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惑群小趙王竊神器 讨國賊宗室起義兵
關燈
小
中
大
焉敢不從?即下诏定日行聘下嫁。
洛陽人民,聽得天家招驸馬,到公主下嫁之日,都相聚來看熱鬧。
遙見驸馬錦衣花帽,披紅挂彩,騎馬而來,都料定是一位少年美貌郎君。
及至近前一看,原來是踢球馳馬的十醜孫會,莫不哄然大笑。
一時洛陽城廂内外,傳為笑柄。
及至三朝之後,入宮謝恩,宮女們亦争先來看新附馬,卻隻吓得人人掩面飛跑。
自此孫秀權勢日盛,惠帝宮中舉動,纖悉皆知,邪佞之輩,羅緻滿門,旦夕圖謀不軌。
又恐趙王心中活動,乃召牙門将趙奉來,授以計策,如此如此,事後當有重賞。
趙奉領命而去。
一日趙王大宴門下各官,正當酒酣之際,忽一人闖入中門,仆地遂倒,忽又一躍而起,徑奔堂上,居中坐下,大言曰:&ldquo我乃宣皇帝是也。
&rdquo指趙王曰:&ldquo孺子昏庸,不堪付托,神器應歸汝得,汝乃遲遲不舉,豈欲我數世經營締造之事業,一旦付諸流水耶?汝當勉力為之,我當在北芒,遙為汝助。
&rdquo吓得趙王和衆官羅拜庭下。
須臾,此人複倒地,良久乃蘇,則牙門将趙奉也。
顧見多官,頓起錯愕之色,自言不知如何闖入,伏地請罪。
趙王慰之使去,衆官皆拜賀。
孫秀曰:&ldquo既宣皇帝有言,在北芒遙助,可使人在芒山蓋做一所宣帝廟,殿下亦不宜違先皇之旨也。
&rdquo趙王大喜,于是一班競榮趨利之徒,終日聚議篡奪,内外分布心腹,部署大定。
趙王乃仗劍入宮,謂惠帝曰:&ldquo陛下昏庸,天下人莫不知之,妻子且不能自庇,焉能治天下?何不讓有德者居之?&rdquo惠帝聞言,吓得目定口呆,不知所對。
趙王瞪視良久,冷笑而出。
惠帝目送趙王出去,不覺放聲大哭。
哭罷,擡頭見義陽王威【夾】司馬孚之曾孫。
侍立在側。
威素性兇暴,膂力過人,惠帝平昔見之,每帶三分害怕。
近日谄事趙王,趙王拜為散騎常侍,兼侍中,惠帝見之,不禁股栗。
威曰:&ldquo趙王之言,陛下會其意乎?&rdquo惠帝曰:&ldquo不知也。
&rdquo威冷笑曰:&ldquo人言陛下昏庸,果不誣矣。
趙王内清宮禁,外殄匈奴,功德巍巍,伊、周莫及。
天命有在,神器宜歸。
陛下猶不省悟,豈待刀架頸上耶?&rdquo惠帝哭曰:&ldquo朕雖不德,然以祖宗付托之重,豈可一日委諸他人?&rdquo威大笑曰:&ldquo晉家基業,肇自宣皇帝,受魏封為晉公。
宣帝崩,景帝【夾】司馬師。
嗣立,基業日固。
景帝既崩,自當為景帝立後。
汝祖【夾】司馬昭。
恃強乘喪奪兄之基業為己有,始傳及汝父子。
今趙王為宣帝之子,以宣帝之基業,還諸宣帝之子,何得謂之他人?且汝祖于景帝為兄弟,趙王于景帝亦為兄弟,汝祖可奪景帝之基業,趙王獨不可承景帝之基業耶?&rdquo一席話說得惠帝目灼灼而視,應答不出。
威早就禦榻之前,取筆草就禅讓之诏,逼着惠帝钤用禦玺。
惠帝此時,惟有啼哭。
威怒曰:&ldquo事已至此,尚作兒女子态耶?&rdquo惠帝曰:&ldquo此事重大,容明日在廷衆議。
&rdquo威冷笑曰:&ldquo必經衆辱,始甘心耶?&rdquo惠帝不敢再拗,隻得钤上禦寶。
威曰:&ldquo便并玺绶帶去,豈不爽快?&rdquo惠帝曰:&ldquo且等趙王來面授。
&rdquo 威乃捧僞诏,馳至趙王府曰:&ldquo禅诏已到,請速備法駕。
&rdquo說罷即當堂開讀。
此時宗室諸王,群公卿士,鹹集于趙王府中。
讀诏既畢,諸人一齊勸進。
趙王尚假意推辭,威大呼曰:&ldquo自己一家人做事,又非異姓授受,何必多此繁文缛節哉?即速備法駕,吾當再到宮中,取印绶去也。
&rdquo說罷,帶同駱休、滿
洛陽人民,聽得天家招驸馬,到公主下嫁之日,都相聚來看熱鬧。
遙見驸馬錦衣花帽,披紅挂彩,騎馬而來,都料定是一位少年美貌郎君。
及至近前一看,原來是踢球馳馬的十醜孫會,莫不哄然大笑。
一時洛陽城廂内外,傳為笑柄。
及至三朝之後,入宮謝恩,宮女們亦争先來看新附馬,卻隻吓得人人掩面飛跑。
自此孫秀權勢日盛,惠帝宮中舉動,纖悉皆知,邪佞之輩,羅緻滿門,旦夕圖謀不軌。
又恐趙王心中活動,乃召牙門将趙奉來,授以計策,如此如此,事後當有重賞。
趙奉領命而去。
一日趙王大宴門下各官,正當酒酣之際,忽一人闖入中門,仆地遂倒,忽又一躍而起,徑奔堂上,居中坐下,大言曰:&ldquo我乃宣皇帝是也。
&rdquo指趙王曰:&ldquo孺子昏庸,不堪付托,神器應歸汝得,汝乃遲遲不舉,豈欲我數世經營締造之事業,一旦付諸流水耶?汝當勉力為之,我當在北芒,遙為汝助。
&rdquo吓得趙王和衆官羅拜庭下。
須臾,此人複倒地,良久乃蘇,則牙門将趙奉也。
顧見多官,頓起錯愕之色,自言不知如何闖入,伏地請罪。
趙王慰之使去,衆官皆拜賀。
孫秀曰:&ldquo既宣皇帝有言,在北芒遙助,可使人在芒山蓋做一所宣帝廟,殿下亦不宜違先皇之旨也。
&rdquo趙王大喜,于是一班競榮趨利之徒,終日聚議篡奪,内外分布心腹,部署大定。
趙王乃仗劍入宮,謂惠帝曰:&ldquo陛下昏庸,天下人莫不知之,妻子且不能自庇,焉能治天下?何不讓有德者居之?&rdquo惠帝聞言,吓得目定口呆,不知所對。
趙王瞪視良久,冷笑而出。
惠帝目送趙王出去,不覺放聲大哭。
哭罷,擡頭見義陽王威【夾】司馬孚之曾孫。
侍立在側。
威素性兇暴,膂力過人,惠帝平昔見之,每帶三分害怕。
近日谄事趙王,趙王拜為散騎常侍,兼侍中,惠帝見之,不禁股栗。
威曰:&ldquo趙王之言,陛下會其意乎?&rdquo惠帝曰:&ldquo不知也。
&rdquo威冷笑曰:&ldquo人言陛下昏庸,果不誣矣。
趙王内清宮禁,外殄匈奴,功德巍巍,伊、周莫及。
天命有在,神器宜歸。
陛下猶不省悟,豈待刀架頸上耶?&rdquo惠帝哭曰:&ldquo朕雖不德,然以祖宗付托之重,豈可一日委諸他人?&rdquo威大笑曰:&ldquo晉家基業,肇自宣皇帝,受魏封為晉公。
宣帝崩,景帝【夾】司馬師。
嗣立,基業日固。
景帝既崩,自當為景帝立後。
汝祖【夾】司馬昭。
恃強乘喪奪兄之基業為己有,始傳及汝父子。
今趙王為宣帝之子,以宣帝之基業,還諸宣帝之子,何得謂之他人?且汝祖于景帝為兄弟,趙王于景帝亦為兄弟,汝祖可奪景帝之基業,趙王獨不可承景帝之基業耶?&rdquo一席話說得惠帝目灼灼而視,應答不出。
威早就禦榻之前,取筆草就禅讓之诏,逼着惠帝钤用禦玺。
惠帝此時,惟有啼哭。
威怒曰:&ldquo事已至此,尚作兒女子态耶?&rdquo惠帝曰:&ldquo此事重大,容明日在廷衆議。
&rdquo威冷笑曰:&ldquo必經衆辱,始甘心耶?&rdquo惠帝不敢再拗,隻得钤上禦寶。
威曰:&ldquo便并玺绶帶去,豈不爽快?&rdquo惠帝曰:&ldquo且等趙王來面授。
&rdquo 威乃捧僞诏,馳至趙王府曰:&ldquo禅诏已到,請速備法駕。
&rdquo說罷即當堂開讀。
此時宗室諸王,群公卿士,鹹集于趙王府中。
讀诏既畢,諸人一齊勸進。
趙王尚假意推辭,威大呼曰:&ldquo自己一家人做事,又非異姓授受,何必多此繁文缛節哉?即速備法駕,吾當再到宮中,取印绶去也。
&rdquo說罷,帶同駱休、滿