适齊,謂伯主之力,可借以圖複也。
今嗣君失業,諸侯皆叛,此其不能為公子謀,亦明矣。
不如更适他國,别作良圖。
”乃相與見公子,欲言其事。
公子重耳溺一愛一齊姜,朝夕歡宴,不問外事。
衆豪傑伺候十日,尚不能見。
魏犨怒曰:“吾等以公子有為,故不憚勞苦,執鞭從遊。
今留齊七載,偷安惰志,日月如流。
吾等十日不能一見,安能成其大事哉?”狐偃曰:“此非聚談之處,諸君都随我來。
”乃共出東門外裡許,其地名曰桑陰。
一望都是老桑,綠蔭重重,日色不至。
趙衰等九位豪傑,打一圈兒席地而坐。
趙衰曰:“子犯計将安出?”狐偃曰:“公子之行,在我而已。
我等商議停妥,預備行裝,一等公子出來,隻說邀他郊外打獵,出了齊城,大家齊必劫他上路便了。
但不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