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托漢裔劉淵稱王 亂晉室張方劫駕

關燈
遇劉淵親統大兵随後繼至,知道前面晉兵擋住,便揮兵沖将過來,混戰一陣。

    聶玄大敗而逃,劉淵揮兵長驅大進,将并州圍住。

    東嬴公慌了手腳,親上敵樓瞭望,見劉家兵漫山遍野,士飽馬騰,不覺膽落,不敢交鋒,連夜使聶玄為前鋒,自己保護妻子老少,沖出重圍,望山東逃去。

    劉淵唾手破了并州,分兵攻打附近各州縣。

     且說東嬴公得脫重圍之後,一面寫表申奏朝廷告急,一面行文至鮮卑求救。

    且說此時鮮卑祿官已死,猗領其部落訓練得部下兵馬,十分矯健,登山越嶺,有如猿猴,善于以寡敵衆。

    這日接到東嬴公求救文書,便和手下衛操、衛雄、姬澹等商議。

    衛操曰:&ldquo晉人妄自尊大,蔑視友邦,每每目我等為夷狄。

    前時助司馬騰攻邺郡,殺得司馬穎及晉帝亡魂喪膽,本足以示威中原,奈前次更有烏桓相助,未足以展我之威。

    此時司馬騰勢窮力竭,乞援于我,正好乘此機會,戰退劉淵,使晉人從此不敢以正眼觎我,則他日單于進圖中原,一鼓可下也。

    &rdquo猗大喜,即親率精騎五千來會東嬴公,以衛操為謀士,在路相遇。

    騰見兵少,心中頗覺疑慮,因以言探之曰:&ldquo劉淵兵勢浩大,不知公有何妙策,可以破敵?&rdquo猗曰:&ldquo公但預備犒軍牛酒,看我建功可也。

    &rdquo說罷自為前部,令東嬴公為後軍接應,準備收複城池。

    東嬴公疑惑不定,猗卻驅兵大進。

     行至黃昏時分,離并州三十裡,便傳令紮住。

    等到夜分時候,卻調撥二千步卒,猗帶領先行,令衛操率三千騎兵繼後,直撲并州城下。

    二千步兵,皆是嬌健少年,各将長矛倚在城牆之下,争先沿矛杆爬上,一擁登城,殺散守城兵士,就城中放起火來。

    劉淵從睡夢中驚醒,正不知何處兵到,連忙披挂上馬。

    出得門時,隻見四面火光燭天,滿城多是鮮卑兵士,惱得劉淵性起,手提大砍刀,隻揀鮮卑兵多處殺去。

    此時劉家衆将多已驚覺,吹起胡笳,集了兵弁,就城中大戰起來,反把鮮卑兵逼出城外去。

    劉淵殺至城邊,恰遇猗挺槍來刺,劉淵揮刀相迎。

    正在酣戰時,忽然一個火球飛落劉淵馬身上,那馬負痛躍起,将劉淵掀翻在地,猗舉槍便刺。

    忽然一人大呼曰:&ldquo勿傷吾主!&rdquo刀光閃處,在猗頭上,劈去了半個頭盔。

    猗大驚,急舍了劉淵,架住雙刀,大喝曰:&ldquo汝是何人,敢來送死?&rdquo那人曰:&ldquo吾乃漢王駕下,飛虎将軍綦母豚是也,特來殺汝。

    &rdquo猗更不答話,挺槍來戰,綦母豚死力戰住,戰到十數個回合,猗手起槍落,刺于馬下,取了首級。

    再趕劉淵時,已是去的遠了。

    當夜殺得并州百姓攜男帶女,号哭之聲震天動地,直殺至天明,百姓死亡大半。

    【眉】乙與丙争雄,甲乃坐受其禍,日俄戰争時,東三省之百姓,毋乃類是。

    古今一轍,可為痛哭。

    劉淵兵盡退,東嬴公亦領兵來到,與猗相見,十分感謝,一面殺牛宰馬犒勞軍士。

     猗曰:&ldquo今四境之外,尚多敵兵,即宜分投趕殺,以淨根株。

    &rdquo東嬴公又慮兵少,不敷調遣。

    衛操笑曰:&ldquo我等兵士,以精悍見長,不似中華之兵,以多為貴也。

    &rdquo猗乃指撥各部将,或三百一隊,或二百一隊,分往四境,追殺敵兵。

    所有陷落州縣城池,限期克複。

    各部将均領命而去。

    鮮卑兵士本是遊牧出身,聚散進退,變化靡定,劉淵兵顧此失彼,如何抵敵得住?果不出旬日之間,所有失陷之地,盡皆克複。

    劉淵招集殘兵,在蒲子屯住,查點兵士,慰勞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