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關燈
的大坑,墜地時震起的土浪高達數十米,土塊飛濺到百米以外,隕石雨降落的過程中,可觀察到火球,并伴随爆裂的巨響。

    至4月22日,收集到隕石100多塊,總重量為2600公斤。

    其中最小的重量在0。

    5公斤以下,有3塊重量分别超過100公斤的隕石,最大的一塊隕石重量為1770公斤,大大超過了美國收藏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隕石重量(1078公斤)。

    ” 報紙念完了,毛澤東陷入安靜的遐想。

    今年四月初看到這篇新華社通訊後,他頗受觸動,沉思良久。

    在後來的很多天内,這顆巨大的隕石墜落的情景一直在眼前浮現。

    他能夠感到隕石落地的震動,也能夠感到隕石沉重的分量,那和自己身體的沉重是一樣的,在天上呆不住了,就要落到地上,落到地上安穩。

    他的心髒有如一塊土地,隕石便落在這塊土地上。

    天安門“四。

    五”事件過去了,聽毛遠新彙報,江青、王洪文、張春橋等人興高采烈地舉着酒杯慶祝勝利,然而,他在孤寂的房間中卻更加心事重重,革命的天幕在他眼前比過去黯淡多了。

    李秀芝放下報紙,輕聲問:“還念嗎?”他搖了搖頭。

    他在朦胧中經常想到的是:自己身後的中國将是什麼樣子?一個人到氣力衰竭時,就對天下萬事沒有推動之心,而是聽憑自己在天下的事情上浮動。

     李秀芝聽到了外面的動靜,匆匆走到門口,毛遠新又在門口出現,和李秀芝輕聲說了幾句話。

    李秀芝輕捷地走到毛澤東身邊,俯身說道:“他們來了。

    ”毛澤東點了點頭。

    李秀芝朝門口的毛遠新招招手,毛遠新出去了。

    過一會兒,先走進了高大魁梧的華國鋒,這是在天安門“四。

    五”事件之後,在免去鄧小平黨内外一切職務的同時,任命的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他最初的職務是毛澤東老家湖南湘潭地委書記。

    在他的身後,出現了王洪文、江青、張春橋、姚文元和汪東興等人,他們小心翼翼地走到毛澤東的床前。

    毛澤東擡了一下手,讓他們坐下,李秀芝将毛澤東的意思翻譯給大家,大家便輕輕端過椅子來坐在床邊。

    華國鋒莊重拘謹地坐在離毛澤東最近的床頭,他的一左一右坐着江青和王洪文,其他人也都左右相挨着坐下。

    毛澤東覺出自己要囑托後事了,他說:“今天叫你們來,要把以後的事說一說。

    ”李秀芝坐在床的另一邊,将毛澤東的話逐句翻譯給衆人。

    華國鋒連連說:“主席會恢複健康的。

    ”江青也覺得有表示的必要,她說:“主席講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我們相信主席的生命力。

    ”毛澤東搖了搖頭,說:“我自己知道,我快去向馬克思報到了,有些話應該和你們說一說。

    ” 毛遠新在李秀芝身旁坐下,拿出了記錄本,衆人也都在膝頭攤開了自己的記錄本。

    毛澤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多歲了,人老總想後事。

    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論定,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了吧!”李秀芝将毛澤東含糊不清的話語重複給大家。

    毛澤東看着一張張面孔,等李秀芝翻譯完了,又接着說道:“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

    打進北京,總算進了紫禁城。

    ”李秀芝将他的話一句一句如實翻譯着,毛澤東看着人們記錄。

     等李秀芝翻譯完了,他又接着講道:“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隻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耳邊叽叽喳喳。

    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

    ”他停了停,等待李秀芝把話翻譯完,又慨歎地說道:“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

    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

    ”他又等待李秀芝的翻譯和衆人的記錄,而後接着說道:“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産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功就動蕩中交,搞得不好後代怎麼辦?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隻有天知道。

    ”毛澤東把最主要的話講完了,轉過眼來安詳而疲憊地看着衆人。

     屋子裡開了燈,昏黃地照耀着。

    華國鋒敦厚地說道:“主席多保重。

    ”王洪文看着毛澤東,像排長向連長彙報一樣眨着眼說:“我們緊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永遠鞏固和發展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江青也覺得不能落後,對毛澤東說:“革命的遺産我們要一代一代傳下去,要千秋萬代地傳下去。

    ”毛澤東微微搖了搖頭,像是一個行将離開世界的家長一樣,看着守護在自己床邊的子女們。

    他們似乎處在凝重的氣氛中,然而,他們其實對未來的世界沒有做好真正的思想準備。

    誰知道他們今後會怎樣繼承遺産?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因為瓜分遺産而争鬥起來?在中國這個大的政治舞台上,隻有他才深刻了解這裡的力量對比。

    當江青、王洪文、張春橋等人慶祝鎮壓天安門事件的勝利時,他就不無慨歎地搖過頭。

     他們以為他們取得了勝利,但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